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3627189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6岁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 导读:幼儿在向同伴求援时,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伙伴,这使幼儿更轻易取得帮助。同时主动的求援结果也会深入促进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幼儿求援行为的界定研究者将幼儿的求援行为界定为:在面对自我困境时,主动向她人寻求帮助的行为策略。对这个定义有几点需作解释:(1)自我困境是指个体面正确含有困难的情境,这种情境会对个体产生不一样程度的影响,使个体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反应。自我困境和个体的认知和情绪体验相关。本研究关注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所碰到的困境。(2)她人是指幼儿求援的对象,她们现实地存在于幼儿的周围,而且是幼儿实际能接触到的人。在幼儿园中,幼儿的求援对象关键是老

2、师和同伴。(3)行为策略是指幼儿采取的求援手段和求援过程,包含幼儿选择谁为求援对象,采取怎样的求援手段和期望达成怎样的求援结果。二、幼儿求援行为的功效幼儿的发展能够分为身体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三个方面。幼儿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方面的求援不仅为幼儿智力的发展提供量的准备,也有利于幼儿求知欲的满足,它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及个性(人格)的发展详细到幼儿现实的求援行为中,则表现为社会规则的掌握、人际交往技能的取得、自我保护意识的建立,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一)求援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功效1有利于幼儿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在幼

3、儿园学习的目标。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反应到幼儿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就有了学习速度的快慢之别。幼儿在这首先的求援,会促进老师立即调整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部分教导,从而使求援幼儿取得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不会落后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速度。2有利于幼儿求知欲的培养求知欲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它源于爱好,最初的表现是强烈的好奇心。在幼儿阶段,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喜爱经过探索发觉其中的奥秘,不过因为本身认知结构的特点和经验的缺乏,她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无法解释的问题,这时她们通常会把眼光投向身边的成人(在幼儿园关键是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能的,能帮自己处理一切问题

4、。幼儿不停地向老师提问、寻求答案,正是含有求知欲的表现。老师不宜直接帮助幼儿,比如直接把答案告诉她,而宜采取激励和主动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寻求答案。(二)求援在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中的功效1有利于幼儿交往技能的提升求援是一个交往方法,也是一个交往技能。幼儿面对本身无法处理的困境,主动向她人寻求帮助时,能否取得所需的帮助,和幼儿的求援技巧有一定的关系。成功的求援会强化幼儿深入使用这种方法,而失败的求援会促进幼儿不停地调整当下使用的求援方法。此时,求援作为一个交往技能也所以得到训练。案例一:中班户外活动时,老师让幼儿练习拍球,而且要求每个幼儿连续拍十个。班上的皮球全部是幼儿各自从家里带来

5、的,贝贝带来的皮球不知怎么漏了很多气,拍不起来了。贝贝很着急,冲到离她最近的宝宝面前叫道:“把球给我拍一下,把球给我拍一下!”宝宝头也不抬,只顾自己拍球。于是,贝贝上前往抢宝宝的球,结果非但没有抢到,反而惹恼了宝宝,她喊了起来:“就不给你,讨厌!”贝贝无奈地看着宝宝。忽然,她恳求宝宝:“宝宝,你就给我拍一下吧,明天我让母亲给我买一个新皮球,我也会给你玩的。”宝宝没立即搭理她,贝贝只好站在一边看她拍球。宝宝拍了一会,抬起头对贝贝说:“那我们一人拍十下,挨着拍吧。”“好!”贝贝马上答应了。从这个案例能够看出,贝贝最初不适宜的求援方法惹恼了宝宝,造成了失败的求援结果。不过贝贝很快调整了自己的行为策略

6、,她转变了急躁的态度和不礼貌的语气,耐心等候对方的回复,最终取得了宝宝的同情和帮助。幼儿正是在这种尝试性求援经历中逐步改善本身的求援技巧的。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提倡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处理问题。自然状态下的问题情境因为含有真实性,更值得我们关注。2有利于幼儿维护本身的权益,形成维权意识告状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碰到困境时的产物。一个在本身的权益受到同伴行为威胁的情境下发生的、意在使受侵犯幼儿本身摆脱困境的告状行为,我们能够称之为“行为困境告状”或“求援式告状”。从求援幼儿的角度来说,求援式告状是一个比较正确的维护幼儿本身权益不受侵犯的方法,这比幼儿采取行为上的反击或被动地承受有意义

7、。案例二:中班手工活动快结束时,老师正用孩子自己做的彩色纸带装饰班级的天花板。这时,洋洋忽然将蛋蛋手中的纸带一下子扯断了,蛋蛋急得叫了起来:“我的飘带,我的飘带,你干吗!”“呵呵”调皮的洋洋似乎很快乐,蛋蛋几次试图抢回自己的纸带,不过洋洋动作比她快,因此全部没成功。最终,蛋蛋很恼火地告诉了老师。正巧老师也看见了这一幕,她二话没说,把洋洋做好的、已经挂在灯管上的彩色纸带一把扯断了。洋洋愣住了,站在那里不敢动。老师走到洋洋面前,板着脸对她说:“好孩子是不能够随便弄坏他人的东西的,现在你的飘带也被扯断了,你是不是极难过?他人的东西被你弄坏了也会极难过啊!”洋洋不说话,老师让她重新为蛋蛋做一根彩色的飘

