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559292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8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设计摘 要近年来,随着煤碳产业的发展,煤矿工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越来越多的煤矿在进行设计时,将生活区的设计考虑在内,并占了很大的比重。煤矿生活区与普通居住小区不同,它是为煤矿服务的,要充分考虑到与工业场地的关系,并不需要将重点放在区内景点布置,绿化布置上。生活区设计的要求是设施齐全,方便职工,布置合理。本次设计充分考虑到以上几点,参考了其他煤矿的设计成果,对郭家湾煤矿的生活区进行了总平面设计,并且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专项设计,包括给排水,供热,环卫,防灾等方面。设计中结合了本专业知识,对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较为详细,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现实性。关键词:总平面设计;

2、专项规划;生物接触氧化法A Total Graphic Design of Living Areas of Guojiawan Coal Mine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mine workers is increasingly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coal mines consider this into its design and planning,and the design of living area

3、s has a lot of importance.There are a lot of deference between the living areas of coal mine and general residential area.The former one,whose design is need to its relation to the industrial sites,is served for the coal mine. There is no need to pose the importance on the spots arrangement and gree

4、n layout in the design of living areas of coal mine. What is needed in these kinds of design is the complete facilities,the convenience and the reasoned arrangement.After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ose above and the reference of some other designs,I begin my design. It includes the total graphic design

5、 of living areas of Guojiawan Coal Mine, and some special plan,which includes drainage, heating, sanitation,disaster prevention. In this design,I introduce the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systematically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y major. This design has its features and,to some extent,re

6、ality.Key words: total graphic design; special plan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目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1概述2概况2交通位置2自然地理环境与地震22总则4规划依据4建设目标4规划原则4以人为本的原则5生态的原则5可操作性原则5整体协调原则53总体规划6生活区位置6规划结构6绿化景观规划7公建布局74道路规划8设计原则8对外交通8内部交通8静态交通8总原则8位置9竖向设计9理论原则9.2实际设计95专项规划10给水工程规划10主要用水量10供水水源10排水工程规划11污水处理11室内给排水15消防及洒

7、水16供热工程规划165.室外气象资料16热负荷统计16采暖范围及采暖方式16热水及开水供应17室外热力网17管线综合规划17规划内容17规划原则17管线布置18环卫规划185.5.1 公共厕所185.5.2 垃圾19防灾减灾规划19消防规划19防震规划19结论20参考文献及资料21致谢22前 言郭家湾煤矿及配套项目工程是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骨干矿井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境内,距府谷县城约30km,行政区划隶属府谷县大昌汉乡管辖,年产八百万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矿职工活条件急需改进。以往职工在棚户区居住,生活条件艰苦,房屋安全状况差,煤矿职工生活状

8、况的改善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本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在此次郭家湾煤矿设计中,煤矿生活区的设计占到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并将此项任务列入煤矿设计工作安排中。1概述概况郭家湾井田位于陕西省府谷县西北端,行政区划隶属府谷县大昌汗乡管辖。本区东、西北、北均以陕(西)(内)蒙(古)省界为界,西南以牛川为界,南与石窑店煤矿的北部边界为界。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 50359-2005、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2002年1月编制的陕西省神府矿区新民开采区总体规划等进行本次设计。本矿井年生产能力为800万吨,选煤厂年生产能力

9、为一千万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该矿井在籍人数1245人,原煤生产人员1185人(含管理人员72人),其他人员60人,原煤生产最大班人员为190人;选煤厂在籍人数212人,生产人员204人(含管理人员14人),其他人员8人,最大班生产人员为56人。铁路装车站在籍人数30人,单眷比按8:2计算,单职工人数为1166人。交通位置本区东距府谷县城95km,西距神木县大柳塔镇30km。野(芦沟)大(柳塔)公路沿本区西部通过,且与周围的大柳塔西安主干公路、大柳塔包头主干公路网相通;勘查区南有神(木)朔(州)铁路,西有大柳塔西安、大柳塔包头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交通条件较为方便,随着大柳塔经郭家湾到神木北

10、站运煤专线的建成开通,其交通运输条件将会有更大改观。自然地理环境与地震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降水多为暴雨形式,春旱严重,风沙频繁,昼夜温差悬殊,霜早雹多,降雨量小、蒸发量大为其主要特点。据府谷县(19782002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该区年平均气温8.39.5,年极端最低气温-27.9,。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2.524.5,年平均温差32.3,冻土期为158天,最大冻土深度142cm,最大风速/s,平均风速/s。降水期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年降水总量的5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56.32%,属温度过低带或低温度带。根据我国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

