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第三章专题总结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6112759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第三章专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第三章专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第三章专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第三章专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全章教案第三章专题总结(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 案课题:第三章本章专题总结授课班级课 时2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单质(Na、Mg、Al、Fe)的化学性质2、掌握钠、镁、铝、铁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交活动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重 点金属单质(Na、Mg、Al、Fe)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难 点 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应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金属的通用性(二)钠及钠的化合物1、钠的性质2、钠的氧化物3、碱-氢氧化钠4、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三)铝的化合物-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四

2、)铁的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2、铁的氢氧化物及Fe2 与Fe3的转化二、本章典型题剖析1、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三、本章专题讲座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1、基本计算方法(1) 代数方程组法-解决混合物问题的基本方法 2、差量法数学原理:(3) 假设法-快速击破选择型计算题I 平均值法 极限讨论法(4) 分类讨论法-研究过量问题(5) 守恒法2、铝三角转化及铝的图像问题(1) 向Al3 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2) 向强碱溶液中加入Al3 (4) 向H溶液中加入AlO2 (3) 向AlO2 溶液中加入H3、铁的转化关系(1) 铁三角应用(2) 铁与稀HNO3 反应规律当铁粉过量时,3Fe

3、+8HNO3=3Fe(NO3)2+2NO+4H2O当铁粉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3) 守恒法在Fe计算中的综合应用 质量守恒关系 元素守恒关系 电荷守恒 电子守恒关系 体积守恒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板书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金属的通用性讲金属的物理通用性: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电、导热。但不同金属在密度、硬度、熔沸点等方面差别较大,这也是金属单质的一大特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具有还原性,主要表现在金属能与非金属、水、酸、某些盐发生反应。金属的还原性有很大差别,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原子的结构密切相关,一般说来,金属原子的半径

4、越大,最外层电子越少,金属的还原性越强。讲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可以判断金属失电子的难易;可以判断金属离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投影小结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金属知识的规律金属活动顺序K、Ca 、Na Mg Al、ZnFe、Sn、Pb HCu、Hg、AgPt、Au与非金属反应Cl2都能直接化合,变价金属一般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不反应S与硫蒸气直接化合,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化合物不反应O2常温下易氧化,点燃生成过氧化物常温生成氧化膜加热化合不反应与H2O反应 常温下生成碱和氢气与热水反应有碱存在下与水反应与高温水蒸气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与反应生成盐的氢气不反应不反应与氧化性酸反应不生

5、成氢气,铁、铝钝化产生NO2、NO、SO2不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与水反应,不与盐反应,碱与盐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反应碱的稳定性受热不分解加热分解常温分解自然界存在化合态化合态游离态冶炼方法电解法(电解熔融的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热还原法热分解或其它方法板书(二)钠及钠的化合物1、钠的性质投影总结(1)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质软、比水轻、熔点低(2)钠的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2NaCl (白烟)2NaSNa2S与O2反应:缓慢氧化:4Na+O2= 2Na2O (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2Na+O2= Na2O2 (淡黄色固体)与H2O 反应:2N

6、a+2H2O=2NaOH+H2 (2Na+2H2O=2Na+2OH+H2)与酸反应:2Na+2H=2Na+H2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水作用生成NaOH,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Na+2H2O+CuSO4 =Cu(OH)2+Na2SO4 +H2 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2Na+2NH4Cl=2NaCl+2NH3+H2与熔融盐:4Na+TiCl4 4NaCl+Ti 板书2、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 化合价O(-2)O(-1)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粉末化学性质O22Na2O+O2 =Na2O2 -CO2Na2O+CO2=

7、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H2O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HCl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SO2Na2O+SO2=Na2SO3 Na2O2 +SO2 =Na2SO4 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投影总结板书3、碱-氢氧化钠讲NaOH,白色固体,易潮解,俗名苛性钠,烧碱,火碱。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即: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例:NaOH+HCl=NaCl+H2O 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2NaOH+CO2=Na2CO3+H2O 能与某些盐发生复分

8、解反应,例:2NaOH+CuCl2=Cu(OH)2+2NaCl 板书4、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投影总结物质Na2CO3NaHCO3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颜色、状态白色固体白色粉末水溶性易溶于水能溶于水溶解度大小比较: Na2CO3 NaHCO3 溶液与酚酞变红变红颜色深浅比较: Na2CO3 NaHCO3 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 = 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H2O+CO2 反应速率: NaHCO3 Na2CO3 与氯化钙溶液Na2CO3+CaCl2=CaCO3+ 2NaCl (CO32+Ca2=CaCO3)-与澄清石灰水Na2CO3+Ca(OH)2=C

