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5906838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5.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八章 二、三级公路 18。1 一般规定 18。1。1运行特性 18。1.2基准条件 18.1。3通行能力影响因素28。2分析方法 48.2。1通行能力分析流程48。2。2计算公式及参数48。3分析步骤 108。3.1规划、设计阶段的通行能力分析 108.3.2 运行状况分析 128。3.3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 148。4分析计算表 18附录8I横向干扰等级分析方法22第八章二、三级公路8。1 一般规定本章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分析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以及道路、交通对二三级公 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二、三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网中最普遍的一种公路形式,是供车辆分向、分车道行驶,行车道数 量为

2、2的公路.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因地形、地物不同而使二、三级公路的基本横断面形式存在 较大差异,参见表8-1。8.1.1运行特性设计速度(km/h)路面宽度(m)路肩宽度(m)车道宽度(m)8012。002。253.756010。001。503。5408。500.753.5307。500.503.25表81二、三级公路典型横断面几何数据道路等级二级公路三级公路不同于其他公路形式,二、三级公路是供车辆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因此它具有如下运行特性:1)双车道公路中任一方向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仅受到同向车辆的制约,还受到对向车流的 影响.由于在二、三级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超车行为必须在对向车道上完成,因

3、此,车辆只能在 对向车道有足够的超车视距时才能有变换车道和超车的可能,否则,只能继续保持被动跟驰 行驶的状态。2)由于我国机动车性能差别显著,在交通量不大的路段,超车需求经常出现,且随着交通量的 增加而增加。所以,二、三级公路上的交通流一个方向上的正常车流会受另一个方向上车流 的影响,这与其他非间断交通流是不同的,表现出独有的交通流特性。3)路肩形式多样: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各地的地形不同,交通量也不同,使路肩宽度和路肩硬化程度的差异性较大。路肩宽度从 0。52。25m,而有些土路肩种植了树木,其有效宽度不足, 不能正常发挥路肩的作用。当公路接近村镇或混合交通比较严重的地方,路肩一般都是硬化 的

4、,而远离市区的公路路肩多没有硬化。也有个别三级公路没有设置路肩8。1.2基准条件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将二、三级公路基准通行能力对应的基准条件具体规定如下:(1) 道路基准条件规定如表82和表83所示.表8-2二级公路道路基准条件项目基准条件车道宽度3.75m设计速度80km/h路肩宽度每侧2.25m会车视距250m地形平原横向干扰很低街道化程度无使用功能干线公路平整度对速度无影响表8-3 三级公路道路基准条件项目基准条件车道宽度3。5m设计速度40km/h路肩宽度每侧0。75m(土路肩宽度)会车视距150m地形平原横向干扰很低街道化程度无使用功能干线公路平整度对速度无影响(2) 交通条

5、件:交通双方向分布比例是50/50;(3) 其他条件:良好的天气状况、无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和交通管制等。8。1。3通行能力影响因素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与其他类型公路的通行能力一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车道宽度、侧向净空、交通组成影响因素相同,另外由于二、三级公路没有设施隔离横向干扰,且单方向交通 流的行车道仅1条,因此,横向干扰因素成为二、三级公路不同于其他类型公路的重要影响因素。(1) 速度的影响速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见图8-1,随着流量的增加,交通流速度明显减小,其速度一流量曲线呈 现下凹趋势,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公路的速度一-流量曲线。图8-1 二、三级公路速度一流量关系示意图(

6、2) 车道宽度及侧向净空影响当车道宽度不足3。75m时,车辆行驶时的横向间距变小.为此,驾驶员将拉大与同向车辆间的 行驶间距,或者降低行驶速度,以保证安全,从而导致路段的通行能力有所下降。当右侧路肩宽度 不足1。5m时,也会导致类似的情况发生.(3) 交通组成影响在二、三级公路,交通组成与一级公路公路一样复杂,本手册中分为小客车、中型车、大型车、 拖挂车和拖拉机进行交通组成的分析。由于不同道路、交通条件下,不同车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有 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车辆折算系数是按照特定坡度和交通流量水平来分别给出的。(4) 横向干扰影响一般公路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混合交通条件下,影响因素远

7、比国外的交通情况复杂 在没有控制进入的一般公路上,横向干扰主要取决于公路通过街道或村镇长度、街道或村镇的繁忙 程度、各种支路进入主路的交通和行人与骑车人的多少以及路侧停车数量等。8。2分析方法二、三级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是从其基准通行能力出发的。根据实际或规划、设计道路、交 通条件与基准条件的差别,计算实际通行能力及其相应的服务水平.8.2.1通行能力分析流程本节介绍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流程见图8-2,该方法的主要输出结果为服务水平。具体的分析步骤在8。3节中做详细论述.图82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流程图8.2。2计算公式及参数(1)基准通行能力表8-4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的基

