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552513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淮安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1 前言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类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例关系; 区 域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 能够较多的吸收先进技术、 有较高的 生产效率、 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对区域 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淮安市属于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五市之 一,江苏省委、 省政府把淮安市定位为江苏苏北腹地重要的中心城市, 其经济总 量指标在苏北处于前列, 而产业结构又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时期。 因此, 研究 淮安市的产业结构类型与特征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淮安市整体经济的 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于苏

2、北其他各市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2 淮安市产业结构分析2.1 淮安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2.1.1 淮安市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 不断提高产业结构 的素质的过程,其表现之一就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 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 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 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上升。 由表 1 可以看出,进 入 21 世纪以来,淮安市第一产业在淮安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逐年增长趋势, 且第二产 业在全市的国内生

3、产总值中始终占据最大比重, 当然,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 中的比重也比较多, 而且逐年上升。 由此看出, 淮安市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低级向 高级过度的优化升级阶段。表 1 2000 2007 年淮安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单位%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00030.3139.9529.73200128.6441.2530.11200226.8042.9930.21200323.0746.5130.42200422.3347.0730.60200521.3445.5233.14200619.0146.8834.11200717.0748.1434.79数据来源:淮安市统计局2.1.2 第一产业在

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表 1 中可以看出,进入 21世纪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在全市的国内生产总 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且下降的幅度很稳定。 这符合淮安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 向,即实施“ 551”产业提升项目计划。每年滚动实施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项目 50 个、传统产业品牌化项目 50 个、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化项目 10 个。虽然第一 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了, 但其对全市的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2.1.3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且一直是第一大 产业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2000 2007 年间,第二产业在淮安市国内生产总值中所 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且在此

5、期间一直是第一大产业, 说明我市的产业结构是比较 合理协调的,有利于我市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2.1.4 第三产业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比重比较合 理从表 1 中不难看出 2000 2007 年淮安市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 重逐年上升,且上升势头很稳定, 基本保持在 1个百分点以内。 这符合目前淮安 市的发展实情和实际。2.2 淮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2.2.1 淮安市产业结构和全省产业结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200012.230.3151.939.9535.929.73200111.628.6451.941.2536.530.11200210.526.852.842.99

6、36.730.2120039.323.0754.646.5136.130.4220049.122.3356.347.0734.630.620057.921.3456.645.5235.633.1420067.119.0156.546.8836.434.1120077.017.0755.648.1437.434.79数据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2000-2007)年份淮安淮安淮安第一产业江苏单位% 第三产业 江苏从表 2 中可以看出淮安市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全省产业结构演变比较而言, 各 产业比重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但也有一些不同。 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比重不断下降, 但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很

7、多;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稳步上升, 但与全省的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 年上升,这一块发展的比较好,但和全省相比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 2 全省和淮安市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第二产业 江苏2.2.2 第一产业虽然发展较快, 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化, 但距离农 业强市还相差较远淮安市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较快, 在全省是农业大市的地位, 且第一产业内 部种植业林牧业的结构也已比较协调, 但淮安市距农业强市地位还相差较远。 对 第一产业的分析不能局限于种植业和林牧业, 还应从产业垂直关系分析农产品与 农产品加工的关系。 所以,淮安市尽管是江苏省农业大市, 却远没

8、有成为农业强 市。2.2.3 淮安市轻重工业比例欠协调以到 2004年截止为例,淮安市轻工业产值为 197.51 亿元,而重工业产值为 240.84 亿元,这远远没有达到全省的比例,所以,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淮安 市应该大力发展轻工业,挣取做到轻重工业的平衡。3 淮安市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3.1.1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征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能够较多的吸收先进技术、有较高 的生产效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3.1.2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地区主

9、导产业选择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发展趋势原则,表明主导产 业的选择应该符合未来发展规律; 二是基础支撑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 有利于形成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系统协调的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具 备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 四是可持续原则,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 该是生态、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本文中将采用区位商法来确定主导 产业的选择,所谓区位商是指地区某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与该地区工业总 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值.如果区位商大于1表示该产品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意义 反之如果区位商小于1则表示该产品不具备专业化意义 。3.1.3淮安市主导产业的选择表3淮安市区位商分

10、析产业分类(2008)江苏省g2 (亿)淮安市g1(亿)采矿业108.5526.04非金属矿采选业108.5526.04制造业61432.061190.32农副食品加工业1484.15100.05食品制造业298.2512.8饮料制造业395.9820.37烟草加工业288.9959.76纺织业4777.5174.76纺织服装、鞋、帽制 造业1909.6242.25皮革、毛皮、羽毛(绒) 及其制品业424.467.31木材加工及木、竹、 藤、棕、草制造业687.2718.9家具制造业135.500.44造纸及纸制品业892.7024.89g1/g 2Q/Q2产业专门化率0.23990.0300