9、aCO3 +2NaOH (CO32+Ca2=CaCO3)NaHCO3+Ca(OH)2= NaOH + CaCO3 +H2O(HCO3+OH+Ca2=CaCO3+H2O)或NaHCO3+Ca(OH)2=Na2CO3 +CaCO3+2H2O(2HCO3+2OH+Ca2 =CaCO3+2H2O+CO32)与氢氧化钠溶液-NaOH+NaHCO3 =Na2CO3+H2O (OH+HCO3=CO32+H2O)热稳定性稳定2NaHCO Na2CO3+H2O+CO2相互转化Na2CO3 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 Na2CO3 :NaOH+NaHCO3 =Na2C

10、O3+H2O (OH+HCO3=CO32+H2O)2NaHCO Na2CO3+H2O+CO2板书(三)铝的化合物-氧化物与氢氧化物投影总结物质氧化铝氢氧化铝化学式Al2O3 Al(OH)3 俗名刚玉-物理性质白色粉末,不溶于水,熔点高,自然界中为无色晶体。白色固体,不深于水化学性质与酸反应Al2O3 +6HCl=AlCl3 +3H2O(Al2O3+6H=Al3+3H2O)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 H2O (Al2O3+2OH=2AlO2 +H2O)Al(OH)3+NaOH=NaAl

11、O2+ 2H2O Al(OH)3+OH=AlO2+2H2O 相互转化-2Al(OH)3 Al2O3+3H2O 板书(四)铁的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投影总结FeOFe2O3Fe3O4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水溶性不溶 不溶不溶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里加热迅速被氧化,稳定稳定氧化物类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复杂氧化物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Cl=FeCl2+H2O (FeO+2H=Fe2+H2O)Fe2O3+6HCl=2FeCl3 +3H2O (Fe2O3+6H=2Fe3 +3H2O )Fe3O4+8HCl=2FeCl3+FeCl2+4H2O Fe3O4+8H=2Fe

12、3+Fe2+4H2O 板书2、铁的氢氧化物及Fe2 与Fe3的转化投影总结二价铁三价铁化 学 式FeCl2FeCl3名 称氯化亚铁氯化铁溶液颜色浅绿色黄色与氢氧化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Cl2+2NaOH =Fe(OH)2+2NaCl 4Fe(OH)2+O2+2H2O =4Fe(OH)3 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FeCl3+3NaOH =Fe(OH)3 + 3NaCl 与KSCN溶液无现象产生血红色Fe3+3SCN-=Fe(SCN)3氧化(还原性)主要表现: 还原 性,举例:2FeCl2+Cl2 =2FeCl3 表现:氧化性,举例:2FeCl3+Fe=3FeCl2

13、 相互转化FeCl2 FeCl3:2FeCl2+Cl2 =2FeCl3 FeCl3 FeCl2:2FeCl3+Fe=3FeCl2 名 称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Fe(OH)2 Fe(OH)3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与酸反应Fe(OH)2+2HCl=FeCl2+2H2O Fe(OH)2+2H=Fe2+2H2O Fe(OH)3+3HCl=FeCl3+3H2O Fe(OH)3+3H=Fe3+3H2O 氢氧化亚铁露置空气中4Fe(OH)2+O2+2H2O =4Fe(OH)3 板书3、铁三角投影总结板书二、本章典型题剖析1、滴加顺序不同,实验现象不同投影总结(1)稀Na2

14、CO3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时无气体产生,达到一定量后才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CO2 +H2O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Na2CO3溶液立即有气泡冒出,由少到多只发生下列反应:2HCl+Na2CO3=2NaCl+CO2 +H2O (2) 稀AlCl3溶液与稀NaOH溶液间的反应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 +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现象:白色沉淀逐渐增多,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逐

15、渐溶解,直至完全消失。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4OH=AlO2+2H2O Al3+3AlO2+6H2O =4Al(OH)3 现象:开始时无沉淀,接着产生沉淀,继续滴加AlCl3溶液,沉淀量不变。(3) 稀NaAlO2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向盐酸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4H+ +AlO2=Al3+2H2O Al3+3AlO2+6H2O =4Al(OH)3现象:开始无沉淀,接着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至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NaAlO2溶液,沉淀量不变。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O2+H +

