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566176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2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资源描述:

《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9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2010-2020年)(报批稿)崇左市人民政府二O一O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1一、任务由来1二、规划目的意义1三、规划范围1四、规划期限1五、规划性质1第二章 基本情况2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2二、资源与环境状况3三、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6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预测10第四章 生态承载力分析10一、资源承载力分析10二、环境容量分析13第五章 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二、规划目标15第六章 生态功能区划16一、生态功能区划方案16二、重要生态功能区20第七章 主要建

2、设领域和建设内容26一、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建设26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46三、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57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69五、体现生态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75六、科学高效稳定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81第八章 重点项目85一、主要建设项目85二、主要建设项目投资估算85第九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86一、明确法律地位86二、强化组织管理86三、加大资金投入86四、促进科技创新87五、加强宣传教育87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87【精品文档】第 89 页第一章 总则一、任务由来 为了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广西的决定(桂发200

3、77号)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桂发20104号),积极探索具有崇左市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崇左市市委和市政府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编制崇左生态市建设规划。二、规划目的意义通过生态市创建,加快崇左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控制与消除潜在的生态危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威胁,实现全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整体效益最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增强,实现崇左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三、规划范围规划的范围为崇左市整个行

4、政区域,包括江州区、凭祥市、 扶绥县、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天等县,总面积1733207.52公顷。四、规划期限以2009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五、规划性质本规划是指导崇左生态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后,由市人民政府负责执行。第二章 基本情况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一)自然条件概况崇左市地处祖国边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跨北纬2135至2322,东经10633至1086之间。东北部与南宁市毗邻,北部与百色市相连,东南部与防城港市交接,西部和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崇左市地质构造古老,多以

5、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为地质基层,以石灰岩占优势,页岩、砂岩次之。土壤有石灰土、赤红壤、红壤、黄壤、水稻土、紫色土等,主要地表盖层为第四纪酸性赤红壤土层。境内山环岳绕,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复杂多样,以岩溶地貌为主体。西部为大青山山脉,南部为公母山山脉和十万大山余脉。地势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东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丘陵与平原。崇左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水热条件好。境内河流中,大多数属左江水系,少数属右江水系。全市流域集雨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共计66条,集雨面积在500km2以上的河流有11条,其中,左江是最大的河流。主要河

6、流有向都河、黑水河、水口河、平而河、明江、客兰河、汪庄河、左江等。(二)社会经济概况崇左市现辖江州区、凭祥市、 扶绥县、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天等县,总面积1733207.52公顷。2009年,全市总人口为237.75万人,人口密度139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92.32万人,非农业人口45.43万人。城镇人口为68.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8.98%。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0.28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28.98、35.77、35.2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31亿元,工业总产值216.80亿元。工业主要以制糖、建材、锰业、电力、林产林化加工等为主;农业主要

7、以粮食、甘蔗、水果、蔬菜、畜禽、速丰桉、木薯、剑麻、茶叶等为主,是广西重要的糖产地。2009年粮食总产量47.8万吨,油料总产量1.23万吨,甘蔗总产量2046.75万吨,水果总产量30.75万吨,木材蓄积量2623.35万立方米,水产品产量5.03万吨,肉类总产量11.52万吨。2009年崇左市的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8元。全市财政收入36.73亿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公路、铁路、港口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二、资源与环境状况(一)自然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2009年,崇左市土地总面积为173

8、3207.5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519843.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99%;园地面积为46606.78公顷,占2.69%;林地面积为753012.92公顷,占43.45%;草地面积为66166.97公顷,占3.8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40683.98公顷,占2.35%;交通用地面积为24928.70公顷,占1.4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43060.31公顷,占2.48%;其它土地(包括裸地、田坎等)238904.80公顷,占13.78%。2、矿产资源崇左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前人地质工作发现有煤、锰、铁、钨、铋、铜、铅、锌、金、银、锑、贡、铝、镍、钴、锗、镓、镉、稀土、铀、磷、

