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M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共16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546222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VCM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共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VCM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共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VCM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共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VCM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共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CM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共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乌海氯碱工程VCM 螺杆压缩机安装施工方案编 制:审 核:审 定:批 准:会签:质 量:安 全:中化十三公司乌海氯碱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部2003 年 07 月 09 日目 录1 编制说明 . 12 编制依据 . 13 工程概况 . 14 施工条件 . 15 基础验收与处理 . 16 地脚螺栓与垫铁 . 27 压缩机组的安装 . 28 灌浆 . 39 压缩机拆检、清洗、组装 . 310 油系统拆检、清洗、回装 . 611 电机检查 . 712 仪表的拆检 . 813 压缩机联轴器找正对中 . 914 管道安装(与压缩机联接部分) . 1015 压缩机拆检后的养护 .1116 机组试运转详见试车方

2、案 .1117 技术文件 .1118 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保证措施 .1119 压缩机拆检易损及备件一览表 .1120 压缩机组工序控制表 . 1321 劳动力组织 . 1322 主要消耗材料 . 1323 主要施工机具 . 1424 施工进度控制表 . 141 编制说明本方案仅适用于乌海氯碱工程 6 万吨 /年氯乙烯装置 HOWDEN 公司生产的H408/13150 压缩机安装施工。因编制方案时,建设单位及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及技术资料不全,新机组现场施工 应以国外专家指导为准,旧机组根据 2003 年 7 月 12 日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讨论 会(详见齐工乌 200355 号文)的内容作

3、了进一步完善。2 编制依据2.1中化十三建设公司乌海氯碱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HOWDEN 压缩机使用维修手册2.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982.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通用规范 GB50275-982.5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 HG20234-932.6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HG20237-942.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3 工程概况3.1VCM 装置压缩厂房压缩机是英国 HOWDEN (豪顿)公司生产的无油螺杆压缩机,为变容式压缩机,其型号为 H408/13150,共2 台;其中一台为 1997年进口到

4、我国川东, 后因工程停建一直放置,需对该机进行重点检验。3.2 技术参数:型 号 H408/13150级 数 单级工 作 介 质 VCM8.1转 速 (转 /分) 2950质 量 流 量 (/h) 19925进 口 流 量 (/h) 6653吸 入 温 度 () 10吸 入 压 力 (Kpa) 130出 口 压 力 (Kpa) 500出 口 温 度 () 97操作条件下的轴功率 KW 573驱 动 部 功 率 KW 614驱 动 部 转 速 转/分 29504 施工条件4.1 设备基础施工完毕,达到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4.2 厂房全部封闭,地下工程完成。4.3 厂房内的起重设备安装完毕,且试

5、运行合格。4.4 施工用水、电、气和照明已接通,具备运行条件。4.5 现场消防通道畅通,并准备好消防器材。4.6 施工用机具和计量器具与专用工具已落实到位,并且经过周期性检验合格。5 基础验收与处理5.1 基础使用前必须办理中间交接,并按规定提供中心线、标高、外形尺寸及实测记录。5.2 基础应有明显的标记基准线,纵横中心线, 同时基础外观不应有裂纹、 孔洞、露筋等1缺陷。5.3 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若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项目 名 称 允许偏差( mm)1 坐标位置 202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3平面外形尺寸 20凹穴尺寸 -204平面水平度 /米 5平面水平度全长

6、10预留地脚螺栓孔5(一)中心位置 10(二)深度 +20(三)孔壁垂直度 105.4压缩机安装前应对基础做如下处理:5.4.1 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不应大于 2mm/m,并与垫铁均匀接触,接触面积应大于 50%。5.4.2 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不小于 10mm,密度以 35 点/d m2为宜。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沙、积水等均应清理干净。6 地脚螺栓与垫铁6.1 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6.1.1 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其铅垂度不超过总长度的 5/1000;6.1.2 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 15mm,地脚螺栓

7、底不应碰孔底;6.1.3 地脚螺栓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以少量油脂;6.1.4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应均匀紧密;6.1.5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 1/3 2/3;6.1.6应在预留孔混凝土灌浆养生到设计强度的 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 且每条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6.2垫铁6.2.1 找正找平用的垫铁规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执行;6.2.2垫铁组应放在底座立筋及纵、横中心线等负荷集中处,且应放置平稳,接触良好;6.2.3垫铁应放 在 地 脚 螺 栓 的 两侧, 并 尽 量 靠 近 螺 栓 。 相邻两垫铁