16、H2O=Al(OH)3 Al(OH)3+3H=Al3+3H2O 现象: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至最大值,继续加盐酸,沉淀逐渐减少,最后完全消失。板书三、本章专题讲座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1、基本计算方法(1) 代数方程组法-解决混合物问题的基本方法 投影例1 将70克由Na2O2和Na2O组成的混合物跟98克H2O充分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试分别写出Na2O2和Na2O 跟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原混合物中Na2O2和Na2O的质量。解:设混合物中有Na2O2 的物质的量为x mol,Na2O的物质的量为y mol2Na2O2+2H2O=4NaOH+O2 2

17、4 1x 2x 0.5xNa2O + H2O = 2NaOH y y 2y由题意可得,78x+62y=70 解得,x= 0.5 mol y=0.5 mol则混合物中Na2O2 的质量为39克,Na2O的质量为31克。点击试题1、今有Na2CO3与NaHCO3混合物1.37克,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残余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得到CO2气体0.44克,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板书2、差量法讲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板书数学原理:投影例2 将一定量H2和CuO 10克共热,CuO部分被还原,得到

18、固体粉末质量为8.4克,有多少克Cu生成?参加反应的H2有多少克?解: CuO + H2 Cu + H2O m 80 2 64 80-64=16 y x 10-8.4=1.6 g 解得 x=6.4g y=0.2g投影例3 加热10克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剩余的固体质量为8.4克,求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 2 NaHCO3 Na2CO3 + H2O +CO2 m 84*2 106 84*2-106=62 x 10-8.4=1.6 g x=4.34 g w(Na2CO3)%=56.6%点击试题1、将CO2气体通过78克Na2O2固体,一段时间后测得固体

19、质量增至92克,求生成O2的质量2、200,11.6克CO2和H2O(g)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克,求原混合物气体中CO2、H2O质量各是多少克?板书(3) 假设法-快速击破选择型计算题I 平均值法讲当xy2.4故NaHCO3过量设NaOH为x mol, NaHCO3 为y mol40x+84y=16.6NaOH+NaHCO3 Na2CO3 +H2O 1 1 1 x x x 2 NaHCO3 Na2CO3 + H2O + CO2 2 1 1 y-x 0.5(y-x) 18*(0.5y-0.5x+x)+44(y-x)=3.35 解得 x=0.1 mol, y=0.15

20、mol w(NaOH )%=24.1%点击试题1、今有120 mL 1mol/L 的Na2CO3溶液和80 mL 2.5 mol/L的盐酸。(1) 若将Na2CO3溶液逐滴加至盐酸中则可收集到标况下的CO2气体体积为_解:n(Na2CO3)=0.12*1=0.12 mol n(HCl)=0.08*2.5=0.2 mol 若将Na2CO3 加到盐酸中,则立即生成CO2 直至盐酸完全反应,即:Na2CO3+2HCl=2NaCl+CO2 +H2O 1 2 1 0.2 X X=0.1 mol则在标况下收集到CO2气体体积为2.24L(2) 若将上述盐酸逐滴加至碳酸钠溶液中,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当反

21、应完全时,测得CO2在水中的浓度为0.04 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收集到的C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解:若将HCl滴加到Na2CO3溶液中,直至所有的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 再继续加盐酸才有CO2生成 ,即: Na2CO3+HCl=NaHCO3+NaCl 0.12 0.12 0.12则剩余盐酸为0.2-0.12=0.08 molNaHCO3+HCl=NaCl+H2O +CO2 0.08 0.08溶液体积V=120+80=200 mL溶液中的CO2 为0.04*0.2=0.008 mol 则逸出的CO2 体积为:22.4*(0.8-0.08)=16.128L板书(5) 守恒法

22、投影例7 有一空气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H2O 7.65%,含Na2CO3 4.32%,其余是NaOH。若将1克该样品放入含有HCl 3.65克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残酸再用50克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反应,蒸干溶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所得固体是NaCl ,是5.85克小结本题数据众多,反应物不纯,过程复杂。若按常规方法,一步步分析计算,不但费时还易出错,若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最后所得固体物质NaCl中全部的Cl全来自于HCl中的Cl点击试题1、有5.1gMgAl合金,投入500mL 2mol/L HCl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又加4mol/LNaOH溶液VmL,得最多

