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56350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满足国民经济、国防和航空航天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了解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前沿发展,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德智体全面协调发展、理工结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大部分将继续研究生教育,或与国外联合培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直接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将具备从事先进复合材料及结构的设计、制备、分析与评价等技术工作的能力。二、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外语和复合材料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复合材料设计与分析技术、材料制备与工艺、材料性能检测与表征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2、接受科学试验和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复合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制造、分析、开发的基本能力。依据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对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的需求,本专业培养过程突出以下四个要点:1. 重视理工结合,发挥力学与材料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突出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的科学基础,强化材料科学、复合材料分析与设计、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等学科专业基础,培养科学素养与工程能力兼备、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2.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的科研优势,通过项目学习、创新活动,深入优秀的科研团队,锻炼实践技能与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外语、

3、计算机和独立科研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 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设以国外知名大学教材为基础的双语教学专业课,加强与国际高校的联系和交流,同时根据地缘优势,发展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教学和科研交流。加强学生对国外优秀文化的了解,增强国际交流能力。4. 实行导师制培养,发挥人才优势,形成优秀的导师体系,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历史传统和思想传承,促进道德情操、人文修养、身心素质、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三、 主干学科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四、 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变形体力学、

4、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力学、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结构安全与可靠性评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等。五、 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73.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70.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8.0学分,实践环节35.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六、 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军训及军事理论3.03周(10+10)GC思想道

5、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4304GC大学外语1.540328GC体育1.03030GC大学计算机I2.0423012GN工科数学分析5.08484(6)GN代数与几何3.55656(4)SC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导论1.020164小计19.0306+3周278+(20)1216+(10)春季GC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32284GC大学外语1.540328GC体育1.03030GN工科数学分析5.08484(6)GN大学物理II5.08080(5)GN大学化学II3.0483018SD工程制图基础3.5644816(48)SDC语言程序设计I2.5543024GH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

6、小计24.5452382184012+(59)夏季GH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GO全校任选课1.02020SP认识实习2.02周SP大一年度项目二选一2.02周SP暑期外语能力训练2.02周 小计6.040+4周40备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第二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604812GC大学外语1.540328GC体育0.51515(15)GN大学物理II4.06464(3)GN大学物理实验I1.533330GN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

7、4444(4)GN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2.54242(4)SD理论力学II4.070664SD工程力学实验(理力)II0.566GH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小计22.039433436420+(26)春季G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48408GC大学外语1.540328GC体育0.51515(15)GN数理方程2.03232(4)GN大学物理实验I1.02727GN物理化学III3.5584810SD电工与电子技术3.55454SD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III1.02020SD材料力学I4.06464(16)SD工程力学实验(材力)0.51212SC航天技术概论1.524204GH人文

8、与社会科学限选课1.02020小计23.041432573(16)16+(19)夏季SP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2周SP创新训练课I1.01688SC专业前沿专题讲座1.01616小计4.032+2周248备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第三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GN计算方法2.0362412SD冶金传输原理1.018162SD变形体力学I4.06464SD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5.08484SD机械设计基础II3.554486(6)SC材料分析测试方法2.032266GO全校任选课1.02020小计18.53082821412(6

9、)春季SD结构动力学2.54040SD变形体力学II2.54040SD高分子物理2.544404SC材料物理性能分析3.04646SC复合材料及其结构力学3.56046104SC材料力学性能分析3.046406GO全校任选课1.02020GO全校任选课1.02020小计19.031629210104夏季SP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设计2.02周(4)(12)SP新型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研究2.02周(8)SP创新训练课II选修1.01688小计4.04周(12)(12)备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第四学年教学进程表学期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考核方式学分学 时 分 配总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外辅导秋季SC计

10、算力学2.040328SC力学中的数学方法1.02020S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方法2.5402812SC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2.54040SC复合材料结构安全与可靠性评价2.54040SP毕业实习4.04周专业选修课3.048以下为专业选修课SE金属材料工艺技术1.52424SE陶瓷材料制备技术1.52424SE薄膜科学与技术1.524204SE柔性复合材料与结构1.02020SE智能材料与结构1.02020SE现代功能材料1.02020SE原位合成复合材料导论1.02020SE粉末冶金原理1.02020小计17.5228+4周春季SP毕业设计(论文)15.015周GQ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

11、.08次小计16.015周备注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课程名称学分实践训练(周)军训及军事理论3.03周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1.08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2.02周认识实习2.02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课程设计2.02周新型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研究2.02周毕业实习4.04周毕业设计(论文)15.015周创新教育类课程2.0大一年度项目二选一2.02周暑期外语能力训练2.02周合计35.032周八、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大类课程类别学分%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课外辅导(学时)学分合计通识教育类公共基础课22.015.946619.01260+(30)70.5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课

12、40.529.268828.01285(36)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4.02.9803.2全校任选课4.02.9803.2专业教育类学科基础课24.517.740816.644+(16)50(54)68.0专业核心课40.529.268828.018288专业选修课3.02.2482.0合计138.5100245810086+(16)16368+(120)138.5九、有关说明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最后统一记录1.0学分。2.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2.0学分,获取途径有:(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0.5学分/

13、项、中级1.0学分/项、高级2.0学分/项)。(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学分/次)。(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省级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3.5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得3.0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得2.0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3.0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2.0学分。(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2.0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且排名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2.0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学分/8次)。*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