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科学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ren****ao 文档编号:13564866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科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科学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精编科学类文本阅读(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各地高中历年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2.4 科学类文本阅读一、(12分)阅读下文,回答710题。(每小题3分)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

2、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的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的研究

3、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年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还器将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究。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1150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

4、1/10的反质子,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7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B“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C

5、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D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8下列有关“反物质理论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正、负两种能量,其总量为零;这两种能量应转化为物质和反物质。B为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体现了最新的科学理念,推进了“反物质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突破。C今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在“大爆炸”时产生的反物质已与同时产生的物质中的一部分相互湮灭。D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太空探测采集大量相关数据,是深入进行“反物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条件。9依据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能

6、量状态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条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控条件。B140亿年前爆炸的那个“极小的点”,可能有能量和物质存在,并且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C人类能够得用高科技手段在实验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状态的反物质。D如何将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引发的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是研制反物质燃料必须解决的难题。10准确揭示作者引述贵妇人与法拉第对话的用意的一项是( )A形象的反映了法拉第的价值观:科学发现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价值。B主张人们关注科学发现的应用,但科学家不能助长世俗者急功近利。C说明科学发现之于应用是一个过程,其应用价值是难以确切预测的。D表明法拉第无意戏谑贵妇人,

7、而是以科学态度审视自己的重大发现。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太阳系内存在“暗彗星”? 英国天文学家日前通过计算机模型推测,太阳系中存在大量彗星,而人们只观测到了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太阳系内存在很多不发光的“暗彗星”。 彗星被称为“太阳系中的流浪汉”。传统观点认为它们的“家乡”位于距离地球5万到10万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1.5亿公里)的奥特星云,那里可能含有数千亿颗彗星。不时路过太阳系的恒星通过引力干扰奥特星云,将彗星推向太阳。彗星的固体核很小,彗发和彗尾的物质全部来自彗核的蒸发,所以彗星每接近太阳一次,它的核就变小一些,最后将消失,

8、剩下的只是一群沿轨道运行的尘埃颗粒,它们在与地球相遇时会引发流星雨。 鉴于奥特星云的体积,天文学家计算出太阳系中应该有大约3000颗彗星,远大于目前观察到的400多颗。科学界普遍持有的一种解释是,彗星在围绕太阳飞行一两圈后就分解了。但是,英国的两位天文学家对这种理论提出了疑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说,这两位分别来自英国阿马天文台和加的夫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推算,如果传统观点正确,那么地球上观测到的流星雨次数就应该大增,达到每年30次。因此他们推测,太阳系中实际上存在一些观测不到的“暗彗星”。这些彗星由漆黑的碳化合物组成,一旦这种彗星离开奥特星云,就会一直吸收可见光,而不反射光,所以

9、一直保持黑暗。 美国宇航局的“星尘”号探测器收集到的“怀尔德2”彗星的尘粒似乎为这两位天文学家的理论提供了支持。该探测器提供的信息表明,这颗彗星向外喷射漆黑的碳化合物。 但是,其他天文学家却对这种新理论表示怀疑。他们指出,尽管这种所谓的“暗彗星”不反射光,但它应该释放小股热量,那么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就应该能观测到这些彗星。而两位英国天文学家反驳这种说法的理由是,“斯皮策”观测的范围太小。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等到2008年美国宇航局发射“广域红外勘察者”探测器了,它的观测范围会更广。 6下面有关“暗彗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暗彗星”理论是由两位英国天文学家提出并得到

10、计算机模型验证的。 B如果“暗彗星”确实存在,那么它们是不宜被称作“太阳系中的流浪汉”的。 C英天文学家认为“暗彗星”由漆黑的碳化合物组成,它们之所以一直保持黑暗,是因为一直吸收可见光,而不反射光。 D“星尘”号探测器证明彗星向外喷射漆黑的碳化合物,为“暗彗星”理论提供了支持。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彗星的固体核很小,彗星在接近太阳时,彗发和彗尾就逐渐蒸发,直至最后从宇宙中消失。 B流星雨是彗星在太阳作用下分解而成的颗粒与地球相遇时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 C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流星雨的次数没有达到每年30次,由此可见,太阳系中的许多彗星并不是在太阳作用下分解了