11、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2总则规划依据(1)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2)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 50359-2005(3)陕西省神府矿区新民开采区总体规划煤炭工业西安设计研究院2002.1(4)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郭家湾煤矿(8.0Mt/a)及配套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5)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郭家湾煤矿(8.0Mt/a)及配套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6)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郭家湾煤矿(8.0Mt/a)及配套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93(8)其他相关的技术

12、标准、规范和规定建设目标由于本生活区是郭家湾煤矿配套的生活区,主要居住人群为矿区职工,区内应该包括与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如食堂,公寓,活动中心,广场,运动场,浴室,卫生院等。因此,本规划的目标是:为煤矿职工营造安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现代化煤矿生活区。规划原则行政、生活福利建筑的设计要本着有利于生产进行,便于管理,交通流线明确顺畅、保障职工生活健康需求的要求,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整体协调,环境适宜。各单体建筑本着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协调、美观的原则,并考虑矿井及选煤厂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特点,创造简洁大方、新颖美观的建筑形象。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中充分体现对人的

13、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以方便职工生活为宗旨,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职工乐居其中。生态的原则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一定的绿化率,并要配套污水处理措施,减少污水排放。可操作性原则注重规划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相结合。整体协调原则设计中要考虑生活区与工业场地和外界道路的协调性。主要考虑的是风向问题。 3总体规划生活区位置根据相关规定,工业企业居住区宜集中布置,或与邻近工业企业协作组成集中居住区,必要时,也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位于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下,居住区

14、宜靠近工业企业布置。根据气象局资料及风玫瑰图显示,该地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风,西南风,因此该生活区应位于工业场地的东部或者东北部。规划结构 本生活区由 “一心,多区,基本对称” 构成的空间结构框架。一心是是指规划地中心偏南位置的办公楼,它是该生活区的行政和管理中心。多区包括住宅区,休闲娱乐区,生活服务区,辅助生产区。休闲娱乐区又包括篮球场,职工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区包括食堂,探亲房,煤矿医院等。从总体上来说,布局基本上成左右对称,而就个体而言,辅助生产区,办公楼所在广场,单身公寓的布置基本是左右对称,办公楼所在广场又关于整个生活区南北中轴线对称。表 3-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内容单位数值商贸城总用

15、地hm2总建筑面积hm2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20绿化景观规划绿化在改善环境保护、防治污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生活区绿化根据以下原则进行:生产区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减轻污染为主,结合各建筑物的特点进行绿化,除种杨树柏树等高大树种外,搭配种植一些灌木,生活区是全场绿化、美化的重点,以美化环境为主,采取乔木、灌木、草花混植的原则进行绿化;道路绿化以种植树木为主,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多树种混栽,形成道路的绿化带。绿化系数不小于20%。公建布局为方便生活区职工使用,考虑到职工的便利,公建集中布置。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到三层,局部高出,公建以商业(便利店)和服务(活动中心)为主,风格统一,采用较稳重的暖色

16、调,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4道路规划设计原则(1)路网结构、断面设计和道路设计整体考虑,满足生活区交通要求。(2)道路系统与绿地、广场、休闲场所结合,构建生活区的公共活动场所。(3)合理安排静态交通,集中布置停车场。对外交通该生活区主干道沿东西走向,有一个人流出入口和一个货流出入口与外界道路相连,生活污水处理站与外界有一专用的出入口,因此该区与外界有着便捷快速的联系。内部交通生活区内东西向主干路是主要道路,其完整性、可达性与互补性较强,与生活区外围道路构成交通网络,提供便捷通畅的交通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网络的作用。同时,垂直于该主干路的南北向道路为生

17、活区的支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交通体系。其中,货流主干路规划红线宽度20米,人流主干路红线宽度15米,支路宽度不一,位于中心处的南北走向支路为9米,其他一般为6米。静态交通总原则(1)人车尽量分流;(2)车位平面布置最优化:限定面积内停放量最大,停车位就近服务。位置该生活区的停车场主要布置在办公楼两侧,任务接待室两侧,职工活动中心南部,煤矿医院和招待所门前,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的。道路两旁可以临时停车。竖向设计理论原则(1)竖向设计,主要是解决排水的问题,场地的平整坡度,应有利于排水,最大坡度应根据土质、植被、铺砌、运输等条件确定。(2)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应高出室外场地地面设计标高,且不应