8、组间距 宜 为300 700mm;6.2.4垫铁应平整、无氧化皮、毛刺和卷边,每组垫铁限用一组斜铁,总层数不宜超过四层,总高度宜为40-70mm;机组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底座边缘 10-30mm;6.2.5压缩机组安装后的垫铁组, 用 0.25-0.5kg的手锤敲击检查,应无松动。层间用 0.05mm的塞尺检查,垫铁同一断面处两侧塞入深度之和不得超过垫铁边长(或宽)的 1/4。最后检查合格后,将垫铁两侧层间用定位焊固定。焊接时,严禁将地线固定在机身上。7压缩机组的安装7.1压缩机组的吊装7.1.1 用吊车或其它提升工具整体吊装设备,采用安全适当的吊装绳索及工具;7.1.2 使用机组上的吊点,

9、不允许将绳索挂在轴端或其它部件上,绳索 90。起吊及放 置时,应考虑重力中心位置;7.1.3 将机组平稳的放置在基础上,底座必须将油垢、油漆、泥沙铁锈清理干净。27.2 压缩机组的就位7.2.1 压缩机组就位前,基础的中心线、标高标记明显,按要求布置好垫铁;7.2.2 压缩机组就位后,应使机组底座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一致, 偏差不应大于 5mm,基准部位安装标高不应大于 3mm。7.3 压缩机组的找平7.3.1 压缩机组的找平是通过调整底座下面的垫铁及机械本身提供的调整螺栓来达到要求的;7.3.2 调整水平前, 应先明确水平测点的位置及机组安装的基准部位,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7.3.2.1

10、纵向水平可以轴承座孔、轴承座壳体中分面、轴颈及制造厂给定的精加工面,选择测点;7.3.2.2 横向水平以轴承座、下机壳中分面或制造厂给定的精加工面上进行测量。7.3.3 压缩机组水平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 纵向水平的允许偏差, 基准机器的安装基准部位应为 0.020.05mm/m,其余必须保证联轴器对中要求。7.3.3.2 横向水平度不应大于 0.10mm/m,同一机器各对应点的水平度应基本一致。7.4 压缩机组在初次找平工作结束后, 标高,水平度,中心线均应接近或达到规范及技术文件要求,经检验合格后,可进行地脚螺栓孔的灌浆(应用比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号的混凝土砂浆进行灌浆) ,待养

11、生期满达到规定强度后, 预紧地脚螺栓, 进行二次精找工作,使机组的标高,中心线、水平度均满足规范及技术文件的要求。8 灌浆8.1 基础二次灌浆前,应检查复测下列项目:8.1.1 压缩机的横向、轴向水平度符合要求。 8.1.2 检查地脚螺栓是否全部按要求紧固。8.1.3 检查垫铁组,层间定位焊是否点焊完毕,机组复测检查合格后,必须在 24 小时内进行复测,否则应再次复测。8.2 二次灌浆层的厚度,宜为 4070mm。8.3 当用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灌浆时,其等级应高于基础混凝土等级号 12 级,且不小于 C25,配比应符合规范要求。8.4 二次灌浆前,基础表面必须清除油污,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

12、润 24 小时。8.5 二次灌浆必须在安装人员配合下, 连续进行一次灌完。 灌浆时应不断捣固, 使混凝土紧密地充满各部位。8.6 灌浆时, 环境温度应在 5以上, 否则,砂浆可用 60以下温水搅拌和掺入一定数量的早强剂。8.7 二次灌浆后要认真进行养护,养护期间当环境温度低于 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9 压缩机拆检、清洗、组装压缩机的折检工作原则上应在国外专家指导下进行。9.1 解体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明确机组结构特点及装配要求, 解体过程中应测量拆卸件尺寸与相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及配合间隙,拆卸的零部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装,并做好记录。机组拆检程序:压缩机组拆检电机拆检辅助系统拆检。9.1.

