能源统计知识手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642577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84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4页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4页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4页
资源描述: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统计知识手册.doc(1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能源统计知识手册国家统计局工交司编2006年8月目 录第一部分 能源的基本概念【能】1【热能】1【机械能】1【电能】1【势能】1【动能】1【能源】1【能源分类】2【太阳辐射能】2【地球热能】3【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3【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3【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3【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3【常规能源和新能源】4【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4【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4【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4【地壳能源和地壳外能源】5【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5【生物质能源】5【能源植物】5【燃料】6【煤炭】6【原煤】6【无烟煤】7【烟煤】7【贫煤】7【贫瘦煤】7【瘦煤】7【焦煤】8【肥煤】8【13

2、 焦煤】 8【气配煤】8【气煤】8【12 中粘煤】 8【弱粘煤】8【不粘煤】9【长焰煤】9【褐煤】9【粒级煤】9【选煤】9【洗精煤】10【其它洗煤】10【低热值燃料】11【焦炭】12【石油焦】12【沥青焦】12【机制焦与土焦】13【低温焦炭和高温焦炭】13【天然焦】13【水煤浆】13【型煤】13【石油】14【非常规石油】14【原油】14【石油炼制品】14【汽油】15【煤油】15【柴油】15【燃料油】15【工业燃料】15【剂油】15【润滑油】15【石蜡】15【石油沥青】16【炼厂干气】16【液化石油气】16【天然气】16【气田气】16【油田气】16【煤田气】17【煤气】17【焦炉煤气】17【高炉

3、煤气】17【发生炉煤气】17【其它煤气】18【城市煤气】18【电力】18【热力】18【水能】18【海洋能】18【潮汐能】19【潮汐发电】19【海水浓度差发电】19【海水温差发电】19【太阳能】19【风能】20【地热能】20【核能】20【氢能】21【沼气】22【余热】22【载能体】22【耗能工质】23【燃料电池】23【海洋“燃料”】 23【人造能源树】23【能源船】23【可燃冰】24【热力学第一定律】25【热力学第二定律】25【内能与焓】26【熵】26【我国能源建设的总方针】27【能源政策】27【节约能源法】27【发达国家能源开发利用的特点】27【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27【人类利用能源历史

4、阶段】27【能源系统】28【能源的梯级利用】28【第一次能源危机】29【第二次能源危机】29第二部分 能源统计一、能源统计的基础30【能源计量】30【能源计量管理的任务】30【能源计量仪器仪表及计量方法】31【能源统计原始记录】31【能源统计台帐】32【能量平衡】33【企业能量平衡】33【供给能量】34【有效利用能量】34【损失能量】34【焦耳和卡】34【燃料热值】35【标准燃料】36【标准煤】36【固体燃料的组分计算基数】36【当量热值】36【等价热值】36二、能源统计对象、任务及报表制度 38【能源统计及其研究对象】38【能源统计的任务】38【能源统计报表制度】38 三、能源统计指标体系3

5、9(一)能源资源统计 39【能源资源】39【探明储量】39【可采储量】39【采收率】40【可采期限】40【新增储量】40【动用储量】40【剩余可采储量】40【储采比】40【资源开发程度】41【水力资源储量】41【水力资源的开发程度】41【煤炭资源储量统计】41【煤炭储量的变动】41【煤炭储量损失及储量损失率】42【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43【预测油(气)储量】 43【控制探明油(气)储量】 43(二)能源生产统计 43【能源生产量统计】43【一次能源生产量】43【二次能源产量】44【原煤产量】44【洗煤和筛选煤产量】44【发电量】44【厂供电量】45【热力产量】45【原油产量】46【石油炼制品

6、产量】47【天然气产量】47【城市煤气供应量】48【能源生产量的综合计算】48(三)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48【能源加工、转换】48【能源加工、转换类别】48 【原煤洗选加工】49【煤炭焦化】50【煤炭气化】51【煤炭液化】52【原油炼制】52【火力发电】54【热力】54【固体生物质气化】54【能源加工、转换统计】54【能源加工、转换统计主要指标】55 (四)能源运输(输送)统计 57【能源运输(输送)统计】 57【能源运输流向流量】57【能源运量】58【能源运输周转量】58【管道运输】58【管道运输统计】58【输油(气)管道运输量】 59(五)能源流转统计 59【能源流转统计】59【能源产品销