8、准通行能力值。表8-4 基准条件下的双向通行能力值设计速度(km/h)基准通行能力值(pcu/h)802500602300402100302000(2)服务水平分级由于二、三级公路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主要的功能也有机动性和可达性的区分,因此将两项评价指标纳入服务水平指标体系作为评价依据 ,即:1, 平均行驶速度:反映车辆在二、三级公路行驶的机动性,将该值定义为车辆在一定时间区间 内通过一定长度路段期间,也就是所通过路段的长度与运行时间之比。2. 延误率:用以衡量车辆运行的自由度。它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不能超越前方慢车而必须 跟驰的时间所占整个行程时间的比例。由于该值界定存在难度,因此将其定义为

9、车头时距小 于等于5s的车辆所占全部车辆的百分比。由于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在担负的功能上有所区别,因此,在建立评价其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时也就有所不同。二级公路是城市间的主要连接道路, 或者是连接高速公路的主要道路,其使用者更强 调机动性,因此,其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以运行速度作为首要指标,延误率作为次要指标.三级公路主要连接小城镇,或作为农村道路,主要解决的是可达性的问题,因此,其使用者并不强调快速,服务水平指标就不采用运行速度,而仅采用延误率 ,具体的取值见表8-5。服 务 水 平延误率()设计速度80 km / h60km / h40 km / h速 度 (km/ h)V/C速度(km/h)V/

10、C耒)壬史km 速度/hV/C不准超车区比 例不准超车区比例%不准超车区比例7070951.01。01。01。01。01。01.01.01C表85二、三级公路服务水平分级(增加两级服务水平,取值不确定;30km在兼顾节省建设经费和高效运营原则的基础上 ,二、三级公路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三级服务水 平作为设计服务水平。(3)速度与饱和度的关系图85给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的速度饱和度关系曲线。)度速0 00.10.20.30.40.50.60.70.80.91饱和度图8-3 不同设计速度下的速度 一饱和度关系图(曲线按设计速度分类?(4)延误率与饱和度的关系延误率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观测,为了方便使用,

11、图 8-4给出了二、三级公路中延误率与饱和度 之间的关系图.这样可以根据二、三级公路中饱和度的情况计算延误率。图8-4 延误率与饱和度关系图(待调整为六级)(5)最大服务交通量计算公式式(8-2)二、三级公路的实际道路的服务交通量计算公式如式(8-2)所示:SF = MSF x f x f x f x fw d f HV其中, SF 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的服务交通量 ,辆/h;MSF 基准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pcu/h;五级服务水平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即为基准通行能力;f 路面宽度的修正系数,参见表 84;fd 一方向分布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参见表 85 ; f七 横向干扰对通行能力的修正

12、系数; f hv交通组成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1)车道宽度及路肩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 w表86给出了不同车道及路肩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手册给出了二、三级公路的标准路面宽度和相应的基准通行能力值,但是在具体计算时,仅以12m宽二级路作为基准条件来对待,而并没有将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的基准条件分别作为一个基准,以便于使用。另外,由 于二、三级公路的车道宽度及路肩宽度不仅影响设计速度,而且将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在此, 与其他各交通设施不同,专门提出了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而不是对设计速度进行修正。表8-6车道宽度、路肩宽度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w路肩宽

13、度(m)0。51.01o 52.53.5车道宽度(m)3。253.53o75修正系数fwGo 56Go 841o GG1.161.32N4。51。482)方向分布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表87方向分布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方向分布(%)50/5055/4560/4065/3570/30修正系数f d1 o 000o 970o 940.910.883)横向干扰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f表88横向干扰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 ff横向干扰等1234级修正系数 f 0。90。80.70。6实际应用中,横向干扰等级往往难以判断,其判别方法详见本章附录8-I.4)交通组成修正系数fHV式(83)其中,?车型i

14、的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E 车型i的车辆折算系数;二、三级公路中车型 i包括中型车、大型车和拖拉机。表89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分析车辆折算系数车型交通量(辆/h)设计速度80 km/h60 km/h40 km/h中型车W6001.51.52.060014002.02.03。5140028002.53.05.5N28001.52。54。0大型车W5002。02。03.050012002。53。06。0120024003.55。08.0N24003.04.05.0拖拉机W4003.03。05。040010003。54.07.0100020004。56。010。0N20004.05.08.08。

