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剖析

上传人:jiz****88 文档编号:13540301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某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某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某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自来水厂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剖析(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镇水质提升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湖南湘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OO九年三月1某镇水质提升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目第一章 总 论 11.1 项目名称及承建单位 1.1.2 项目概况 2.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42.1 项目背景 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第三章建设条件 81.1 地理位置及区域优势 8.1.2 社会经济 9.1.3 自然条件 1.0.第四章镇域规划 141.2.1 镇域规划发展总目标 1.41.2.2 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1.51.2.3 产业发展策略 1.6第五章建设方案 23(1) 城市给水现状 2.3(2) 供水量规模确定 2.7(3) 水厂扩建方案 3.2第六章环境

2、保护 442.1 环境现状 4.4.2.2 项目施工时的环境保护 4.42.3 项目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4.5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62.2.1 建设工期 4.6.2.2.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6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73.1 建设投资估算 4.73.2 分年资金投入计划 4.83.3 资金筹措 4.8.3.4 投资估算报表目录 4.9第九章项目效益分析 50第十章结论及建议 523.3.1 结论 5.2.3.3.2 建议 5.2.附表附表 1 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 2 新增资金分年投入计划表附图附图 1 某镇区位分析图附图 2 某县给排水规划图第一章 总 论4.1 项目名称及承建单

3、位 项目名称:某镇水质提升工程项目 承建单位:某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承建单位简况:某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湘明电200364 号文件和县政府 2003 年第六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由县政 府决定并以华政函 200340 号文件批准成立的。 2003年 8月 25日在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注册,公司注册资本 5000 万元,具有独立法 人资格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加挂“某县城建投资管理中心”事业单 位牌子,归口县财政局管理,下设办公室、财务计划部、工程建设部 和综合经营部。 2007 年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华委 200714 号); 核定管理中心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15 名,其中管

4、理人员 7 名,专业技 术人员 8 名,核定领导职数为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现实际在岗 17 人。公司位于某镇水乡街 1 号,办公场所设某县财政局二楼。经 营范围包括:城市建设投资项目的管理;城市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 多渠道、 多形式等筹措城市建设资金, 并代表政府进行城市建设资金 的举债和还贷;统一运作国有城建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垄断经营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 负责城建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对外 招商和开发经营;对贷款建设、收费还贷项目的管理;自有资产、资 金的运作经营开发;县政府授权管理的其他工作。经县政府授权,公 司享有城市国有资产经营权、 筹资和独资经营权、 投资收益

5、权以及国有资产依法处置权。4.2 项目概况4.2.1 编制依据4.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 年1月 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4次会议通过 )。4.3.2 城市供水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58号) 。4.3.3 某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52020);4.3.4 某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20052020);4.3.5 某县城市总体规划图( 20052020);4.3.6 某县给水排水规划图( 20052020);( 7)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8)某县供水管网现状图;( 9)某县现有水厂调查报告;( 10)某县历年供水量资料;( 11)某县城区岩土

6、工程勘察报告;(12)某县河 100年、 50年、 20年洪水位标高;常水位标高;( 13)某县卫生防疫站水源水质分析报告。( 14)集中用水资料;4.2.2 编制原则( 1 )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 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 人民生活的需要。( 2)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确保工业企业及科研用水的水量与水质要求。 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 农业项 目的发展。(3)城市供水水源建设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 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4)加强水源保护,历行节约用水。(5)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7、,精心编制,做到方案可行、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6)根据客观实际, 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尽量节省工程投资、节省用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4.2.3 编制范围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范、规程,对拟建项目建设必要性, 项目的战略定位、建设规模、建设条件、总体建设方案、环境保护、 项目实施计划以及投资估算、 融资方案、 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 析、测算、研究、论证。形成项目建议书,供决策参考。4.2.4 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某镇即某县县城所在地, 某县水质提升工程拟建设地点位于二水 厂北侧,处县城迎宾北路,紧靠某县河,原属环城砖厂用地。项目建设的主要

8、内容包括:1、取水工程;包含取水头部,取水泵房,原水输水管等。2、净化场工程; 包括扩建的自来水厂的各构筑物、建筑物的修建,自控设备、化 验设备等的安装。3、与水厂建设相配套的基础设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1 项目背景 城市因水而产生、因水而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等活动都离不 开水, 当城市的规模和地位达到一定程度时, 城市的供水保障要求也 提出来了。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为保证城市安全供水要求必须建 立供水保障体系。城市人口的增加, 供水普及率的提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导致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 工业的发展, 人类各项经济活动的频 繁这些都对用水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另一

9、方面原有供水能力的落后以 及城市供水管网的不完善和老旧使得城市供水出现短缺。 城市供水的 短缺包括水量短缺, 也包括水质短缺,它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也影响了供水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它也制约经济的发展, 从而制 约城市的发展。目前,某县城用水十分紧张,供需缺口较大。是涉及城区千家万 户的民生大事。市民反响强烈,迫切要求政府解决好县城用水问题。某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供水工作, 已将县城乡饮水工程列 为县办头等大事, 正式组建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 抽调多部 门、多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实施某镇水质提升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并于去年正式启动了某镇水质提升工程的主要配套建设城市供

