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真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6123590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真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20072011年复试专业笔试真题(附部分年份专业面试试题+加试试题)2011年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试题一、名词解释。(20分)1、爱美剧 2、九叶诗派3、百花文学4、先锋小说二、简答。(40分)1、左联的功绩和局限。2、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艺术特色。三、论述。(40分)1、比较五四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与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的不同。(现代方向)2、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当代方向)2010年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试题一、 名词解释。1、人的文学2、文化散文3、京派小说4、楚辞二、 简答。1、文学革命的功绩与局限。2、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风格的异同。三、 论述。1、论述

2、鲁迅文学悲喜融合的特色。(现代方向)2、1985年中国文学的裂变。(当代方向)2009年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民歌运动2、九叶诗人3、知青文学4、两个口号的论争二、简答。1、革命文学中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错误及原因。2、谈谈某个“现代”作家在“当代”的创作及命运。三、论述。(现代方向)1、论述延安文学在主题、审美形态上与五四启蒙文学的区别。2、分析曹禺四大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结构艺术。2008年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试题一、名词解释。(20分)1、五四新文学2、左联3、百花文学4、私人化写作二、简答。(20分)1、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的类型及特征。2、比较红旗谱与

3、白鹿原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历史观的差异。三、论述。(现代和当代方向各选两题,每题30分)现代:1、解放区文学思想艺术的新特点。2、七月派和九叶派诗人不同的艺术追求。当代:1、红色文学经典的特征。2、先锋小说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2007年现当代文学复试专业笔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精神奴役的创伤2、新感觉派3、山药蛋派4、小女子散文二、简答。1、第一次文代会的内容及意义。2、延安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的不同。三、论述。(现代方向)1、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的表现及评价。2、鲁迅短篇小说的悲与喜的现代性审美内涵。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专业面试试题集锦2011年专业面试试题:1、 戴望舒前后期诗歌风格的

4、不同。2、 郭沫若诗歌的思想。3、 徐志摩和卞之琳诗歌风格的不同。4、 周作人、朱自清散文风格比较。5、 分析鲁迅小说伤逝中涓生的形象。6、 比较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7、 沈从文小说中涉及到哪些少数民族?描写了哪些民族风俗?2008年专业面试试题:1、 闻一多的三美理论。2、 谈谈五四乡土文学的成绩。3、 分析巴金寒夜的思想及艺术特色。4、 谈谈郁达夫的迟桂花。5、 简单谈谈你对鲁迅研究的认识。6、 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2007年专业面试试题:1、 文学革命的原因和意义。2、 比较分析郭沫若与闻一多的诗歌。3、 举例说明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特点。4、 分析丁西林的一只马蜂。5、 30年代

5、文学多样化表现。6、 谈谈无名氏的小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专业加试试题2011年文学类专业加试试题中国文学史含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影视文学等专业。一、名词解释。(20分)1、建安七子2、上官体3、拟话本4、近体诗二、简答。(40分)1、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2、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三、论述。(40分)北宋词的发展与变革。2011年文学类专业加试试题文学批评写作阅读以下文章,选择任意一种批评方法,写一篇文学批评,字数在800字以上。(100分) 远和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从铁路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

6、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八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这一切,充满着整洁、繁盛、朴素的舒适气氛。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驶过这里。那时候,长长的列车要在镇上附近暂停一下,然后又平稳地起步前进,但是它的速度还没有开足时那么惊人。在机车有力的掣动下,眼看它不慌不忙地从容驶去,沉重的车厢压在铁轨上,发出低沉和谐的隆隆声,然后消失在弯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草原的边缘上,每隔一定间距,汽笛吼叫,喷出一圈圈浓烟,可以感觉到列车行驶的痕迹。最后,什么也听不见了,

7、只剩那车轮的坚实的轧轧声,在午后的寂静中悄然隐去。 二十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司机多年操劳,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载着旅客横贯大地已上万次。他自己的子女都已长大了,结婚了。他曾四次在他面前的铁轨上看到了可怕的悲剧所凝聚的小点,像颗炮弹似的射向火车头前的恐怖的阴影一辆满载小孩子的轻便马车和密密一排惊惶失措的小脸;一辆廉价汽车停在铁轨上,里面坐着吓得目瞪口呆状若木鸡的人们;一个又老又聋的憔悴的流浪汉,沿着铁

8、路走着,听不到汽笛鸣声;一个带着惊呼的人影掠过他的窗口所有这些,司机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懂得一个人所能懂得的种种悲哀、欢乐、危险和辛劳。他那可敬的工作,仿佛风刀霜剑,在他脸上刻下了皱纹。现在,他虽已年老,但在长期工作中养成了忠诚、勇敢和谦逊的品质,并获得了司机们应有的高尚和智慧。 但不管他见识过多少危险和悲剧,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就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千次的阴晴晦明,一百次的风雷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

9、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 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终于,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因而他完全了解她们一天中每时每刻的生活。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最后,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他在铁路上工作的年限已经到了。他目前是公司领取养老金的人,没有工作要做了。司机慢慢地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

10、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么?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吗?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 现在,房屋渐渐变成小镇外疏疏落落的村舍,大街也渐渐冷落,变成一条乡村的小路两个妇女就住在其中一所村舍里。司机在闷热和尘埃中沉重地慢慢走着,最后他站在他要找寻的房屋前面。他立刻知道他已经找对了。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闪光的铁轨。 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这地方他经过了不知有多少次,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现在,他找到了,他到了这里,但他的手为什么在门前却抖了起来?

11、为什么这小镇、这小路、这田地,以及他所眷恋的小屋的门口,变得如此陌生,好像噩梦中的景物?为什么他会感到惆怅、疑虑和失望? 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霎时,他感到很大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的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他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像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一古脑儿消失了。 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

12、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下去,拼命把他心中涌出来的悔恨、迷惑和怀疑抑制下去,忘却他过去的一切欢乐,把他的希望和爱慕的行为视同一种耻辱。 最后,那妇人十分勉强地请他进了屋子,尖声粗气地喊着她的女儿。在一段短短的痛苦的时间里,司机坐在一间难看的小客厅里,打算和她们攀谈,而那两个女人却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沉、畏怯、抑郁、迟钝的眼光瞪着他。 最后他结结巴巴生硬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他忽然意识到他是一个老人了。他的心,过去望着熟悉的铁路远景时,何等勇敢和自信。现在,当他看到这块陌生的,不可意料的,永远近在咫尺,从未见过,从不知悉的土

13、地,他的心因疑惧而衰竭了。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永不再来了。2009年文学类专业加试试题中国文学史论述。(100分)1、离骚的艺术特色。(33分)2、杜甫客至的艺术特色分析。(33分)3、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34分)文学批评写作根据短文永远的门,写一篇评论文章。(100分)2008年文学类专业加试试题中国文学史论述。1、 谈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历程和作品特色。2、 谈谈建安风骨的艺术特色及形成原因。3、 解读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雄”性格。2007年文学类专业加试试题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楚辞2、格律诗3、汉魏风骨二、简答。1、简要论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2、分析桐城派的文学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