13、1 机组各零部件拆检清洗时,应选择适当的清洗剂及清洗用具,易损伤件清洗时,应轻拿轻放,注意避免损伤。零部件经清洗、检查合格后,按技术要求进行组装,机组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合清理,其内部应干净,不得有任何异物存在。9.2 压缩机拆检时应检查:9.2.1 压缩机各零部件的锈蚀程度。39.2.2 各零部件相对位置及配合间隙(主要为啮合间隙,轴瓦间隙,轴封间隙) 。9.2.3 主轴及联轴节跳动值。9.2.4 各阀门动作灵活性及安全阀检验(安全阀由劳动部门检验) 。9.2.5 油冷器、过滤器、油箱及和组各管路的清洁度。9.3 压缩机拆卸:(参见组装图 Q40131-0,及 VCM 压缩机使用维修手

14、册,检查所有匹配部件是否正确标准,以确保正确组装) 。压缩机的拆卸程序:入口端盖的拆卸 定时齿轮的拆卸 出口端盖的拆卸止推轴承的拆卸 轴颈轴承的拆卸 轴填料密封的拆卸入口箱体的拆卸 石墨密封的拆卸 机械密封的拆卸轴出转子9.3.1 入口端盖, 拆除压缩机侧半联轴器及键 Q40055-2,抽出长螺栓 M0116055 及定位销M6416055,将端盖 Q40034-4 与入口壳体分开,拆卸端盖时,应注意避免损坏迷宫式轴封 Q40036-2,拆卸端盖垫片 Q40035-2。9.3.2 定时齿轮拆卸定时齿轮的锁紧螺帽 G39016(125mm)G39017(100mm)及锁垫 Q4931 和G400

15、01。用拔销器抽出定位销 Q40084,拆卸定时齿轮及调整垫,并做好标记,以避免安装时错位。9.3.3 测振、测温探头(由仪表专业安装) 。9.3.4 出口端盖拆卸时抽出定位捎 M6416055,拆下螺栓 M0116050,将端盖 Q40030-2,从止推组合壳体上拆下,拆下端盖及垫片 Q40031-2,抽出定位销 M1616055 和螺栓 M16050,并拆除壳体 Q40028-2和垫片 Q40031-2。9.3.5 止推轴承拆卸止推轴承锁母 Q40038-2,锁母垫 Q40058-2及探头套 Q40037-2,抽出 M10 75 螺丝 M0210075 并将止推轴承箱盖 Q4861/Q48

16、63 从 Q40017-2/Q40018-2箱上拆下。拆下止推轴承套 Q4856及止推轴承 G51056和 G51057。止推轴承拆卸前应测量其间隙,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mm,回装时,应进行着色检查,检查止推轴承是否与止推盘均匀接触,接触面积不应小于 75%。9.3.6 轴颈轴承(径向轴承)拆卸时,抽出 M12 35 的螺栓 M0112035,将入口端的轴承箱 Q40020-2/Q40021-2从入口壳体上拆除,保证其标记与转子匹配。抽出 M12 50 的螺丝 M0112050,将出口端的轴承箱 Q40017-2及 Q40018-2从壳体上拆下。 在拆卸轴承前, 必须检查其尺寸间隙,允许间隙值为

17、 0.150.215mm,最大允许间隙为 0.28mm。9.3.7 轴填料密封 使 用 特 殊 扳手 T4080905( 随 机件 中 无 此 种 工 具 ) 将机 械 密 封 组 合 件Q40118-2/Q40117-2拆下检查。4注意:主动转子具有右旋螺纹,从动转子有左旋螺纹,应从出、入端抽出密封组合件。9.3.8 入口箱体从入口箱体上拆下定位销,松开螺母,拆下弹簧垫,取下箱体。9.3.9 轴填料密封 (石墨密封)拆卸时,抽出 M10 50的座套螺丝,将密封护圈 Q40130-2(2/ENd)和(0/End)从箱体上拆下,拆除 Q40059-3 的护圈,抽处填料壳体 Q40129-2。应避

18、免损伤石墨环密封面,同时也避免垫环 Q40025-2 及 Q4874 石墨密封套环外观破碎和凹槽损伤的影响气体的密封。密封环与轴之间的轴向间隙允许值为 0.050.10mm,其最大允许值为 0.150mm。9.3.10 机械密封检查密封及密封套有无损坏,回装时就避免损坏“ 0”型坏,并确保其被安放密封套内,且位于 M647010 之上。9.3.11 转子(螺杆)从主机箱抽出转子之前,应把转子,石墨密封,机械密封部分及轴承支撑位置用软布保护好,避免碰损。9.3.11.1 转子在出口端间隙: 旋转轴直到锁定垂直, 处在轴上的端口水平位置, 将千分表测量杆放在轴上,用专用工具提升轴并检查间隙。允许值