15、3分析步骤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同样分为规划、设计分析和运行状况分析两个层次。8.3。1规划、设计阶段的通行能力分析(1)数据要求设计分析需要的资料包括预测的双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交通流特性描述方面的数据,以及规划和设计的设计速度和路面宽度等规划和设计数据。如果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运行状况分 析,则还需要假设道路平、纵线形的有关资料.通常进行设计分析所需的数据如下:进行二、三级公路运行状况分析所需资料:1)预测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2)在考虑分析路段地形条件的基础上,假设的道路特性,包括分析路段长度,设计速度、路面宽度及其它几何线形数据等;3)假设的交通特性,包括交通组

16、成:大、中、小客车以及拖拉机所占的百分比,横向干扰,街 道化程度,方向分布情况等。相比之下,规划分析的数据要求相对较粗,通常需要如下数据:1)预测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2)预测大、中型车和拖拉机在交通中所占百分比;3)规划路段的横向干扰情况。(2)分析步骤详细步骤见图8-5。图85二、三级公路规划、设计分析步骤对于规划、设计步骤图说明如下:1)明确已知条件: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规划路段地形条件,假设路面宽度、交通组成、横向干扰等;2)计算规划、设计条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MSF dA)将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按照式(8-4)换算成为单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式(84

17、)DDHV = AADT x K其中,DDHV预测的双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辆/h;AADT年平均日交通量,辆/h;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具体取值见表36将预测的双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DDHV,按照式(85),利用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15折算成为15分钟高峰小时交通量SF,其中PHF 15的取值见表37。式(8-5)DDHVSF =PHF15假定车道宽度、路肩宽度;根据假定的横向干扰资料,按照第 7章附录7I提供的方法 确定横向干扰等级;确定交通组成;查表 8-9,确定各车型车辆折算系数。D)查表86,确定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查表 88,确定横向干扰修正系数;按 照式(8-2),根

18、据上一步骤确定的交通组成和各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计算交通组成修 正系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设计资料有限,这里没有方向分布的修正,认为方向分布为50/50 ;而规划分析时,规划资料内容更少,通常只进路面宽度、地形条件和交通组成影响的修正,而 认为横向干扰也为基准条件,或者根据经验假定横向干扰等级.E)根据式(86)计算规划、设计条件下所需要的最大交通量MSF .dMSF = SF/(f xf xf xf )式(8-6) 其中,所有符dw d f HV号的含义同式(8-2)。3)确定规划、设计条件所提供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FS :根据设计速度,查表8-5,确定三级服务水平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

19、F。4)比较规划、设计条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和规划、设计条件所提供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dMFS,当MSF MFS时,说明假设条件能够保证规划、设计公路在要求的服务水平下运行; d否则,应该修改部分假设的道路条件,对二、三级公路而言主要是路面宽度,重新计算新条件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FS,直到MFS大于规划、设计条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如果 d通过路面宽度调整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该考虑选择其他高等级技术级别的公路设施。8.3.2 运行状况分析(1)数据要求 进行二、三级公路运行状况分析所需资料如下:1)高峰小时交通量,或者观测小时交通量及高峰小时系数;2)交通特性,包括交通组成

20、:大、中型车以及拖拉机所占的百分比,横向干扰,街道化程度, 方向分布情况等;3)道路特性,包括分析路段长度,路面宽度及其它几何线形数据等。(2)划分分析路段运行状况分析是针对具有统一特性的二、三级公路进行的,即上述各项数据基本类似;如果某一项数据发生明显变化,则需要划分为另外一段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纵坡坡度大于3%的路 段上,两个方向中的交通流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别.但是,由于二、三级公路双向的交通流又存在显著 的相互影响,因此,本手册仍然将两个方向的交通流结合起来分析,而不是分方向来进行处理的。(3)运行状况分析步骤二、三级公路的运行状况分析步骤详见图8-6。图8-6 二、三级公路运行状况

21、分析步骤运行状况分析步骤说明:1)输入已知数据:按照二、三级公路运行状况分析的数据要求 ,明确分析路段长度、路面宽度、高峰小时交通量或者是观测交通量、交通组成、横向干扰情况、街道化程度等2)确定基准通行能力:A)确定基准条件下,二、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B)根据设计速度,查表84,插值得到基准通行能力C.3)计算实际条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 :d式(8-7)A ) 如果已知条件已经提供高峰小时交通量,则直接进入下一步的计算;如果仅有观测的小 时交通量Q,则按照式(8-7)计算15分钟高峰小时交通量SF。SF =PHF15其中,SF 双方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辆/h;Q双方向观测小时交通量,

