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3636422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大约有190起,其中最多的一次死亡人数为2290万,有21个年头发生旱灾,63个年头发生水灾。旱灾多发生在河南、山东、山西、四川4省,水灾主要发生在江苏、河南、浙江、河北、湖北5省。而1912年到1949年年年有灾,除1920年、1941年仅发生旱灾外,其余各年均有水灾或水旱灾害发生。还有10年既有水灾,也有虫灾。中国历史上大的自然灾害有很多,由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从而引发饥荒和死亡的情况也很多。但是

2、饥荒灾难的发生次数要远少于自然灾害。也就是说,自然灾害不会必然导致粮食不安全,甚至形成饥荒灾难。(摘编自张成志反思历史上的饥荒事件)材料二: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一个矛盾的局面交织于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生产史中:长期领先世界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粮食供需经常性失衡的两极现象,使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始终挣扎在安全与危机之间。在专家看来,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农业时代,中国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完全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在中国近2000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技术进展是宋

3、代以后在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础上确立的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这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不但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大提高,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因此其被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在此阶段,中国传统农业单产水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亩产量90多市斤,上升到仅江南地区稻谷亩产量就达337市斤的高水平。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19501951年的粮食生产水平计算,同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印度谷物单产只有当时中国的52%。因此,传统农业生产为古代社会提供的粮食数量在过去的2000年里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不但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

4、础,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性因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我国历史上饥荒的发生,产生了积极的制约作用。然而,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没有把中华民族从长久的饥饿中拯救出来,相反,中华民族的持久性饥饿与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存于中国历史中。纵观中国粮食安全的历史进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缓解饥荒,甚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加大了饥荒的范围、加深了其程度。从气候条件上看,我国农耕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我国粮食生产的节气与自然条件往往不相符。春夏时期是北方作物需要雨水浇灌、南方作物需要光照的关,而夏季风集中于南部沿海地区,致使北旱南涝;夏秋时节北方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南方作物需要充

5、裕的水分,雨带却又推移到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北涝南旱的不利局面。因而在传统农业时期,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在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人口往往会随之增长。“人地矛盾”这个很现实的字眼较早就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传统社会解决粮食安全的主要着眼点。为了适应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形势并缓解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从宋代起,中国境内适宜农垦的土地基本得到开发垦殖,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范围和程度大大超过此前任何时期。但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并没有缓解饥荒的压力,相反,入清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剧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历代农

6、民主要通过垦荒毁林扩大耕地面积。汉代中后期,因为大量森林被垦辟为农田,政府再也无力像汉朝中前期那样给无地流民发放公有林地和皇家园林,此后的农业资源开发逐渐向边荒地带扩展。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进入自然条件异常严酷的高寒地区和山谷地区继续扩展生存空间,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环境灾害因此日渐加剧。据统计,公元1世纪至9世纪,每百年旱灾的发生频次都在100次以内徘徊,到了1719世纪增加为300500次。(摘编自洪蔚古代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危机)材料三:2020年,面对疫情和汛情,公众关心粮食安全并无不妥,但大可不必恐慌。非常之年农业依然有望丰收,凸显了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

7、力的增强。从生产方面看,农业的保障能力处于历史高水平。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从库存方面看,粮食库存处于高位,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吨。以此计算,仅库存量就可以确保全国人民一年的口粮消费。当然,粮食安全问题极为复杂,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一方面,我们有实力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口粮绝对安全有充分保障;另一方面,要把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再紧些,把保险系数提得再高些。粮食产量大落容易,起来很难。所以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更不能麻痹松懈。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心存侥幸,一旦出了大问题,往后的许多年都会处于被动状态。(摘编自乔金亮把粮食安全这根弦再绷紧些)1下列对

8、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水旱灾害大约有190起,说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B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从而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C从宋代起,中国境内适宜农垦的土地基本得到开垦可能与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确立有一定关系。D2020年疫情和汛情叠加,农业依然有望丰收,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饥荒产生的积极的制约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缓解饥荒,中华民族也没有因之摆脱长久的饥饿。B饥荒和自然灾害频发与高水平的农业技术