7、售量】60【企业能源自销量】61【售予出口的能源】61【能源产品销售置总值】61【能源商品购进量】61【能源商品纯购进量】62【能源商品购进总值】62【能源商品销售量】63【能源商品纯销售量】63【能源商品销售总值】64【需用单位能源收入(进货)量】64【需用单位能源拨出量】65(六)能源库存量统计 65【能源库存量统计】65【能源库存量】66【能源库存量的统计分组】66【能源库存量核算的原则】66【能源工业产品库存量】67【需用单位能源库存量】67【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经营用能源商品库存量】69【能源库存总值】69 (七)能源消费统计 70【能源消费量】70【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70【工业生产用

8、能】72【非工业生产用能】72【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72【建筑企业能源消费量】73【运输邮电企业能源消费量】73【能源消费的两种形式】73【能源消费总量】74(八)能源综合平衡统计 75【能源综合平衡统计的意义】75【能源平衡表】75【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80【地区能源平衡表表式说明及主要指标】80(九)能源经济效益统计82【能源经济效益】82【单位能源消费量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83【人均能源占有量】85【人均综合能源消费量】85【人均生活用能量】85【能源利用效率】85【能源流程全系统效率】86【生活用能源利用率】87【能源损失率】87【能源弹性系数】87(十)能源节约统计 89【节

9、能的重要意义】89【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89【节能量计算基础指标】89【节能量的计算原则】90【节能量的计算方法】91【工业行业结构节能量】91【企业节能量】91【交通运输部门节能量】93【节能率】94四、能源统计分析96【能源统计分析的特点】96【能源统计分析的原则】96【能源统计分析的种类】97【能源统计分析的步骤】98【能源统计分析报告】99【能源统计分析方法】99【企业能源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102【企业能源收入情况分析】 103【企业能源库存情况分析】 104【企业能源供需平衡分析】 106【企业能源消耗经济效益分析】 107【企业能量平衡分析】 111第三部分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统

10、计一、单位产品能耗统计的概念113二、单位产品能耗计算原则113三、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指标113(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15(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118(三)造纸及纸制品业119(四)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 120(五)无机碱制造 121(六)无机盐制造 123(七)有机化学原料 126(八)氮肥制造 127(九)水泥制造134(十)平板玻璃制造138(十一)钢鉄工业的说明139(十二)铜冶炼149(十三)铝冶炼151(十四)铅锌冶炼152(十五)常用有色金属压延加工154(十六)火力发电155附 录一、有关能源的国际组织 158【国际能源机构】 15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58【

11、世界能源会议】 158【石油输出国组织】 159【欧洲联盟】 159【国际原子能机构】 159【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 159【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160二、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161三、通用计量单位和有关能源计量单位换算资料 163长度单位 163长度换算 163重量单位 164重量换算 164容量单位 165容量换算 165面积、体积单位 165面积换算 166体积换算 166功率单位及换算 166温度换算公式 167升与加仑换算 167石油:桶、加仑、吨换算 167能量单位及换算 167常用计量单位英文缩写 167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的词头及其英文表示 168石油

12、质量和容积换算 169压力单位换算表 169液体比重及容量与重量换算 170吨原油和成品油换算系数 171四、常见能源经济与统计名词中英文对照 172第一部分 能源的基本概念【能】 能是物质的属性,是作功的能力。能有多种形式,所有形式的能都归结为各种原子或核子的势能或动能。“能”这个词出现之前,是用“力”这个词表示的。最早使用“能”这个词的是德国科学家罗伯特迈尔,他在1842年发现能量守恒定律时阐明,能量以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的单位用功的单位来表示。 【热能】 热能是能的最普通的形式,它是一个系统中分子热运动的功能。人类在生产和生

13、活中用量最多的是热能,煤、石油、天然气、有机物在各种燃烧炉和工业热装置中通过燃烧把所储存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机械能】热除了被直接使用外,又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例如,蒸汽机把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转变成机械能是工程技术上利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电能】 电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能量。电能是由各种矿物燃料、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经过一定的机械装置转化而得到。 【势能】 物体或系统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势能可由重力而产生,如水头;由静电势而产生,如贮在电容器中的电能;由机械力而产生,如弹簧中的弹性能,变形弹簧能产生势能;由化学力而产生,如化合物和蓄电池中贮存的能。

14、【动能】 动能是指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能源】 顾名思义,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汽油、柴油、电、沼气等。因此可以说,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即能够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资源。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文明的一切都离不开能源。 【能源分类】 要认识能源的本质和特点,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必须根据能源的特点和实践要求对能源进行分类。世界各国对能源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1.按能