18、小于。(3)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主要以厂区地形地质复杂程度而定。当建设场地较为平坦,自然地面横坡在3%以下时,宜采用平坡式。在3%-5%之间,工程地质较好,边坡较稳定,并以机械施工时,应作经济比较,以决定采用平坡式或阶梯式。当自然地面横坡大于5%,应作阶梯式布置。台阶的划分应与生活区区功能分区一致。居住区内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对于广场及场地的竖向设计坡度,往往因使用功能不同或地面材料不同而分别采用适宜的控制值。实际设计由于本矿生活区已经平场,基本上是一块平地。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法,平场方式按双向斜坡型,东西向坡度为6,西高东低,南北向坡度为4,北高南低。该生活区中

19、心广场兼作停车场,停车区内的坡度不宜过大,以防溜车。据测试,小汽车在不拉手闸的情况下发生溜滑的临界坡度为0.5%。5专项规划给水工程规划5.1.1主要用水量表5-1 主要用水量计算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量m3/d备 注1生活污水2食堂用水3单身宿舍用水4浴室用水05洗衣房用水用水时间12小时6锅炉房用水7矿灯放用水8其它未计入15按前七项的20%计9消防用水10合计1631.485.1.2供水水源(1)生活给水本矿井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供水水源由郭家湾工业园区供水工程统一考虑解决。该工程水源为勃牛川及孤山川水源地。勃牛川水源地取水方式采用渗透井集取地下水;孤山川水源地取水方式采用大口完整井井群

20、集取地下水。水源地总供水能力为23100 m3/d,本矿井及选煤厂日供水量仅为163 m3,完全可以满足本矿井地面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量,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作为本矿井永久供水水源。(2)水量平衡本矿井本着节约用水,减少排污、用污排净的原则,在工业用水中,尽可能的扩大复用水量,以节约清水取水量,压缩排污量。排水工程规划污水处理全矿井职工在籍总人数1245人,洗选厂在籍总人数212人。矿井工业场地生活污水及医院污水约为 m3/d,水质属典型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COD、油脂、洗涤剂等。在工业场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主要水质

21、指标均符合回用标准,用于工业场地除尘绿化用水。(1)生物接触氧化法介绍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也可以认为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膜法,且兼具二者优点,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是较先进的方法之一110。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去除率高、去除效果好、运行管理方便、生物活性强、无需污泥回流、产生污泥少的特点,该法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低,不需投加营养盐,处理成本低,且用该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出水水质稳定,越来越受到青睐,并且能适应目前工业废水成分复杂、难处理等特点26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

22、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又称为“ 淹没式生物滤池”。另一项技术实质是采用与曝气池相同的曝气方法,向微生物提供其所需要的氧气,并起到搅拌与混合的作用,这样,这种技术又相当于在曝气池内充填供微生物栖息的填料,因此又称为“ 接触曝气法”2。(2)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原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中心处理构筑物为接触氧化池,它一般由池体(在平面上多呈圆形和矩形或方形,用钢板焊接制成或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砌成)、载体(填料是微生物的载体)及曝气系统组成。供

23、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废水通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并在载体表面吸附大量的胶状物,使微生物有了栖息、繁殖的场所。载体表面逐渐生长了一层充满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的“生物膜”,其外侧表面总存在一层附着水层。附着水层中的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氧化作用,深度远比流动水层低。因此,由于传质作用,流动层中的有机物就扩散转移到附着水层,然后进入生物膜,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使流动水层得到净化。随着有机物的降解,微生物不断增殖,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到一定程度,在氧不能透入的内侧就形成了厌氧层。当厌氧层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靠近载体表面处的微生物由于得不到作为营养的有机物,其生长进入内源呼

24、吸期,附着于载体的能力减弱,生物膜在外部水流剪切力作用下脱落。老化的生物膜脱落后,载体上重新生成新的生物膜,不断更新、脱落。这种新陈代谢作用多是局部进行的,但整个装置的处理效果是基本稳定的。进入第一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中的剩余营养物质含量高,剩余营养物质与活性微生物的质量比应高于2:1。此阶段微生物处于对数增殖期和减衰增殖期的前段,BOD负荷率亦高,生物膜增长较快,生长率呈上升阶段,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高,更容易适应有机物高含量的变化。一段处理流程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流程简单,易于维护运行,投资较低。此阶段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下降阶段后期或内源呼吸阶段,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BOD负荷率降低,