9、重晶石、水晶、黄铁矿、独居石、建筑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砂岩、粘土、硅石、玻璃用白云岩、花岗岩、大理石、方解石、膨润土、高岭土等36个矿种,其中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矿种有锰、煤、铁、水泥用灰岩、膨润土、稀土等。锰矿资源储量11088.3万吨,其中碳酸锰约10158.3万吨、氧化锰约930万吨。煤炭资源储量13821.9万吨。铁矿资源储量8737万吨;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5亿吨以上;膨润土资源储量6.4亿吨;稀土为离子吸附型轻稀土,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1900吨;铝土矿预测资源量约60008000万吨。3、水资源崇左市地表水资源量丰富,多年平均值为103.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20.9

10、9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源重复,水资源总量为10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4819立方米。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均,各流域、区域人均水资源量相差也较大。4、生物资源境内生物资源较丰富,珍稀物种多。全市现有8个自然保护区。弄岗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45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种,如蚬木、蒜头果等;有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如白头叶猴、黑叶猴等。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84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如叉叶苏铁、七指蕨、蚬木、东京桐等;有脊椎动物38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1种,如白头叶猴、黑叶猴、猕猴、林麝等。下

11、雷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0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种,如石山苏铁、蚬木、任木、蒜头果等;有陆栖脊椎动物23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如黑叶猴、熊猴、云豹、猕猴、林麝、水獭、蟒等。2009年崇左市森林面积89797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88%。活立木总蓄积2623.35万立方米。5、旅游资源崇左市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有: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大新德天瀑布,堪称“百里山水画廊”的大新明仕田园风光,天然盆景崇左石林,世界八大斜塔之一崇左归龙斜塔,世界珍稀动物白头叶猴的最后家园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和弄岗自然保护区,侏罗纪时代地球的主人扶绥恐龙化石群。人文历史文化景观有:

12、壮族艺术瑰宝宁明花山岩画,中国九大名关之一凭祥友谊关,南疆长城大连城和小连城,红八军龙州起义纪念馆,太平古城,反映近代中国被侵略和抗击侵略的镇南关大捷、金鸡山古炮台、法国领事馆等系列遗址等。(二)生态环境质量2009年,全市境内主要江河水质整体良好,全部河段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归春河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的类要求,平而河、水口河、明江、下雷河、黑水河、左江等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的III类要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都达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降水PH值为6.29,酸雨频率为12.8%。城市环境噪声属较好等级。2009年崇左市森林面积8979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 88%。受保护地区主要

13、有弄岗自然保护区、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恩城自然保护区、下雷自然保护区、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左江佛耳丽蚌自然保护区、青龙山自然保护区、春秀自然保护区,花山风景名胜区、德天瀑布风景名胜区、广西龙峡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友谊关风景区以及生态公益林和饮用水源地。2009年全市受保护地区面积为469705.1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7.08%。重要生态地区得到较好保护。(三)生态环境主要问题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面积还比较大。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24.0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44%,以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全市石漠化面积2557.43平方公里, 占土地总面积比重14.74%,以

14、轻度石漠化为主。主要分布在天等县、大新县、龙州县和扶绥县的岩溶山区。环境污染分布较广。工业企业污染源在各区、市、县均有分布。主要污染企业是淀粉厂、糖厂、酒精厂、造纸厂、水泥厂、石场、锰矿等。2009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566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1349亿标立米,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01万吨。矿山开采及选矿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采矿及各类废渣、废石堆置,地表植被破坏和大量堆放的尾矿。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崇左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春季降雨量占全年的22.8%,夏季降雨量占50.7%,秋季降雨量占19.6%,冬季降雨量只占6.9%;一般雨季始于每年4月下旬,4至9月雨量多,占全年

