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2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35416495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2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2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2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2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学案2苏教版必修(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先自读课本56页,后依次完成下列问题)1、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有:神创论、_、化学起源说、特创论等。现得到公认的是化学起源说。2、雷迪的实验就是一块肉不接触苍蝇,一块肉_. 结果:与苍蝇接触的肉上出现了_,不与苍蝇接触的肉上_.雷迪实验的问题是_.雷迪实验的结论是:肉上产生的蛆与_有关,是_产生的,产生的后代幼体。(_不是自然发生的)。知道?蛆是苍蝇的幼虫时期,苍蝇是由蛆发育成的,蛆又由受精卵发育的。雷迪的实验思想是:做_个实验对照(对照实验),得出结论,证明问题。3、现在来看,尼达姆的实验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_.4、下述分析尼达姆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正确?_.失败的原

2、因是:实验不严密、不严格,有未考虑到的因素,未真正达到将瓶中的营养液与微生物隔离开。(微生物很小,肉眼看不见,到处都有,空气中有,瓶壁内有,软木塞上有,羊肉汤煮沸时间短,里面有未被杀死的原来微生物等,所以他实验失败了,得出错误结论,而不是正确结论。)5、下述关于巴斯德实验的叙述,正确吗?_ 巴斯德实验对比尼达姆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巴斯德做法达到了真正将瓶中的营养液与微生物隔离开了。6、关于斯巴兰扎尼的实验(1)、A与C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与_有关。瓶内肉汤污染与_无关.(A、C瓶中煮沸时间短,都已含有未杀死微生物)(2)、A与B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肉汤污染与_无关.而与_有关。(有细菌通过软木塞

3、进入瓶内肉汤。)(3)、A与D能否形成对照,得出结论?_,有两个条件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怎样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4)、C与B能形成对照?_(5)、C与D能形成对照?_结论是:污染与未污染与_有关。(煮沸时间短,原有微生物未被全杀死;煮沸时间长,微生物都被杀死。)(6)、B与D对照结论是:污染与未污染与_有关。(_可能有微生物通过,_则微生物无法通过。) 7、根据答案内容写出问题是_. 答案:不赞同,因为(1)空气中本身含有微生物(空气中微生物自己繁殖出后代,不属于自然发生)。(2)存在不需要空气的微生物。 8、斯巴兰扎尼的实验是证明微生物是不是自然发生的。( )但他的实验设计中最好应允许肉

4、汤接触空气,但空气必须是无菌的,不能带进去细菌。(做到这样的实验条件不容易想到,斯巴兰扎尼未做好)。巴斯德做的巧于斯巴兰扎尼吗?他是怎样做的?(阅读课本810页,完成下面2题) 9、科学实验的方法过程是_。 10、池塘水中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_。 11、(补充)实验设计的原则有:(1)科学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单一变量原则(4)可重复性(5)对照原则(空白对照、自身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等)(6)简便性二、知难知易知重点:1、 知道题:_2、基础题:_3、重点题:_3、 难点题:_5、知识点总结有:_三、完成作业: 1、雷迪通过实验回答了“蛆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实验中,他考察的变量是(

5、) A、腐肉上是否有苍蝇 B、腐肉上是否有蛆 C、苍蝇是否与肉接触 D、蛆是否与肉接触2、检验预测正确与否的最佳途径是( ) A、巧妙设计实验 B、观察 C、预期 D、讨论 3、为使观察结果表达得更加准确,可使用()A、测量B、继续观察C、设计实验D、分析数据、巴斯德在斯巴兰扎尼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鹅颈瓶实验”,其目的是()A、这种弯曲的“鹅颈”可以使肉汤与空气完全隔绝B、这种带有弯曲细管的瓶是敞口的,空气可以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C、证明污染物来自营养液D、验证斯巴兰扎尼的实验结论,即只有在密闭情况下才能保持无菌 5、我国古代有“天地合气万物有生”“腐草

6、为萤”和“蝉固朽木所化也”等说法,这契合了下列哪种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A、神创论B、特创论C、化学起源说D、自然发生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只有通过仪器观察,才可以得到精确结果B、科学的测量应力求准确,因而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C、预测也可能出错,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检测预测的对错D、运用数学的知识整理、归纳、分析数据,便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 7、“自然发生说”的支持者是( )A、雷迪 B、巴斯德 C、尼达姆 D、斯巴兰扎尼 8、使“自然发生说”首先产生动摇的是( ) A、雷迪 B、巴斯德 C、尼达姆 D、斯巴兰扎尼9、彻底终结“自然发生说”的科学家是( )

7、A、雷迪 B、巴斯德 C、尼达姆 D、斯巴兰扎尼 10、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需要实验加以解决,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 ) A、单一变量原则 B、等量原则 C、对照原则 D、前三项均是四、本课学习所思1、2参考答案 一、自学导引1、自然发生说 2、接触苍蝇 、蛆 、不出现蛆、蛆是从哪里来的? 苍蝇、苍蝇、蛆、2。3、失败了 4、正确 5、正确 6、(1)密封还是塞上软木塞、煮沸时间(2)煮沸时间、塞上软木塞 (3)不能 (4)不能 (5)能、煮沸时间(6)是否是塞上软木塞 还是密封、软木塞、密封 7、课本第7页分析题 8、正确、巴斯德实验巧妙,他的实验设计未隔绝空气,却成功地阻碍了空气中的细

8、菌。他是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9、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结论 10、变形虫、草履虫、眼虫、衣藻等。三、课外作业 1C 2A 3A 4B 5D 6A 7C 8A 9B 10D1、2参考答案 一、自学导引1、自然发生说 2、接触苍蝇 、蛆 、不出现蛆、蛆是从哪里来的? 苍蝇、苍蝇、蛆、2。3、失败了 4、正确 5、正确 6、(1)密封还是塞上软木塞、煮沸时间(2)煮沸时间、塞上软木塞 (3)不能 (4)不能 (5)能、煮沸时间(6)是否是塞上软木塞 还是密封、软木塞、密封 7、课本第7页分析题 8、正确、巴斯德实验巧妙,他的实验设计未隔绝空气,

9、却成功地阻碍了空气中的细菌。他是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9、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结论 10、变形虫、草履虫、眼虫、衣藻等。三、课外作业 1C 2A 3A 4B 5D 6A 7C 8A 9B 10D1、2参考答案1、自然发生说 2、接触苍蝇 、蛆 、不出现蛆、蛆是从哪里来的? 苍蝇、苍蝇、蛆、2。3、失败了 4、正确 5、正确 6、(1)密封还是塞上软木塞、煮沸时间(2)煮沸时间、塞上软木塞 (3)不能 (4)不能 (5)能、煮沸时间(6)是否是塞上软木塞 还是密封、软木塞、密封 7、课本第7页分析题 8、正确、巴斯德实验巧妙,他的实验设计未隔绝空气,却成功地阻碍了空气中的细菌。他是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9、观察、问题、假设、推论、实验、结论 10、变形虫、草履虫、眼虫、衣藻等。三、课外作业 1C 2A 3A 4B 5D 6A 7C 8A 9B 10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