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535449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7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广州市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彭洁莹制作,一、人物介绍,二、战国策,三、题解,五、翻译及重点提示,六、鉴赏分析,七、总结,八、课后练习,四、正音,邹忌 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

2、国策、国事,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共33篇。 战国策的作者不详,后由西汉刘向编订,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二、战国策简介,三、解题,兼语句,齐王,讽,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形貌昳 丽 窥 镜 朝 服衣冠 朝 于齐 期 年 时时而间 进 燕,(y),(ku),(zho),(gun),(cho),(j),(jin),(yn),邹忌修八 有余,形貌昳丽。 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 城北

3、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 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徐公来,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我者,私我也;妾之 我者,畏我也;客之 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孰与,美,朝,服,窥,孰与,旦日,与徐公孰,明日,孰,美,美,尺,及,于是入 见威王,曰:“臣 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4、观之,王之蔽甚矣。”,朝,诚,地方,左右,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于市朝,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 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朝,面,谤讥,闻,旦日:,窥镜:,照,比得上,明天,明日:,诚知:,“旦日”的后一天,确实,何能及君也:,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1、一词多义,吾与徐公孰美,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孰,相当于“与孰”, “与相比,谁更” 孰:谁,哪一个,通“熟”,仔细,朝廷,朝拜,、词类活用,在早上,名词作状语,穿戴

5、,名词作动词,以为美, 认为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当面,名词作状语,使听到, 动词使动用法,朝服衣冠:,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者:,、古今异义,委婉劝说,嘲讽,讽刺,约合现在23.1厘米,约33.3厘米,土地方圆,地点、处所,国君旁边的近臣,方位名词,公开指出,诽谤,讥讽,、特殊句式,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兼倒装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与坐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学生分角色再读课文,六、鉴赏分析,一、再读课文后,归纳每自然段大意

6、。,二、第一段写邹忌比美,三问三答,试品味三人的答话,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试分析原因。,三、第二段写邹忌巧设比喻,讽谏齐威王除蔽纳谏。邹忌设喻之巧,“巧”在何处?,四、第三段写齐威王纳谏,作者作了精细的对比。试析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比?作了哪些对比?这样对比的表达作用怎样?,1、邹忌比美,2、邹忌讽谏,3、威王除蔽,4、除蔽结果,妾,客,妻,私,畏,求,四境之内,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问 三答 三思 三比,关心国事,具有卓远见识,有自知之明,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的心理。,有魄力的开明君主.,七、总 结,2、写作特色,1、人物形象,(1)

7、工于对话,(2)巧于设喻,(3)精于对比,(4)侧面描写,八、课后练习,1、简介战国策。,2、邹忌是怎样让齐王纳谏的?,3、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题。,4、尝试背诵。,再 见!,鱼我所欲也,孟子,广州市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彭洁莹制作,一、孟子与孟子,三、翻译及文言知识归纳,四、鉴赏分析,五、总结,六、课后练习,二、朗读正音,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亚圣”。 孟子死后, 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山东邹城孟庙大堂,孟庙棂星门,孟子的故乡(山东邹城),孟 子 墓,孟母断机

8、教子,孟子周游列国,晚年著书立说,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 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线装本孟子,今本孟子著作,二、朗读正音,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 也,一箪 食,蹴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乡 为身死而不受,(w),(dn),(gng),(c),(xing),(b),(xi),一豆羹,三、翻 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

9、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所想要的,同时得到 舍弃 表并列,正义,重要 比,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厌恶的,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 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 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 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假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什么不可使用呢,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用来逼祸的手段,因此(有的人)明知某种手段能够生存却不使用,这是因

10、为(他们)所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不仅仅 丢失,一箪食,一豆羹gng,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c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吆喝 给 饥饿的过路人不接受,踢过去 不屑(接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 之谓失其本心。,很多的俸禄 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 对于 好处,宁可失 去生命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丽而做了这样的事,这 停止,叫做失掉了他们的本性,四、文言知

11、识归纳,通“避”,躲避。,通“德”,感激。,通“辨”, 辨别。,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通“向”,从前。,给予,为,介词 为了,动词 做,得,得到,通“德”,感激,是,此、这,(这)是,与,通“与欠”,语气词,为宫室之美,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之,代词 他,助词 的,而,表顺接 不译,表转折 却,于,表比较 比,表对象 对,呼尔而与之,为宫室之美,蹴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舍生而取义者也,表选折 而,虚 词,1、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2、

12、孟子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又是怎样论述观点的?,舍生取义 (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先用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 再正反对比论述, 最后用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四、鉴赏分析,舍生取义,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甚于,不为苟得也,甚于,患有所不避也,莫甚于,凡可以得生者用,莫甚于,凡可以避患者为,(正),(反),(正),(反),道理、对比,舍 生 取 义,不辨而受之,廉者不受,“义”是本心,引申,(正),(反),五、总 结,1、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对比、排比,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六、课后练习,1、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题。,2、就“应否舍生取义”开展讨论会。,3、举出生活中“舍生取义”和“见利忘义”的例子。,再 见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