15、总量的82%,10月至次年3月雨量少。因而常年出现冬干,春秋旱,夏涝,农作物的种和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质灾害比较频繁。崇左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岩溶塌陷、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五种类型,发生灾害的规模均为小型,全市已查明并列入县级以上重点预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33处。城镇化程度较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处理技术水平低,尚处于低水平综合利用。中心城区和各县城的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且正式运转,但乡镇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全市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小城镇的“脏、乱、差”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堆放,不但影响景观而且对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16、农村住房条件仍较差。农村垃圾乱丢乱弃、随意堆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任意排放等现象仍较普遍,部分村庄垃圾满地、污水横流。不仅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影响水质。三、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一)生态市建设的有利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崇左市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的中心地带及“南宁崇左凭祥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的大通道上,处在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廓的关节点,泛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和东盟经济圈的北部、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的联结交汇点,沿边、沿江、沿铁路、近海港、连首府、连东盟,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之一,区位优势明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把崇左市迅速推到沿边开放

17、的前沿,加强与东盟国家特别是与越南的全方位合作,特别在农业、口岸、跨境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开放合作,为崇左市推进市域经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更多的可利用因素。2、自然资源较丰富崇左市地处南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降水、热量充沛,雨热同季,水热条件结合良好,植物终年生长。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达103.6亿立方米。野生生物物种及农林牧渔业种质资源丰富并具特色,有白头叶猴、黑叶猴等珍稀物种。农业资源丰富,耕地面积519843公顷,是全国甘蔗生产基地、指天椒生产基地、龙眼生产基地、剑麻生产基地。产糖量超

18、过200万吨,是全国产糖量最大的地级市。森林面积已达89797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623万立方米。矿产种类多,已探明保有资源储量的矿产36种,优势矿产有锰、水泥用灰岩、膨润土等,其中锰矿储量为1.11亿吨,储量居全国首位,占全国1/5强;膨润土储量6.4亿多吨;铝土矿预测资源量约60008000万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多样、特色突出,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自治区森林公园。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崇左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生态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3、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崇左市有森林、农田、河流、水库等生态系统,并

19、相对稳定地维持着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江河河段水质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水库水质维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之间,满足各项用水功能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是生态市建设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崇左市大力实施造林灭荒、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农村能源建设、石漠化治理、生态农业建设、工业污染防治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明显成效。空气、地表水质量总体良好。市域内森林覆盖率已达51.88,生态公益林面积44.39万公顷。无公害与绿色农产品发展势头良好。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已

20、建成沼气池26.99万座,沼气入户率73.79%,居全区第二位。矿产开发、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管理得到加强。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企业,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和废物综合利用不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达到国家控制目标。甘蔗产业循环经济模式、锰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已逐步形成。工业园区和集中区逐渐建成。这些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增强了崇左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生态市建设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崇左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崇左市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28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28.98、35.77、35.2

21、5,经济结构趋于合理。2009年工业总产值264.97亿元,形成了制糖、锰业、建材、林产林化加工等优势产业,成为“中国糖都”和全国最重要的锰业生产基地。崇左市城市工业区、金凤工业园区、崇左华侨经济区、左江华侨经济管理产业园区、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大新桃城工业园区、天等县特色产品工业园、龙州县城工业园区、宁明工业区、凭祥友谊关工业园、凭祥综合保税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凭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一批园区建设加快,为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和甘蔗的良种率和单产不断提高,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增长较快,是广西主要的甘蔗、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已建

22、成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将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迅速,2009年旅游总收入24.91亿元,增长44.74%,“崇左天下美”品牌进一步打响;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崇左市城镇化水平为28.47%,崇左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0.1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5万人。全市能源、交通、通信、水利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8元。目前,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为建设生态

23、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5、可持续发展形成共识市委、市政府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划,将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和资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增强,广大群众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为建设生态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二)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1、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崇左市属于岩溶地区,岩溶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1%;其中石山面积521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9.99。岩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敏感