19、为:主动转子与出口: 0.05mm0.075mm从动转子与出口 0.05mm0.075。9.3.11.2 转子在入口端间隙:主动转子与入口: 0.250mm0.275。从动转子与入口: 0.250mm0.275总位移:主动转子 2.225mm从动转子 1.975mm9.3.11.3 抽出转子对其外观进行检查并清洗。9.3.12 拆检时,压缩机各零、部件的尺寸配合间隙应及时做好记录,并与图纸核对,以便回装时的调整。9.3.13 压缩机拆卸下的零、部件应清洗、检查,做好标记,妥善保管,避免损伤。9.4 压缩机的回装9.4.1 压缩机回装应确保所有的零件、部件必须清洗干净,无机械损伤,机体内亦清理干

20、净。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回装。9.4.2 压缩机回装按与拆卸程序的相反的程序进行,各间隙值应保证 9.3 节中的各相应允许值范围并必须注意:9.4.2.1 确保石墨环没有被损坏。9.4.2.2 确保石墨环被安装到各自位置,可进行移动,不被卡住。9.4.2.3 确保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正确啮合。9.4.2.4 所有的安全件必须更新。9.4.2.5 在回装转子时,转子与主箱体出口端的间隙必须达到制造厂的间隙要求。必要时可通过调节止推壳体端盖与止推壳体之间或止推壳体法兰与主箱体之间的调节垫的厚度来调整。9.4.2.6 所有锁紧螺母的紧固件都应按下列扭矩规格表要求拧紧:5紧固件扭矩规格( H408 压缩机

21、)序号 部件号 紧 固 件 名 称 等级 扭矩1 M0116055 端盖与入口箱体的螺栓 M16 55 1 240NM2 M0116050 端盖与止推组合箱及止推组合箱与 出口端螺栓M16 50 1 240NM3 M40057-22 入口箱体与主箱体螺栓螺母 M30 2 810NM4 M0112035 入口轴承箱与主箱体的有头螺丝 M12 35 1 95NM5 M0112050 出口端止推壳与主箱体的有头螺丝 M12 50 1 95NM6 M0210030 密封盖与填料套之间的有头螺钉 M10 30 1 55NM7 M0210050 密封组件与箱体之间的有头螺钉 M10 50 1 55NM8

22、GB9016 主动定时齿轮与主动转子之间的锁紧螺母 677NM9 G39017 从动定时齿轮与从动转子之间的锁紧螺母 677NM10 G40038-2 固定止推套的锁紧螺母 560NM11 M0210075 止推轴承盖与止推轴承间的有头螺钉 M10 75 1 55NM9.4.2.7 在组装过程中要限制锁母与锁垫所受力矩的次数。9.4.2.8 检查所有被清洗的管路及连接件,将其紧固。10 油系统拆检、清洗、回装10.1 油泵的拆检、清洗、回装。拆除联轴器保护罩,拆下联轴器,将电机与泵脱开。10.1.1 泵、泵件和轴承箱:a. 拆开泵检查内部的清洁度及锈蚀情况,并进行彻底清除b. 清理轴承箱,并检

23、查连接面与箱体是否有损伤;c. 检查 O 型环,若有损伤及时更换;10.1.2 泵的转子及反向螺杆;a. 检查反向螺杆及转子的螺旋面,是否有毛刺、裂纹、锈蚀。回装时,应用红丹着色检查其啮合情况。b. 检查转子的密封橡胶垫是否完好,并对轴颈进行清洗,达到要求的光洁度;c. 检查转子轴承,并测量其间隙。10.1.3 安全阀(由劳动部门检验)10.1.4 确保所有内件清洗干净,无损坏,经检验合格后,泵方能回装。10.1.5 泵组安装在机座上,通过调整垫片进行找平,使其达到纵向水平 0.05mm/m,横向水平 0.10mm/m.通过调整电机,使其与泵的同心度达到径向 0.10mm,轴向 0.05mm。