8、带,洋洋就照着老师的要求做了。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从求援者蛋蛋这个角度说,她在受到洋洋的侵犯而又无力维护的情况下向老师提议了“求援式告状”,而且从老师那里取得了援助。老师让洋洋向蛋蛋道歉并给对应的“赔偿”,蛋蛋因此维护了自己受损的权益。这种主动的求援结果,会强化求援幼儿在以后碰到类似困境时继续使用“告状”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这比较有利于幼儿建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另外,从作为侵犯者的幼儿的角度来说,幼儿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也是对社会规则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困扰,且自我控制能力还有待加强的幼儿,很轻易做出侵犯她人权益的事情。老师对于这一类告状事件的主动处理,能够使幼儿

9、明确一定的社会规则。3有利于幼儿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幼儿在向同伴求援时,倾向于选择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伙伴,这使幼儿更轻易取得帮助。同时主动的求援结果也会深入促进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案例三:在玩桌面游戏的时候,扬扬和李木子这一组选择了积塑。很快,篮子里的积塑被孩子们一抢而空。扬扬动作太慢了,只拿到了几块,她想搭一个房子,不过很显然手中的积塑是不够的。她先看看左边的苗苗,苗苗拿到的积塑最多,不过苗苗似乎觉察了扬扬想拿自己的积塑,赶快向旁边挪了挪位置,并用胳膊把自己手边的积塑圈了起来。于是,扬扬转向李木子说道:“李木子,你借我几块吧。”李木子给了她四块,扬扬快乐得手舞足蹈,笑着说:“李木子最好,我最喜爱

10、李木子了。”李木子抬起头对她笑了笑。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出扬扬和李木子的关系很好,这是一个带有依靠性质的同伴关系,即显得稚嫩的扬扬对乐于助人的李木子有某种程度的依靠。幼儿会在不停求援和取得帮助的过程中增强相互之间的亲密程度。4有利于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情绪通常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时所产生的一个身心激动状态。消极情绪的长久存在往往会引发儿童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放大,呼吸心跳加紧,胃肠活动受到抑制或减弱,可能产生拒食、偏食或过食现象;也可能造成机体内激素代谢的不平衡。这些除了对幼儿的正常发育成长产生显性影响外,还可能使她们抵御力下降,易患疾病。更应引发大家注意的是,长时间地忽略消极情绪会引发个体行

11、为的改变,造成智力操作的迟缓,失误率的增加。假如不设法立即调整,可能会“潜入无意识状态,像污泥般地积淀在我们体内,从而造成人格障碍或心理卫生问题。”幼儿消极情绪的关键有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方面。观察发觉,幼儿在园消极情绪关键源于生理上的不适,即部分幼儿因为身体的疾病影响了其正常的活动;其次是因为幼儿对环境的不适应,幼儿在脱离家庭、和亲人分离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很轻易体验到恐惧、孤独、悲伤、委屈这类消极情绪。幼儿因为消极情绪而产生的求援能够使老师意识到幼儿的情绪改变,立即为她们提供帮助,从而缓解幼儿因为消极情绪产生的担心感。因为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成人看来算不上什么的事情,在幼儿眼中却被看

12、作是无法承受的压力,成为她们消极情绪的源头。消极情绪一旦产生,幼儿自己极难主动排解,只能求援于外界的力量,老师的宽慰能使幼儿的情绪逐步恢复平静。老师假如能够了解这种求援行为,并采取言语抚慰、身体触摸和对不哭行为的主动激励和强化,既可缓解幼儿内心的焦虑,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有意识控制自己消极情绪的能力。另外,求援作为一个常见的行为方法,也有利于幼儿个性(人格)的发展。新精神分析主义者艾里克森在她的人格发展理论中谈到,儿童的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其作用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成长中的儿童和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冲突,所以,儿童在不一样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一样的发展任务或危机,即儿童心理和社会的矛盾。在面临危机

13、时,求援作为一个处理困境或危机的方法,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尤为主要。对于成年人来说,她们怎样面对幼儿的求援,怎样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对幼儿人格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6岁幼儿人格发展正处于主动对内疚的冲突阶段。幼儿伴随说话、行动能力的不停发展,活动范围逐步扩展到家庭之外,这时幼儿的主动性便会得到表现。假如成年人能主动支持幼儿的活动,帮助幼儿自由表示自己的意愿,尤其是当她们在活动中面临困境时,激励她们求援,帮助她们建立适宜的求援方法,主动提供适宜的帮助,将有利于幼儿发展更多的主动性。反之,成人假如采取消极的态度和应对方法,幼儿就可能取得更多的内疚感,甚至可能所以认为老师对自己求援的忽略或拒绝是因为自己笨,或说自己不是老师所喜爱的好孩子。这种感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幼儿产生内疚感。参考文件: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和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4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M/ROUTLEDGE,,1983.6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和技术系 魏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