9、并存于中国历史中,凸显了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C如今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强,公众不必因疫情而恐慌。D要想不因粮食问题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险系数,不松懈,不侥幸。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证粮食安全应具备的要素的一项是()A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诗经)B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C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论衡)D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春秋左传)4为什么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遏制饥荒,甚至还会加大饥荒的范围、加深饥

10、荒的程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莲侯发山常言说,千里姻缘一线牵。那么,维系水莲和治河的爱情的这根“线”就是淮河。庚子年上半年,水莲作为医护人员参加河南医疗队驰援武汉工作,安徽阜阳的治河给武汉运送爱心菜。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两人认识了。水莲随口问道:“你父母是不是都是水利工作者?”治河知道水莲话里的潜台词,说:“我家住在淮河边上,父辈是农民,曾吃过淮河泛滥的苦头,父亲便给我起名治河。”“这么巧啊,我家也在淮河边上,信阳淮滨。”水莲惊讶地说。治河幽默地说:“我把河治理好了,水莲才能永远灿烂。”水莲忍俊不禁。几句话下来,两个

11、不同省份的人,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然后他们添加了微信,一来二去,彼此有了好感。水莲找了几个男友,都因与爸妈的意见不合而黄了。妈妈对未来女婿的要求,代表了当下大多数丈母娘的观念:有房,有车,有资产。爸爸呢,比较传统一点,说穷没根,富没苗,只要孩子勤奋本分就中。孩子好才是硬道理。这就给水莲找对象增加了难度,毕竟十全十美的小伙子尚属凤毛麟角。认识治河后,水莲觉得他既符合爸爸的要求,也能达到妈妈的标准。治河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他家里有两层小楼,也有小车,有三个鱼塘,2018年投了上百万元的鱼苗。结束驰援任务后,水莲瞒着爸爸妈妈去了治河的老家。说实话,她是想验证一下真伪。这年头,不得不防。治河在微信上开

12、玩笑说,你要是一条鱼就好了,从上游游下来就能见到我。两地相距七十多公里,水莲开车用了一个半小时,按照治河发的位置,导航到了目的地王家坝。治河并没有说谎,他家的两层小楼是前年刚刚盖的,金碧辉煌,很是气派。三个鱼塘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仓库,货车,一应俱全在农村,这样的家底已经很是出类拔萃了。治河的父母也都是实在、厚道的农村人,跟水莲也能说到一起,像是多年不见的老亲戚。水莲回到家,对爸妈彻底坦白了。这一次,爸爸和妈妈的意见空前一致,而且答应了水莲和治河农历七月初七订婚。七月初连续的几场大雨,使得淮河水位暴涨。一旦决堤,水莲家的二百亩莲子种植基地就要毁于一旦。这个莲子种植基地可是她家的全部家当啊!当年

13、投入30万,贷款10万,种植生态无公害莲子,采用“莲鱼共养”“种养共存”的经营模式养殖田螺、鲤鱼、泥鳅。还在莲子基地中建了步行观赏走廊、休闲亭子。去年还完了全部债务,实现了盈利。今年还打算建特色餐馆和农家民宿,提供观赏、游玩、吃住一条龙服务。爸爸和妈妈担心有个闪失,日夜守候在莲子基地。村干部已经要求几次,让他们撤出基地,他们还抱着幻想,河堤不会垮,基地没事。村干部没办法,打电话让水莲回来做父母的工作。趁着下午休班,水莲开车回到了自家的莲子基地。雨后初晴,那田田荷叶上带着晶莹的水珠,有的像反撑开的伞,有的像绿色的圆盘,有的像扇子。一枝枝荷花,有红色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有的

