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基础习题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5919488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工基础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热工基础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热工基础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热工基础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基础习题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9109.4题略已知:入 1=1.3 W/ (mC)S 1= 0.02 m入 2= 0.35 W/ (m-C)2qmax = 1830 W/m2tw1 =1300 C tw2 = 30 C求:解:由多层壁导热公式:tq1212可得空口吸0.3518301.30.2375 m结论:保温层最小厚度为237.5 mm。9.5 题略此题3层圆筒壁导热问题(1) 每米管长的各层热阻分别为(由内向外排序)每米管长的总热阻(2) 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为(3) 各层接触面的温度由于通过每层的q相同,即tw1tw2ii同理,tw3 tw2 q l2 293.88 367.8 0.283 189.79 C9.7 题略

2、已知:d 50mm;85W/(m C ) ; a 2.95 10 5m2/s ; t0 300C ;tf 36C ; h 30W/(m2 C); t 90C求:铜球达到90 C时所需的时间解: Bi 空 30 0.025 0.0088V 0.1可以用集总参数法859.10 题略此题为2层平壁导热问题,分析同9.7 (略)第10章10.1内径20mm勺管子,壁温恒定为200C,空气入口温度20C,入口流速20m/s。求空 气出口温度达60C时所需的管长。解:定性温度tf !(tf tf ) 40 C由附表9得: f 1.128kg/m3, cp 1.005kJ/(kg K) , f 2.76 1

3、0 2 W/(m K),6 2 ,f 16.96 10 m/s, Pf 0.699由于管内流体为空气,应将进口处流体温度下的流速修正到t f下的流速。由流体连续性方程(稳定流动,质量流量相等),有qm1 qmf ,1u1AfUfA雷诺数Ref 吧 21.365 00 25195 104(湍流)f 16.96 10 6由管内湍流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方程:Nu f 0.023Re ;8 Pr:4 ccCr得:h 0.023Ref8Prf0.4GGCRdi0.55本题气体被加热,g 匕;管长未知,暂取Ci =1,最后进行校合。Cr =1I w由热平衡关系:dilh(tw tf)di2uf fCp(tft

4、f )410.7空气在内径为50mm勺管内流动,流速为15m/s,壁面温度tw= 100C,管长5m如果空气的平均温度为200r,试求从空气到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h和空气传给壁面的热量。已知:d 0.05 m u 15m/s tw 100Cl 5m tf 200 r求:对流换热系数h及换热量解:根据tf 200C,查附表9,得:3.93 102W/(m k);34.85 106 m2/s ;Prf0.680 ;6Refudf15 0.05034.85 1042152110 ;属于旺盛紊流,选用公式(10.17a), ct 1, cl 1 , cR 11112补充例题: 一电炉的电功率为1kW炉丝

5、温度847E,直径为1mm电炉的效率(辐射功 率与电功率之比)为0.96。试确定所需炉丝的最短长度。若炉丝的发射率为0.95,贝U炉丝的长度又是多少?解:.AEbW0.96/. 2 r lCoT 41000.96W若0.95,A E匚b 0.96 ; l2l13.4253.601 mw20.950.9511.6玻璃暖房的升温作用可以从玻璃的光谱穿透比变化特性得到解释。有一块厚为3 mm的玻璃,经测定,其对波长为0.3 2.5 m的辐射能的穿透比为0.9,而对其它波长的辐射能可以认为完全不穿透。试据此计算温度为5800 K的黑体辐射及300 K的黑体辐射投射到该玻璃上时各自的穿透比。解:12 E

6、b ( 21)12(Fb(0 2)Fb(01)EbEbEb当 T 5800K 时,1T 0.3 58001740 m K ;2T 2.5 580014500 m K ;对流换热:2 hA/Tf TJ0 0.2.5)96.5625% ;0.9 (96.5625 3.2956)%83.94%当 T 300K 时,1T 0.3 30090 m K ;2T 2.5 300750 m K ;查表 10-1 得:Fb(0,)2.907 10 3 % ;0 0.2.5)24.225 10 3% ;0.9 (0.0242252.907 10 3)%0.0192%温度越高,在0.3-2.5卩m (主要为可见光和