23、沉淀8.6g,则V等于A. 425mL B. 560mL C. 250mL D. 500mL板书2、铝三角转化及铝的图像问题(1) 向Al3 的溶液中加入强碱(OH)投影现象:先出现白色溶液后消失方程式:Al33OHAl(OH)3 Al(OH)3+OH =AlO2+H2O 图像:板书(2) 向强碱溶液中加入Al3 投影现象:先没有沉淀后出现并不消失方程式:Al3+4OH=AlO2+2H2O 3AlO2+Al3+6H2O=4Al(OH)3 图像:板书(3) 向AlO2 溶液中加入H 投影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方程式:AlO2HH2O=Al(OH)3 Al(OH)3+3H=A

24、l3+3H2O图像:板书(4) 向H溶液中加入AlO2 投影现象: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振荡后消失,随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解方程式:AlO24H=Al3+2H2O 3AlO2+Al3+6H2O=4Al(OH)3 图像:投影例1、有一定质量的Mg、Al 合金投入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中,合金全部溶液,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 mol/L NaOH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1) 原合金中Mg、Al的质量各是多少?(2) HCl的浓度是多少?解:(1) 设 原合金中Mg的质量为X,Al的质量为y Mg -Mg(OH)2 Al-Al(OH)3 24 58

25、 27 78 x 11.6 y 19.4-11.6=7.8 x=4.8 g y = 2.7 g(2) 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则n(HCl)=n(NaOH) 则 c(HCl)= 5*160/100= 8 mol/L点击试题1、0.1molAl2(SO4)3跟2mol/L NaOH溶液350mL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 A.78g B.15.6g C.7.8g D.3.9g2向10mL 0.2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测得滴加15mL和45mL时,所得沉淀同样多,求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投影例2、将0.1 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 mL

26、 2mol/L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 NaOH溶液。请回答: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变化如右图所示。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mol,V2mL。若在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mL。若混合物仍为0.1 mol,其中Mg粉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用100 mL 2 mol/L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加入450 mL 1mol/L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中无Al(OH)3。满足此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解:(1) n(H)=2*0.1*2=0.4 mol当V1

27、160mL时,中和过量H 消耗了OH 0.16 mol 则与金属反应用去H 0.40.16=0.24 mol 设Mg 的物质的量为x mol,Al的物质的量为y mol Mg-2H-Mg2-2OH-Mg(OH)2 Al-3H-Al3 -3OH -Al(OH)3 x 2x y 3y 2x+3y=0.24 x+y=0.1 解得,x=0.06 mol y= 0.04 mol 则镁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铝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V2=(0.16+2*0.06+3*0.04)/1=0.44L=440 mL(2) 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则n(HCl)=n(NaOH) 则NaOH的体积为400 m

28、L(3) 若沉淀中无Al(OH)3 则说明Al3全部转化为NaAlO2 ,则 n(NaOH)n(NaCl)+n(NaAlO2)=n(HCl)+n(Al3) 0.450.4+0.1-a 解得,a0.051a0.05点击试题1将溶液(或气体)X逐渐加入到(或通入到)一定量的Y溶液中,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X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下图,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ABCDXH2SNaOHNH3HClYNa2SO3AlCl3MgSO4NaAlO22.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后有0.58克白色沉淀,在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

29、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a)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 ,(b)混合物中AlCl3质量为 (c)混合物中MgCl2质量为 , (d)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 。板书3、铁的转化关系(1)铁三角应用投影例1、把含有FeBr2、FeI2各a mol的稀溶液两份,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l2,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I被氧化成I2,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Br被氧化成Br2,两份奶入Cl2的物质的量之比(D)A、1:1B、1:2C、1:3D、1:5点击试题1、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液中加入Fe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 A、Cu2 B、Fe3

30、 C、Fe2 D、H 板书(2) 铁与稀HNO3 反应规律当稀HNO3过量时,Fe+4HNO3=Fe(NO3)2 +NO+H2O 讲若铁过量,则在上述反应基础上,继续反应,Fe+2Fe(NO3)3=3Fe(NO3)2 板书当铁粉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投影小结根据Fe与HNO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4时,产物为Fe(NO3)3 3/8时,产物为Fe(NO3)2 若1/4 3/8时,产物为Fe(NO3)3与Fe(NO3)2 的混合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Fe过量与否,被还原的HNO3占总消耗的HNO3的1/4板书(3) 守恒法在Fe计

31、算中的综合应用 质量守恒关系讲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常可得出下列解题时实用的等式: (1)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3)反应体系中固体质量的增加(或减少)等于气体质量的减少(或增加) 投影例1、在2硫酸铜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0铁粉,最后得到20251的硫酸亚铁溶液及26固体沉淀物。分别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铁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和。根据反应前后铁和铜的质量和相等得: 5612641302025156126 再由反应前后硫酸

