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5515866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大蒜叶枯病特效药 摘要大蒜叶枯病是大蒜生产上的一个常发性病害,直接影响大蒜的产量。将就大蒜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病原及防治方法进行全方面论述,以期对大蒜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大蒜;叶枯病;发生;防治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种植大蒜较为适宜的地域,常年种植面积3 300hm2。不过,伴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大蒜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蒜叶枯病,常大面积发生,造成大片的蒜叶枯死,轻者蒜薹细小,质量低劣;重者抽不出薹,影响产量,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大蒜的发展。为此,笔者于20212021年对大蒜叶枯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防治试验,取

2、得了一定的效果。1症状该病关键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后,早期呈花白色小圆点,并多从叶尖开始。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状,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产生,并由灰白色转变为灰褐色。病斑从叶尖开始产生,自上至下扩展,轻时顺尖干枯,严重时整叶甚至整株枯死。花梗染病易从病部折断,最终在病部散发很多黑色小粒点,危害严重时不抽薹。2病原该病病原菌分有性、无性阶段,均可侵染大蒜,以无性阶段侵染为主。有性阶段为枯叶格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为匐柄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灰色或暗黄褐色,单生,卵形至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子囊壳群生或散生,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孢子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3发病条件土

3、壤和肥料土壤是该病发生轻重的前提条件。该病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冬天土壤湿度适中,病原菌易成活,第二年发病重;土壤过干过湿,均不利于病菌过冬,第二年发病轻。土壤肥沃,病残体多,有机质含量高,病菌易成活;土壤养分低,有机质含量少,不利于发病。氮肥施用过多,叶片生长嫩绿,或钾肥不足,易发病。寄主植物该病菌除为害大蒜外,在当地还严重为害葱类,仅次于大蒜,还为害莴苣。温度该病多发生在春季,当开春后日平均温度达12时开始发病,18时病斑大量出现,发病最适温度1525,温度在8以下、34以上极少发病。大蒜品种各大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多年种植的当地品种发病较重。栽培管理管理精细的田块发病

4、轻,使用化学除草的田块发病也轻;杂草丛生、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路边田、沟边田发病重。该病菌系弱寄生菌,假如其它病害发生严重,或虫害发生严重,该病发生也重。4侵染循环该病菌关键以菌丝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初侵染是土壤中越冬的病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染叶片后,引发发病,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侵染其它叶片引发再侵染。田间传输关键靠气流、雨水,侵入路径为伤口、气孔。该菌系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5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大蒜收获后,立即将田间的病叶、病梗等病残体清除,在翻犁田土之前,用稻草盖在土面,火烧稻草,烧死病残体内的病原菌,降低病菌在田间越冬的数量,从而降低病菌

5、侵染的机会。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方法。在大蒜下种之前,应将大蒜种皮剥下,并将种皮和茎杆带出田外,使病菌降低侵染的条件。栽培地块要高,不积水,分厢栽培,厢宽2m,厢面呈龟背形,厢沟要直,以利于排水。合理种植密度,成行栽培,有利于通风。立即清除田间杂草,增强通风透光。雨后立即排水。施足底肥,氮、磷、钾要配合使用,增施钾肥,施用有机活性肥或海藻肥,提升大蒜的抗病性。化学防治田间发觉病株后,立即喷药防治。防治方法:可选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喷雾23次,其药后15d的相对防效分别为%、% 、%。但内吸性杀菌剂的效果要比保护性杀菌剂的效果好。于大蒜鳞芽花芽分化期和蒜薹伸长久,开始喷洒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对好药液900 kg/hm2,隔710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就能确保大蒜顺利抽薹和鳞茎正常膨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