10、水管网网改建工程,目前已完成 11 条大型供水主管的改建,为某镇 水质提升工程的扩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二水厂地处县城迎宾北路, 紧靠某县河。 某镇水质提升工程计划 用地位于二水厂北侧,原属环城砖厂用地,现已停产多年。该地域地 势平坦,不属农田,无拆迁,规划建设时能将新、老厂区整体连接, 既能节约投资成本,又方便运行管理。5.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1 改善城市供水环境的要求 目前某县城的供水水源一部分是地下水水源。 由于某县城为地下 水贫水区,随着抽水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单井抽升水量 逐步减少, 同时供水成本随着抽升高度的增加、 输水距离的延长而大 幅度增长, 尽管如此,城市供水

11、量也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总 量要求。另外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已引起周边地面、 房屋塌陷、开裂; 农田、鱼塘失收。因此当城市供水量日渐增大时,扩大某县河供水规 模进行某镇水质提升工程是改善城市供水环境、 缓解城乡矛盾、 满足 城市用水要求的需要。5.2.2 缓解目前供水压力的需求某镇现有镇域人口 13.8 万,其中小城镇居民 11 万,根据 2005 年 -2020 年某县县城总体规划人口与用地规模认证报告某县县城 人口至 2010年为 15万人, 2020年为 25万人。按照城市综合用水 量标准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计算,预测至 2010 年城市日 用水量为 6万吨, 2020年为 15

12、万吨。而目前某县一、二水厂对地下 水和地表水的水处理能力分别为 0.8 万吨/日和 2 万吨/ 日,合计仅 2.8万吨/日。按照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0.6m3/人d计算, 需求量已达到 66000m3/d ,供水率不到 50%,其水处理能力与目前城 市需求量 4.3 万吨/日相差 1.5 万吨/日,与县城发展至 2012年城市 日用水量为 6万吨相差 4.0 万吨/日。城某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已 成为制约城某镇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对某县水质提升扩建势在必 行。本项目建成后, 新增供水能力 40000m3/d ,加上现有的供水能力, 可以满足近期城某镇居民的用水需求, 将彻底改变目前

13、供水紧张、 水 压不足、水质无法保证的问题,为居民安居乐业、建设和谐社会作出 贡献,社会效益显著。5.2.3 保证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产业发展需求 某县是“湖南省纺织产业基地县” ,纺织行业已列入全省 50个重 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棉纱、涤纶缝纫线、印花巾被为主 的纺织生产格局。食品加工方面已形成了蔬菜加工、酒类饮料生产、 某县土特产等门类比较齐全的食品产业体系, 2007 年,全县规模以 上加工企业 24 家,完成总产值 13.4 亿元,产业连基地 60 万亩,带 动农户 7 万户,安排就业 4000 人。同时,旅游、物流、电子产业也 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 本项目的建设,将打破困扰

14、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某县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供水条件,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主攻 新型工业、做强优势农业、建设秀美城乡、构建和谐某县”的发展战 略提供有力的保障,为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 把某县建成全省纺织工业大县、农业产业化强县、食品加工大县、旅游热县、 湘鄂边物流中心和湖南省电子工业大县, 跻身全省经济强县 行列打下坚实的基础。5.2.4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供水不足一直制约着某县经济的发展。 由于供水不足, 只能保生 活用水而压工业用水, 造成了工业用水水价大大高于生活用水水价的 问题,而且用水旺季,部分耗水量大的企业只能因缺水而停产。一方 面,现有的工业企业因供水

15、不足、 水价过高无法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 造成投入产出的比例失衡、 利润不足, 无法实现财富积累和扩大再生 产。另一方面,由于供水能力不足, 影响了县城的招商引资环境环境, 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该项目建设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需要。5.2.5 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需求对某县水质进行提升, 增加某县河供水规模, 是保护地下水资源, 合理开发地表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环境的客观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能 够更进一步的完善多水压供水的供水模式, 能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保 证供水安全性。52第三章 建设条件5.3.1 地理位置及区域优势某镇地处县境中部,襟山带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 33 56

16、, 北纬 29 31 46。某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 岳阳市西境。 北倚长江,南滨洞庭湖。 周邻 6 县(市)、场,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 南连国营北洲子农场, 北接湖北省石首市, 东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 而望。全县集雨面积 1607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0.76%,现辖 20个乡镇, 449个村场(居委会) ,总人口 72.13 万人。某县是发展中的交通枢纽。某县地处湘北鄂南结合部,古称“川 原要会、湖湘名区” ,是湖南省仅有的两个长江口岸县(市)之一。 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高等级的省道 306线、202线、203线贯穿 全境。 县城距京广铁路、 京珠高速公路和城

17、陵矶外贸码头仅 50 公里, 距长沙黄花机场仅 2 小时车程,已形成到岳阳“ 1 小时交通圈”和到 长沙、武汉“ 23 小时交通圈”。杭瑞高速(浙江杭州云南瑞丽) 公路已经动工建设,高速公路途径里程有 45 公里、 2 个互通接口。 荆岳铁路南线途经某县的方案已经确定, 铁路的建成将改写某县没有 铁路的历史。与此同时,国家新一轮长江码头建设全面启动,塔市驿 码头将由 3000吨级提升到 5000 吨级以上,并与岳阳市城陵矶外贸码 头实行联管联运;“十一五”的头三年,县内已经完成 1 000公里通村 水泥公路建设。5.3.2 社会经济城某镇即为某县城所在地,分为河东、河西及新区三部分,由某 县一

