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0213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部分 (共4题;共16分)1. (2分) (2018八下武邑开学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悼念(do)愧怍(zu)吊唁(yn)转弯抹角(m)B . 歼灭(jin)拂晓(f)嫉妒(j)文绉绉(zu)C . 荒谬(mi)寒噤(jn)阻遏(y)毛骨悚然(sng)D . 尴尬(gn)瓦砾(l)诘问(ji)惊涛骇浪(hi)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她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B .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撩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C . 如

2、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D .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嬴得了金牌。3. (2分) 选出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理解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A . “似乎”表示不确定的意思,“确凿”表示毫无疑问,二者连用造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一个才好。B . “似乎”和“确凿”是矛盾的,用在这里表示内容是虚构的。C . “似乎”和“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这里作者把“似乎”放在“确凿”前边,实际上是表示对“确凿”的内容不能肯定,为的是在表达上委婉一些,好留有余地。D . “似乎”和

3、“确凿”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至今都记忆犹新,所以用肯定的语气。4. (10分) 读下面的民谣,完成问题。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1) 端午节是纪念谁的?是在每年的什么时间? (2)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 二、 阅读部分 (共2题;共38分)5. (21分) (2019八上丰顺期末) 阅读背影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4、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

5、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 把文中横线上所缺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动词:_、_、_、_、_、_作用:_。(2) 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3)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4)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_;“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_。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_。 (5) 有人说,从动作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情感

6、人了,因此,对父亲身材和穿着描写实在有些多余,你对此有何见解? 6. (17分) (2019八下莲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民阅读书香中国【新闻摘要】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权威调查】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

7、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河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

8、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載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

9、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网民心声】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

10、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媒体观点】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1) 读【新闻摘要】,简要归纳其内容要点(20字以内)。 (2) 阅读【权威调查】,概括出日前我国全民阅读呈现的三个特点。 (3) 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 下列表述,不

11、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 . 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B . 目前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C . 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D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三、 综合运用 (共1题;共14分)7. (14分) (2019八下灵石期末)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 【活动一:解读“和”之义】组内同学搜集了下面关于“和”字起源

12、的资料,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字源于“龢”。而“龢”又从“龠”从“禾”。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材料二: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材料三: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康熙字典)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你推测“和”的起源和_有关,它的本意可能是_,由此引申出的意思有_、_等。(2) 【活动二:探寻“和”之源】 材料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13、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材料二: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阅读这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 【活动三:传承“和”之美】“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没有谁能离开他人和社会而有所成,也没有一个国家离开国际环境独立发展。小到人与人的相处,大到国与国的相交,我们都有优良的民族传承。请你从“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100字左右。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部分 (共4题;共16分)1-1、2-1、3-1、4-1、4-2、二、 阅读部分 (共2题;共38分)5-1、5-2、5-3、5-4、5-5、6-1、6-2、6-3、6-4、三、 综合运用 (共1题;共14分)7-1、7-2、7-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