24、而且脆弱,遭破坏后恢复困难。岩溶地区地表水很快渗到溶洞,地面蒸发量大,年蒸发量为1600毫米,大于降水量,地表干旱,缺水问题突出。耕地质量不高,旱地多水田少,土壤肥力较差,中、低产耕地面积比重占80。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2、经济发展方式仍较粗放,环境压力较大崇左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大,工艺技术水平还较为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制糖、锰加工两大产业为重点发展产业,随着这两大产业的产业链延长,崇左市经济发展与结构性污染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使用强度较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

25、,但布局不够合理,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大量畜禽粪便、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之一。因长期受不合理开发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天然林面积减少,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综合治理能力相对薄弱崇左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治理能力仍相对薄弱。崇左市中心城区以及各县城已经建设污水处理厂,但还没有正式运行,还不能形成减排能力,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尚未成型。缺乏乡村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4、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崇左市经济总量不大,人均经济总量偏低。2009年,崇左市地区生产总值300.28

26、亿元,在广西14个市中排第1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921元,在广西14个市中排第7位。财政实力不强,对发展的投入不足,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带来新的难度。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资源型原料型工业占主体,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低,新型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不够高,中心城市集聚带动力不够;市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面还比较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山区群众生活困难。生活困难群众集中在山区,增加了生态环境压力。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预测2009年全市总人口数为237.75万人,预测至2015年总人口为248万人,至2020年为

27、256万人。“十二五”期间,全力推进“四大建设”,即面向东盟的南崇产业经济带建设,以江州、凭祥、扶绥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建设,以民族特色和山水园林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建设,以富民惠民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八大重点”,即做强大产业、建设大口岸、完善大交通、构建大物流、推进大城建、发展大旅游、实施大招商、发展大文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上迈出新步伐,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夺取新胜利,逐步达到全区平均发展水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预期性目标为15以上。2009年全市GDP为300.28亿元,按10%的增长速度,至2015年全市GD

28、P达532亿元,至2020年全市GDP达857亿元。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5:3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2.5左右,城镇化率4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现代服务业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升,居民消费率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第四章 生态承载力分析一、资源承载力分析(一)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未来工业发展规划、科技进步及节水水平的提高,对2020年进行需水预测, 2020年,在需水75%保证率下崇左

29、市农业需水量为13.83亿立方米,工业需水量为2.1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需水量为1.2亿立方米,建筑和第三产业需水量0.29亿立方米,生态需水量为0.23亿立方米。在需水75%保证率下,2020年全市总需水量为17.76亿立方米。崇左市水资源相对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03.6亿立方米。目前崇左水资源利用以地表水为主,基础设施现状供水能力为12.38亿立方米/年;其中,蓄水工程供水能力5.85亿立方米/年,引水供水能力4.47亿立方米/年,提水供水能力1.80亿立方米/年。地下水供水工程供水能力0.23亿立方米/年,其他工程供水能力0.03亿立方米/年。在现有供水基础设施供水能力下,至20

30、20年崇左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严重缺水,尤其是江州区、扶绥县缺水情况较为严重,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凭祥市未来也将无法满足用水需求;但崇左市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可满足2020年的用水需求。规划建设期间,应加快供水基础设施的扩充建设,包括新建水源工程、现有工程的挖潜以及新增其他水源的利用,进一步采取节水改造、开源措施,并优化配置水资源开发利用,以解决未来供水设施落后造成的缺水局面。(二)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1、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包括人口承载力通常从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人均占用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分析。它主要反映的是在既定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下,适宜的人口容量

31、限度。城镇建设用地承载力。崇左市2009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1988.63公顷,依据人均用地120平方米/人的标准,崇左市2009年城镇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为99.91万人;根据崇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20年崇左市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3188.07公顷,2020年城镇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为109.90万人。农村建设用地承载力。崇左市2009年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为27192.95公顷,依据农村人均用地150平方米/人的标准,崇左市2009年农村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为181.29万人;根据崇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20年崇左市农村建设用地面积