11、。 D传统观点认为太阳系中本应有3000颗彗星,而目前只观测到400多颗,是因为绝大多数彗星在围绕太阳飞行一两圈后就分解了。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奥特星云是属于太阳系的一种天体。 B2008年美国“广域红外勘察者”探测器发射后,才能证实英国科学家“暗彗星”理论的正确性。 C英国天文学家所说的“暗彗星”来自于奥特星云。 D奥特星云可能含有数千亿颗彗星,其中绝大多数是“暗彗星”。三、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811题。 高新技术带来的负效应高新技术的发展,应包括健全其抗御“灾害”的功能。但迄今为止,高新技术进步并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

12、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因此,频频出现难以预料的尴尬局面。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命中率并不是100,美军启用的高新技术武器竟然演出过误伤多国部队的“悲剧”。80年代初日本地铁总线ATS自动停车装置因失控机率不为零而发生撞车事故,之后又有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至于一位患关节炎的病人在接受微波治疗时,因干扰使他的心脏起搏器程序出现问题而致死,更迫使人们正视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这种负效应还表现在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的“巴洛克化”上。附加在各类高新技术产品上的许多理想化的机能派不上什么用场,最多不过是未来成功的早产儿。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

13、题。地球及其大气层是有限空间,容纳生物及平衡生态的能力存在极值。高新技术所带动的现代工业化极大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同步缩小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极值”再也不是想像中的数值了。诚如人言:“以马达和电子线路为武器的灰色技术指挥人类向地球宣战,地球赂以干旱和酸雨;只有当绿色技术升帐后,才可能中和酸雨时代。”人类走向航天空间30多年了,3 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至今外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残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 高新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作为跨世界的课题等待人类攻克。8就第一段来说,对

14、文中“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一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高新技术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B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C高新技术系统进行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对其再发展带来障碍。D当今高新技术系统的抗御“灾害”功能不够健全使其在实施中出现危害。9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地球赂以干旱和酸雨”的局面必须改变。B以“高新技术”替代“灰色技术”,才能消灭酸雨。C减少公害,才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的正效应。D努力改变物质文明与公害同步发展的状况。10对文章中“太空垃圾场”一词的比喻义,理解

15、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B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C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D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在航天领域的表现。1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效应,人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B只有努力提高可靠性,提高使用价值,减少公害,才能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C 追求“巴洛克化”,将缺乏实用价值的理想化机能附加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D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四、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

16、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

17、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

18、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

19、,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5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

20、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千草之间也诀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D我

21、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个性化医疗触手可及? 个性化医疗时代离我们更近了。但它还没有真正到来。医学一直是门神秘的艺术。有些人更容易得病,而对某些人有疗效的药物可能治不好另外一些人。但最近根据每个人的基因构成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个性化医疗取得了进展。两家相互竞争的公司分别推出了一项特殊的服务:人们可以付费检查自己的基因纽。 第一家公司是冰岛的解码基因公司。2007年11月16日,它宣布推出一种名为“解码我”的网上服务。顾客提供脸颊上的基因样本,公司将其与拥有几十万人基因组资料的数据库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列表进行对

22、比。顾客通过密码验证登录相关网站后获得对比数据,评估自己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随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的一家新公司“23andMe”于2007年11月19日宣布了类似的服务。公司对唾液样本进行DNA分析后,将结果放在其须经登录验证的网站上。公司网站具有与Facebook类似的社交网络特点,如寻找有相似基因变异的陌生人等。 两把钥匙打开了这一市场:方便的途径以及智能芯片。从基因角度来讲,人与人的相似率达99.9,人类基因序列中的30亿个碱基对也几乎一模一样。智能芯片把整个基因实验室搬到了小小的芯片上。例如,23andMe公司将基因分析业务外包给了美国的一家生物芯片技术公司伊卢米纳公司,该公司推