7、红外线)的辐射能越大,投射到玻璃上时的穿 透比也越大。11.7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得炉膛内烟气的温度为 800r,炉墙温度为600r。若热电偶表面 与烟气的对流换热系数h=500W/(m),热电偶表面的发射率为0.8,试求烟气的真实温 度。 2已知:t1 = 800 r,tw = 600 r,h=500 W/ ( mC), 1= 0.8求:t f =?解:本题可由热平衡法求解热辐射:AvA? 11A1 b(T1Tw)在稳态下:虧 2TfT1丄 b(T, Tv4)1140.56K867.56 Ch为减少测量误差,可利用以下措施: 减少?i (采用磨光热电偶表面的方法,但往往由于生锈和污染而降低效果)

8、; 提高接点处的h值(可采用抽气装置来加大流速); 管外敷以绝热层,使Twf; 加设遮热罩(遮热罩两端是空的,使废气能与接点接触)。接点与壁面之间有辐射换热,其辐射换热量即为接点的热损失,这一损失,应通过废气对接点的对流换热进行补偿。11.9在图422所示的半球状壳体中,发射率30.475的半球表面3处于辐射热平衡;底部圆盘的一半表面1为灰体,1 0.35,T1 555K ;圆盘另一半表面2为黑体,T2 333K。半球的半径R 0.3m。试计算:(1)表面3的温度;(2)表面1和2的净辐射 传热量。解:分析:表面1和2之间的角系数为零,所以表面1和2的净辐射传热量为零;表面 3处于辐射热平衡,

9、即表面3从表面2得到的热量等于表面3向表面1辐射的热量。则其中:A=A, X2, 3 =Xi, 3 =1,除E)3外,其余均为已知量,带入可求得Eb3,从而求得表面3的温度T3第十二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热计算基础12.1冬季室内空气温度tfi=20C,室外大气温度tf2= 10C,室内空气与壁面的对流换热 系数hi=8W/(mC ),室外壁面与大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h2=20W/(mC ),已知室内空气的 结露温度td=14C,若墙壁由入=0.6W/(m C )的红砖砌成,为了防止墙壁内表面结露, 该墙的厚度至少应为多少?解:传热问题热阻网络:热流密度tf1 tf 2tfi tf2沧1 RRc21

10、1h1h2(1)若墙壁内壁面温度t=td=14C时会结露,由于串联热路中q处处相等,所以tw1t f2RRc2tw1tf 2_ 丄h2(2)(1)、(2)联立求解,可求得q和墙的厚度3。12.5 一直径为2mm表面温度为90C的导线,被周围温度为20C的空气冷却,原先裸线 表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 h=22W/(m C)。如果在导线外包上厚度为4mm勺橡胶绝缘层, 其导热系数入=0.16W/(m C),绝缘层外表面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h=12W/(m C ),若通过导线的电流保持不变,试求包上橡胶绝缘层后的导线温度t w及该导线的临界绝缘直径de。解:未包绝缘层时,每米导线对空气的传热量为:由

11、于包上绝热层后电流保持不变,则传热量亦不变。即:其中:tf 20C ; h2 l2W/(m2 C); d2 (2 8) 10 3m ; di 2 10 3m则得:tw 33.36 C 90 C临界直径de 2旦? 0162.6 10 2mh212导线直径远小于de,所以包裹绝缘层后有利于散热。12.9 设计一台1 2型壳管式换热器,要求把体积流量为 40nVh的透平油(密度p 1=880 kg/m3, Cp1=1.95 kJ/(kg K)从57C冷却到45C。冷却水在管内流动,进入换热器的温度 为32 C,温升不大于4C,查表得到Cp,24.174 kJ /(kg K)。油在管外流动。若水侧和油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 5000W/(m C)和400W/(m C),计算冷却水流量和所需的换 热面积。解:传热量 qm,1 Cp,1 t1qv,11 Cp,1 t1 t1qv,11Cp,1 t1t1Cp,2t2 t2冷却水流量qm2qm,1 Cp,1t1p,2221 2型壳管式换热器属混合流,查图得0.97对数平均温差则 tm 16.181C总换热系数K所需换热面积:A k tm11110h24005000228.8100011370.37 16.181370.37W/(m2 C )38.18 m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