24、10.1.6 电机单机试运转时,应确定旋转方向;单试合格后,复查对中,并与泵联接;11.2 油冷却器的拆检、清洗、回装:10.2.1 折除油冷器的封头端盖,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检查、清理壳体及管束,检验合格后回装;10.2.2 对其进行水压试压,试验压力:管程 0.81MP,壳程 0.75MP,试压合格后,应排净积水,做好记录。10.3 过滤器拆检,清洗及回装: 将过滤器上盖板拆下, 抽出过滤器芯,检查过滤器内部及滤芯,清洁度及锈蚀情况并进行清洗,检查合格后,回装封闭。10.4 油箱拆卸油箱上盲板,检查油箱内部清洁度及锈蚀情况;由于油箱内部无法人工清洗,需要专业化学清洗公司进行高压化学清洗详见

25、清洗方案。10.5 系统管路拆检、清洗及回装10.5.1 拆卸时, 应对系统所有的管道、 管件、阀门做好标识,拆卸工作结束应检验碳钢管6的内部锈蚀情况,及不锈钢管路的清洁度,并进行化学清洗处理,使其符合规定要求。10.5.2 对阀门的灵活性进行检查;对密封面锈蚀严重的应予以压力试验,做好记录。10.5.3 所有管道、阀门、管件、经检查确认后,进行回装。11 电机检查11.1 抽芯11.1.1准备工作准备千斤顶 3 只,道木数根, 13mm 厚硬质绝缘纸板(宽或长大于转子长度,要大整张的,内径等于或稍大于电机轴径的厚壁钢管一根。11.1.2电机顶部结构及附件的拆除。从机体取下安全护罩和封盖从凸轮

26、上取下外部风扇,并在松开螺栓之后,将凸轮从轴上取下。旋下顶部结构螺栓,并用起重机移开顶部结构,拆卸并检查辅助设施的电缆。11.1.3拆卸轴承将电机放置在木块上,且使端盖不受力,在拆轴承时,使用 2 个可调节的千斤顶,利用轴承的间隙,轻轻将轴承端提起,从而使全部轴承荷载传到千斤顶上。应避免提升过大,以免应力通过轴壳传递到端罩上。11.1.3.1 耐磨轴承当拆卸耐磨轴承时,应将驱动端及非驱动端轴承分开放置,以免安装时出现错误。11.1.3.2 驱动端轴承拧下轴承盖螺螺钉并用钩形板手拆下槽口螺母,拆下甩油杯及防护板。拆卸轴承箱并用拨出器将滚珠轴承的内部座圈拉出。用 3 个螺栓将外座圈与鼠笼分开。11

27、.1.3.3 非驱动端轴承拧下轴承盖螺栓,并用钩形板手拆下槽口螺母,拆下甩油杯及防护板,使用轴承箱拨出器将轴承箱与端罩分开,然后使用耐磨轴承拨出器将耐磨轴承拉出。11.1.4转子的拆卸11.1.4.1 用一吊索,从被取下的轴承内侧穿入并缓慢起吊, ,但并不使转子有位移,只是使吊索代替千斤顶的支撑,保证转子的中心位置不变。然后将千斤顶松开取掉。吊索和轴承接触处应垫以半圆形卡具及硬质橡胶,以免卡伤轴径。11.1.4.2将 13mm 厚硬质绝缘板, 沿转子与定子间隙的下半圆周插进去,一直到推不动为止。目的是保证转子与定子的抽出的过程中不摩擦相碰,避免损坏绝缘。11.1.4.3 将厚壁钢管套入轴头,套

28、入长度越长越好,用另一吊索将厚壁管端部套好吊起,保证转子中心位置不变,然后将原来的吊索取掉。11.1.4.4 将电动机另一端用吊索套好吊起, 保证转子中心位置不变, 这个过程要微微调整两端的吊索,使转子向右位移。11.1.4.5将两吊索调整为人字形,使转子水平并使其轴位于定子的水平中心上,任何部位转子与定子不得相碰,然后同步向右位移,并将绝缘纸板推至两端分别露出 100mm,保护绕组。当移至转子一大半露出定子时即停止位移,用道木支起定子使之不能滚动并保证转子与定子的间隙不变。这时将两只吊索松开取下,用一吊索将转子的重心部位套好并起吊,这时应垫以硬棉布或胶皮,以避伤及转子,同样应保证定子与转子的