32、为26018.92公顷,2020年农村土地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为173.46万人。城乡建设用地承载力为城镇建设用地承载力和农村建设用地承载力之和。2009年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为281.19万人,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的人口数为283.36万人。崇左市2009年的人口总量为237.75万人,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人口总数为281.19万人,2009年崇左市的人口数量在土地资源可承载的范围内。根据人口预测, 2020年崇左市人口总量为256万人,因此,2020年崇左市人口总量在城乡建设用地可承载的范围内。2、耕地人口承载力分析耕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和一定生活水平下,耕地资源的生产

33、能力所承载的人口限度。2009年崇左市耕地面积为51.98万公顷,人均耕地0.22公顷。2009年粮食单产4060公斤/公顷,预测崇左市2015年、2020年耕地单产水平分别达到4572公斤/公顷、5048公斤/公顷。将粮食消费的发展类型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三类,温饱型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为400公斤/人,小康型为500公斤/人,富裕型为600公斤/人。若崇左市30%的耕地(15.59万公顷)用于粮食生产,至2015年,粮食产量为134.04万吨,以500公斤/人为评价标准,可承载的人口为268.08万人;至2020年,粮食产量为147.99万吨,以500公斤/人为评价标准,可承载的人口为

34、295.98万人。若40%的耕地(20.79万公顷)用于粮食生产,至2015年,粮食产量为178.71万吨,以500公斤/人为评价标准,可承载的人口为357.42万人;至2020年,粮食产量为197.32万吨,以500公斤/人为评价标准,可承载的人口为394.64万人。根据人口预测,2015年崇左市人口总量为248万人,2020年为256万人,因此,2015年和2020年崇左市人口总量在耕地资源可承载的范围内。(三)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1、矿产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矿产资源供需预测结果,至2020年,锰矿产量为220万吨,需求量为570万吨;煤炭产量为50万吨,需求量为3800万吨;铁矿产量为30

35、0万吨,需求量为500万吨。因此,崇左市主要的矿产资源中,锰矿、煤炭、铁矿的需求量大于生产量,尤其是煤炭,需求量远大于生产量。膨润土、重晶石、稀土、水泥用灰岩等矿产资源能满足需求。从2015至2020年,随着崇左市锰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发展,锰矿和铁矿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由于资源及开采能力有限,锰矿及铁矿的产量没有太大增加,所以在规划期间锰矿及铁矿的供需矛盾逐渐加大。规划期间随着崇左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煤炭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煤炭需求量是2015年的需求量的两倍多,而崇左市煤炭资源并不丰富,储量不大,因此,崇左市的煤炭资源无法供给自身发展的需要,远远超出本地煤炭资源的承载能力,需要

36、从地区外大量引进煤炭资源。为减轻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崇左市应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既可减缓资源供需的矛盾,也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矿产资源经济承载力分析采用模型对2015年、2020年崇左市煤炭、锰矿、水泥用灰岩等3种主要的矿产资源现有经济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进行了很好的控制,2015年、2020年煤炭、锰矿、水泥用灰岩等3种资源均未枯竭,但煤炭资源、锰矿资源经济平衡表现出负值,即现有煤炭、锰矿资源经济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现有煤炭、锰矿资源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其矛盾越大;2015年、2020

37、年水泥用灰岩现有资源经济承载力都为正值,表明现有水泥用灰岩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二、环境容量分析根据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2009年2月编制的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三环境容量研究报告,崇左市COD环境容量为99323吨/年,SO2环境容量为211646吨/年。根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崇左市COD排放量分别为89263吨和91402吨,没有超过环境容量。COD环境容量能满足崇左市污染物排放量的要求,崇左市重点纳污河流的水质得到保证。但在规划期间内,必须强化污染物排放的削减,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尽量减少污染