18、大桥、 某县二大桥及多座造型别致的石拱桥相连。 河东部分为工 业园区和教育区,河西部分为党政机关驻地和商业、文化区。城某镇 政府位于迎宾北路最北端, 新区为马鞍山经济开发区, 县政府座落在 马鞍山脚下。城某镇集雨面积 11.8 平方公里 , 耕地面积 572 亩。城某镇下辖 12 个街道社区居委会, 3个农村村场、 13 个村民小组、 59 个居民小 组,总人口 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865 人。(1)经济指标(GDP财政收入、税收等)2007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3.70 亿元,增长 12.5%;实现财政总 收入 2008 万元,增长 28.7%;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8.84 亿元

19、, 增长 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 3800元,增长 12.6%。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11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0%;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 32.4 亿元,同比增长 2.1%;第二产业增加值 50.0 亿 元,同比增长 22.8%,其中工业增加值 45.4 亿元,同比增长 24.0%; 第三产业增加值 31.0 亿元,同比增长 15.6%。社会消费品总额 31.8 亿元,同比增长 19.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6.1 亿元,同比增长 56.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38 元,同比增长 20.0%;农民人均纯收 入 5825 元,同比增长 1

20、 4.0%。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 2007 年的 34.1:38.2:27.7 调整为 31.7:42.2:26.1 ,工业经济主导全县经济的 局面得以进一步巩固,加快了传统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县转变的步伐, 新型工业化带动了农业产业化, 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新型工业顺 势扩张。(2)工农业及第三产业状况产业布局合理,工业园初具规模。园区总体规划面积 9.37 平方 公里,首期开发面积 4.3 平方公里。园区纺织业发达,已有规模纺织 企业 20家,纺纱规模 40 万锭,某县已成为湖南省纺织产业基地县。服务、旅游业兴旺,共有专业旅行社 4家,旅游接待饭店 6 家, 其中星级饭店(宾馆)

21、3 家,“农家乐”休闲餐馆 300 家,2007 年完 成旅游总收入 2.95 亿元。5.3.3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某县位于扬子准地台的江南地轴上, 处于洞庭湖凹陷与汉水凹陷 的接触部, 属于既具有强烈挤压稽皱上升运动, 又有升降运动的江南 古陆,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丘岗隆起,东西低平开阔,微向东洞庭湖 倾斜。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 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 间有溪谷平原, 中南部为丘岗区, 其余为平原。 从最高峰雷打岩 (海拔 382.9 米) 到最 低点东湖湖底(海拔21米),高差361.9米,县城标高35m-26m大 部分地面标高在30m左右。现代地貌主要是由于燕山运动形成的“某 县隆起”与长

22、江洞庭湖泄洪所起的控制、塑造作用所形成。境内地层发育齐全, 但由于先期构造的破坏, 岩浆岩的侵入及第 四世纪沉积物的大面积覆盖,因而古生界全部缺失,元古界、中生界 各缺失一部分。以新生界第四纪最发育,次为白垩纪,元古界则在桃 花山有大量出露,南山也有零星露出。境内岩浆岩出露面积为 170 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桃花 山一带,均为花岗岩类,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期和晚期。全县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滨湖平原) 、 山地(岗地、丘陵、低山) 。主要山岗山岭有:东山诸山(桃花山、 昂头山、望夫山、小墨山、 狮子山、天井山、墨山、七女峰、 龙秀山、 鼎山、黄湖山)、南山诸山(禹山、凤山

23、) 、独立诸山(马鞍山、白鼎 山、团山、层山)。 水文、气象(1)气候 某县属北亚热带,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型,在中国气候分区中, 属长江中游气候大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光照充足,雨量适度,温暖 湿润。冷空气由此侵入湖南,冬季多寒潮,夏季降水集中,往往形成 风、雹、涝灾害。据某县气象部门资料(19591986):历年平均气温16.70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2.6C历年最大雨量1699.9mm历年最大日雨量227.8mm历年平均降水量1205.3mm历年最小降雨量913.0mm最大风速 1 0分钟平均数18.3m/s实测最大风速40m/s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0m/s多年

24、平均可照时数4425.9h多年平均蒸发量1247.7mm(2)水文某县湖泊众多,地表水域广阔。其中地表水主要有长江 (荆江段 ) 、 某县河及华一水库。湖泊共有 25 个,内湖水面 13.04 万亩,其中较 大湖泊 10 个。长江 长江从湖北省石首市流入县境,从塔市驿镇五码头处进入县境 后,绕境蜿蜒东下,经塔市驿镇、新沙洲等地,至与岳阳交界的洪水 巷处出境,全长33km据某县自来水公司收集的资料:长江塔市驿 段水文资料如下:P=18洪水位:41.39m (洖淞);P=28洪水位:41.08m (洖淞);月平均最大流量 33508m3/s;P=978枯水位:22.92 (洖淞)mP=978枯 水