29、间隙不变,然后将厚壁钢管及道木取掉,继续向右位移,直至将转子取出。取出时一定要注意不得使转子碰击定子的任何部位,并将转子轻轻地放在用道木垫好的干净平台上,用木模支好。11.1.5检查电机抽转子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1.1.5.1定子内部清洁无杂物。11.1.5.2电机的铁心、轴径应清洁、无伤痕和锈蚀现象;通风口无阻塞。711.1.5.3绝缘绕组层应完好,绑线无松动现象。11.1.5.4 定子槽楔应无断裂、凸出和松动现象,每根槽楔的空响长度不应超过其 1/3,顶部槽楔必须牢固。11.1.5.5风扇方向应正确,叶片无裂纹。11.1.5.6电机绕组应连接正确,焊接良好。11.1.5.7电机的轴承:工

30、作面光滑清洁、无麻点、裂纹或锈蚀。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良好,无松动,转动灵活无卡涩。11.1.6轴承清洗,用溶剂油清洗轴承,在清洗剂挥发后,快速用新油脂涂于轴承上,将其全部包于油纸内,直到重新组装为止。11.2 组装按拆卸时的反顺序进行。11.3 试验11.3.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在运行温度时绝缘电阻,定子绕组不低于 6M,吸收比不低于 1.2。11.3.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 1%。11.3.3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条例下列规定:试验电压为定子额定电压的 3 倍,即 18KV,15min。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

31、漏电流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 20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11.3.4 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 10kv,时间 1min。11.3.5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时间可为 2 小时,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温度及前后轴承温度。12 仪表的拆检12.1 开箱后首先要根据装箱单对仪表的数量、规格、型号进行核对。12.2 对随机附带的压力表、压力开关、热电阻、热电隅、双金属温度计应按供货数量的2%-5%抽查。12.3 对带有电器元件的各类变送器要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检查仪表的基本误差及变差;对接有输出的仪表的动作值进行校验,并检查其接

32、点的动作情况。12.4 轴振动、轴瓦温度监测系统成套供货的探头趋近器等应检查下列项目,并应符合设计和制造厂文件及标准规定。12.4.1 在机器未拆开前,应检查探头与趋近器回路,根据其静态工况下间隙的电压值,判断探头、趋近器及延伸电缆的完好状况。12.4.2 测量绝缘电阻。12.4.3 在轴泵拆开后,检查探头与趋近器匹配特性。12.4.4 检查监视器精度。12.4.5 检查报警及联锁系统。12.5 盘装、报警设定单元应检查下列项目,并符合设计文件和制造厂标准的规定。12.5.1 测绝缘电阻。12.5.2 检查盘装仪表输入指针的指示精度。12.5.3 检查报警设定值的精度。12.5.4 检查报警的

33、不灵敏区。8因随机图资料不全给施工及拆检带来不便之处,要协同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施工顺利进行。12.6 VCM 压缩机仪表存在以下问题:12.6.1 图纸问题:旧压缩机随机图纸第四卷缺少下列图号 6813/EL/001、002、004、008、012017。(根据实际情况绘图,由甲方确认)12.6.2 缺少随机仪表清单。12.6.3 仪表的接线盒密封圈老化。 (统计所有的垫圈、垫片的规格数量,上报甲方)12.6.4 缺少卸载阀。(由甲方负责查找)12.6.5 气源管接头拆开后胀圈是否能用。 (统计不能用的规格数量,上报甲方)13 压缩机联轴器找正对中13.1 安装联轴器13

34、.1.1 确定制造厂提供的联轴器适用的膨胀温度为 100120。13.1.2 清洗轴端和联轴器内孔,使其达到相应的光洁度要求。13.1.3 检查轴端外径尺寸及联轴器内径尺寸配合公差及配合形式,确定联轴器定位销钻孔位置。13.1.4 将半联轴器均匀加热,使之膨胀,其内径尺寸与轴颈配合尺寸产生过渡配合后,按要求迅速将联轴器安装轴端上,待冷却后使之达到紧固配合,注意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冲击或碰撞,避免损坏轴承。13.1.5 联轴器宜选择用加热板加热或在 100120的油中加热,且快速装配在轴端上,不要对其进行局部加热,以免引起局部变形。13.1.6 装有适配器的联轴器,其螺栓已经被拧紧,在任何情况下