14、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开了两三片花瓣儿,像少女含羞的脸蛋若是毁了,不知道爸爸妈妈会伤心成什么样子。听到汽车喇叭声,爸爸和妈妈迎了出来。“孩子,咱的基地保住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擦拭着眼角。爸爸说:“淮河水位下降了,大堤没事了。”水莲晃了晃手机,一脸忧郁地说:“爸,妈,我刚在回来的路上得到治河的消息,他们家被洪水冲了,鱼塘、房子都没了。”“人没事吧?”爸爸着急地问。水莲说:“人没事,政府已经安置了。”妈妈迟疑了一下,说:“既然这样,订婚还是缓一缓吧。”“妈,你说啥呢!”水莲急得差点哭出声来。妈妈说:“他家都没了,咋订婚?”“妈,你知道吗,王家坝的百姓是为了上游和下游的安全,开闸

15、放水,把水引到了自己的家园”话没说完,水莲已经呜咽起来。“告诉治河,订婚的日子不变。”爸爸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他没家了,在哪里订呢?”水莲像是回答爸爸的话,又像是自言自语。“谁说没家?咱是一家人嘛,咱的家也是他的家,让他们全家都过来。”妈妈说。“咱的基地也正需要帮手呢。”爸爸点点头。水莲笑了,一张脸如同水塘中盛开的荷花,清秀脱俗,娇羞妩媚。补记:2020年7月23日,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转移安置群众19.5万,闸口开闸76个小时左右,蒙洼蓄洪区共蓄洪3.75亿立方米,淮河王家坝段水位下降至28.28米,“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保住了整个华东地区”。(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16、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交代了水莲与治河相识的原因,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奠定了本文温情的基调。B由文章中可以看出,对于未来的女婿,水莲的妈妈看重的是物质条件,而水莲的爸爸更看重人品,两个人的标准不一样。C文章在介绍治河和水莲的家庭情况时,提到了“大学生回乡创业”“莲子种植基地”“农家民宿”等内容,富有时代气息。D当听到治河家被洪水冲了后,水莲的妈妈所说的话体现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女儿着想的思想狭隘之人。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等手法,从形状和色彩的角度写荷花之茂盛,既突出了水莲父母的勤劳能干,又从某种

17、程度上交代了他们不肯离开基地的原因。B文章使用反衬的手法,先写水莲之前几个男友都因爸妈意见不合而黄了,而到了治河这里,她爸妈的意见空前一致,并直接答应订婚,以此衬托出治河的优秀。C文章后半部分主要采用对话形式展开,在体现人物性格的同时,加快了行文的节奏,推进情节发展,让读者的喜怒哀乐跟随人物的情感变化而变化。D文章正文结尾对水莲的描写,照应文章的标题和前文对荷塘的描写,在直接写出水莲美丽的外表的同时,衬托其心灵之美,升华了文章主旨。8小说的结尾加的一段补记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侯发山的小说透露着质朴的乡土气息,请结合本文加以简析。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慕容翰字

18、元邕,廆之庶长子也。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廆甚奇之,委以折冲之任。行师征伐,所在有功,威声大振,为远近所惮。作镇辽东,高句丽不敢为寇。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于卒伍,莫不乐而从之。及奔段辽,深为辽所敬爱。柳城之败,段兰欲乘胜深入,翰虑成本国之害,诡说于兰,兰遂不进。后石季龙征辽,皝亲将三军略令支以北,辽议欲追之,翰知皝躬自总戎,战必克胜,乃谓辽曰:“今石氏向至,方对大敌,不宜复以小小为事。燕王自来,士马精锐。兵者凶器,战有危虑,若其失利,何以南御乎!”兰怒曰:“吾前听卿诳说,致成今患,不复入卿计中矣。”乃率众追皝,兰果大败。翰虽处仇国,因事立忠,皆此类也。及辽奔走,翰又北投宇文

19、归。既而逃,归乃遣劲骑百余追之。翰遥谓追者曰:“吾既思恋而归,理无反面。吾之弓矢,汝曹足知,无为相逼,自取死也。吾处汝国久,恨不杀汝。汝可百步竖刀,吾射中者,汝便宜反;不中者,可来前也。”归骑解刀竖之,翰一发便中刀镮,追骑乃散。既至,皝甚加恩礼。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翰临死谓使者曰:“翰怀疑外奔,罪不容诛,不能以骸骨委贼庭,故归罪有司。天慈曲愍,不肆之市朝,今日之死,翰之生也。但逆胡跨据神州,中原未靖,翰常克心自誓,志吞丑虏,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不图此心不遂,没有余恨,命也奈何!”仰药而死。(节选自晋书

