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3587186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个人收入的分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个人收入的分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收入的分配(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练 07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考点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提示】F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个人消费品,是指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如国家税收、企业成本与利润)之后的个人消费品部 分,不是分配全部社会财富。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提示】F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原因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中根本(最终 决定)原因是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3按劳分配存在于我

2、国各种经济形式。【提示】 F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分配对象是个人消费品。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提示】 F 按劳分配5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提示】 F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福利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持股分红等收入都不属于按劳分配。6按劳分配就是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提示】 F 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等量的劳动中还要考虑劳动的质量。7.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提示】 T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都 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考点二、实行按劳分

3、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J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示】 F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提示】 F 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不是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3按劳分配是不是意味着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劳动者的等量劳动可以得到等量的报酬【提示】 F 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所以,等量劳动在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企业 的报酬往往不同。4. 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

4、地位。【提示】T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 配方式,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5. 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劳动分配占较大部分.【提示】 F 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而不是在个人的收入分配来源中占主体地 位。如有的人不上班,他的收入来源就不可能是按劳分配收入,其主要收入来源可能是租金、利息等。6.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仍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提示】 T考点三、按生产要素分配(b)1.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分配收入。

5、【提示】 F 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2. 农民承包土地自己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提示】 F 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3. 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公民的利息收入、股息和红利,债券、股票交易收 入属于找岔分配收入。【提示】 F 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收入。4. 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提示】F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则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5. 按要素分配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提示】 F 按要素分配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如不加以调节会出现社会不公平的问题。6. 合法收入一定是劳

6、动所得(收入)。【提示】 F 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等。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 息要素分配等。7. 劳动收入不一定合法,非劳动收入不一定非法。【提示】 T 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有合法与非法之分。8. 财产性收入不等于按资本要素收入。【提示】 T 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种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 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等。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9. 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和购买股票的红利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资本

7、要素分配的收入。【提示】T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和购买股票的红利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收入。10. 科研人员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提示】 F 科研人员的收入要具体分析: 在公有制企业中,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 凭技术入股所得收入或专利转让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在私企或外企中,科研人员的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11. 让数据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提示】错。让数据按贡献参与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但会扩大人们之间的收 入差距,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12. 儒家倡导的“均无贫”(同一阶级内财富均等占有)思想,符合社会主义平等分配的

8、求。【提示】 F 儒家倡导的“均无贫”(同一阶级内财富均等占有)思想,属于平均分配思想,且是同一阶 级而不是在全社会,违背了符合社会主义平等分配的要求。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考点一、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b)1. 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求收入分配相平等。【提示】 F 收入分配公平=适当差距=相对平等,即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面不是指收入分配没有 差距,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障基本生活,不是绝对 公平。考点二、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c)1.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示】 T2. 要鼓励勤劳致富?【提示】 F 要鼓励勤

9、劳合法致富。3. 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的收入等各种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再分配。【提示】错。要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初次分配是企业单位内部进行的分配。初次分配后国民收入形成国家、企业和个人收入三部分:国 家通过税收等形式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税后利润,形成企业的收入;个人 的劳动报酬,形成个人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再次分配。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如国家的个税调整、支农补贴等。图示如下:(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1金业利润、法税、利形企业自曹企业职式上缴国家岌展资金J(申J次分酉己占勺主理罡企业经诃非生产部门”丄会

10、r .琏设儿职工工资j保障.财政啓入” .1【特别注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报酬、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的收 入等各种按生产要素分配、财政收入(所得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除外)等属于初次分配;而社会保障如 社会保险(如提高养老金、提高医疗补助标准)、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所有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中的所得 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提高扶贫标准等属于再分配。4. 居民收入均来自初次分配的收入。【提示】F居民收入包含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都是初次分配。5. 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能够实现社会公平。【提示】 F 在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1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6. 近日,中国人寿10%股权划转社保基金,这有助于为提高效率提供保证。【提示】 T 中国人寿10%股权划转社保基金, 一定程度能缓解社保基金不足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平, 从而为提高效率提供保证。考点三、兼顾效率与公平(c)1. 效率就是人类追求的根本目标。【提示】 F 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示】 F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3. 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提示】 F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4. 税收就是初次分配的手段。【提示】 F 除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属于再分配外,其他税收都属于初次分配。5. 效率与公平二者互为前提。【提示】 F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6. 先富带后富不等同于同步富裕。【提示】T7. (浙选 2015.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提示】 F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