22、辆 /h ;PHF 15 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具体取值见表 37.B)确定路面宽度;根据实际观测的交通量资料或者是地方提供的长期观测资料,确定方向 分布比例;根据实际的横向干扰资料,按照第 7章附录7I提供的方法确定横向干扰等 级;根据实测交通量资料及表 8-9提供的各车型车辆折算系数,确定交通组成和各车型相 应的车辆折算系数;C)查表8-6,确定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查表8-7,确定方向分布修正系数;查表 88,确定横向干扰修正系数;按照式(8-2),根据上一步骤确定的交通组成和各车型的 车辆折算系数,计算交通组成修正系数;D)根据式(86)计算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双车道所需要的最大

23、服务交通量MSF。4)运行状态分析:A) 计算饱和度:根据最大服务交通量MSF 和基准通行能力C,按照式(8-8)计算饱和度v/c。v/c = MSFd式(8-8)CB) 计算运行速度:根据计算得到的饱和度v / c,利用图8-3中相应的速度-饱和度曲线,图 解得到运行速度V .C) 计算延误率:根据计算得到的饱和度 v/c,利用图84中相应的延误率饱和度曲线, 图解得到运行过程中的延误率 %.D) 根据设计速度以及计算得到的饱和度 v / c、运行速度V和延误率 %,查表8-5、表8-6和 表8-7,确定二、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等级。8。3.3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完整)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

24、水平所谓特定纵坡路段是指单一的坡度一坡长,或者几个上(或下)坡段组合的等效坡度-坡长值符合表810和表8-11中任何一项坡度-坡长值的路段.由于特定纵坡上坡路段中,大型车的车辆换算 系数较大,导致当量交通量增大,使该路段成为基本路段上运行质量较差甚至最差的部分。另外,当特定上坡路段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超过其同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时,还需要设置爬坡车道。因此,需要对特定纵坡上坡路段进行特别分析.除此之外,由于纵坡路段在上坡路段和下坡路段的交通特性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要对特定 纵坡的上坡路段和下坡路段分别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1)特定纵坡上坡段的EHV特定纵坡段的坡度一坡长范围,以及相应的上坡

25、段大型车换算系数见表810和表811。2)特定纵坡下坡段的Ehv求法A)中型车辆占据主导地位时,纵坡坡度 -坡长为(3%,N1000m )、( 4%,N400m)以及纵坡 坡度大于4%的所有下坡路段:以及当大型车占主导地位时, 坡度-坡长为(2%, N1200m)、 (3%,N400m)、(4%,N400m)及坡度大于4%的所有下坡路段(不论单一坡或组合坡), EHV可取为同样坡度一坡长上坡段 EHV值的一半。B)当坡度一坡长小于 A)中所属范围的特定下坡段时,可根据不同地形与设计速度选取值, 见表8-9.表8-10 二、三级公路特定上坡路段中型车的车辆折算系数E (标黄系数较高速路低,待调整

26、)HV坡度(%)坡长(m )交通量(veh/h)W8008001600N16002N80035234001000483N100051044400563400 800685N8009121054006763005007108500100091812N1000102615640091816400 8001620188001200192520N120021302574001117154009001521189001200222920N120027352683001418163007002128267001100263428N1100324536表811 二、三级公路特定上坡路段大型车(含拖挂车)的车

27、辆折算系数坡度(%)坡长(m)交通量(veh/h )W800800 1600N16002N80051043400 100091610N1000102115440091812400800192520N80027352654001620183005002129205001000263428N100032453664001418164008002230258001200334638N120041584674001521184009002432309001200446260N12005071648300212826ehv300 700355170011004159N110046754450708.4分

28、析计算表二、三级公路规划分析表已知:问题:分析评价假设条件能否保证规划、设计公路在要求的服务水平下运 行初设路面宽度设计速度V 0横向干扰等级 设计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方向分布系数 50/50 (已知)交通组成百分比:小客车 中型车 初设服务水平 大型车 拖拉机分析:(1)计算规划、设计条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dA)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换算成为单方向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由已知可得查表311取值AADT= K= DDHV = AADT x KB)将DDHV通过PHF5折算成为15分钟高峰小时交通量SF根据路段位置及地形条件查表 3-10,确定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5=

