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设计参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606748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弹簧设计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弹簧设计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弹簧设计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弹簧设计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簧设计参考(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弹簧参考资料 12-1 概述弹簧是常用的弹性零件,它在受载后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吸收并储存能量。 弹簧有以下的主要功能:(1) 减振和缓冲。如缓冲器,车辆的缓冲弹簧等。(2) 控制运动。如制动器、离合器以及内燃机气门控制弹簧。(3) 储存或释放能量。如钟表发条,定位控制机构中的弹簧。测量力和力矩。用于测力器、弹簧秤等。按弹簧的受力性质不同,弹簧主要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弹簧的形状不同又可分为螺旋弹簧、板弹簧、环形弹簧、碟形弹簧等c 此外还有空气弹簧、橡胶弹簧等。 12-2圆柱拉、压螺旋弹簧的设计一、圆柱形拉、压螺旋弹簧的结构、几何尺寸和特性曲线1、弹簧的结构(1)压缩

2、弹簧(图12- 1)A、YI型:两端面圈并紧磨平B、丫川型:两端面圈并紧不磨平。磨平部分不少于圆周长的3/4,端头厚度一般不少于d/8。不同中径的压缩弹簧受力变形臺i丫 I型图12-1 压缩弹簧拉伸弹簧(图12-2)A、LI型:半圆形钩B、LU型:圆环钩C、L%型:可调式挂钩,用于受力较大时不同中径的拉伸弹簧受力变形如“ nttr 9佃lvji为图12-2 拉伸弹簧2、主要几何尺寸弹簧丝直径d、外径D、内径-】、中径:、节距p、螺旋升角、自由高度(压缩弹簧)或长度(拉伸弹簧)亠,如图12-3。此外还有有限圈数n 几何尺寸计算公式见表12-1。(a)(b)图12-3圆柱形拉、压螺旋弹簧的参数表1

3、2-1圆柱形压缩、拉伸螺旋弹簧的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名称与代号压缩螺旋弹簧拉伸螺旋弹簧弹簧直径d/mm由强度计算公式确定弹簧中径D2/mmD2=Cd弹簧内径D/mmD=C2- d弹簧外径DmmD=D2+d弹簧指数CC=D/ d 般 4 C2总圈数n1压缩 n1= n+ (22.5);拉伸 n1 = nn1= n+ (1.52)( YI型热卷);n1的尾数为1/4、1/2、3/4或整圈,推荐1/2圈自由高度或长度 H/mm两端圈磨平 n1= n+ 1.5时,H np+d n1= n+ 2 时,H np+1.5 d n1 n+ 2.5 时,H np+2d 两端圈不磨平 n1= n + 2时,H= np

4、+3d n1= n + 2.5 时,H)= np+3.5 dLI 型 H)= (n+1)d+Di LH型 H= (n+1)d+2D l皿型 H)= ( n+1.5) d+2D工作高度或长度 H/mmH= H入 nH= H+入n,入n-变形量节距p/mmp d间距 /mmp- d0压缩弹簧高径比 bb H)/Db展开长度L/mmL= Dn“COSL= D2n+钩部展开长度弹簧指数C:弹簧中径D2和簧丝直径d的比值即:C=D2/do弹簧丝直径d相同时,C值小则弹簧中径D2也小,其刚度较大。反之则刚度较 小。通常C值在416范围内,可按表12-2选取。表12-2圆柱螺旋弹簧常用弹簧指数C弹簧直径d/

5、mm0.2 0.40.5 11.1 2.22.5 671618 42C71451251041048463、特性曲线弹簧所受载荷与其变形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弹簧的特性曲线。(1)压缩弹簧其特性曲线如图12-4所示。图中H)为弹簧未受载时的自由高度。Fmin为最小工作载荷,它是使弹簧处于安装 位置的初始载荷。在Fmin的作用下,弹簧从自由高度 H)被压缩到Hl,相应的弹簧 压缩变形量为入min。在弹簧的最大工作载荷Fmax作用下,弹簧的压缩变形量增 至入max。图中Flim为弹簧的极限载荷,在其作用下,弹簧高度为Him,变形量为入lim,弹簧丝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弹性极限。此外,图中的h= X max-

6、入min,称为弹簧的工作行程。图12-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特性曲线图12-5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特性曲线(2)拉伸弹簧其特性曲线如图12-5所示。按卷绕方法的不同,拉伸弹簧分为无初应力和有初应力两种。无初应力的拉伸弹 簧其特性曲线与压缩弹簧的特性曲线相同。有初应力的拉伸弹簧的特性曲线,如 图12-5c所示。有一段假想的变形量X,相应的初拉力Fo,为克服这段假想变形 量使弹簧开始变形所需的初拉力,当工作载荷大于 Fo时,弹簧才开始伸长。对于一般拉、压螺旋弹簧的最小工作载荷通常取为 Fmin 0.2Fim,对于有初拉力 的拉伸弹簧FminFo;弹簧的工作载荷应小于极限载荷,通常取FmaxW0.8 F