23、出了一种名为珠状芯片(BeadChip)的产品,它是表面上有数百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每个珠子上都有基因组上SNP位点对应的DNA片断。当某个人的DNA样本被分成若干小份分布在玻璃片上后,它们就被吸附到相应的DNA片断上。研究人员就能轻易地发现某个个体的基因组中的重要SNP。 这个发明很了不起。如果顾客想半严肃地探询家族根源,或者查查哪个亲戚给了自己绿色的眼睛。这种新服务项目能满足他们的愿望。然而,把它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原因之一就是SNP可能不是决定性因素。也可能引错方向。23andMe公司和解码基因公司都称,它们提供的不是医学诊断服务,而是基因信息。它们鼓励顾客在必要

24、时寻求医学建议,但这可能引出另一个麻烦。在美国,告诉医生此类检查的结果,很可能会在你的医疗档案中留下记录保险公司往往能看到这些记录。尽管有一些法律保护条款,但许多美国人担心保险公司会利用这些资料拒绝被保险人投保。 (取材于2008年2月6日参考消息)14对“智能芯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智能芯片”可以把整个基因实验室搬到小小芯片上。 B“智能芯片”是表面上可以附着数百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 C研究人员很容易在芯片上发现某个个体基因组中的重要SNP。 D顾客通过“智能芯片”可大致探询自己的家族根源或某种遗传。1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的药物对一些人有效对另一些人可能无效,这恰是

25、医学的神秘之处。 B从人类基因的角度来看,人与人的基因相似率达到99.9。 C将两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作为预测疾病的手段是完全不可靠的。 D直到目前,人们还不能依靠基因组信息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16冰岛解码基因公司与美国“23andMe”公司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基本步骤是相似的,其步骤是: , , ,顾客通过网站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基因变异信息。【答案及解析】一、7C(A项,肯定描述,不是假说。B项,后一分句不是假说内容,且不符合文意。D项“带负电的反原子”说法错误。)8B(宇宙大爆炸学说不能体现最新的科学理念。) 9A(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更需要在受控条件下进行。)10C(引述对话的目的,强调在科学

26、发现始初阶段,其应用价值难以确切预测。)二、6答案:C(A项“验证”不对,应为“通过计算机模型推测”;B项既然彗星被称为“太阳系中的流浪汉”,那么“暗彗星”也应是“太阳系中的流浪汉”;D项原文是 “怀尔德2”彗星向外喷射漆黑的碳化合物,此处扩大了范围;原文是“似乎为这两位天文学家的理论提供了支持”) 7答案:A(“彗发和彗尾就逐渐蒸发”不对,原文是彗核蒸发为彗发和彗尾;“从宇宙中消失”也不对,还剩下了尘埃颗粒) 8答案:C(A项由奥特星云“可能含有数千亿颗彗星”而太阳系“有大约3000颗彗星”可以得出;B项说证实“暗彗星”理论的“正确性”不对;D项“暗彗星”是在太阳系范围之内)三、8 D【分析

27、解答】“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做“正视”的宾语。A项说的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应该怎么样;B项谈的是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不属于“高新技术的负效应”;C项中的“尴尬局面”在第一段中就是风险事故。答案为D。9 C 【分析解答】此句在文中是形象化的说法,由两个分句组成。第一个分句是说“灰色技术”给地球带来的公害;第二个分句是说“绿色技术”才能补救之。整个句子的重点是后一句。A项不合;B项应是“绿色技术”替代“灰色技术”,才能中和酸雨;D项“努力改变状况”也不合语意。答案为C。10C【分析解答】文中的“太空垃圾场”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如今,外空间的残骸、失效的

28、整体装置、飞行物残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疑严重污染了外空间的环境,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航天技术带来的负效应。A不合题意;B说的不准确;D项说的是表现,不是危害。答案为C。11 A【分析解答】B项“提高使用价值”,未涉及。C项“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不当。文中说的是“最多不过是未来成功的早产儿”。D项不合文意。文章最后一句说“高新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作为跨世界的课题等待人类攻克”。答案为A。四、5B6C(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的是: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B原文为“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

29、见是正确的。”D原文为“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剐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7A(B原文已指出“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跟教育没有关系。C原文指出“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推断明显不对。D不一定,原文指出“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五、14B (原文是“它是表面上有数白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15C (原文为“把它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意思是它不能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而非“完全不可靠”)16顾客提供基因(DNA)样本;公司对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公司将结果放在须经密码(或登陆)验证的网站上供顾客查找;意思相同即可,1点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