25、流量:32608m3/s2某县河某县河自北向南穿过某县城, 原系长江调弦口分洪所形成的平原 河流,北经调关闸与长江相连,南由六门闸和洞庭湖相接,全长 60.2km(其中湖北段12km),河床高程23.028.0m。其水源来自沿线 1699km积雨面积内的雨水,流域内年平均降雨量 1205.8mm据调查 某县河水文资料如下:全年水位:26m-35m (洖淞);丰水期: 4月-9 月;丰水期水位:28m-35m (洖淞);蓄水量:790X 104用(对应水位26m)7960X 104m3 (对应水位 34.5m)。O湖泊尽管某县境内湖泊较多, 但大都淤积严重, 其常年湖水面积及蓄 水量逐年减少,尤

26、其在枯水季节,除个别湖泊有连片水面外,其余只 有湖中心有水。 在某县境内湖泊中要数东湖最大。 东湖位于新生大垸 内,是县内第一大调蓄、养殖两用湖,据 1 988年资料,实有水面 34800 亩,最高蓄水位为 29.43m ,最低蓄水位为 26.3m 。 工程地质 某县城为第四系堆积垄岗地形、堆积平原地形和堆积阶地地形, 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规划范围内未见有沉陷、 断裂等地层运动及勘测 报告,建设用地受工程地质条件影响不大。 但河东地区根据勘探和当 地建设经验,有不规则软流层分布,增加了投资和建设难度;河西虽 为平原农田用地,但地基条件较好,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更适合 建设。第四章 镇域规划

27、镇域规划发展总目标根据规划,县城规划区主要范围为某镇的全部( 12 个居委会、 3 个村、 1 个场);护城乡政府驻地麻浬泗和农科所及田家湖渔场、蔡 兴村、李家桥村、普圣堂村、城南村、白鼎村、治湖村、万圣村、华 光村、津湖村、益丰村等 11 个村场及五星村、卫星村的部分;万庾 镇的唐家村、新生村等 2 个村及官洲村、蔡田村、江流村、许沟村等 4 个村的部分;胜峰乡的清水村、十里铺村、跃进村、石伏村、珠头 山村等 5 个村;治河渡镇政府驻地及治河村、黄蓬村、荆湖堂村、红 星村等 4个村。规划区土地总面积约 96 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左右,到2010年全县人口为72.64 万人

28、,其中城镇人口 26.2 万人,城市化水平达 36%。2020 年全县人 口为 75.3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6.9 万人,城市化水平达 49%。近期(2006-2010年):到2010年GDP总量达到117亿元左右。 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 25.2 : 46.6 : 28.2。人均GDP1600元; 远期(2011 -2020年):至U 2020年GDP总量达到304亿元。第一、 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 12.2 : 53.7 : 34.1。人均GDP3900元。工业生产总值近期 (2010 年) 达到 150亿元,年平均增长 14, 远 期(2020 年)达到 500 亿元,平均年

29、递增 11;财政收入近期 (2010 年) 达到 4 亿元,年平均增长 8, 远期(2020 年)达到 8 亿元,平均 年递增 8。近期(2010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800元/ 年,年平均增长 8,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500 元/ 年,年平均增长 9;远期 (2020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8000 元/ 年,年平均增长 7,城镇居民达 到人均纯收入达到 15000 元/ 年,年平均增长 8,总体达到富裕型 小康水平。 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时间,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植 1 个税收过亿元的支柱产业, 建设 3-5 个税收达千万元的重点企业,

30、 每 个产业集群培植 1-2 家大型企业集团, 培育 1-2 个叫响全国的名牌产 品。到 2012 年,全县六大产业完成总产值 257.88 亿元、增加值 110.0 亿元、销售收入 220.7 亿元、税收 5.0 亿元,年均分别增长 19.3%、 18.0%、23.1%、32.0%。 分项目标: 纺织产业:建成包括纺纱、织造、染整及制衣在内的完整纺织产 业链、湖南纺织第一县,国内知名的纺织产业集群。到 2012 年,纺 纱规模达到 100万锭、织机 2000 台,形成坯巾 4000万米、印染生产 能力 3 万吨、成衣产量 260 万件的生产规模;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 35 个,其中规模在 10

31、 万锭以上的纺纱龙头企业 5 个,织造龙头企业 1 个,染整能力达 8000 吨的龙头企业 1 个,制衣企业 4 个,大型企 业集团 5个;实现产值 100.0 亿元,增加值 34.2 亿元,税收 3 亿元, 提供就业 30000 人。农业产业化: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加工的格局。到 2012年,全县优质稻复种面积达 100 万亩,优质 棉种植面积 40 万亩,双低油菜种植面积 45 万亩,蔬菜 30 万亩,洞 庭王鸽 20 万羽,特种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16 万吨,农业产业化加工规 模企业达 60 家,实现产业总产值 52.5 亿元。食品:到 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食

32、品加工企业达 50 家,实现总 产值 28亿元,增加值 8 亿元,安排就业 10000人。旅游:到 2012年,全县建成大型旅游接待饭店发展到 10 家,其 中三星级以上 6 家,接待旅游人数 32.32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5.48 亿元。物流:基本建立现代物流业服务体系。 重点建设 1-2 个物流园区, 第三方物流在产业中的比重占到 50%。到 2012 年,完成物流营业收 入 1 亿元,完成增加值 6000 万元。基本建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电子产业体系。到2012 年, PCB面板年产量达到 72 万平米,年产值达到 72 亿元,税收 1亿元,提供 就业岗位 16000 个 产业发展策略