15、量的原始来源划分。第一类,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辐射能,第二类,来自地球自身的能量。一种是以热能形式储藏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和重力能,包括火山、地震、地下蒸汽、热岩层、地下热水等;另一种是海洋和地壳中储藏的核燃料所包含的原子能。第三类,来自地球及其它天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地球月亮太阳系统由于相互引力的作用,使海水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2.按能源的成因划分。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 3.按能源的储存和输送性质划分。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4.按能源使用性质划分。分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5.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

16、生性能源。 6.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7.按能源的实物形态划分。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 8.按能源的商品性划分。分为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9.按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化分。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10.按能源载体同地球构成关系划分。分为地壳能源和地壳外能源。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能源,但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相互之问有一定交叉关系。 【太阳辐射能】 太阳是能量的重要源泉。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能源所含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辐射能有其直接的形式(如太阳能)和间接形式,即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成的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以及

17、水能、风能、海洋能、雷电能、生物质能。 太阳辐射能量很大,如按一年时间计算,相当于获得170万亿吨标准煤所含的热量。 【地球热能】 是指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地球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在蜕变时不断地放出大量的热能,地球就成为一个大的热库,地球的地核温度可达40005000度。火山爆发、地震、温泉等都是地球热能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阿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即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不改变其形态和品位的能源。为原煤、原油、油页岩、天然气、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

18、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如由原煤加工产出的洗煤;由煤炭加工转换产出的焦炭,煤气;由原油加工产出的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等;由煤炭、石油、天然气转换产出的电力。 【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 含能体能源是指包含能量的物质。如化石燃料、草木燃料、核燃料等。这种含能体可以直接储存运送。 过程性能源是指能量比较集中的物质运动过程,或称能量过程,是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如流水、海流、潮汐、风、地震、直接的太阳辐射、电能等。 【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燃料性能源是指用于直接燃烧而发生能量的物质。包括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

19、天然气等;生物燃料,如柴草、农作物秸秆、薪材、沼气等;核燃料,如铀、钍等;化工燃料,如甲醇、酒精、火药等。 非燃料性能源是指不能直接燃烧的能源,如水能、电、蒸汽、热水、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是指在生态循环中能重复产生的自然资源,它能够循环使用,不断得到补充,不会随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具有天然的自我再生功能,可以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水力、潮汐、太阳辐射、风力、海洋能、草木燃料、地震、火山活动、地下热水、地热蒸汽、温泉、热岩层以及从有机物质及其废物中提取的燃料,如酒精、沼气等。非再生能源是指经过亿万年漫长

20、地质年代形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终究要消耗殆尽,不能在短期内重复再生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燃料等。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也称传统能源,是指以往利用多年,目前在科学技术条件已成熟,经济上比较合理,已被人类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电、水能、柴草等。 新能源是指人类新近才开发利用或正在研究开发,今后可以广泛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是人类未来能源的开发重点领域。目前的新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今后会广泛被使用,也会成为常规能源。如原子核能在某些工业发达国家中已广泛使用,他们已将核能列入常规能源之中。

21、【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 固体能源是指物质形态为固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形状)的可燃性物质。大多是碳物质或碳氢化合物。天然的有原煤、石煤、油页岩、木柴等;经过加工有洗煤、焦炭、型煤等。液体能源是指物质形态为液态(具有体积,但其形状不固定)的可燃性物质。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天然的有原油,经过加工的有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等。气体能源是指物质形态为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可燃性物质,一般含有低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氢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并常含有二氧化碳、氮等不可燃气体。主要有天然气、焦炉煤气、炼厂干气等。 【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商品能源是指作为商品经流通领域,在国内或国际市

22、场上正规买卖的能源,如煤炭、石油、焦炭、核燃料、电等。非商品能源是指未经商品流通领域,未进入市场进行正规的买卖活动,一般是农民自产自用的能源,如柴草、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等就地利用的能源。非商品能源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中广泛使用。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人类不断地开发利用能源,有些能源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和工业区,大量燃烧煤炭、石油等,产生二氧化硫、烟尘、氢氧化物等污染大气,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清洁能源是指能源在使用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水能、气体能源等。非清洁能源是指能源在使用中对环境污染