20、慕容翰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B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C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D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21、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B卒伍,一种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一组为伍,百人一组为卒,在文中指士兵。C三军,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后被用作军队的通称。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有司”用来指称朝廷中各级官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慕容翰勇武有才,威名远震。慕容廆认为他是个奇才,托付给他杀敌的重任,他在所到之处建立功勋,远近的敌人都忌惮他,高句丽也不敢前来掳掠。B慕容翰足智多谋,心怀故国。柳城之败后,段兰想乘胜追击,慕容翰害怕会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危害,说谎骗了段兰,段兰

22、便不再前进。C慕容翰箭术高超,心有慈柔。他在离开宇文归的部落后,宇文归派人来追,他不想杀追赶他的士兵,就只是射箭击中他们的佩刀,将他们吓退。D慕容翰颇有远见,料事如神。慕容皝占领令支以北的地方,段辽想要追击,慕容翰认为此战不利,予以劝阻,但段兰率军追击,最终大败。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既思恋而归,理无反面。吾之弓矢,汝曹足知,无为相逼,自取死也。(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14慕容翰临死时说自己最大的“余恨”是什么?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概括。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奉和陈贤良苏轼不学孙吴与六

23、韬,敢将驽马并英豪。望穷海表天还远,倾尽葵心日愈高。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注)陈贤良:即陈旸,因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世称“陈贤良”。三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为唱和之作,为了表示对友人的敬重,作者用了“奉和”二字。B作者对孙武和吴起持否定态度,认为友人不必学习他们的兵法谋略。C颔联写到“望穷海表”“倾尽葵心”,这里作者既指友人,也指自己。D本诗起承转合贴切,并综合运用了用典、叠词等多种艺术手

24、法。16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秦观在鹊桥仙中用“_,_”写出牛郎织女每年一次的短暂相会超过人间的许多相聚。(2) 李白的子夜吴歌中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_,_”同样写出思妇在月夜对征人的思念。(3)种树郭橐驼传中,写种树实为写治民,“_,_”用比喻的手法写为官者要爱民如子,但又要放手让百姓自由生产。六、选择题18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被之空言而不敢辞遭受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思念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连、跟着欲止宫休舍居住B广暂腾而上胡儿马突然上服度则六亲固礼法吾闻

25、汉购我头千金悬赏征求祸必不振矣振兴C约车骑百余乘凑集、备办而天下已集安定摄乎大国之间辅助、帮助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D字而幼孩养育其远古刻尽漫失全、都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早实以蕃多七、名著阅读19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令人称道,她学诗的过程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相关情节写一段话表达对香菱的欣赏。要求:观点明确,运用第二人称,恰当运用修辞手法,100字左右。八、选择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孙少安已经走到了双水村的村头上。这时他才发现,太阳也落山了。暮色中,村庄上空飘浮着一团一团的炊烟。凉飕飕的秋风夹带着五谷的香气,直往人鼻孔里钻。噢,只要人的心情好,就会倍感到秋天的傍晚有多么迷人!多么

26、美妙!孙少安不由兴致勃勃从公路上转到了他那败落的砖场。一种突发的激动使他忍不住背抄起手,挺起胸脯,像巡视战场一样,挨个巡视了他的每一个烧砖窑。然后,他又揭开油毛毡,查看了每一件机器。他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制砖机轰隆隆的声音;眼前浮现出熊熊的火光和蘑菇云一般的浓烟好,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他要再一次在双水村发出他压抑了一年的吼声!20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他对这两位代表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B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有腌萝卜、腌白菜、腌蚕豆C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D“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

