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3296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陕西省高一寒假语文(2月)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暮霭履历拾掇兵荒马乱闲情逸致B . 浏览晦涩贻误两全其美优柔寡断C . 影碟慈详晓谕跌宕起伏坚贞不渝D . 贸然妥贴迄今责无旁贷平心而论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从7月16日开始,都昌县城管局在万里大道、迎宾大道开展违规占道行为的为期40天的专项整治活动。B . 李某某案受害人杨女士的律师对记者表示,杨女士因为精神仍处于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状态,无法在8月28日前去法院出庭作证。C . 光大证券指出,本次事件产生

2、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D . 近日,一网友在某网站晒出一张从九江开往小池口、票价仅1元的火车票,引来众多网友围观。3. (2分) (2016高二下泰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B .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 .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 . 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

3、照价赔偿。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4. (6分) (2019南开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属于国际关系的理念范畴。而国际法则是国家相互关系上行为的规范,是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理念引领方向,规则决定成效;规则服务于理念,而理念的落实也离不开规则。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先进性,需要放到国际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的法律本质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顺应了时代要求。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

4、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国际法归根到底是由其所处时代国际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命运与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要求国际法制度与时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正是契合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国际法的方向与目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华传统文化以整体和谐为最大特征,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在国家间交往中,中

5、华文明历来崇尚“兼相爱,交相利”,坚信“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原则,重视各国之间建立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在法治方面,也在很早就形成了一系列约束国家行为的规则和惯例。在这些规则及其背后的规则意识基础上,中国古代历经“止有际而非国的春秋战国和“止有国而非际”的王朝更迭,又在近代受到西方国际法的冲击和百年战争洗礼,逐渐形成了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身的独特视角,这些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文化源泉。从国际法自身发展的轨迹和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为国际法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价值目标。国际法在每个历史时期所反映的价值目标,体现的都是当时国际社会的价值追求,代表的是占优

6、势地位的国家及其统治者的利益,这又归根到底决定于经济基础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程度。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提出和倡导了一系列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包括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平等原则等。但这些原则只适用于资产阶级“文明国家”之间,掩盖不了资本贪欲的野蛮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和集体安全体制得以确立。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格局面临数百年未有之变局。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应对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需要各国加强合作。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旧

7、的利益局限,为国际法指出了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的前途命运为依归的根本价值追求,反映了全人类的普遍愿望,使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赢得了道义制高点。(徐宏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属于国际关系范畴,与规范国家相互关系的国际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B . 国际法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当今人类比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 . 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准则服务于资产阶级“文明国家”,这符合马克思对于国际法根源的判断。D .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各国处理国际关系

8、问题时逐渐超越了利益局限。(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站在国际法发展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先进性。B . 文章列举中国历史上国家间的交往规则,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C .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国际法的相互关系,再对此逐层论述。D . 文章既回溯历史,又着眼未来;既有理论论据,又有事实论据,视野开阔,论证充分有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明了国际法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而国际法的走向又影响着这一思想落实的成效。B . 古

9、代中国重视各国间的互利、友好,可见中国古代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比17、18世纪西方倡导的更先进。C . 凡是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共同的前途命运为依归的国际法观,都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参与世界新格局构建的责任担当。5. (16分) (2017高一下清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哑巴王中华哑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震雷。据说他出生那日,好好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那天儿降生,娘却离世,而爹正好五十岁。震雷2岁大时,还不会说话。爹把朝鲜战场上生死与共的战友,也是他唯一的朋友张医师找来。张医师让孩子

10、张嘴,看后说:“一切正常。”当爹的心才落下。哑巴读书了。每天放学,辫子女孩手举小红旗,身后是一长溜的小人儿,像跟着一群欢快的小鸭子。而哑巴总是排在最后,因为同学欺他不会说话。爹病了,张医生来看望。他俩在里屋坐了半天。临走时,他对哑巴说:“叔后天要随医疗队去非洲援外,明天是星期六,记住,你一定要带爹去医院看病,否则他可能终身瘫痪。”清晨,哑巴挽着爹的手,爹步履维艰,突然整个人就斜倒在树丛里了。爹嘴歪了,不能说话,身子沉得像一块铁。有女士走来,哑巴跟在后面,喉咙却发不出音。他重新回到爹身旁,接着又掉头跑向路口“咕”是出租车的刹车声。司机见男孩不说话,踩油门,又走了。望着远去的车影,男孩的身子在颤抖