23、较大的能源,如各种固体能源、裂变核燃料、石油等。煤炭是最脏的能源,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石油对环境污染比煤炭小,但使用时也产生氧化硫、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 【地壳能源和地壳外能源】地壳能源是指在地球演变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自然形成的载能物体,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它们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海水进退、气候变化、生物兴衰等息息相关。 地壳外能源是指除地壳能源以外的能源,它的形成不是地壳物质,如太阳能、风能等。【矿物能源和非矿物能源】矿物能源又称化石燃料。是指埋藏在地质体内呈自然状态的矿产,需人工开采的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铀、钍等。它们是目前人

24、类使用的主要能源。随着人类不断的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不能再生。 非矿物能源是指除矿物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这类能源在生态循环中能不断再生,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也叫绿色能源,是直接或间接她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形式,固定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通过燃烧植物体所释放出的热能,如柴草、农作物秸杆、木材等。地球上的植物是一个巨大的能源体。生物质能源的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它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它们又都可以作原料、材料和肥料。在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源已逐渐被矿物能源或其它能源所代替,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仍以生物

25、质能源作为主要能源。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主要生活用能还是生物质能源。 【能源植物】 能源植物是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转化成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分泌乳汁或提取液的化学成分与石油的化学成分相似,所以又称石油植物,又因这类植物以木本植物居多,又称为“能源树”或“石油树”。我国能源树的资源相当丰富。在海南岛广为分布的油楠大乔木,树心含有棕黄色油状树液,林区工人常用以照明。一棵高1015米,胸径4050厘米的油楠,能流出几十斤“柴油”。马尾松遍身含树脂,产量占全国松脂的90,单株成年树每年至少采脂56斤,可提供化工原料,而它的枝、叶、根、皮又是极好的薪炭材。此外麻栎、白栎、青岗

26、栎等也是很好的能源树种,它们的木柴烧成炭,击之有金属声,是炼制熔点低的金属器皿的良好炭材。 【燃料】燃料是一种可燃烧的物质,通过化学或物理反应(或核反应)释放出能量,燃烧时产生热量和动力。燃料是工业的粮食,是各种动力的源泉。 燃料按来源可分为天然燃料和人工燃料;按资源蕴藏能量的高低可分为一般燃料和特殊燃料;按实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燃料是由可燃物质与不可燃的无机物和水分等构成。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的可燃物质主要由碳、氢、硫等元素构成,不可燃成分主要是氧、氮等元素以及灰分和水等。气体燃料可燃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不可燃成分主要是二氧化

27、碳、氧气、氮气、水蒸汽等。 现代主要燃料是煤炭、石油、天然气、铀、钍、氘氚等。燃料的用途除用于运输、动力、取暖及生活外,已逐渐由单纯作燃科进入到重要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纺织等行业。 【煤炭】 煤炭是指原煤及煤炭加工品的统称。不包括焦炭、下脚煤和石煤。 煤炭的种类繁多,质量相差也悬殊,不同类型的煤有不同的用途。为了合理利用煤炭,需把煤炭划分不同类别,煤炭的分类方法有:1.按其加工方法和质量规格可分为精煤、粒级煤.、洗选煤、原煤、低质煤五大类;2.按其煤质构成划分可分为烟煤、无烟煤、焦煤、成型煤和动力配煤;3.按其用途划分可分为动力用煤、冶金用煤和化工用煤三大类。 【原煤】 原煤是指煤

28、矿生产出来的未经洗选、筛选加工而只经人工拣矸和杂物的产品。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如石煤、泥炭、油页岩等);原煤按其成因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和腐植腐泥煤三大类;按其碳化程度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原煤主要作动力用,也有一部分做工业原料和民用原料。 【无烟煤】 无烟煤又称白煤或硬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煤,因其燃烧时无黑烟而称无烟煤。它具有挥发分低、固定碳高(含碳最高达8997)、比重大(1.41.9左右)、燃点高(普遍在380以上)、化学反映性低等特点。 无烟煤主要供民用和合成氨造气原料,低灰、低硫且可磨性好的无烟煤不仅可以作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用的燃料,而且还可以用作制造各种

29、碳素材料,如碳电极,阳级糊和活性碳的原料;一些优质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可供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用。 【烟煤】褐煤进一步煤化就成烟煤,因燃烧时有烟而得此称。烟煤的煤化程度低于无烟煤,高于褐煤,具有粘结性,燃烧时火馅较长。烟煤包括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 烟煤主要用作燃料及炼焦、低温干馏、气化等原料。 【贫煤】 贫煤是碳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烟煤。无粘结性,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贫煤的燃点高达370400,燃烧时火焰短、耐烧,是一种较好的动力煤。 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民用燃料。 【贫瘦煤】 贫瘦煤是粘结性较弱的高变质、低挥发分烟