11、7.99090.23990.03007.99090.01940.03000.64540.06740.03002.24550.04290.03001.42960.05140.03001.71360.20680.03006.88830.01560.03000.52130.02210.03000.73700.01720.03000.57370.02750.03000.91600.00320.03000.10820.02790.03000.9288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 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12、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 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 回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 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 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数据来源:淮安市统计年鉴189.337.060.03730.03001.2421366.297.120.01940.03000.64751062.3544.920.04230.03001.40856470.17108.70.01680.03000.559

13、6828.9813.320.01610.03000.53521199.033.730.00310.03000.1036552.5248.320.08750.03002.91311101.2910.050.00910.03000.30401672.5236.40.02180.03000.72506282.09190.710.03040.03001.01122032.5086.190.04240.03001.41262584.9719.560.00760.03000.25214145.3567.130.01620.03000.53941808.6727.330.01510.03000.503334

14、16.6722.780.00670.03000.22215225.9385.840.01640.03000.54729679.4439.450.00410.03000.13581153.944.490.00390.03000.1296277.315.430.01960.03000.652388.280.150.00170.03000.05662552.7038.520.01510.03000.50272379.8434.30.01440.03000.4801112.113.020.02690.03000.897360.751.210.01990.03000.6635通过以上表3分析,区位商值大

15、于1的产业部门有采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印刷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淮安市第- 产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但发展迅猛,因此,我认为淮安市应该坚定不 移地走工业强市的道路,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以第二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迅速发展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推动整个淮安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第二产 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淮安市可以选择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烟酒加工业为其主导产业 分析如下:(1)选择非金属矿采选业为主导产业淮安市拥有丰富的盐矿资源,淮安盐矿位于东经 1190001

16、19021,北纬 3302033040范围内,以淮城镇为中心,西部旁及淮阴县、市区部分地区, 面积为 247平方公里。该矿系 1 956年江苏省石油勘探指挥部和江苏省煤田地质 勘探第三地质队在钻探中发现。 19781985年间,探明储量为 2500亿吨,含矿 地层为中生代白垩系浦口组 (K2p) ,顶板埋藏深度 800900米,边缘矿层顶板埋 藏 600 700 米,含盐系地层厚达 1400 1800 米,盐层累计厚度平均为 347.41 米,矿层含盐率一般为 5060%,盐层品位中等。 1500米深度以上含盐系厚度为 967米;盐矿床累计厚度 377米,储量为 1018.05 亿吨。这是一特

17、大型盐矿床, 将为淮安发展以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 对发展淮安经济起到 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发展非金属矿采选业在淮安市有很好的前景。 (2)选择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淮安美食文化已有一定的基础,淮安的肉制品等很出名;生态良好,符合支 柱产业选择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上潜力大。 要形成有特色的淮安食品工业应该做好三件事: 瞄准市场、 打造品牌产品、 政府 的带动。( 3)选择烟酒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淮安有酿造酒的传统, 在没把宿迁划出去之前淮安拥有很多高端的酿酒企业, 如 高沟、双沟、洋河等,现在虽然只剩下高沟酿酒厂在淮安,但其对淮安的产值贡 献率是绝

18、对靠前的,以高沟酒厂为代表的淮安造酒业有能力成为淮安的主导产 业。淮阴卷烟厂一生产一品梅系列的香烟而出名, 在江苏拥有不小的名气, 可以 说它的产业基础很好,卷烟厂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内部的调整与改革, 优化其结构,继续打响一品梅品牌, 把企业做大做强, 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 真正起到主导产业的作用。结论产业结构之间以及主导产业之间、主导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优化产业结构、 定位好主导产业、 处理好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关系对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淮安市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处于初期向中期过度阶段, 在产业调整优化过程中, 应该结合主导产业的特征进行调整与优化, 以发挥主导产业的积极作用。 淮安市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大力发展轻工业以及非金属矿采选业等主导产业。参考文献1 朱国传 .区域经济发展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67-287.2 周咏梅 .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之探讨 J.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7.16(3):317-320.3 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 .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数学模型J 经济经纬,2004(6) :38-40.4 江苏省统计局 . 江苏统计年鉴 Z.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5 淮安市统计局 . 淮安统计年鉴 Z.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