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135606065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5月19日,辽宁省大连旅顺信明水产品加工厂擅自解封污水池作业发生事故,并因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共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5月2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龙富建材厂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造成4人死亡。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如何破解怪圈?什么是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普遍存在于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企业中。有限空间分三类密闭半密闭设备、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密闭半密闭设备,如贮罐、车载槽罐、管道、烟道、

2、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料仓等。有限空间为何事故频发(1)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等危险有害因素,其中有毒气体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最为常见。(2)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3)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采光不足,通信不畅。(4)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施救。(

3、5)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有限空间事故怎么防遵循“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检测标准与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应视为进入新的有限空间,重新通风和检测后方可进入。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有限空间与其他可能危及安全

4、作业的管道或其他空间隔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相关要求;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有足够的照明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灯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符合防爆要求。企业也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和危害程度,依据相关防护标准,为作业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与使用,作业人员必须系救生绳。装备准备要齐全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在易

5、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工具(照明);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戴手套;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安全警示标识要醒目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是十分必要的,提前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同时明确有限空间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同时,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包以下内容的培训: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体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个

6、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事故发生如何救援一旦发生有限空间事故,在场作业人员应及时报警,由于空间相对密闭,有毒有害气体无法扩散,积聚到一定浓度时会致人中毒,所以救援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使用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应急救援设备(1)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2)应急通信报警器材。(3)现场快速检测设备。(4)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5)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和安全梯等。应急救援程序(1)制订有限空间应急增援计划。(2)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强制通风。(

7、3)须等到有害物降到允许浓度时,再进入现场抢救。(4)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要随时检测气体变化情况。在有毒气体种类和浓度不明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系好安全带,且至少有两名监护人在场才能进入有限空间。当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发出低压报警时,应立即撤出。(5)如果现场只有过滤式防毒面具,须确认事故现场氧气浓度大于18%才可以戴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并且要确定滤毒罐有效。应急救援管理(1)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救援人员职责,落实救援设备,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演练应保存记录,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2)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完好可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