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的基本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6172135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VHF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VHF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VHF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VHF的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HF的基本知识(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VHF的基本知识、工作过程、相关背景知识。 VHF收发信机介绍。 设备的维护、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进行相关设备实际操作。 地波(地表面波)传播 直射波传播 天波传播 散射传播 VHF频段:30MHz300MHz 传播方式:视距传播 民航地空通信使用的VHF频段: 117.975136.975MHz 信道间隔:25KHz(欧洲部分地区实行8.33KHz,从而使可供 指配的信道数大大增加) 信道数:以25KHz为间隔,在其工作频率 117.975MHz136.975MHz的范围内,可提供760个通信波道。但实际使用的可供指配的信道,除去紧急、遇险和保留 给将要发展的新地空数据通信的

2、信道外,只有600多个。我 国目前开放400余个VHF信道 目前,实施空中交通管制最有效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语音地空通信。也就是说,地面管制员通过VHF无线电与空中飞机进行 联络。 地空通信由甚高频和高频通信系统组成,强化了延伸距离能 力。 为了提供所用空域的足够无线电信号覆盖,因此多部电台设 置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而使用同一频率(同频异址)的应用增加。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地空通信的安全、通畅、有效,对于一些重要 频率,进入内话系统的同频异址VHF语音信号一般有三、四路, 形成一主、二备、三应急的配置。VHF工作过程图解 发射机 接收机 MUX VCCS MUX A/D D/A A/D D/A Ana

3、logueAnalogue linkDigital LinkAM Transmittion雷达 调制(Modulation)由携带信息的电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该信号按照电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一种处理方式。 调制信号携有信息的电信号成为调制信号。 载波信号未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 已调波信号经过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已调波信号。 解调(Demodulation)调制的逆过程,它的作用是将已调波信号变换为携有信息的电信号 线性调制是指调制后信号的频谱为调制信号(即基带信号)频谱的平移及线性变换。 非线性调制是指已调信号与输入调制信号之间不存在这种对应关系,已调信号频谱中将出现调制信号

4、无对应线性关系的分量。 单音调制调制信号:VW(t)= Vi+VWmcosWt载波信号: Vw(t)=Vwmcoswt已调波信号: Vo(t)=(Vmo+kaVWmcosWt)coswt =Vmo(1+MacosWt)coswt 式中 Ma=kaVWm/Vmo 调幅系数或调幅度 (AmplitudeModulationIndex) Vo(t)的振幅为 Vmo(1+MacosWt)调幅信号包络AM调制信号波形AM调制信号波形 Ma=(Vmax-Vmin)/2V0=(Vmax -V0)/V0= (V0-Vmin)/V0 0 Ma1,已调波有一段时间振幅为零,这时已调波的 包络产生了严重的失真,这种

5、情形叫做过量调幅。这样的已调波经过检波后,不能恢复原来调制信号的波形。 单音AM调制时调幅信号的频谱有三个分量组成: a)角频率为wc的载波分量 b) 角频率为(wc+W)的上边频分量 c) 角频率为(wc-W)的下边频分量AM调制信号频谱图AM调制信号频谱图调幅波中的功率关系相干解调 由AM信号的频谱可知,如果将已调信号的频谱搬回到原点位置,即可得到原始的调制信号频谱,从而恢复出原始信号。解调中的频谱搬移 同样可用调制时的相乘运算来实现。相干解调 将已调信号乘上一个与调制器同频同相的载波,得 只要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就可以将第1项与第2项分离,无失真的恢复 出原始的调制信号 由已调波形可见,A

6、M信号波形的包络与输入基带信号成正 比,故可以用包络检波的方法恢复原始调制信号,包络检 波器一般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包络检波法 串联型包络检波器的具体电路及其输出波形,电路由二极管D、电阻R和电容C组成。 频率合成器主要包括以下的电路:合成器及锁相环电路; 缓冲器及输出放大器;压控振荡器。合成器模块通过改变 可变分频比率得到所需的载波频率,并通过锁相环和压控 振荡器的特性完成稳频特性。频率合成器原理PDVCOLFvi(t)vo(t)vd(t)vc(t)vo(t)数字锁相环图 晶振 fs R PD LF VCO MN 固定分频可变分频frfo应用数字逻辑电路把VCO的输出信号频率