35、都不要拆开组合体,带有适配器的联轴器通过插口调节器安装在凸轮上。13.2 联轴器的对中13.2.1 联轴器的外观检查应无损伤、毛刺、裂纹等缺陷,用千分表检查其径向与端面跳动的偏差值:单片联轴器安装的径向与端面的允许偏差为径向 0.10mm、轴向 0.127mm(从轴中心到千分表)13.2.2 机组安装找正工具及调整操作符合下列规定:13.2.2.1 千分表检验合格,精度应符合测量的精度要求。13.2.2.2 表架应结构坚固, 重量轻、刚度大,安装牢固无晃动。 使用时应先测量表架挠度,以校正测量结果。13.2.2.3 应避免在阳光照射或冷风偏吹情况下进行对中。13.2.2.4 调整垫片应清洁、平

36、整无折边毛刺。13.2.2.5 必须按制造厂提供的找正图表或冷态对中数据进行对中。径向偏差允许为 0.15mm,轴向偏差为 0.09mm。13.2.2.6 对于挠性联轴器, 准确找正是必要的, 找正误差越小,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应遵守联轴器制造商的说明书,且应遵守以下几点:13.2.2.6.1 以对角线的方式拧紧基础螺栓,确保基架不变形;13.2.2.6.2 检查电机与机座间隙;13.2.2.6.3 找正后,将电机座与机座上的销孔绞削至规定配合尺寸, 将定位销放入销孔内。13.3 联轴器对中程序13.3.1 将两个半联轴器相互联接,应在圆上划出对准线,并装设专用工具,如图:913.3.2

37、将两个半联轴器一起转动,每转 90 测量一次,记录 5 个位置的径向测量值 a 和轴向测量值 b,并分别记录位于同一直径两端的两个千分表 b和 b或两个测点的轴向测量值,如图所示:13.3.3 当在测量值 a1=a5 及 bb= b2b5时,应视为测量正确,测量有效。13.3.4 联轴器两轴心位移应按下式计算:ax=(a2-a4)/2 (1)ay=(a1-a3)/2 (2) a= ax2+ay2 (3)式中:a1、a2 、a3 、a4径向测量值( mm):ax 在 x-x(水平)方向的径向位移( mm):ay在 y-y(垂直)方向的径向位移( mm)a 测量处两轴心的实际位移( mm)。13.

38、3.5 联轴器两进行轴线倾料按下式计算:QX=(b2+ b4)-(b2+ b4)2d (4) QY=(b1+ b3)-(b1+ b3)2d (5)Q= QX2+QY2 (6) 式中:b1、b1b4、b4轴向测量值( mm);QX X-X (水平方向);(mm) QYY-Y(垂直方向);(mm)Q测量处两轴线的实际倾斜值( mm)14 管道安装(与压缩机联接部分)14.1 管道与机组连接时符合下列规定:14.1.1 管道与机组最终连接时,应在联同器上用千分表监测其径向位移,径向位移不应大于 0.05mm。14.1.2 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与机器法兰平行且同心,法兰面平行度应不大于法兰直径的

39、1/1000且全部螺栓在孔内无卡涩。14.1.3 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的间隙,以能顺利插入垫片的最小距离为宜。14.1.4 碳钢管道内壁必须采取相应的除锈措施进行处理。14.1.5 管道的安装,试压吹扫及清洗应符合国标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14.1.6 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之外的附加荷载。1014.1.7 管道在试压、吹扫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机组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其偏差应符合第 12 条的规定。15 压缩机拆检后的养护由于压缩机拆检安装完毕,现场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不具备试车条件,因此必须对压缩机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15.1 对压缩机本体内进行充氮保护,并设

40、置压力表,以便定期检查补充氮气。15.2 对于油路系统要定期油循环,可每 3 天开车半小时。15.3 要定期盘车,在油循环的同时进行盘车,每次盘车 23 圈且盘车至原螺杆的 180的方位。16 机组试运转详见试车方案17 技术文件按 HG20237-9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要求执行, 必须与施工同步,数据准确,签证齐全。18 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保证措施18.1 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18.2 配管时严禁强行组对,管道的重量不能加在机体上;18.3 解体时,对各零部件应认真标识,妥善保管,严防丢失,并应尽快回装;18.4 清洗时,清洗剂使用应注意安全防护;18.5