7、lim,因此,为保持弹性的线性特性,弹簧的工作变形量应取在(0.20.8) X lim范围内。、圆柱拉、压螺旋弹簧的设计约束分析 1、强度约束条件图12-6为承受轴向载荷的压缩弹簧,现分析其受力情况,拉伸弹簧的簧丝受力 情况完全相同。如图12-6a,在通过轴线的剖面上,弹簧丝的剖面为椭圆,但由 于螺旋升角一般很小,可近似地用圆形剖面代替。将作用于弹簧的轴向载荷F移至这个剖面,在此剖面上有转矩:T=FD/2和剪切力F的联合作用。这二者在式中:计算:弹簧丝剖面上引起的最大剪切应力 T为:K为曲度系数(或称补偿系数),用以考虑螺旋升角和弹簧丝曲率等的影响,其值可按下式401 0.615卜4C-4 C

8、则弹簧丝的强度约束条件为:仏二气含郭或1 r式中:T 为许用剪切应力;Fmax为弹簧的最大工作载荷。(41 1图12-6受轴向载荷的压缩弹簧2、刚度约束条件圆柱螺旋弹簧的变形计算公式是根据材料力学求得的,即:,8FCA =Gd式中,G为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由此可得刚度约束条件为 ? F 引-=厂或昭%式中:k为弹簧刚度,表示弹簧单位变形所需的力。 一般n应圆整为0.5的整数倍,且大于23、稳定性约束条件当作用在压缩弹簧的载荷过大,高径比 b=Ho/ D2超出一定范围时,弹簧会产生较 大的侧向弯曲(图12-7)而失稳。为保证弹簧的稳定性,一般规定,两端固定时取b5.3 ;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时,

9、 取b3.7 ;两端自由时,应取b2.6。如未能满足上述要求,则要按下式进行稳 定性验算:Fmax1000000 ;类N= 1000100000,可用作受 冲击载荷的弹簧;皿类 N4.1 mm由此可知,d=3.5mm的初算值不满足强度约束条件,应重新计算。试算(二):(1)选择弹簧材料同上。为取得较大的d值,选C=5.3。仍由 C=(D-d)/ d,得 d=4.4mmo查表 12-4 得b=1520MPa 由表 12-3 知=0.41 b=623MPa(2)计算弹簧丝直径d4C-1 0.6154由式得 K=1.294C-4 C由式畑16得 d3.7mm可知:d=4.4mm满足强度约束条件。(3

10、)计算有效工作圈数n由图12-4确定变形量 入max: 入max=16.7mn%查表 12-3 , G=79000N/ 认由式b七得 n=9.75取n=10,考虑两端各并紧一圈,则总圈数ni=n+2=12。至此,得到了一个满足强度与刚度约束条件的可行方案,但考虑进一步减少弹簧外形尺寸与重量,再次进行试算。试算(三):仍选以上弹簧材料,取C=6,求得K=1.253,d=4mm查表 12-4,得b=1520MPa =0.41b=623MPa 计算弹簧丝直径。得 d3.91 mm知d=4mm满足强度条件。 计算有效工作圈数 n。由试算(二)知,入max=16.7mm, G=79000N/由式得n=6

11、.11取n=6.5圈,仍参考两端各并紧一圈,n1=n+2=8.5。这一计算结果即满足强度与刚度约束条件,从外形尺寸和重量来看,又是一个较优的解,可将这个解初步确定下来,以下再计算其它尺寸并作稳定性校核。确定变形量 入max、入min、入lim和实际最小载荷 Fmin弹簧的极限载荷为:.- I :因为工作圈数由6.11改为6.5,故弹簧的变形量和最小载荷也相应有所变化。X =由式得:Gd7Wx4mm = 22.22 mm8x6JxJD0x6379000 x 4mm =17.77 myn入 min=入 mah=(17.77-10)mm=7.77mmmux777対珈即x4SxlS J x63N=21

12、S(5)求弹簧的节距p、自由高度 H)、螺旋升角丫和簧丝展开长度在Fmax作用下相邻两圈的间距S 0.1 d=0.4mm,取S =0.5mm,则无载荷作用下弹簧的节距为p=d+ 入 ma, n+ S 1 =(4+17.77/6.5+0.5)mm=7.23mmp基本符合在(1/21/3) D2的规定范围端面并紧磨平的弹簧自由高度为= + 1.5 = (6.5x7.23 +1.5 x4)mm =32395 m取标准值H0=52mm无载荷作用下弹簧的螺旋升角为基本满足丫 =59的范围弹簧簧丝的展开长度Z = cD/cO9cffx24 x8 J/cos5.48fl = 643.5mm(6) 稳定性计算

13、b=H0/ D2=52/24=2.17采用两端固定支座,b=2.175.3,故不会失稳。(7) 绘制弹簧特性线和零件工作图弹簧图纸的参数标注 一。基本参数的标注:1、对圆柱螺旋弹簧,来图对请注明:材料直径(d),外径(D)自由高度 (Ho)总圈(n 1 ),工作圈数(n)、节距,有负荷要求注上负荷(p 1 p 2 p i )和对应值(H1H2口)或(F1F2Fj),如图一:2、拉伸弹簧,请注明材料直径 (d),外径(D),总长(Ho),工作圈数(n),耳环的位置及形状,负荷(p 1 p 2 pi )和对应值(H1H2Hj)如(图二)若有初拉力则需注上 Po如(图二)。3、扭转弹簧,请注明:材料直径 (d),外径(D),扭臂长(L),自由高 度(Lo),以及其它几何尺寸,如导矩(T 1 T 2T j )和对应和对应扭转角度()如图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