32、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守恒得: 320251 联立解得01,02。因此硫酸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5L1和0.1L1。 板书元素守恒关系 讲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在反应过程中某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必定保持两种守恒关系(均体现出原子个数相等):(1)原子的质量守恒;(2)原子的物质的量守恒。 投影例2、把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104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L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过滤,滤液中无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测得其中()为041。试求原混合物的总质量。 分析解:由元素守恒可得: ()()12864100

33、2 由氯元素守恒可得: 2(2)(余)(总)044 即2(2)008044,则(2)018。 又由氢元素守恒可得: 2(生成2)2(2)(余)(总)044,解得反应产物中水的物质的量为(生成2)014。 由氧元素守恒可得: 3(23)()(生成2), 解得:(23)004 最后由铁元素守恒可得: ()2(23)(2) 解得:()01 综上可知,原混合物总质量为: 561011601004801002136 板书 电荷守恒讲在电解质溶液里或在离子化合物中,所含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必定相等(电中性原理),即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阴离子的电荷

34、数。 投影例3、已知222232,当向100的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2336,充分反应后测得形成的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由题供信息可知:2的还原性强于的还原性;因此,通入2后2应该全部被氧化成了3。据题意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3、,且()()2(2)233622412015。据电荷守恒原理,必有: 3(3)()1()1解得:(3)02 又由铁元素守恒知(2)(3)02。故原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0121 板书 电子守恒关系 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参加反应的原子间的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

35、物质的量必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在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试题(尤其是涉及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题)时,运用电子守恒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影例4、将14铁粉溶于1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后称量所得溶液,发现比原溶液质量增加8,则原溶液中硝酸的浓度为() A041B061 C0.81D1.01 解:按常规解本题需先判断出反应中同时生成了+2、+3价的铁,然后再根据方程式求解。若运用守恒原理则可避开繁琐的讨论和方程式的书写。 假设铁单质在反应中被氧化成+n价,由题意有: (3)3(反应中作酸用的) 1 (1456)025025 由题意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1486,物质的量为63

36、0102。则有3(反应起氧化剂作用的)3 131 020602 据电子的守恒原理可得02506;又由氮元素守恒原理可推知,反应中共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250208 故选C。 点击试题1、在100L的2溶液中,通入224的标准状况下的氯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13的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设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的原则知,2所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应等于2和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之和。则有: 22422412011(013)21 解得12。因此原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1。 板书 体积守恒关系投影例5、将56铁粉与64硫粉在

37、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再在其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至固体不再溶解,所制得的气体在0、10110下的体积约为()。 224234280448 解:加热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与足量稀硫酸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有: 2442 2442 从上述反应方程式分析可发现如下变化关系:42;2。即1经充分反应后,最终能生成1气体(可能是2,也可能是2和2的混合气),而与硫粉的质量多少无关。因题中粉的物质的量为01,所以,生成气体也恒为01,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应选A。点击试题1、已知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硫酸3。现将30铁粉(过量)与440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

38、到112(标准状况)气体,其质量为196。试计算: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成分应为2、2的混合气,物质的量总和为112224105,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96053921 所以,混合气体中的2、2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7224832,即生成的2、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和02。 22 2422 222 根据电子守恒原理可得: 203202210 解得:05 实际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0556128,由质量守恒原理知剩余铁粉质量为30282。 又由铁元素守恒知最后溶液中4的物质的量也应为05。

39、 又据硫元素守恒知: (24)(4)(2) 050308 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800441821 总结涉及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题很多,解这类题时,建议解题者首先考虑“守恒”原理的应用,具备“守恒意识”是快速准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发生在溶液中的反应均具备上述诸种守恒关系。38.7%8克CO2:4.4H2O :7.2CDC19M51,R为Na或K综合性问题,假设法、差量法、分类讨论法和代数方程组法的综合性运用。H+CO32 = HCO3 H+HCO3= H2O +CO2 CCD(a)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 2g ,(b)混合物中AlCl3质量为0.6675 g (c)混合物中MgCl2质量为 0.95g , (d)P点表示盐酸的体积是 90mL 。C若根据题供信息“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硫酸3”分析解题,那么应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规律”分别考虑铁粉依次与浓硫酸、3、(即稀硫酸)的反应,其实,这是一条陷阱信息,只要抓住“铁粉过量”这一关键信息,便不难推知:最后的溶液中必定只有4这一种溶质。那么,综合运用“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及“元素守恒”即可巧妙解答此题。 教学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