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36139647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父母处罚孩子八大学问 打骂是处罚的极端性行为,合适、适时科学的处罚才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眼下,伴随家庭教育知识的日益普及,“重教轻罚”已成广大家长的共识。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处罚是打骂的代名词,因此经常在报刊上见到少数家长对孩子罚站、罚跪、罚饿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报道,这些家长便是对处罚缺乏正确的了解和把握。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处罚的方法多个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个,是处罚的极端性行为。错用、滥用处罚以致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施暴,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就会使处罚失效,造成最终“管不住孩子”;而合适、适时的科学的处罚却能对孩子起警戒作用,促进孩子更正错误,从而收到以罚助教、以罚代教的效果

2、。因此说,处罚是一门家教艺术,处罚能否达成预期的效果,关键是看父母能否使用适当。学问1:处罚的“量刑”要合适处罚孩子的目标自然是为了引发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处罚的“量刑”就必需合乎孩子的行为。处罚过重轻易引发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认为戒。所以处罚孩子要以达成目标为标准,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教授提醒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全部有这么一个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全部会以为是对她的错误的处罚,从而自觉改错。教育心理学认为,处罚包含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她的行动加以限制、没收她

3、的玩具等等全部是处罚的手段和方法。学问2:指明“出路”不含糊处罚孩子不能中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详细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她应该怎么做、达成什么要求或标准,不然有什么样的后果。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处罚时就应该让她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辞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显著。教授提醒处罚之因此能促进孩子更正错误,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效果律在起作用。效果律认为:孩子“愉快则接收;痛苦则拒绝”,要使孩子继续或终止某种行为,我们能够经过奖励或处罚来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经过奖

4、励的措施让孩子满足的,如孩子有意损坏东西、坚持“顶风作案”、乱提不切实际的要求等,这种情况下就必需处罚。学问3:罚了又赏要不得父母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方法果断,让其真正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么,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假如在对孩子实施处罚以后,父母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用钱物或食品来抚慰她,这将会使处罚失去作用。教授提醒诚然,处罚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且还有一个使用方法的问题,正确使用能够以罚代教,假如使用不妥,则会使孩子的坏习惯变本加厉。如有些儿童在感情冲动时

5、会用坚持错误行为来报复处罚。而处罚的重复实施要么使孩子产生恐惧父母的神经官能症,要么使孩子破罐破摔,对处罚“逆来顺受”无所谓,这全部是不足取的。学问4:立即处罚莫迟疑当代教育理论认为,处罚的效果部分是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因此家长一旦发觉孩子的行为有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刻给予对应的处罚;假如当初的情境不许可立刻作出反应,事后则应立即地发明条件尽可能使孩子回到和原来相同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初的言行,使她意识到当初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她更正。学问5:劣性转嫁不可有俗话说:“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不顺心

6、的事情。父母在心情不好时极难把握好自己的感情,轻易使自己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一来孩子无过受罚,父母小题大做,会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二来假如此时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处罚无限制地升级,则往往会激化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情绪。所以,提议父母切勿在醉酒以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绪低落、脾气急躁等时候处罚孩子,以免过激失态,影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学问6:讽刺挖苦最忌讳父母处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实,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收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切记自己处罚孩

7、子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更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图一时嘴巴痛快而去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处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教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学问7:事后说理不可无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和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处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所以,处罚以后必需要立即和孩子说理,不然,孩子在忍受了处罚以后还将会仍然如故。因此,家长在罚了孩子以后要经过说理、剖析的方法使孩子明白她为何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假如坚持犯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所以,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处罚孩子以后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步骤。学问8:

8、点到为止莫唠叨有些家长教训孩子喜爱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她可能什么全部没听进去或根本就没听。孩子之因此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一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并非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的唠叨太多了,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常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造成孩子耳朵“失聪”,使教训失去效果。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须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再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