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35768251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土地权益维护工作调研汇报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之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由此带来的各项财产权益,是包含农村妇女在内的农民最为关切的经济权益。*市妇联和市农委联合,针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经过交流座谈、深入走访、个案追踪等方法,开展了调查研究。本文经过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情况及实践的分析,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对策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期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工作提供部分助益。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概况现在,*市总人口810万,农业人口160万。伴随*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达成80%以上,农村土地面积迫近红线,农业人口逐年降低,本

2、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环境大致以下:1、在二轮土地承包中,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起点是公平的。不论是第一轮还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基于户藉规则和人均分地标准,农村妇女和男子土地分配权的起点是公平的。二轮土地承包刚开始时,农业税较高,土地抛荒比较严重,土地承包证的农户发放率为89%。2、农村土地政策改变引发土地争议增多。2021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村土地上的负担减轻,当初弃耕抛荒的农民包含很多农村妇女,纷纷返乡要地,争利夺地的矛盾纠纷不停上升。仅*农委每十二个月要处理土地矛盾纠纷百十起,而且有日益增多之势。3、农村土地功效改变引发土地收益矛盾激增。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紧,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土地功效日益多

3、元化,派生出来的收益、增值问题也日益突出。除了承包责任田、宅基地分配,又出现了土地入股分红、征用土地赔偿、拆迁安置房等利益攸关的矛盾。4、包括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逐年上升。伴随*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农村的婚姻关系不再象以前一样稳定,农村妇女往往是伴随婚姻关系的改变而流动,但土地却是不可移动的固定资产,所以,伴随农村妇女婚姻关系的改变,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情况也日益复杂。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存在的问题1、农村中的五类妇女群体土地权益易受侵害一是外嫁她村妇女。根据妇从夫居婚俗,农村妇女一旦同外村人结婚,其承包地很可能会被娘家村收回,或是被娘家弟兄分割。而婆家村本着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标准,也不

4、会分给她土地。所以嫁到外村的妇女,多半会失去土地的实际使用权和受益权。二是农嫁非妇女。农村妇女和非农业户口家庭的男性结婚,在中国现行户籍政策下,其户籍极难转成城镇户籍。这些妇女在娘家的田地,往往会由村民小组收回重新分配,并助丧失村民资格,一旦碰到土地征用,外嫁妇女极难取得赔偿。三是离婚妇女。假如在婆家村没有赶上二轮承包或10年一次的土地调整,农村妇女一旦离婚就会失去拥有土地的可能性,而娘家村的土地往往又被收回。少数分得土地的妇女,假如离婚不离村,有可能保留土地权益。若离婚又离村,其土地或被前夫家庭继续承包,或被村集体收回。四是丧偶妇女。若妇女丧偶时较年轻,儿女年纪尚小,其改嫁的意愿较大,其土地

5、很可能被村集体收回,或被夫家的弟兄分割。若丧偶妇女和夫家家族有矛盾,丧偶后即失去在婆家继续生活的条件,土地权益也会因失去家族呵护而流失。五是招婿妇女。有些人说,不给上门女婿分地表明土地分配并没有歧视妇女,因为身为男性的上门女婿一样分不到地。然而事实是,在男尊女卑思想深根蒂固的农村,家中有没有成年男丁决定了其家庭在村中的地位,即使成年男丁做了上门女婿,原村集体也不敢贸然收回土地,而假如是出嫁女,村集体往往会毫不客气地收回土地。2、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详细表现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是指妇女作为详细经济组织组员,依据承包协议对其所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经营和收益的权利。在现实

6、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往往限制或剥夺上述五类妇女承包集体土地,损害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征地赔偿款、拆迁安置房的分配权。伴随城镇化的加紧,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农村集体组织在分配征地赔偿款过程中,往往对上述五类妇女群体少分甚至不分。在拆迁安置房分配上,因为牵涉利益更大,矛盾则愈加突出,假如所在区经济形势好,往往还会顾及上述五类妇女群体利益。假如所在地域经济水平欠发达,则会选择剥夺和限制上述五类妇女群体的分配权。三是宅基地及土地股份分红。*基础发放了农村宅基地的农村集体土地证,但因为妇从夫居婚俗,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不能在婆家拥有对应的份额,而娘家也可能取消其份额。伴随农村土地流转量的增加,土地

7、股份分红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而现在,上述五类妇女群体包括土地的附加或增值收入不一样程度全部受到限制和剥夺。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成因的探究1、落后的性别文化及政策强化和农村妇女地位隶属化的现象依然普遍。在*农村妇女地位总体得到较大提升的今天,农村的传统习俗、宗派势力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影响一时还难以消除。在农村社会体系里,婚姻、继承、姓氏等习俗仍以男子为中心、以父系家庭为本位。农村妇女未出嫁前的土地权益隶属于娘家,出嫁则隶属于婆家。部分区、街道在拆迁安置、土地分红的土政策中,对农村女性的土地权益存在有意或无意的限制和剥夺。土地承包法要求以农户为承包经营权主体,妇女在土地承包中,没有被看成一个

8、有权利的个人来看待。在村集体的土地收益分配、家庭财产登记中,大多只登记男性户主的名字,一旦家庭破裂,妇女就极难争取到财产,也会失去土地的使用权和受益权。2、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妇女婚嫁流动的矛盾性依然突出。土地承包法要求,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通常来说,农村以10年为周期调整一次土地分配。而依据妇从夫居婚俗,农村妇女一生中最少要变动一次长久居住地,她们因婚姻而流动,往往在婚姻关系中失去土地的承包权和受益权。目前,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已经大大增强,农村家庭的稳定性也在减弱,就愈加加剧了这一矛盾。3、村规民约正当化和农村土地政策相结合产生影响。在农村男权文化背景下,有权参加村规民约制订的基础为男性,思索

9、问题、做出决定也往往从保护男性家族利益出发。土地承包法要求,对部分土地承包者之间的土地进行合适调整的,必需经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组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经常就在表面民主的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经过的村规民约中流失。4、现行的法律和政策在调整社会性别利益关系上基础缺位。土地承包法中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和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没有考虑妇从夫居婚俗下,政策的实施对不一样性其余影响。将农户作为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没有主体资格的妇女就不能单独享受土地承包权。表面上看是中性的法律和政策,因为没有考虑到社会性别利益关系的差异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给农村妇女带来不利。5、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维护的救助路径基础缺失。一是政府救助的缺失。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要求,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这么,村民大会在处理妇女土地权益分配上的违法决定,就属于村民自治范围,政府极难为侵权妇女提供救助。二是司法救助的缺失。法院在处理包括妇女土地权益案件时,通常全部不愿受理这类诉讼。 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