25、处理水水质提高。经过适当运行,这种处理流程除去除有机污染物外,还具有硝化、脱氮功能39。 (3)工艺选择目前,国内外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法,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SBR 法、氧化沟法、氧化塘法,还有较为先进的生物接触氧化法。煤炭系统对生活污水的治理起初主要选用活性污泥法。实践证明,由于煤矿生活污水BOD5浓度较低,采用此法存在着活性污泥培养困难、操作管理方面难度较大、运行效果不好等现象1。而生物接触氧化法适用于小型的污水处理。氧化池进水BOD5浓度应控制在100-300mg/L。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运转时,污水在填料中流动,水力条件良好,通过曝气使得水中溶解氧充足,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所

26、以生物膜上的生物相当丰富,除细菌外还有多种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保持着较高的生物量。根据实测,每平方米调料表面生物量在100g以上,能有效的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BOD5容积负荷曝气池单位容积能够接纳处理的BOD5的浓度,超过这个浓度,就达不到设计的处理效率了可达3-6kg/( m3*d)。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不存在污泥膨胀的问题,管理简便48。本矿拥有职工1245人, m3/d.该煤矿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和有机物。具体水质为-水的pH 值:7.08.5;COD:250mg/ L;BOD5:150 mg/L;NH3-N:20mg/L;SS:300mg/L。经过处理后的水中,主要污

27、染物指标为:SS5mg/L,BOD510mg/L,COD50mg/L,总大肠菌群3个/L,L,达到回用标准。根据郭家湾煤矿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特点,并考虑到目标水质要求、工程投资、处理效果、运行费用、操作管理、污泥处理及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等,处理工艺决定采用先进可靠的生物接触氧化法。(4)工艺流程首先生活污水和和医院污水经过格栅处理后进入初沉池进行预处理,接着进入调节池,最后依次进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一沉淀池,第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第二沉淀池,最后经过消毒,澄清后排放。污泥从沉淀池底部进入污泥浓缩池,定期外排处理5。该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5-1 工艺流程图(5)尺寸设计 图5

28、-2 生物接触氧化法参数图1图5-3 生物接触氧化法参数图2(6)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量计算详见表表5-2 污水量计算表序号排水项目排水量m3/d备 注1生活污水按用水量85%计2食堂排水按用水量85%计3单身宿舍排水按用水量85%计4浴室排水按用水量90%计5洗衣房排水按用水量90%计6小 计7未预见按20%计8锅炉房排水按用水量10%计7合 计室内给排水在工业场地内大部分建筑物内均设有给水排水设施,除浴室、锅炉房外均不设淋浴设施。并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在工业及民用建筑物内设计固定式室内消火栓及配置移动灭火器,在高层建筑物公共场所内增加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产

29、生粉煤尘的环节及原煤部分,均设有洒水喷雾及双排水幕防火隔断装置,作为防火、灭尘和冲洗之用,并设有相应的排水设施。浴室内淋浴采用双管系统,在浴室屋顶设置热水箱,热水箱内水由蒸汽采用间接加热至65左右供淋浴使用,加热时间为3h。池浴热水由蒸气直接加热冷水至42后待用,加热时间为2h。消防及洒水地面消防给水与生活、生产给水共用水源与给水系统。地面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按一次计算,消防流量65L/S,火灾延续时间为3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702m3,消防用水储存在两个清水池(V=500m32)中,消防用水补充时间为24h。供热工程规划室外气象资料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6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0夏

30、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8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25.0冬季平均风速:1.8 m/s冬季主导风向:NNW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8天最大冻土深度:1470 mm热负荷统计燃料在燃烧器中(如燃气具、燃气热水器、燃气取暖炉、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时单位时间所内释放的热量浴室等常年用汽热负荷:工业场地行政公共建筑物采暖热负荷:采暖范围及采暖方式由于本矿不考虑居住区,仅建单身公寓,生产生活用热比较集中,在工业场地内建一座锅炉房集中供热,采暖采用集中供热的形式。采用95/70热水采暖,采暖方式为上供下回式系统,散热器选用柱形铸铁散热器。热水及开水供应,池浴用水加热至42,淋浴用水加热至40,在联合建筑内

