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6章《生态系统》测试(2)(浙科版必修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607269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第6章《生态系统》测试(2)(浙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第6章《生态系统》测试(2)(浙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第6章《生态系统》测试(2)(浙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生物:第6章《生态系统》测试(2)(浙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6章《生态系统》测试(2)(浙科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六章 生态系统一、单选题1、一棵枯木上,生有苔藓、藻类、蘑菇等生物,它们(枯木和生物)共同构成了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 蚯蚓 B硅藻 C硝化细菌 D. 酵母菌3、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A次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初级消费者4、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 鱼类 藻类 水生甲虫 池边杂食动物 水蚤A B C D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A 2 B 3 C 4 D 56、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

2、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或食物网中a种群较为稳定A abc B C D 7、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营养级abcD能量(105Jm2)141.1015.91871.270.88Aa BbCc Dd8、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9、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表示的是 A营养级与能量的关系B各营养级能量利用率的关系C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捕食量的关系D生物种类与能量的关系10、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

3、、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草 树 昆虫 兔 鸟 狼 A B C D 11、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l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l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A005 B05 C025 D002512、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13、连接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

4、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14、 以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水稻种植过密反而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 A阳光很难照到全部水稻叶子上 B过度密植作物之间种内斗争激烈C种植过密阻碍空气流通 D过度密植会使害虫大量繁殖15、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 A二氧化碳 B有机物 C碳酸盐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16、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通过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17、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量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禽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

5、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18、具有警戒色的生物会向其他的生物发出不能捕食的信息,警戒色从信息传递的类型分析属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生物信息 D. 行为信息 19、光周期影响许多动物的性行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D体液神经调节20、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在适当时期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适当提高温度 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适当多浇水21、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主要是达到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6、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22、某地区青蛙被大量捕捉,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D、食物链23、城市生态系统容易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物质和能量大量输入输出 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量大B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 D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生活物质浪费严重24、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

7、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 B C D2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26、如右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哪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A乙 B丙 C丁 D戊27、 不适当引人外来物种可能会使该物种大量繁殖,导致严重危害。例如澳洲大陆最初大量引人牛、羊曾经造成粪便过多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事件,下面哪种情况可能和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无关A. 缺乏天敌 B. 食物丰富 C. 气候

8、适宜 D. 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 28、 在两个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如草场和森林)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与相邻两个生态系统相比A. 动物种类少 B. 动物种类多 C. 植物种类少 D. 寄生动物多2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二、多选题30、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31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32、右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对该图说明正确的是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图中缺少的化石燃料的燃烧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33、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共有3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

10、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34、 关于下图的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35、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36、 关于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

11、是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C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含的重金属越多37、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起作用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命生活正常地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只有以上三种作用38、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39、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

12、生态系统具备的是 A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B流经的总能量等于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分解者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功能不强 D一旦人的作用消失,生态系统很快会退化三、非选择题40、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 41、为合理利用水域资说,某调六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

13、分数据如下表:进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年均:1.93mg (干重)/L ,年均:1.02mg (干重)/L ,10 131015个m2(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 能力。(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至细苗、直菌等生物的 ,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侧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 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最。42、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

14、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1)这种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 ,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而农药防治不可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是 消费者;松毛虫属于第 营养级。(3)据调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 浮游植物大鱼小鱼企鹅虎鲸海豹磷虾须鲸43、(共8分)根据右边的南极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2) 属于三级消费者。(3)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 。(4)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海豹与小鱼的关系是 ,磷虾

15、与须鲸的关系是 (5)假如虎鲸的食物来源于:浮游植物大鱼企鹅虎鲸这条食物链,那么虎鲸增加1kg,至少需要浮游植物 。44、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条,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 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 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发臭的原因是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 天。(4)

16、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 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引水稀释 使用除草剂 控制污水排入(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45、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夏

17、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为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 和 。46、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

18、验设计。 (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1、2号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瓶 号1号瓶2号瓶3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31125(1)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 。(2)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是说明 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3)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4)据测定,3号中的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 ,而在光照充

19、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96mg的O2,则经过8小时光照可积累葡萄糖 mg。(5)3号锥形瓶的金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二)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能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4号锥形瓶,第4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锥形瓶作对照第二步: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47、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其能量流动情况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如下 表所示。表中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种群,F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3年)。已知

20、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分析回答:种群PgPnRX含量(mgL)A15.92.813.13.4B870.7369.4501.3O037C1.90.81.130.0D79.228.950.30.39E74.723O51.7O35F211.520.1191.4O81(1)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表所示的A、B、C、D、E、F外,还应包括 。(2)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写出这个生态系统最简单的营养结构 。(3)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界的能量可以通过表中 (填字母)的生理活动后,进入生物群落。(4)能量从第2营养级传递到第3营养级的效率是 。(5)调查表明,C中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最高,原因是 。w.w.w.k.s.5.u.c.o.m -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