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636843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争议中发展前景无限无线充电的历史要追溯到1901年,尼古拉特斯拉在纽约长岛建立了无线充电塔 - 沃登克里弗塔进行无线输电试验,虽然项目最后以失败告终。一个世纪之后,无线充电的 研究迎来了新的源动力,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小到电动牙刷、遥控器、智能手机,大到 电动汽车、石油钻塔。各行各业的巨头们都纷纷加入到了研发行列。无线充电的原理无线充电可以分为四种方式:1.电磁感应式;2.磁场共振式;3.电场耦合式;4.无线电波式。由于电场耦合和无线电波这两种方式的传输功率较小,目前电 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电动车无找充卑的蹇如東圉相比育哎荒电 主鉴是多了

2、推换览圏,IS蘭了充电損口电磁感应式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很多手机无线充电、甚至我们常见的电磁炉就 是利用的这种原理。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钟产生一定的 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使用时要求两个设备的距离必须很近,供电距 离控制在Omrnr 10cm左右,而且充电只能对准线圈一对一进行。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的能 量转换率高,传输功率范围较大,能从几瓦到几千瓦。磁场共振式原理与声波共振类似, 只要两个介质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就能够传递能量。这种方式的充电距离在电磁感应式 与无线电波式之间,优点是传输功率较大,能够达到几千瓦,可以同时对多个设备进行充 电,不要

3、求两个设备之间线圈对应;缺点就是损耗很高,距离越远,传输功率越大,损耗 也就越大,最麻烦的是必须对使用的频段进行保护。-1 -(a)全分离”代电方式电动汽车采用电磁感应式或磁场共振式其构型基本一致,将充电电缆和反射线圈埋设 在停车位组成供电机构,当车辆驶入停车位,安装在车辆底部的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重合, 车辆与充电服务器建立通讯开始充电,发射线圈产生交变磁场,接收线圈产生电流通过逆 变器将电能传递到电池。厂商大显身手目前无线充电的方式采用电磁感应式的居多,以宝马奔驰为代表,目前在部分车型上 进行验证,电磁感应式的结构相对简单,传输功率较大。但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需要对齐, 为了保证对齐准确,一般

4、与自动泊车相结合来保证正常充电。相比欧洲厂家,日系车辆更 倾向于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磁共振方式传递的效率更高,传递距离远且感应线圈可以不需 要对齐,但技术复杂,且容易造成辐射可能带来电磁伤害。BMV的无线充电技术奥迪可升降无线充电技术日系方面,丰田公司2014年也加入无线充电的行列,由于无线充电技术对位置要求高, 丰田专门开发了一套泊车辅助功能,可在中控显示屏上显示发射线圈的位置,供司机停车 时瞄准。丰田无线充电技术本田的无线充电技术采用磁场共振式,当发射端和接收端有着相同的共振频率,就能 传递能量。据本田宣称,只要有 80%勺面积重合,就可以为车辆充电。因此对于位置要求 相对低,且支持一对多充

5、电。日产魔方电动车采用了可在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提供电 力的电磁感应方式。即将一个受电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受电线圈即可接受到供电线圈的电流,从 而对电池进行充电。目前,这套装置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0kW 一般的电动汽车可在7-8小时内完成充电。争议中发展,前景无限从无线电能传输被发明以来,一直就争议不断,通古斯大爆炸很多人都怀疑是特斯拉 进行无线输电试验导致的。同样,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车上的推广也存在争议,传统汽车 厂对无线充电大多充满热情,但 Tesla Motors却似乎对无线充电技术并不感冒,特别是 CEO尹隆马斯克认

6、为无线充电技术和超级充电站相比,无线充电属于一种“低效且低 能”的充电方式。总结反对的原因主要出于3个方面:充电效率不高,峰值效率为 90流右,而传统充 电的效率在95流右;传递功率不够大,以目前的技术大多数传递功率一般在10kw以下,在电动车辆上无线充电一般为慢充,这个功率是满足需求的,另外随着技术发展这个功率 也会不断提升;安全性问题,车辆无线充电主要采用电磁方式,存在辐射泄漏的问题。同样,无线充电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停车场:充电设备占地小、充 电便利性高;充电设施可无人值守、后期维护成本低;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下,相比于传统 的充电桩充电,使用无线充电可以充电的电动车数量有所提升,增大了空间利用率。科技 改变生活,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炫酷、便捷的充电方式会逐渐在电动汽车搭载应用,而 电动汽车的走俏也为无线充电技术开辟了新的市场商机,我们期待着无线充电技术在将来 能够大放异彩。-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