7、经过适当的分频降低至鉴相器频率上,再与参考频率在鉴相电路中进行比较,所产生的误差信号用来控制VCO的频率,使之锁定在参考 频率的稳定度上,这种技术也称为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可 以在输出端得到大量的与晶体振荡器同样精确度和稳定度 的离散频率信号。由于分频比较大,因此它往往分为固定 分频与可变分频,所以VCO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o=NMfr,通过不同的N、M值的组合,可以得到多种频率。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甲功率/乙功率)例1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 =10lg2=3dB。 也就是说,甲的功

8、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例2 如果甲的功率为46dBm,乙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甲 比乙大6 dB。 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例3 如果发射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例4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10lg(40W/1mw)=10lg(40000)=10lg4+10lg10+10lg1000=46dBm。 db与dbm间的换算: db=dbm+30 信噪比表示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即噪声信号)的相对大 小,即二者的比值,也可简称为SN比。一般设信号功率为 Ps,信号电平有效值为Us,噪声功率为PN,

9、噪声电平有效值为UN时,则可用dB单位表示信噪比为: SN=10lg(Ps/ PN)= 20lg(Us/UN) 信噪比值越大,意味着噪声的影响越小 无限长传输线上各处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定义为传输线的 特性阻抗,用0表示。 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060/rLog(D/d)欧式中: D为同轴电缆外导体铜网内径;d为同轴电缆芯线 外径;r为导体间绝缘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通常0=50 欧,也有0=75欧的。 由公式不难看出,馈线特性阻抗只与导体直径D和d以及导 体间介质的介电常数r有关,而与馈线长短、工作频率以 及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无关。 当馈线终端所接负载阻抗L 等于馈线特性阻抗0

10、时,称为馈线终 端是匹配连接的。匹配时,馈线上只存在传向终端负载的入射波,而 没有由终端负载产生的反射波,因此,当天线作为终端负载时,匹配 能保证天线取得全部信号功率。当天线阻抗为50欧时,与50欧的电缆 是匹配的,而当天线阻抗为80欧时,与50欧的电缆是不匹配的。 如果天线振子直径较粗,天线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较小,容易和馈 线保持匹配,这时天线的工作频率范围就较宽。反之,则较窄。在实 际工作中,天线的输入阻抗还会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为了使馈线与 天线良好匹配,在架设天线时还需要通过测量,适当地调整天线的局 部结构,或加装匹配装置。 在不匹配的情况下,馈线上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在 入射波

11、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 压振幅max,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 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min,形成波节。 其它各点的振幅值则介于波腹与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 为行驻波。 反射波电压和入射波电压幅度之比叫作反射系数,记为R 反射波幅度 ( L0) R 入射波幅度 (L0) 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记为VSWR 波腹电压幅度max (1+R) VSWR = 波节电压辐度min (1-R) 终端负载阻抗L和特性阻抗0越接近,反射系数R越 小,驻波比VSWR越接近于,匹配也就越 当驻波比VSWR为1的时,表示天线系统匹配良好没

12、有反射, 如此系数越大则意味着匹配状况越差,系统中存在越大的 反射波。 无线电波的极化是指电场方向和传播方向两者的关系,它 表示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矢量的取向。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当电场强度方 向垂直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垂直极化波;当电场强度 方向平行于地面时,此电波就称为水平极化波。由于电波的特性,决定了水平极化传播的信号在贴近地面时会在大 地表面产生极化电流,极化电流因受大地阻抗影响产生热 能而使电场信号迅速衰减,而垂直极化方式则不易产生极 化电流,从而避免了能量的大幅衰减,保证了信号的有效 传播。在实际中,由于发射天线的具体放置不同,使电场 只有垂直或只有平行于地面方向的分量,VHF设备的天线是 垂直于地面的,故是垂直极化波。衡量天线方向性通常使用方向图,在水平面上,辐射与接收无最大方向的天线称为全向天线,有一个或多个最大方 向的天线称为定向天线。全向天线由于其无方向性,所以 多用在点对多点通信的中心台。定向天线由于具有最大辐 射或接收方向,因此能量集中,增益相对全向天线要高, 适合于远距离点对点通信,同时由于具有方向性,抗干扰 能力比较强VHF发射机简单框图VHF接收机简单框图 PTT SQ功能针脚备注Rx11Rx217Tx12Tx26PTT21地14、15、16SQ22、25+28V电源19、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