30、煤,结焦性比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粉焦甚多,如在配煤炼焦中配入一定比例贫瘦煤,能起到瘦化作用。 贫瘦煤主要用于发电、民用及锅炉燃料。 【瘦煤】瘦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炼焦煤,它的挥发分低,受热后产生的胶质体数量比焦煤少,且软化程度高。 用瘦煤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的耐磨强度较差,瘦煤作炼焦配煤用效果较好。某些高灰高硫瘦煤也可作发电和铁路机车、锅炉等的掺烧燃料用。 【焦煤】 焦煤是一种结焦性最好的炼焦用煤,它的碳化程度高、粘结性好,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如用焦煤单独炼焦,能获得块度大、裂纹少、强度高、耐磨性好的优质焦炭。但单独炼焦时,由于

31、膨胀压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难,一般都用焦煤炼焦作配煤用,效果较好。 【肥煤】 肥煤是粘结性最强、中等煤化程度的煤,加热时能产生大量胶质体。用肥煤单独炼焦能产生熔融性好、强度高的焦炭,但焦炭的横裂纹多,气孔率高,易碎,因此多与粘结性较弱的气煤、瘦煤或弱粘煤等配合炼焦。肥煤是配煤炼焦中的基础煤,能起骨架作用。【13焦煤】13焦煤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具有中高挥发分的强粘结性煤。用这种煤单独炼焦时,能生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高的焦炭。炼焦时,13焦煤的配入量可在较宽范围内波动,都能获得强度较高的焦炭,这种煤也是良好的炼焦配煤中的基础煤。 【气配煤】 气配煤亦称液肥煤,是一种挥发分胶质体厚度

32、都很高的强粘性肥煤类。气肥煤结焦性介于肥煤和气煤之间,单独炼焦对能产生大量气体和液体化学产品,这种煤最适于高温干馏制煤气,也可用于配煤炼焦,以增加化学产品产率。 【气煤】 气煤是一种碳化程度最低的炼焦煤,加热时能产生较多的挥发分和较多的焦油,胶质体的热稳定性低于肥煤。气煤也能单独炼焦,但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较差,焦炭多呈细长条且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配煤炼焦肘多配入气煤,可增加产气率和化学产品回收率。 气煤也可以用作机车、发电、工业锅炉、制造水泥的回转窑的燃料和制造城市煤气。 【12中粘煤】 12中粘煤是一种中等粘结性的中高挥发分烟煤。一部分中粘煤在单独炼焦时能生成一定强度的焦炭,可作配

33、煤炼焦的原料;粘结性较弱的另一部分中粘煤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炭强度差,粉焦率较高。因此,这种煤可作气化用煤或动力用煤,在配煤炼焦时也可适当配入。 【弱粘煤】 弱粘煤是一种灰分和硫分比较低的,粘结性较弱的低等或中等碳化程度的烟煤,含碳量一般在8090,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较小,单独炼焦时焦炭质量差,易粉碎。但作为配煤可炼出强度较好的冶金焦。弱粘煤多适于作气化原料和电厂、机车及锅炉的燃料。【不粘煤】不粘煤是一种在成煤初期已受到不同程度氧化作用的低变质煤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含碳量一般在7585,水分高、燃点低,用火柴可点燃,燃烧时间长,不易熄灭。 不粘煤主要作气化和发电用煤,也可作动力及民用燃料。

34、【长焰煤】 长焰煤是烟煤中最年轻的一种,其挥发分和水分含量仅次于褐煤,碳化程度高于褐煤,含碳量低于80,着火点多低于300,燃烧时火焰较长。 长焰煤主要用于发电或其它动力用,在缺少石油的地区也可用来提取低温(500600)炼焦油,其副产品半焦可用来制造合成氨,半水煤气或其他气体燃料,也可直接作为民用燃料。【褐煤】 褐煤是未经过成岩阶段,没有或很少经过变质过程的煤,外观呈褐色或褐黑色,含碳量比较低、挥发分高、不粘结、易燃烧。 褐煤多作发电燃料,也可作气化原料和锅炉燃料,有的可用来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碳,有的可作提取褐煤蜡的原料。 【粒级煤】 粒级煤是指经洗选或筛选加工后,清除部分杂质和矸石,粒级分级