41、 清洗结束后,废料妥善处理,符合项目部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规定要求;18.6 做到文明施工,保持现场整洁。19 压缩机拆检易损及备件一览表 压缩机型号: MK3AS/HI/4013/50部 件 号 名 称 数 量 现有/无备件 备 注HH681308030 机械密封 4 有Q40012-12 轴颈轴承 4 有Q40022-4 石墨环 12 有 已坏 2 个Q40031-2 出口端盖板垫片 2 有Q40035-2 入口端盖垫片 1 有Q4911 垫片 1 有Q40135 垫片 1 有Q40114-2 侧部芯孔盖垫片 2 有Q40115-2 侧部芯孔盖垫片 2 有Q40116-2 底部芯孔

42、盖垫片 1 有Q4931 锁垫-125mm 1 有G30028 直径 7/16铜垫 64 有G39016 锁母 125mm 1 有G39017 锁母 100mm 1 有G4001 100mm 锁垫 1 有G43012 “O”型环 5.984 1 有G43026 “O”型环 1 有G51059 从动反向止推垫 1 有Q40038-2 85mm 锁母 2 有Q40046-2 石墨密封垫片 2 有11压缩机型号: MK3AS/HI/4013/50部 件 号 名 称 数 量 现有/无备件 备 注Q40054-2 密封套垫片 4 有Q40055-2 输入轴键 1 有Q40056-2 止推轴套键 2 有Q

43、40058-2 85mm 锁垫 2 有Q40059-2 “O”型环 4 有M6512020 弹簧直径 长 =12 20 4 有Q40025-2 垫环 8 无Q40036-2 输入轴密封 1 无 易损Q40014 定时齿轮垫片 (从动) 1 无 易损Q4874 石墨密封套环 8 无 易损Q4876 石墨密封垫圈 4 无 易损G51058 主动反向止推垫 1 无Q40050 石墨密封盖垫片 1 无 易损Q40060-2 调节垫片 16 无油泵型号 HJA60-4部 件 号 名 称 数 量 有无备件 备 注A6 止推环 2 无A9 槽球轴承( 2 道密封、低温) 2 无A10 簧环(内部) 2 无A

44、11 簧环(外部) 4 无A15 “O”型环 4 无A16 轴承箱垫 2 无A16A 轴套及夹芯板垫 2 无B1 机械密封 2 无C2 垫片 2 无油冷器型号 CP809-2-Weg部 件 号 名 称 数 量 有无备件 备 注9 垫片(管板与壳体间) 2 无10 垫片(管板与管箱间) 2 无11 垫片(管箱与盲法兰间) 2 无油过滤器型号 IDGH-3-700-3 ANSI-150LBS.RF部 件 号 名 称 数 量 有无备件 备 注滤网 4 无“O”型环 4 无注:由于图纸不详故无法提供备件详细规格型号。1220 压缩机组工序控制表机组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检查项目 等级机组及附件验收 C基础

45、复查 C灌浆前检查 AR联轴节对中 AR机组安装 AR机组安装完整性确认 B机组拆检、组装情况 CR油系统冲洗 A油系统整定 B冷却系统 C冷凝真空系统 B控制和保护系统 B盘车装置检查 C试运转 AR21 劳动力组织职责 人数 工种 人数队长 1 钳工 3技术员 1 电焊 1检查员 1 氩弧焊 1安全员 1 气焊 1材料员 1 起重 3管工 3电工 1合计 1822 主要消耗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棉纱 kg 50棉布 m 10汽油 桶 1钢板 10机油 桶 5CCL4(清洗剂) 桶 1面粉 kg 501323 主要施工机具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1 吊车 50T 台 12 电焊机 2

46、1KW 台 13 氩弧焊机 台 14 千斤顶 10T 个 35 倒链 2T 5T 台 2/26 钢丝绳 1/2 3/4 条 20/507 砂轮机 125 台 28 空压机 台 19 条式水平 1mm/m 2mm/m 个 1/110 钳工水平 0.02mm/m 个 311 千分表 0.01mm (0-10) 块 312 手锤 0.5kg 把 313 卷尺 5m 把 214 游标卡尺 把 115 内径、外径千分尺 把 1/116 塞尺 把 217 试压泵 台 118 撬杠 把 319 鍽铲 把 620 尖铲 把 621 活络扳手 套 122 力矩扳手 套 123 套筒扳手 套 124 梅花扳手 套 125 内六方扳手 套 126 油槽 2000mm 700mm 个 224 施工进度控制表工序 项目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VCM安装就位压 压缩机拆检缩 管道安装机 试车前准备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