38、物的排放,进一步提高水环境质量。根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崇左市SO2排放量分别为57302吨和105764吨,都没有超过环境容量,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保障。但在规划期间内,必须强化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削减,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第五章 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特色产业强市、沿边开放高地、生态宜居家园、边关旅游胜地、和谐富裕崇左”,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为目标;按照“生态广西”建设的要求,综合运用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统筹崇左市经济

39、、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崇左市人民的生活品质。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原则。坚持全局观念,紧紧围绕崇左市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统筹规划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坚持环境优先,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量质并举转变,注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

4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从崇左市具体实际出发,发挥自身资源、环境、区位优势。通过系统科学规划,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生态市建设的突破口,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要与崇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相衔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依靠科技,开放合作原则。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市建设机制。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拓展生态市建设的空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发挥政府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综合运用

41、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二、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20年,使崇左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可持续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得到全面建设,建成“山青水秀、城洁村净、和谐安康”的国家级生态市。(二)阶段目标 崇左生态市建设总体上分为全面建设与发展阶段(近期)、稳步提高与深化

42、阶段(远期)。1、全面建设与发展阶段(20102015年)主要任务是建成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舒适优美的城乡生态人居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有力的决策、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等生态建设体系框架;建成一批重大的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并逐步产生较好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公益性设施得到合理配置。生态市建设步入良性轨道,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得到均衡发展,基本勾勒出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崇左形象。2、稳步提高与深化阶段(20162020年)主要任务是巩固创建成果,提升

43、发展品位。生态市各方面发展和规划指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更为完善,全面建立起以生态产业为标志、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生态强市形象;全市形成良好生态文化氛围,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得到普遍提高,政府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基本建立;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小康社会全面建成。2020年全面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标准,并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三)建设指标围绕崇左生态市建设目标,按照国家环保部公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环发2008195号)要求,结合崇左市的实际情况,建设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共21项具体指标(详

44、见附表1)。第六章 生态功能区划一、生态功能区划方案根据环保部制订的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对崇左市的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此为依据,把崇左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类一级生态功能区、8类二级生态功能区和51个三级生态功能区(见附图)。(一)生态调节功能区1、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该类功能区2个,面积1893.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0.91%。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北部的中低山区域,主要是四城岭、灯草岭、西大明山等。该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水源涵养能力较强,是江河的源头和水源涵养区。该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结构相对完整,生

45、物种类繁多,拥有大量珍稀、特有和古老的生物种类。这些区域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极为重要。主要生态问题:天然林面积减少,次生林增多,森林质量下降,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特别是旱季江河水量锐减;雨季局部区域洪涝、崩塌、滑坡等灾害多发;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方向与措施:规划建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强化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恢复与重建自然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持生物多样性,适度发展经济林;合理利用生态景观优势和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控制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禁止发展导致水体污染的

46、产业;积极防治地质灾害。2、水源涵养功能区该类功能区有7个,面积2166.9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49%。分布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主要是大青山、那当山、伏波山、盘旗岭、四方岭、公母山、客兰水库库区周边等。这些区域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交错分布,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极为重要。 主要生态问题: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人工纯林面积比重较大,森林结构单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物物种减少;部分库区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与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改造与建设,通过封育恢复自然植被,促使其逐步向常绿阔叶林演化,提高水源涵养的功能;林产业向合理利用与保护建设相结合的

47、生态型林业方向发展,保持森林生长与采伐利用的动态平衡,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恢复和改善地力;加强水土保持;禁止发展导致水体污染的产业。3、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该类功能区4个,面积616.1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3.54%。该区主要位于龙州县东部、江州区中部、扶绥县中部。该类型区生物多样性敏感性极为敏感,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为极重要。主要生态问题:天然林破坏较为严重,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岩溶洼地易旱易涝;农业扩张、过度放牧、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等导致物种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生态保护的方向与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