11、。“咕”又一辆车停住了。司机看了一眼男孩,刚要踩油门,这时,孩子整个脸涨得像柿子一样红,然后嘴里挤出“爸爸”两字。“你说什么?”司机觉得有些怪。孩子又无话了。他无奈地摇摇头,正要离去时,孩子再次满脸通红,说:“他病了。”“你爹患的是急性脑中风,幸亏送医院早!”张医生赶到医院,跟哑巴说。然后,他就下一步治疗向医生、护士,甚至连送饭的阿姨一一做了交代。他还为哑巴请了三个月的停学假,因为他明天就要出国去了。第二天早晨,哑巴早早地坐在爹的床头。送饭阿姨来了。“早饭有馒头、稀饭、面条想吃啥?”阿姨心急地问。哑巴屏住呼吸望着爹微动无声的嘴唇,好久才涨红着脸说:“稀饭。”第三天,说话仍是满脸通红。第七天,送

12、饭阿姨笑嘻嘻说:“你儿这个传话筒,这周能说好几个词了。”爹的脸瞬间浮现出幸福的喜悦,然后舔了舔嘴唇,似乎能说话了。“不过啊,”阿姨继续说,“其实有的哑巴是说话太少,你儿如果像现在这样,坚持十年,肯定说话顶呱呱。”他脸色突然凝重起来,眼前浮现出朝鲜战场乌云滚滚的往事:一位原先能说能笑的孩童,因看见爹妈被燃烧弹烧死后,就不再说话,以后真成了哑巴儿。哑巴话虽不多,但哑巴说话的传闻远远胜过他说过的话。那一年,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听说哑巴会说话了?”以后是:“听说哑巴会说很多的话。”再后来成了:“哑巴越来越会说话了。”高中毕业那年,哑巴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进行的演讲,让全校师生喝彩不止。这一天,一位

13、军人模样的汉子朝哑巴家走去,他是援外九年的张医生。当他紧紧握住对方手时,哑巴爹也激动地站起来。稍后,张医生问:“老哥,这些年可好?听说哑巴儿能说话了?”对方一阵沉默,接着还是沉默。“老哥!”张医生重新站起来。“请说话啊!”他祈求道。对方张了张嘴,然后屏气,脸渐渐变红,接着喉咙里发出一阵含糊短促的“呵呵”声,像是喉咙含着两记滚动的闷雷,光有嗡嗡的滚动,却始终没有雷爆声。“老哥!”张医生颤颤地叫了一声。对方又痛苦地像刚才一样试了一遍,然后苦涩地摇头笑了一笑。“老哥啊,”这位在朝鲜战场上曾一天掩埋14位战友都不落泪的汉子哭了,“我们不是曾经商量好,等哑巴会说话,我们就不再演戏,你马上就过正常人的生活

14、吗老哥啊,你怎么自己反成哑巴了呢是我害了你啊这让我怎么跟死去的嫂子交代呀”此时,哑巴儿立在院门口,他怀抱奖状证书,望着父辈的两个背影,天没下雨,但他的泪水如雨。(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 年15期,有删节)(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张医师让孩子张嘴,给孩子检查完后说:“一切正常。”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为了安慰哑巴的老爹。B . 张医师来看望生病的老爹,“他俩在里屋坐了半天”,与下文的“爹的脸瞬间浮现出幸福的喜悦,然后舔了舔嘴唇,似乎能说话了。”这两处细节都表明老爹是在装病。C . 张医师“就下一步治疗向医生、护士,甚至连送饭的阿姨一

15、一做了交代”,并为哑巴请了三个月的停学假,由此可见张医师是个心思细密,考虑周全的人。D . 小说的结局写老爹为了让哑巴学会说话,自己反倒成了哑巴,这样的情节安排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2) 小说中的张医师这个人物在行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中的老爹为了孩子能够说话装了九年哑巴,你认可老爹的做法吗?请结合文本说说自己的看法及理由。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7高二下天门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添字采桑子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

16、惯起来听。【注】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南方。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窗前谁种芭蕉树”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B . 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悠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C . 词人借写芭蕉来抒发愁情,整首词写芭蕉,由听觉形象进而转化到视觉形象,一步步将愁引向深处。D . 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幽情。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