33、5.3.4 产业发展策略(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建设重点项目。一是每个产 业选择和确定 23 个龙头企业,做好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扶 持措施,推动产业整合。二是千方百计新上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三是建立全县重点项 目库,适时筛选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有关专项规划,争取省、国家 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2)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是加强产 业政策导向, 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 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产业发 展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力量。 二是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帮助和引 导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运行机制, 引入

34、先进的发展 理念,提升发展水平,使其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和核心力量。三 是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政策措施, 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推动中小企 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 围绕核心企业实施专业化分工协作, 发展一 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企业。( 3)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大力推进信 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研发、 设计水平以及工艺和生产技术的变革。 二是积极采用行业先进适用技 术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促进产业升级。三是积 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把 名牌战略与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35、争创一批省级、 国家级名 牌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4)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一是营造 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吸引县外资金前来投 资,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二是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信 贷资金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入。 三是鼓励企 业运用资本营运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 积极鼓励企业股份制改造上市 融资,并给予重点指导和协调,培育好上市梯队。(五)实施人才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积极创造 条件,制定有效的措施,建立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新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二是探索市场化的人才培育方式,创新培训机制, 加大对企

36、业各类人才的培训, 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三是建立 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贡献与报酬挂钩的分配体制。5.3.5 产业发展重点1、纺织产业:打造一流园区。加快工业园基础建设,投资 17100万元,建设 主干道 11 条,总长 13526 米,加快水、电、通讯设施等配套建设, 着力构建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 建设棉花交易市场, 完善纺织 仓储物流设施。在巩固全县 40 万亩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 设湘北棉花交易市场, 集聚周边县市乃至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丰富 的棉花资源,建设纺织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支撑纺织产业稳健发 展。做大骨干企业。引导丰盛纺织、东华棉业规模均达到10万锭,华

37、昌、华青、龙腾、华益等企业规模均达到 5-7 万锭,三义、华宾、 华诚棉纺纱规模总计达到 9.5 万锭,华宏毛纺纱规模达 2.5 万锭;支 持华诚纺织生产竹节纱;引导东华棉业新上气流纺设备;华青扩建 2 万锭气流纺, 2 万锭精梳环锭纺。扶持华奥引进先进提花缎档剑杆织 机,新上高档提花毛巾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 1800 吨,年销售收入 3.6 亿元;扶持宝丽 5 条生产线全部达产提高环保水平,织造染整能 力达到 6000 吨,引导华美巾被加强技改,提升产品品质,织造染整 能力达到1000吨。新上纺纱、印染、成衣制造项目。新增 3 4家 棉纺企业, 棉纺纱规模均在 15 万锭左右;新增染整能力达

38、到 5000吨 的印染企业 1 家,新增 5 家染整规模共计 2 万吨的坯巾织造企业。 积 极推广和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绿色印染,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新增采用高速无梭箭杆织机生产线、织布规模达 3000 万米的企业 2 3家。新增23家总生产能力200万件的服装成衣制造企业。 完善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服装制造,培育湘北纺织品制造中心;加快 建设纺织产品专业市场, 打造 1-2 个全国知名度较高的服装品牌; 加 强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寻求纺织高端技术人才支持;2、农业产业化:建设七大生产基地。优质稻种植面积100万亩(复种),稻谷年总产量 50 万吨以上;优质棉 40 万亩,籽棉年总 产量达 2

39、40 万担;双低油菜 45 万亩,年产优质油菜籽 5 万吨以上; 特色水产养殖 20万亩,水产品年总产量 16万吨;速生林面积稳定在 30 万亩;复种无公害蔬菜 30万亩(复种),鲜菜年总产量 100万吨; 肉牛、肉羊达到12万头,土鸡、土鸭稳定在1500万羽以上。舞活 产业加工链条。全县大小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2000 家以上,其中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60 家, 90%以上的农产品就地加工转 化。扶持银波米业、铭泰米业等粮食加工企业,扶持华昌、丰盛等纺 织企业,扶持华威、东盛等油脂企业, 扶持插旗菜业等蔬菜加工企业, 扶持华信人造板等企业,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大力发展 水

40、产休闲项目。新建东起南门堤、西至护城大港的水产美食一条街; 在蔡田湖渔场新建集水上游乐、 餐饮住宿、 娱乐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 休闲渔业基地;开发东湖、华一水库、东山水库休闲渔业。加强质 量安全检测。 重点实施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项目, 实现特色水 产品质量从产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叫响产 业品牌。粮食产品突出洞庭银波米、 黄山荞麦豆筋、 玫瑰香米等品牌; 棉产品突出高支棉纱品牌,拓展“湘妃毛巾” 、“漂亮宝贝巾被”的国 际市场;蔬菜产品重点申报中国芥菜之乡地理标志和芥菜产地标识; 家禽产品突出洞庭五湖鸭、洞庭王鸽、某县土鸡等品牌;水果系列突 出洞庭仙桃、东山皱皮柑等品

