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语文版.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633475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1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语文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语文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语文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语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戴震难师》课件语文版.ppt(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本文选自清稗bi(微小或者非正统的)类钞敬信。清稗类钞是一套笔记集,总共四十八册,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二类,约一万三千五百余条。采录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报章记载而成。内容范围广泛,检索便利,但选录颇为芜杂。,读文正音,旃 璘 敦 立券 亡何 辇,zhn,ln,dn,qun,w,nin,解释红色文言字词,亡友: 敦风义: 寄之: 立券: 亡何: 愕然: 未尝语我: 致之:,死亡,重视,寄存,票据,凭证,不久,惊讶,告诉,送还,朗读指导,注意节奏,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蔡召其子至 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有友某/以千金寄之,蔡/召其子至,安有/寄千金/而无券

2、者,且父未尝语我也,且/父未尝语我也,卒辇而致之,卒/辇而致之,根据课文注释猜读全文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剖析重点文言句,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1)友人之子当时是什么表情? (2)“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这句话是什么语气?他为什么不相信这是事实?,惊奇、诧异的神情,反问语气。 父亲未有遗嘱,家中又无字据。,(3)“父未尝语”是何原因?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1)蔡勉旃的“笑”有什么含义,父亲相信蔡勉旃的人格,因为蔡勉旃特别讲信用“重诺责”,表现了他以诚待人,讲究信用。,(2)从“券在心,不在纸”这一点看,蔡勉旃这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至信至诚,守

3、信重诺,“券在心,不在纸”是什么意思?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券在心,不在纸”是说信守诺言重在内心和行动,而不在口头上或纸上。诚心守诺言就会表现在行为上,不诚心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里也无用。 在当代的法制社会,还是“立券”为好,以免产生纠纷,凭据在手也可以避免邪念的产生。,简析,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懂,讲述了蔡勉旃在没有立字据的情况下,坚决把好友生前寄放在自己处的一千两银子送还给亡友之子的故事。文章主要是围绕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为人来展开的。友人“以千金寄之,不立券”,这是友人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他平时为人所赢得的信任;在友人“不立券”,并且不久去世而其子又没有

4、听说此事的情况下,蔡勉旃能够“坚还亡友财”,更突出了他为人重诺守信的特点。,解释多义词,而翁知我 寄千金而无券 卒辇而致之 以千金寄之 至“右经一章”以下 公亦以次自矜,(你的),(却),(表修饰),(把),(连词“而”),(因),戴震难师,段玉裁,解题:,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这是一部按年月记载戴震生平事迹的书籍。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段玉裁是他的学生。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所著说文解字注是研究文字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文言

5、字词,是年: 乃: 盖: 蕴蓄: 就傅: 休: 何以: 即: 相去: 几何: 几二千年: 然则: 非常:,这一年,才,大概,表推测,蕴藏,积蓄,靠近,停,停止,以何,凭什么,就,马上,距离,多少,差不多,既然这样,那么,不寻常,朗读节奏,盖聪明蕴蓄者久矣。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此非常儿也。,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此非/常儿也。,根据课文注释猜读全文,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戴震才刚会说话,在学习中就能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前人的结论,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戴震能把老师问得“无以应”,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学习要开动脑筋,要多问为什么,才能真正学出成果。,简析,这篇短文写了戴震读私塾时向老师提出疑问,难住老师的故事。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确切的记录,后人是不可能知道前人发生的事情的,尤其是不可能知道前人发生的事情的细节。戴震以此为出发点,来问老师有关孔子的事情。对于一个尚处于启蒙的儿童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老师也称他为“非常儿”。我们学习本文,重在学习戴震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