29、SF = DDHV / PHF 二15C)计算交通组成影响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HVp :各车型所占比例E :查表89得到各种车型的折算系数f =L 二HV 1 + Z p(E -1)i iD)计算设计道路和假设交通条件下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MSFd查表8-6取值查表87取值查表88取值f = wfd 二罕MSF = SF /(f x f x f x f ) dwdfHV2) 确定规划、设计条件所提供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A)确定设计速度V0V 二0B)根据设计速度V,查表8-4,得到基准通行能力值C 0根据服务水平、设计速度和视距比例,查表85,得到v/c比初设服务水平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30、 MSF二v/c C=C)比较MSF和MSF大小 dMSF MSFd当MSF MSF时,说明假设条件能够保证 d规划、设计公路在要求的服务水平下运行;否则, 应该修改部分假设的道路条件,对二、三级公路 而言主要是路面宽度,重新计算新条件下的最大 服务交通量MSF,直到MSF大于规划、设计条 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MSF。如果通过路面 d宽度调整仍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该考虑选择其他 高等级技术级别的公路设施。二、三级公路运行状况分析表已知:问题:计算饱和度、运行速度、延误率、服务水平和运行时间路面宽度设计速度V 0观测小时交i交通组成百分车分析路段长度 横向干扰情况 方向分布也量Q 匕:小客车中型

31、车大型拖拉机 分析过程:1)计算基准通行能力A)确定基准条件下设计速度V0V =0B)查表84,内插得到基准通 行能力CC =2) 计算实际条件所需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MSFA)将实测交通量Q折算成为15分钟高峰小时交通流率SF根据路段位置及地形条件查表 310,确定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PHF5= SF = Q / PHF =15B)计算交通组成影响对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fHVp :各车型所占比例E :查表8-9得到各种车型的折算系数HV 1 + z p (e -1)i iC)计算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每车道所需要的最大交通量MSF查表8-6取值查表87取值查表8-8取值fwfdffMSF = SF

32、/(f x f x f x f ) wdfHV3)运行状态分析A)计算饱和度v / c由上面计算可得:最大服务交通量MSF基准通行能力Cv / c MSF / C = B)计算运行速度V根据计算得到的饱和度v / c ,利 用图83中相应的速度饱和度 曲线,图解得到运行速度V=C)计算延误率Pf根据计算得到的饱和度v / c ,利 用图8-4中相应的延误率饱和 度曲线,图解得到延误率P - fD)确定服务水平LOS根据计算行车速度、计算得到的运行 速度V和延误率Pf,查表85确定服务水平为 (完整)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附录8-I横向干扰等级分析方法目前二、三级公路上因路肩宽度窄,拖拉机必

33、须占用车道行驶,因此不同于一级公路,在进行二、 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中,将人力车、兽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和摩托车作为横向干扰因素来考 虑。通过调查,按影响程度的不同将路侧横向干扰影响因素分为5项.与一级公路中的横向干扰影响因素相比,拖拉机作为一种分析车型,通过车辆折算系数考虑了其影响,因此,在这里不再作为横向干 扰系数进行考虑。1)分析路段中每200m范围内的支路进出主路的车辆数,记作 EEV;2)分析路段中每200m范围内的路侧停靠的机动车数量,记作 PSV;3)分析路段中每200m范围内的路侧与横穿公路行人数,记作PED;4)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人力车、兽力车与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数量,单位

34、为辆/h,记作SMV;5)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摩托车数量,单位为辆 /h,记作面MOT。其中各影响因素的严重程度分为 4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表 8I-1。表8I-1 横向干扰等级划分等支路车辆路侧停车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EEVPSVPEDSMVMOT级辆/200m.h辆/200m.h人/200m.h辆/h辆/h012650511EEV 22PSV 46PED 121001023EEV 46PSV 81882420040在通行能力分析中使用的横向干扰等级,按照式(8I1)计算的横向干扰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FRIC = a x EEV + b x PSV + c x PED + d x SMV + e

35、 x MOT式(8I 1)其中,FRIC 横向干扰等级;EEV 支路车辆干扰等级;PSV 路侧停车干扰等级;PED 行人干扰等级;SMV -非机动车干扰等级;MOT摩托车干扰等级;a、b、c、d、e 各影响因素对横向干扰等级的权重,具体取值见表8I2.表8I2 横向干扰权重取值权重符号abcde推荐值0.200.300。150。050。20另外,为简化计算和使用上的方便,同时也满足数据不够详尽时的分析需要,给出了横向干扰等级的定性分级,同时为了方便应用,给出了不同的路侧干扰等级的定性分级,见表8I-3.表8I3二、三级公路横向干扰等级分级表路侧干扰等级路侧干扰因素加权值典型状况描述00-50两侧为农田或山体峡谷等道路、交通状 况基本符合基准条件150-100有稀落的农舍,偶有行人、非机动车、 机动车出入2100-150有少量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出入, 有加油站、小店铺等3150路侧街道化严重,存在居民区,商业中心 等,出入行人和车辆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