41、牌。发展劳务经济。每年务工经商人 员稳定在 18万人,实现非农就业收入 12 亿元以上。3、食品产业:扶持蔬菜精深加工。扶持插旗菜业等蔬菜加工 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扶持发展 净菜等精、深加工生产,着力攻克无公害莲藕、莲米、菱角米等水生 蔬菜和蕨菜、雷蒿等野生蔬菜的加工、保鲜技术难关,打造 10 个以 上蔬菜加工品牌, 达到年加工蔬菜 150 万吨的生产规模, 加工转化率 达到99%以上。扩大酒类饮料加工规模。酒类生产要不断引进新项 目新技术,推进威士忌洋酒等企业开发低度洋酒、果露酒等新产品, 促进华润雪花啤酒年生产能力达到 20 万吨,某县大曲白酒年生产能 力达

42、到 1 万吨。 加大某县土特产开发力度。 加大对某县道系列产品 的开发力度,着力发展皱皮柑、芦苇笙等无公害土特产加工制作,积 极开展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极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 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打造一批极 具发展潜力、 能带动基地发展、 促进农民致富的大规模农副产品加工 生产企业,积聚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实现农工对接,对工哺农。4、旅游产业:加快景点建设进度。2010年之前,重点抓好烈 士公园改扩建、新四军抗战医院旧址建设和白果树景点包装等工程; 搞好墨山禅寺旅游开发,建成桃花山、某县道、明碧山烈士纪念碑、 洞庭禹山生态度假村建设。 2012 年

43、之前,完成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 色旅游景区、 桃花山森林公园的全部建设项目, 努力将桃花山风景区 创建为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抓紧开发刘大厦墓、 集成麋鹿长江湿地 保护区、小墨山核电科普观光景区、舵杆洲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区。 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争取桃花山风景区纳入张家界常德岳阳 名山名水旅游线路, 舵杆洲成为岳阳环洞庭旅游的一部分, 某县道加 入岳阳赤壁荆州古三国遗址旅游线路, 以小墨山核电站为重 点的科技工业景点纳入长江沿线科技旅游线路。 力争我县旅游产业纳 入全国红色旅游计划。 推进旅游项目深度开发。 扶持现有优势旅行 社,大型旅游接待宾馆和饭店强强联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高标准 开发桃花山

44、风景区等精品景点。引进重庆群康公司建设水上旅游项 目,开发禹山风景区以及东湖、西湖、牛氏湖水面。建设禹山何长工 红色旅游景区、湖湘文化历史博物馆、袁家咀生态别墅休闲景区、毛 岭双龙狩猎区。 加强旅游产品包装推介。 借助湖南卫视等强势媒体 开展旅游形象宣传, 邀请央视“百家讲坛”知名人士讲学大力宣传 “某 县道义文化”,做强“某县美食文化”品牌。5、物流产业:强化水陆交通基础设施支撑。积极配合岳常高 速公路(某县段)的建设,全面完成 S202、 S306 改扩建工程。发挥 “黄金水道”优势,加快建设鲇鱼须大桥,抓紧建设我县长江段塔市 驿3000吨级深水码头及配套设施。坚持园区集聚发展。在县工业

45、园建设一个占地 200 亩的物流园区。 重点建设华阳市场、 南门市场等 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抓紧扶持宏发物流、 华君物流等优势企业。建设城市物流中心,以远大农资为中心,联合 440 户左右农资店,建设某县农资配送中心;以“好又多” 、“华阳市 场”为中心,联合440家农家店构建某县生活资料配送中心。大力 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网络化的商品展台、商务结算用户反馈体系。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6、电子产业: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2008 年引进电子厂 6-8 家。 每个厂家计划投资 8000万元,竣工投产后月生产能力 3 万平米,年 产值 3.6 亿元。逐年引进月生产能力 3 万平

46、米的厂家,到 2012 年达 到20家,年总生产能力达到72万平米,总产值72亿元。加快电 子园区建设。 在县工业园建设占地 150 亩的电子工业小区, 抓紧搞好 园区水、电、路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扶持 和服务厂房建设。第五章 建设方案1. 城市给水现状目前向某县城供水的任务, 由某县自来水公司独家承担。 某县自 来水公司成立于 1968 年,并于当年建成北门水厂。北门水厂以某县 河作水源。后在 1981 年建成一水厂地下水净化场。一水厂位于水乡 街与飞泉桥的东南角,设计规模为 0.8 xi04mVd,目前实际最大供水 能力1.0 x 104mVd,处理工艺为:折板跌水曝

47、气、无阀滤池接触过虑 除铁、液氯消毒,另有清水池、送水泵房,投药间等附属构筑物。目 前该水厂共计深井6 口,总装机容量110kW送水泵房现装有卧式离 心水泵 3 台:S200-63B一台,流量 239rm/h,扬程 44m S200-42A一 台,流量 300mVh ,扬程 32m S150-50C台,流量 155mVh ,扬程 32m 水厂出水压力0.28MPa另有清水池二座,总调节容积1200m3。该水 厂总占地面积7330吊(约合11亩)。为了满足城市用水要求,于 1996 年兴建二水厂净化场。二水厂 位于杏花村东路与迎宾路的西北角,于 1998 年投产,设计规模为 2.0x104m3/