48、要物种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禁止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经济开发,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物种栖息环境的改变;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乱采、乱猎,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控制;继续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态能源建设等措施,恢复重建石山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4、土壤保持功能区 该类功能区10个,面积为2975.3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7.15%。主要分布在岩溶峰丛峰林地区,石山多平地少,耕地资源少,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土壤侵蚀敏感性和石漠化敏感性极为敏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为极重要。主要生态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49、、毁林开垦、过度放牧造成自然植被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较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石漠化较严重;坡耕地面积比重大,土地生产力低;岩溶洼地易旱易涝。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与措施:全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改变耕作方式、草食动物舍饲圈养等措施,恢复自然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严禁陡坡垦殖和过度放牧,严禁乱砍滥伐树木。(二)产品提供功能区1、农产品提供功能区该类功能区14个,总面积6429.07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37.05%。主要分布在谷地、平原、台地、低丘。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为主,部分区域提供林产品。主要生态问

50、题:农业面源污染;部分农业区干旱。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与措施: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坚持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增强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和生态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模式。2、林产品提供功能区该类功能区7个,总面积3030.38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7.47%。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是提供林产品为主,兼顾生态调节功能。主要生态问题:林种结构单一,森林质量下降。生态保护主要方向与措施:协调木材生产与生态功能保护的关系,科学布局和种植速生丰产林区,合

51、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三)人居保障功能区1、中心城市功能区该区总面积105.07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建成区及规划区,位于崇左市中部、广西西南部,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陆路大通道上的前沿城市,是崇左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区内地貌为岩溶峰林谷地,左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中部。区内有左江石景林、江北公园。2020年建成区人口达50万人。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人居保障。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城镇环保设施滞后,交通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城镇生态功能不完善。城市绿化物种引进外来种类过多、本地种类少。生态环境保护方向和措施:建设生态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组团,完善城市功能;以循环

52、经济理念指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保护江北公园,努力扩大公园面积和完善公园建设;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保护城市自然植被、水域;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保设施建设,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第三产业污染,提高城市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总体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人居环境。2、县城功能区该类功能区面积134.94 平方公里,包括天等县城、大新县城、扶绥县城、龙州县城、宁明县城、凭祥城区等6个。它们均是各县(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主要生态功能为县城居民居住环境保障。主要生态问题:城镇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污水处理率低和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率低;城镇环境综合治理不足,园林绿化

53、程度不够,城镇防灾减灾体系不完善。生态保护主要措施:优化城镇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率;加快园林绿化的建设,完善城镇绿化系统;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各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改善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功能组团,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城镇污水、垃圾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率;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保护城市自然植被、水域。二、重要生态功能区根据各个生态功能区对崇左市生态安全重要性程度,划分出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

54、土壤保持等方面共1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总面积4724.79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7.23%。(一)天等县东南部-大新县东北部岩溶山地土壤保持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653.66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天等县进结镇东南部、驮堪乡东部、天等镇东南部、小山乡北部和东部,大新县全茗镇北部和东部、五山乡、昌明乡北部、福隆乡北部、龙门乡北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土壤保持。该区是典型岩溶山区,崇左最大的连片石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大。区内分布的林、灌、草植被具有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对保护天等县和大新县石山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土壤侵蚀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也是石漠化敏感性极敏感和高度敏感

55、区;石山的森林覆盖率低,石漠化面积很大;干旱;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以及改变耕作方式和草食动物饲养方式等措施,恢复自然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生态功能的修复;实施易地生态扶贫搬迁工程;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二)大新县西北部-天等县西南部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该区总面积1238.27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把天等县上映乡南部、龙茗镇西部、福新乡西北部,大新县下雷镇、硕龙镇北部和东部、那岭乡西部、恩城乡北部、

