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史复习资料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3626520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世纪史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世纪史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世纪史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世纪史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世纪史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世纪史复习资料1. 怎样理解“中世纪”这一概念?你认为该如何分期?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它是15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 学家和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来的,由于他们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崇拜者,他们 认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和自己所处时代之间的这一段漫长时期,是文化衰落和“野蛮”时期, 还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高度发达的古典文化“复兴”的时期,于是把古典文化衰落到文艺 复兴前这一段时期,称之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 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凯利尔在他所著的历史全程一书中,第一次吧人类的全部历 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沿用了

2、 “中世纪”这一概念,但却赋予它新的科学内容,他把 中世纪史视作人类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展以及走向衰落的时期。分期法:三分法:早期中世纪(511世纪末)这一时期是封建制度产生和形成时期,在这一 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度产生得到发展,自由农民被农奴化,政权分散的封建国家形成,但 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分工还不够发展,因而城市还比较缺乏。 中期中世纪(11末一15世纪末)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封 建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成,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 的加强,城市普遍兴起,并且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阶级斗争也日益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 农民起义

3、。 晚期中世纪(1517末)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封 建制度在逐渐走向瓦解的时期:新的社会阶级即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中开始萌芽,城市 和乡村中的阶级斗争进一步尖锐化,在一些国家中建立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在后期,发生了 一系列的资产阶级革命,如德意志农民战争,尼德兰革命,这些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封建制 度的瓦解。二分法:(515世纪末)为封建社会的前期,这一时期是封建社会产生发展达到繁 荣的时期。(15末一17中叶)为封建社会的后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内部中 产生和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解体的时期。2. 西欧封建制是怎样形成的(以法兰西王国封建化为例说明)法

4、兰克的封建化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6世纪后半期一8世纪初)发生阶段:是马尔克公社解体和私有制为基础 的广大自由农民出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也开始出现。其土地来源有两个途 径:一是兼并马尔克公社的土地:二是获得国王的赏赐,这些都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第二个阶段即发展阶段:(8世纪初一8世纪末)这是自由农民逐步农奴化得时期。封 建化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是查理.马特推行的采邑制:除国王实行的采邑制外,其它也 实行逐次分封,形成了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采邑制的推行建立了以中小地主为基础的骑士 制度,在一定时期里,提高了法兰西的政治,军事力量,并促进了其封建化,而客观经济规 律

5、所造成的马尔克解体,封建大地产形成,农民依附于地主,并一度成为他们的农奴的客观 事实,得到了统治者的承认,但统治者又利用国家的力量对他们加以封爵,这体现了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三个阶段,(8世纪末一9世纪中期)这是封建制度最终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最终 要的事件是查理大帝的特恩区广泛使用,封建割据形成。土地逐渐成为封建主的世袭领地。 特恩区有自己的军队,各自为政,拥兵自立,基本不听中央号令,中央政权由于财政收入锐 减,力量削弱,无力控制地方,造成了政治上封建割据的形成,由此,至9世纪中期,法兰 克的封建制制度形成,封建制度在西欧建立起来。3.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为什么会形成,有什么特点(从

6、采邑制说起)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度是以封土形式出来的土地阶级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和封建 等级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名义上,国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除王室直接经营的 土地外,他把其余的土地用采邑的形式分封给公爵,伯爵,大主教,修道院院长等教俗大封 建主,大封建主再将土地分封给男爵,自爵等中等封建主,中封建主再分给小封建主一骑士。 这种层层分封的结果,就形成了界限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特点:主臣之间互有义务。封君要保护和维持封臣,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耀,财产和生 命,调节他们之间的争端。封臣要宣誓效忠封君,为其服兵役,提供协助金和物资,同时有 义务出席封君召集的会议,提出意见来协助封君。 封臣对

7、封君的封君没有义务,即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封臣和封君关系的建立主要通过一定的仪式。 一个封主在其辖区内拥有一切权力,可以设立法庭,征敛赋税,铸造货币,随意支配 农奴等。4. 为什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能继续存在下去?(46世纪拜占庭社会发展 特点)因为拜占庭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有与西罗马帝国不同的特点:在经济上,西罗马 帝国长期以来以奴隶制经济为主,奴隶是社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者:在政治上,则是政 局混乱,统治阶级内讧不断,东罗马帝国与之不同。 东罗马帝国内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一种是奴隶制经济,奴隶制庄园虽然存在,但 规模不大,奴隶的数量也不多且奴隶的来源不断。一