48、d ,处理工艺为:多级伞形跌水曝气、虹吸滤池接触过虑 除铁、液氯消毒,另有清水池、送水泵房,投药间等附属构筑物。该 水厂尽管已超量开采,但其实际供水能力也只达到1.6 x 104m1/d。目 前该水厂共计深井8 口,总装机容量220kW送水泵房现装有卧式离 心水泵 3 台:300S-32 二台,流量 790nVh,扬程 32m 250S-39A 一 台,流量468mVh,扬程32m水厂出水压力0.30MP&另有清水池一 座,总调节容积2000m3。该水厂总占地面积18200吊(合27.3亩)。为了弥补二水厂地下水源不足的问题, 2003 年某县自来水公司 投资兴建以某县河为水源的二水厂地面水处

49、理设施, 采取地面水以减 少地下水的抽取量。某县自来水公司总供水设计能力为2.8 x 104m1/d左右,现实际供水能力为2.6 x 104mVd。某县城供水管网始建于 1968年。受建设资金、供水方式及技术 条件等的限制, 全城仅铺设了一条自北门老水厂, 经北下街到北正街 的管径为DN15C毫米的铸铁管,共计600米,采用的是集中式售水点 供水。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展,县城人口不断增多,城市总用水量 急剧增加,城区管网逐年兴建延伸。现在全城的用水户和供水管网, 主要分布在桥西片和桥东片。城区供水主干管道经过近四十年的发 展,现已建设成为“三纵两横”的环状城市供水管网。“三纵”:即( 1 )、

50、自二水厂经环城、北门堤、东门堤到南门堤潘家大桥;( 2 )、二水厂经迎宾路、城北路、城中路、城乡路到麻里泗;( 3)、二水厂经杏花村东路、大港西路、一水厂到护城乡。“两横”:即( 1 )、自一水厂经水产巷、桥西路、一大桥、桥东路到李家湖工 业园广场;( 2)、自某县大道经二桥西路、二大桥到二桥东路。 全城供水管网以以上“三纵两横”为主要输水动脉,使从建设初 期的树枝状管网发展为现在的环状管网结构, 大大提高了供水的安全 性与科学性。现在全城共有直径在 DN100毫米以上的供水主管85公 里,其中最大的主管管径为DN500毫米。由于原来一水厂和二水厂位 于县城河西的北边和南边,其输配水主干管道也

51、由这两个水厂出发, 分别向东和东南方向扩展,逐渐变细。城市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某县自来水公司自从 1968 年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不断发展壮大, 公司领导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在县委、 县政府的直接 领导下,艰苦奋斗,群策群力,在较短的时间里建成两座水厂,并不 断的革新挖潜,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强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 效益与经济效益。但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展,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加 之水环境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地下水位下降,可开采水量锐减。一、二水厂投产后,为其供水的 10 多口深井随着时间的推移,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抽升水量逐步减少,有的井如:荷花井、

52、马鞍井 因无水可抽,或引起周边地面、房屋塌陷、开裂,已经报废,但为了 满足城市用水要求, 不得不离水厂更远的地方增加水源井。 由于水源 井增加过多,形成地下水过量开采,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增大,特 别是今年以来, 地下水位下降更趋严重, 又有 5口水井也因动水位下 降过大而近于报废, 同时供水成本随着抽升高度的增加、 输水距离的 延长而大幅度增长。 目前一、二水厂实际总供水能力不到 2.6 x 104mi/d ,而县城现在实际高峰用水期需水量已近 3.03.5 x 104mi/d。就是在冬季用水量不是很大时,为了使城市居民 白天有水可用,水厂每天晚上不得不全城停水,使清水池蓄满水,以 保证白天

53、供水。如到夏季县城供水更加紧张,只得采用分时、分片供 水措施。目前,县城供水形势相当严峻, 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活、 生产, 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大力加强城镇化建设和 洞庭湖区域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的总体战略部署, 大量人口 迁移进城经商办企业,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管网随之延伸,县 城用水快速增长。根据县城总体规划,近期 2010 年为 15 万人,远期 2020年为25万人,预计至2010年,县城总需水量将达到6X 104n/d 左右,至2020年,总需水量将达到15.61 X 104用加 左右。面对如此 紧迫、严峻的供水形势, 寻找新的供水水源来满足县城建设与

54、发展的 需要,已迫在眉睫。保证县城供水,对于县城今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至 关重要。( 2)水厂水源井不断增多,且越来越远,运行管理不便,运行 费用较高。某县城地质构造以花岗岩为主, 不含地下水, 而仅能够在县城以 西 3km 以外的地方找到单层承压水, 其单井涌水量小, 水井相互间影 响半径大,以至于为保证县城迅猛增长的用水需要,水井越打越多, 且越打越远, 目前最远的一口井离县城已达十多公里, 给运行管理带 来了诸多不便,且能耗较高,增加了经常运行成本。(3)供需矛盾突出,供水水源需作结构性调整。至 2005 年末,某县城常住无户口人口及流动人口,总用水人口 达 12.56 万人。据某县自来水公