27、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2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九、语言表达2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自1950年启动编写和出版工作,到2020年已历经70年的历史,出版至第12版。作为一部小型语文工具书,它较小的篇幅提供最有用的字词形、音、义信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亿万群众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良师益友。国庆期间,光明悦读特别策划“新华字典修订与新中国文化发展”专版,新华字典通过修订者和使用者的亲身讲述,展览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国家的文明进步。十、材料作文

28、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癌症患者群体,最深的夜晚,他们可能抱着自己痛哭;但日光之下,他们面临厄运,不怂不孬,展示出生命的韧性。命运出了道难题,答案或许无解,但他们心怀热爱,把日子过成一朵花。每一个平凡人,只要心中有光,有韧性地生活,冷清的日子也能过得热气腾腾。正如影片中所说:“云朵的背后是阳光,泥沙中也会有花朵绽放。”对于“生命的韧性”,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C3B4我国农耕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粮

29、食生产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口日益增长,而我国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为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农民过度毁林垦荒,加剧了环境灾害,进一步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5首先总说中国农业生产史存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粮食供需经常性失衡的矛盾局面。然后指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接着又指出高水平农业技术并不能遏制饥荒,并分析了原因。6D“体现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女儿着想的思想狭隘之人”错,由文中的“谁说没家?咱是一家人嘛,咱的家也是他的家,让他们全家都过来”可以看出水莲的妈妈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女儿着想的思想狭隘之人。7B“使用反衬的手法”错,文章是通过介绍治河的

30、个人条件和家庭条件来体现治河的优秀的,并没有使用反衬的手法。8补记部分补充交代时代背景,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更能打动读者;通过补记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更能凸显以治河为代表的人物的优秀品质;补记的内容更能凸显文章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主旨。9从语言看,文章用个性化、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如“穷没根,富没苗,只要孩子勤奋本分就中”等语言具有乡土气息;从人物看,文中的人物名字富有乡土气息,比如“治河”“水莲”这两个名字富有乡土特色;从环境看,“鱼塘”“莲鱼共养”“种养共存”“农家民宿”“观赏、游玩、吃住一条龙服务”等带有当下新农村的典型特征;从主题看,文章通过一次洪灾再现汛情期间各地农

31、民相互帮助、人们相互支持的情景,透露着质朴的人性美,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10C11D12C13(1)我既然(因)思念家乡而离开,就没有返回的道理。我的箭术,你们很了解,不要逼迫我,(那是)自寻死路。(2)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14最大“余恨”是中原未靖。形象特征:忠君爱国,舍生取义。【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第一处断句不同的地方是“从就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从就讨宇文归”和“为流矢所中”的主语都是慕容翰,而“临阵”是“为流矢所中”的状语,所以应在“临阵”前断开,这是被动句,独

32、立成句。据以上分析排除A、D两项。第二处断句不同的地方是“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疾渐愈”和“骑马自试”的主语都是慕容翰,“于其家中”是“骑马自试”的状语,所以应在“愈”后“于”前断开,据此排除B项。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有司用来指称朝廷中各级官员”说法错误,应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就只是射箭击中他们的佩刀,将他们吓退”错误,慕容翰是对追他的士兵们说的是“汝可百步竖刀,吾射中者,汝便宜反;不中者,可来前也”。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既然;“理”,名词

33、作状语,按理;“反面”,返家时拜见父母(或其牌位);“弓矢”,借代箭术;“汝曹”,你们;“无为”,不要;“相”,偏指“我”。(2)“磴”,石阶;“几”,几乎;“及”,等到;“既”,已经;“上”,登上;“负”,背,引申为覆盖;“烛”,名词作动词,照亮。参考译文:慕容翰字元邕,是慕容廆的庶出长子。性情豪放强悍,多有随机应变的谋略,臂长如猿,善于射箭,体力超过一般人。慕容廆认为他是个奇才,托付给他克敌制胜的重任。出兵讨伐,在所到之处建立功勋,威名大震,被远近的敌人忌惮。镇守辽东时,高句丽不敢前来掳掠。慕容翰善于安抚接纳,喜爱儒学,从士大夫到士兵,没有不乐于跟随他的。等到投奔段辽后,深受段辽尊敬爱重。