35、,下限在6毫米以上的,灰分小于或等于40的煤。按不同的粒度可分为洗中块、中块;洗混中块和混中块;洗混块和混块;洗大块和大块;洗特大块和特大块;洗小块和小块;洗粒煤和粒煤。【选煤】 选煤是指将煤矿开采出来的原煤经过洗选(应用重力选矿的原理,以水为介质对原煤进行洗选)和筛选等加工后,已清除或减少原煤中所含的灰分、矸石、硫分等杂质,并按不同煤种、灰分、热值和粒度分成若干品种等级的煤。其粒度分级为50、25、20、13和6毫米以下的煤炭。 洗选煤可分为洗原煤、洗混煤、混煤、洗混末煤、混末煤、洗末煤、末煤、洗粉煤、粉煤等品种。除洗混煤的灰分要求小于或等于32以外,其余均要求小于或等于40。 选煤工艺可分

36、为筛分、物理选煤、化学选煤、细菌脱硫。 筛分是把煤分成不同的粒度。目前广泛采用的物理选煤方法有跳汰、重介质和浮选三种。 物理选煤可除去60以上的灰分和50的黄铁矿硫。各种烧煤设备使用品种、质量和粒度符合工艺要求的煤,可提高热效率和可靠性,并大大减少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因此,选煤不仅是合理用煤的前提,也是烧煤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最经济的途径。【洗精煤】 洗精煤是指经洗煤厂机械加工后,降低了灰分、硫分,去掉了一些杂质,适合一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包括炼焦用、非炼焦用的洗精煤和加热、动力用的洗混煤、洗块煤、洗末煤等。不包括洗中煤、矸石和煤泥。洗精煤可分为冶炼用炼焦洗精煤和其它用炼焦洗精煤。冶炼用的炼

37、焦洗精煤,其粒度为小于5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三种;灰分小于或等于12.5;简称冶炼精煤;其它用炼焦洗精煤,粒度也小于50、80、100毫米三种,灰分在12.5%16%之间,简称其它精煤。【其它洗煤】 其它洗煤是除洗精煤以外的其它洗煤产品,包括下列几项:1.洗中煤 是指经分选后得到的、灰分介于洗精煤与矸石之间的煤产品,粒度050毫米;灰分32.0149。不包括煤泥、浮选尾矿和矸石。主要供电厂和工业锅炉直接燃烧用。2.洗煤泥是洗煤厂洗炼焦煤和洗动力煤的副产品之一。粒度0毫米1毫米;灰分1649。包括厂内回收后未渗入其它产品而作为最终产品的煤泥和厂外沉淀池回收的煤泥。 3.洗混煤粒度0毫米5

38、0毫米;灰分:洗炼焦煤洗煤厂32;洗动力煤洗煤厂40。4.洗块煤 灰分40;粒度:特大块100毫米,大块50毫米100毫米,洗中块25毫米50毫米或2060毫米,洗小块13毫米25毫米或13毫米20毫米。 5.洗粒煤 粒度6毫米13毫米;灰分40。 6.洗混中块 粒度13毫米50毫米或1380毫米,灰分40。 7.洗混末煤 粒度0毫米25毫米或0毫米20毫米;灰分40。 8.洗末煤 粒度0毫米13毫米;灰分40。 9.洗粉煤 粒度0毫米6毫米,灰分40。 10.洗原煤 粒度不限;灰分40。 【低热值燃料】 低热值燃料也称劣质燃料,是指不计入原煤产量,而可用做燃料的煤炭。它具有固定碳少、发热量低(发热量在每千克12544.8千焦耳=3000千卡以下),高灰分(灰分大于40)或高水分等特点。低热值燃料包括: l.石煤是指生长在古代地层中腐泥质无烟煤,各地对石煤有多种称呼,如称作石炭、银炭、砂炭、石板煤、麻煤等。石煤变质程度较高,与普通无烟煤比较,一般具有高灰、高硫、低碳、低发热量的特点。灰分一般在6080,发热量在1000千卡1500千卡千克左右,高的在2000千卡千克以上。硫分多在24甚至以上。石煤可用于发电。也可作沸腾锅炉的燃料。由于很多石煤中伴有多种稀有元素,因此,它除了作燃料,还可以开展综合利用和制作肥料,如烧制水泥、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