55、司统计, 2006 年全年供水量为 11407205 m3,平均供水量 3.125 X 104mVd,城市用水量在地下水丰 沛季节,供水量最大达到 3.6 X 1 04m3/d 。根据某县县城总体规划人 口与用地规模论证报告(20052020 年)预测,某县县城人口至 2010 年为15万人,2020年为25万人。按预测至2010年为6.00 X 104mVd , 2020年为15.61 xi04mVd。由此可见,目前的某县自来水公司所属 一、二水厂以及地下水水源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用水要求, 必须 对现有供水水源进行结构性调整,合理解决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2. 供水量规模确定 服务范围根据

56、规划, 县城规划区范围为某镇的全部 (12个居委会、3个村、 1 个场);护城乡政府驻地麻浬泗和农科所及田家湖渔场、蔡兴村、 李家桥村、普圣堂村、城南村、白鼎村、治湖村、万圣村、华光村、 津湖村、益丰村等 11 个村场及五星村、卫星村的部分;万庾镇的唐 家村、新生村等 2 个村及官洲村、蔡田村、江流村、许沟村等 4 个村 的部分;胜峰乡的清水村、十里铺村、跃进村、石伏村、珠头山村等 5 个村;治河渡镇政府驻地及治河村、黄蓬村、荆湖堂村、红星村等 4 个村。规划区土地总面积约 96 平方公里。以上也即城区供水管网 工程总体的服务范围。 服务人口规划区范围内现状人口约合 12.56万人。根据规划预

57、测, 县城人 口规模为:近期 2010年为 15万人;远期 2020年为 25万人;远景 2020年以后按 40万人控制。服务人口即按上述人口规模考虑。 目标年限本项目建设的目标年限为: 2012 年。 用水量预测根据某县城总体规划和近 10 年来某县县城的供水情况,可以预 测在未来 20 年内,随着城区的扩展、工业布局的调整和发展、工业 生产的持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 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用 水量将会随之增加。 但在将来的某一时段内供水规模究竟要多大才能 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量需求, 这要求必须对未来的用水量进行认真严 谨的科学分析,并且能够比较科学地进行预测, 从而得出合理的结果。

58、 用水量的预测方法有多种, 根据某县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资料, 采用城 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用水量。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是以当前的城市综合用水量统 计值为基数, 根据规划的各水平年年人口增长数, 综合考虑预测期内 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用水的影响因素预测各年的需水量。 根据某县统计年鉴(2005),到 2005 年年末,县城总人口数为 12.56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76793人,暂住人口 25809 人。根据某县城 总体规划(20072020)(修编),某县县城城市人口 2010年人口计 划控制在 15万人,2020年人口计划控制在 25万人。从2005年到 2010

59、年,人口年递增率为 3.61%,从 2011年到 2020年,人口年递增率为 5.24%。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规划期限内 某县县城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为 0.40.8万m3/ (万人爼);并 考虑到用水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需要进一步提高用 水标准; 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加大用水总量, 但工业生产处于转型调整期,工业用水大户将被要求限制和减少用水量,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结合2005年综合用水平均日供水量为2381/cap.d,按最大日变化系 数1.2考虑,2005年综合用水最高日供水量为 2851/cap.d ; 2010年 县城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60、计算值以0.4万mV (万人.d )计,折合成最高日用水量指标为 4001/cap.d,2020年县城单位人口综合用 水量指标计算值以0.45万/ (万人.d )计,折合成最高日用水量指 标为4501/cap.d,在20052010预测期内的平均递增率为 7.01%, 在20112020预测期内的平均递增率为1.18%,据此采用城市单位 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计算法预测 20052020年某县县城各年最高日 的用水量,见表5-1。20052020年某县县城各年最高日的用水量表5-1年份规划人口总数(万人)规划人口递增率()单位人口用量(L/cap.d)综合用水量递增率()最高日用水量(x 104m

61、i/d)200512.562853.58200613.013.613057.013.97200713.483.613267.014.40200813.973.613497.014.88200914.473.613747.015.41201015.003.614007.016.00201115.785.2424051.186.39201216.615.2424091.186.80201317.485.2424141.187.24201418.405.2424191.187.71201519.365.2424241.188.21201620.385.2424291.188.74201721.445

62、.2424341.189.31201822.575.2424391.189.91201923.755.2424441.1810.56202025.005.2424501.1811.24某县现有实际供水能力为2.8 x 104m/d,主要以地下水源为主, 考虑到地下水已处于过度开采状态以及供水的经济性,故城乡饮水工程建成投产后,拟减少地下水源的供水规模,使地下水源的供水规模 控制在1.5 xio4m/d左右,并将之转而作为备用水源及应急水源,在这期间,逐渐完成过去由于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而以地下水为水 源,到以地表水源为主、地下水源为辅的过渡。基于此,并根据用水 量预测值,所得出的某县县城供水

63、量缺额情况见表5-2。某县县城供水量缺额情况表表5-2序号年份最高日用水量(x 104m/d)供水能力缺额缺水率()120053.582.60.9827.37%220063.972.61.3734.51%320074.42.61.840.91%420084.882.82.0846.72%520095.412.82.6151.94%620106.002.83.250.00%720116.392.83.5954.44%820126.82.84.0058.33%920137.242.84.4461.83%1020147.712.84.964.97%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城市用水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水是宝贵的自然 资源,但并不是取之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