34、在柳城大败敌军后,段兰想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攻打,慕容翰顾虑会构成自己国家的危害,说谎骗了段兰,段兰便不再前进。后来石季龙征讨段辽,慕容皝亲自率领军队夺取令支以北的地方,段辽谋议想追击慕容皝的军队,慕容翰知道慕容皝亲自率领军队,打仗必克敌制胜,就对段辽说:“现在石氏向我们攻来,我们正面临大敌,不应再把微末之失当作事情。燕王亲自前来,士兵马匹精练勇锐。 战争是个祸害,交战就会有忧惧,如果你战败了,用什么来防御南方?”段兰愤怒地说:“我先前听信了你的谎言,导致现在的祸患,我不再中你的诡计。”于是率领众人追击慕容皝,段兰果然大败。慕容翰虽然身处敌国,通过事情以尽忠诚,都是和这样的事情类似。等段辽逃走,

35、慕容翰又向北投奔宇文归。不久他逃走,宇文归于是派一百多个骁勇骑兵追赶他。慕容翰远远地对追赶他的士兵说:“我既然(因)思念家乡而离开,就没有返回的道理。我的箭术,你们很了解,不要逼迫我,(那是)自寻死路。我居住在你们国家很久了,遗憾自己不能杀死你们。你们可以在一百步远的地方把刀竖起来,我射中了,你们便应该返回;射不中,你们可以前来抓我。”宇文归的骑兵解下佩刀竖在地上,慕容翰一箭便射中刀环,追来的骑兵就散去了。慕容翰回来后,慕容皝给他很优厚的礼遇。建元二年,慕容翰跟随慕容皝讨伐宇文归,亲临战场时被乱箭射中,长期卧床养伤。后来伤情逐渐痊愈,在家中骑马试试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人告发慕容翰(假称有病却)私

36、下练习骑乘,怀疑这是不同寻常之事。慕容皝素来忌惮慕容翰,于是赐死慕容翰。慕容翰临死时对使者说:“我被怀疑而逃亡国外,判决死刑也偿还不了所犯罪行,不能将骸骨交付敌国,所以(回来)向有关部门认罪。上天恩慈悲悯,不让我陈尸于公共场所,今天被赐死,是我的再生。不过逆胡占据中原,中原没有平定,我常常约束内心暗自发誓,立志吞并敌国,向上完成先王的遗愿,向下回报重大的责任。没有想到这一志向不能实现,没有遗憾,命运如此,我无可奈何!”仰头服药而死。15B“作者对孙武和吴起持否定态度”错误,这是一首唱和之作,“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只是说友人不必学习孙武和吴起的兵法谋略,并没有对孙武和吴起持否定态度。

37、16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能卓越、气度非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要追求虚名的劝告;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实现抱负成就事业的期望。17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逢、砧、拂、莳。18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祸必不振矣”意思是“(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振”,挽救。C.“摄乎大国之间”意思是“夹在大国之间”,“摄”,夹在。D.“其远古刻尽漫失”意思是“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漫”,磨灭。故选A。

38、19示例:香菱,你是那么的勤奋刻苦。当黛玉赠你诗后,你诸事不顾,只向灯下读诗;当黛玉出题后,你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当黛玉点评后,你越发痴迷思考,一会皱眉一会含笑。最终你精血诚聚,忽于梦中得了八句,获得众人好评。正可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C(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C.省略号也表示语意未尽。A.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B.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D.省略号表示话题转换。)21将“烧砖窑”比作“战场”,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用“战场”是为了写出孙少安来到了他曾经失败的地方,但又将是让他重新站起来的地方;表达了孙少安重新开始的斗志以及内心的兴奋和激动。22第句,删掉“的历史”,或者把“历经”改为“有”;第句,在“它”之后添加“用”;第句,将“新华字典通过”改为“通过新华字典”;第句,“展览”改为“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