56、桃城镇西南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西北部的四城岭为中山地貌,西部的灯草岭为低山地貌,其余为岩溶峰丛。该区是黑水河上游的下雷河、归春河、三湖河水源涵养区,区内有8座水电站、4座水库、29处山塘以及著名的德天瀑布风景区和黑水河山峡风景区。区内有下雷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大片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岩溶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2科637属10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种,如石山苏铁、蚬木、任木、蒜头果等;有陆栖脊椎动物26目82科23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5种,如黑叶猴、熊猴、云豹、猕猴、林麝、水獭、蟒等。区内有恩城自治区级自然保

57、护区,有黑叶猴、熊猴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和10多种二级保护动物。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对崇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生态问题:天然林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比较低;栖息地较为破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局部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围绕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要生态功能,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构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三)西大明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601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大新县福隆乡南部、昌明乡东南部

58、、龙门乡东部、桃城镇东部、榄圩乡东北部,江州区那隆镇北部、驮卢镇北部,扶绥县中东镇北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为西大明山山脉,为中山和低山地貌。发源于西大明山的河流分别注入左江和右江。靠西大明山涵养水源的水库有龙潭、宝山、派林、乔苗等位于大新内的水库以及位于隆安县的屏山水库和位于江州区的何大水库、派农水库,总库容4000万立方米,灌溉大新县的龙门、昌明、福隆、桃城、榄圩等五个乡镇12个村以及隆安县屏山乡2个村和江州区那隆镇7个村共10万亩良田。区内有西大明山自治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保存有大片的北热带季节性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有冠斑犀鸟、穿山甲、水獭、白鹇

59、、大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生态问题:天然阔叶林受到明显破坏,人工林面积大,森林质量降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减弱,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加大封山育林力度,恢复退化自然植被特别是天然林,提高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对区内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发展八角、苦丁茶等经济林。(四)龙州县东北部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189.19平方公里,范围主要包括逐卜乡西南部、武德乡东部、上龙乡东北部、响水镇西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地貌为

60、岩溶峰丛。区内有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春秀县级自然保护区、青龙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166科673属145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种,如蚬木、蒜头果等;有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如白头叶猴、黑叶猴等;有昆虫14目101科439种。区内岩溶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对于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为高度敏感区,天然林破坏较为严重,石山的森林覆盖率低,局部石漠化现象突出;栖息地较为破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本区应重点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恢复石山天然植被,提高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61、主要任务与措施是: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构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五)江州区中部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206.88平方公里,范围主要包括左州镇南部、驮卢镇西南部、太平镇北部、濑湍镇北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是典型岩溶山区,容易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该区属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范围,区内有白头叶猴、黑叶猴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岩溶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对于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为高度敏感区,天然林破坏较为严重,石山的森林覆盖率低

62、,局部石漠化现象突出;栖息地较为破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本区应重点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恢复石山天然植被,提高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主要任务与措施是: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构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六)扶绥县岜盆乡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87.19平方公里,范围主要包括岜盆乡西部、中部和西南部,渠黎镇西部,渠旧镇东北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是典型岩溶山区,容易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该区属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范围,保

63、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848种、脊椎动物38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该区域岩溶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多,对于岩溶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生态问题:本区为土壤侵蚀敏感性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天然林破坏较为严重,石山的森林覆盖率低,局部石漠化现象突出;栖息地较为破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本区应重点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恢复石山天然植被,提高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主要任务与措施是: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构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

64、地。(七)宁明县西北部-龙州县东南部岩溶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132.92平方公里,范围主要包括宁明县城中镇北部、亭亮乡西部,龙州县上金乡东南部。本区主导生态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是典型岩溶山区,容易土壤侵蚀导致石漠化。该区内属于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454种、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5种。区内是我国石灰岩季节雨林和白头叶猴、黑叶猴、金花茶等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还有“花山壁画”文化古迹,对于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壮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为高度敏感区,天然林破坏较为严重,部分石山的森林覆盖率低;栖息地较为破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本区应重点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恢复石山天然植被,提高岩溶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主要任务与措施是:实施严格的封山育林,加快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构建生态廊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八)大青山-那当山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该区总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