8、种是农村公社经济,在帝国内 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农村公社的残余,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农民。再一种是隶农制经济, 这种经济是东罗马帝国的经济基础。由于奴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 小,这就使的东罗马帝国不致遭受奴隶制危机而崩溃。自由公社农民的存在,使得 帝国不仅有税源,还有充足的兵源。 拜占庭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有许多的国际大城市存在,对帝国 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手工业中奴隶劳动与自由小生产劳动并 存,较少受到奴隶制危机的影响,能保持稳定和发展。 拜占庭的城乡贸易相当发达。商人奔走于欧亚各地进行过境贸易,而首都君士坦丁 堡位于东西交通的要冲,使其保持经济繁荣,财

9、源不竭,保持了较强的国力。 保存了有效的帝国政府和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严格控制教会,打击异端教派的传播,对辖地进行了严格的统治。因而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又存在了近千年。5. 拜占庭帝国封建制是怎样形成的?其形式与西欧相比有何特点? 村社经济占优势,这种经济可视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经济形态。自由小农经营 方式已成为主要生产方式,而自由农中出现贫富分化,富者成为地主,贫者沦为什一制或分 封佃农,而农民和国家都分别通过村社和法律防止农民沦为农奴。封建制形成。 外来因素促进了拜占庭的封建化进程。由于蛮族入侵,领土缩小,拜占庭进入军 事状态,军事贵族势力加强,由此产生了军区制与行省制并存的局面,

10、军事都督掌握了各种 大权,推行军事屯田,后军官逐渐成为军事封建主,屯田农民成为奴役的对象。成为军事封 建主的依附农民。(军事意味浓)特点:过程长,进展叫西欧缓慢。国家机器没有被摧毁而是继续保留,但由代表奴隶 主贵族利益向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特别是军事封建主的利益变化。在封建化的过程中,拜占庭王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拜占庭生产力未受到西欧那样的大破坏,封建化开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也比西欧的高,手工业繁荣,在封建化中,阶级斗争激烈结果与西欧不完全一样, 拥有世袭领地的封建主对中央的独立性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性较于西欧不那么强烈。6. 伊朗封建制是怎样确立的?5世纪以前,伊朗奴隶制在很大范围内实行,

11、从帕提亚王朝末期就已出现了奴隶制衰落 现象,到公元4世纪这种衰落速度才加快,伴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农村公社瓦解。社会上有 的中小奴隶主贵族通过为国王服军役领取采邑,担任地方中小官吏,他们与封建主一起成为 伊朗早期封建地主阶级,而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他们的依附农,向他们缴纳实物地租。广 大被释放的奴隶和破产农民成为剥削和奴役的对象,而后爆发的马达克运动,迫使他们采取 更先进的封建剥削方式,以缓和阶级矛盾。胡斯洛一世进行了改革,进行有条件授予措施促 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进行税务改革,对土地一年征两次税,这样不但减轻了农民的 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收入;军事改革,建立了铁甲骑

12、兵和自由 农民补充的正规步兵;行政改革,分全国为四区,设总督管理。胡斯洛一世的改革,标志着封建制在伊朗的正式确立。7.例举阿拉伯帝国时期几次大的人民运动的名称,时间,地点和特点。时间地点特点巴贝克起义816年阿塞拜疆拉恩和比勒干地区与拜占庭结盟得到物质帮助, 带宗教色彩黑奴起义869年巴士拉附近西亚历史上流血最多,规模最大 带宗教色彩卡尔马特派起义890年左右伊拉克南部库法附近建立了卡尔玛特国家,带宗教色彩8.阿拉伯帝国为什么会走向衰亡? 地跨三洲,各地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文化水平都有较大差异,由 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军事联合体的性质,但同时也具备了宗教性质。所以宗教, 军事,民族矛盾交织,各种反抗不断。 以哈里发为首的统治阶级为维持穷奢极欲的生活,不断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尖 锐的季节对立和矛盾不断激化,人民起义遍及全国,沉重打击了哈里发的统治。 后倭马亚王朝建立以后,阿拉伯帝国处于分裂状况,各地经济的总督拥兵自立, 在名义上,是由哈里发统一管理,实际上是地方小王朝,国家分裂加速了阿拉伯帝 国的衰落,1258年,蒙古军队灭亡了象征着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至此,阿拉 伯帝国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