31、设联建淋浴及池浴热水系统,其中池浴水加热时间为2小时,淋浴水加热时间为3小时。为解决地面职工及井下工人的饮用水,在行政办公楼、单生公寓、食堂及浴室等处均设置开水供应点,选连续式电开水炉32台,开水饮水量按最大班出勤人数每人每天3L计算,加热时间为2h。室外热力网室外热力网呈枝状布置,管材选用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保温选用玻璃丝棉保温管壳。所有管道均采用地沟敷设。管线综合规划规划内容该生活区管线综合规划内容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热力、电力、照明、通信八个专业基础设施管线、站、厂平面布置及高程位置的规划。管线综合以各专业规划为基础,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综合确定各种管线地下、地上的空间位置,避免各专

32、业规划管线之间及与建筑物之间、构筑物之间、道路绿化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为各专业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规划原则(1)根据道路横断面设计,以各专业管线规划为基础,整体考虑,统筹安排各种管线地下空间位置,厂站平面位置。(2)各专业管线在道路水平、纵向位置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和各专业的规范、标准。(3)考虑到各专业管线维护管理方便,管线尽量布置在人行道下,但由于管线种类多,部分管线需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部分管线需布置在道路红线以外的建筑后退范围内。(4)各种管线水平位置的处理,原则上各种管线尽量顺行,减少穿越交叉路口。(5)各种管线交叉时处理原则:压力管道让重力管道,小口径管道让大口径管

33、道,可弯曲管道让不易弯曲管道,对个别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各专业管线,局部作特殊处理7。管线布置(1)由道路两侧向道路中心依次布置电力、通信、给水、燃气、热力、雨水、污水管线。(2)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管线,尽可能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辆下,当管线较多时将电力、通信管线布置在道路红线以外的建筑后退范围内。(3)雨水、污水管线,管径较大,埋设较深,维护工作量小,一般布置在机动车道下。(4)道路照明电缆均设在绿化带下。环卫规划 公共厕所由于本生活区内公共建筑较多,绿地与公建距离较近,故不需设置公厕。 垃圾生活区内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在每栋单身公寓楼下设置两个塑料垃圾桶。在干道上设置废物箱,每隔1

34、00米设一处。防灾减灾规划消防规划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生活区功能布局。单身公寓内给水干管上规范设置消火栓,沿干道每隔120米设置一个消火栓。用地布局要满足防火、防灾需要,各类建筑都应达到耐火等级。建筑物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生活区内道路作为消防车通道,最小转弯半径设计为9米。防震规划本地区属国家地震6度设防区,所有建筑及构筑物均按相应的抗震要求设防。结 论此次设计通过对郭家湾煤矿的特点和职工人数等资料进行了分析,对郭家湾煤矿初设说明书进行了解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郭家湾煤矿的生活区进行了总平面设计和一些专项规划设计。设计中用AUTOCAD

35、绘制出郭家湾煤矿生活区总平面布置图,用PHOTOSHOP和AUTOCAD结合,并利用湘源控规软件,绘制出总平面效果图,功能结构图,建筑布置图,给排水工程图,供热工程图等。通过本次设计,我了解了关于总平面设计的许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并且熟练了CAD制图,PHOTOSHOP制图的技术。此次总平面设计以现实为依据,设计中体现了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由于本人对总平面设计和专项规划的知识了解甚少,加之时间仓促,设计中有许多不足之处,由于对给排水,供热等市政工程知识的缺乏,加之管线布置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要考虑的要素很多,最

36、大的问题就是在专项规划说明和几张管线布置图中。本次管线布置图的设计,主要是参考了类似项目的管线布置图进行绘制,里面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希望同学和老师指出。参考文献及资料主要参考资料:1郭家湾初设说明书-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院编制2山西省新元矿井选煤厂绿化布置-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院编制3太原市新城商贸城详细规划-山西省城邦建筑设计 编制4网易土木在线论坛上下载的许多CAD范例图。参考文献:1 高爱英应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煤矿生活污水J中州煤炭,2000,(3)2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段佳佳,王增长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及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37、,2008,18(29)4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胡文容煤矿矿井水及废水处理利用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6 牛天新,郑洁敏,宋亮.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杭州农业科技, 2008,(4)7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韩治成,陈艳华,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J.环境卫生工程,2004 ,12 (3) :162 1649 Byeong-Kyu Lee,Michael J Ellenbecker,Rafael Moure-Ersaso.Alternatives for treatment and disopal cost reduction of regulated medical wastesJ.Waste Management,2004,24:143-15110 Karl Imhoff.Handbook of Urban Drainage and Wastewater DisposalM.New Jersy:John Wiley and Sons,Inc.,1989 致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