17、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E . 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2) 词人为什么会“不惯听”“点滴霖霪”声?从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做简要分析。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 (2019高二上萧山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王勃滕王阁序) (2) 诗三百篇,_。_,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3) 青山隔送行,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王实甫长亭送别) (4) 青泥何盘盘,_。扪参历井

18、仰协息,_。(李白蜀道难) (5) _,则芥为之舟;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 (2019高一下祁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阎复,字子靖,祖衍,仕金,殁王事。父忠,避兵山东之高唐,遂家焉。性简重,美丰仪。七岁读书,颖悟绝人。弱冠入东平学,师事名儒康晔。时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预选者四人,复为首。至元八年,用王磐荐,为翰林应奉,以才选充会同馆副使,兼接伴使。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十二年,升翰林修撰。十四年,出佥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司事,阶奉训大夫。十六

19、年,入为翰林直学士,以州郡校官多不职,建议定铨选之法。二十三年,升翰林学士。帝屡召至榻前,面谕诏旨,具草以进,帝称善。二十八年,尚书省罢,复立中书省。帝励精图治,急于择相,一日,召入使殿,谕之曰:“朕欲命卿执政,何如?”复屡谢不足胜任。御史台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首命复为浙西道肃政廉访使。先是,奸臣桑哥当国,尝有旨命翰林撰桑哥辅政碑。桑哥既败,诏有司踣其碑,复等亦坐是免官。三十一年,成宗即位,以旧臣召入朝,赐重锦、玉环、白金,除集贤学士,阶正议大夫。元贞元年,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定用释奠雅乐。”从之。又言:“曲阜守冢户,昨有司并入民籍,宜复之。”其后诏赐孔林洒扫二十八户、祀田五千

20、亩,皆复之请也。大德元年,仍迁翰林学士。二年,诏赐楮币万贯。四年,帝召至榻前,密谕之曰:“中书庶务繁重,左相难其人,卿为朕举所知。”复以哈剌哈孙对,帝大喜。十一年春,武宗践祚,复首陈三事,曰“惜名器,明赏罚,择人材”,言皆剀切。未几,进阶荣禄大夫,遥授平章政事,余如故。复力辞,不许,上疏乞骸骨 , 诏从其请,给半俸终养。皇庆元年三月卒,年七十七,谥文康。(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B . 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C . 扈驾上京赋

21、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D . 扈驾上京赋应制诗二篇寓规讽意世祖顾和礼霍孙曰有才如此何可不用(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殁:指小孩夭折和病死。我国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的称呼各有不同,如: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B . 弱冠:“弱”意指“年少、年幼、体犹未壮”。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己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C . 铨选:选才授官。我国古代从唐开始,选用官吏,除最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一般都由吏部铨选,按照规定选补某种官缺。D . 乞骸骨:请求将骸骨归葬故乡,意为自请退职回家安度

22、晚年。与“致仕”略有不同,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则提前。(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阎复天资聪颖。阎复从少年时代就超出常人,成年后师从饱学之士康晔,元好问也非常赞赏其文采。B . 阎复以才学闻名。世祖极为赞赏他的文采,从此仕途一帆风顺。成宗即位后,他力劝成宗重视儒学。C . 阎复淡泊名利。世祖、成宗、武宗都很器重阎复,但是阎复不贪恋官位,曾坚决不肯接受宰相一职。D . 阎复谨严持重。阎复尽职尽责,看到对朝廷不利的现象就敢向朝廷提出建议,谏言屡次被皇帝采纳。(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帝屡召至榻前,面谕诏旨,具草以进,帝称善。桑哥既

23、败,诏有司踣其碑,复等亦坐是免官。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9. (5分) (2018郴州模拟)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悬案的漫画,请阐释画面的内容及漫画的寓意。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10. (5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下面是周总理逝世后国人书写的两幅挽联中的短语,请把这些短语重新组合成两幅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其中一幅的上联已给出。 难报恩来生为国家耿耿忠心昭日月不忍魂去千秋青史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1) 上联:千秋青史,不忍魂去 下联:_(2) 上联:_ 下联: _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9高二

24、上友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机。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不紧急的事:读书、锻炼身体、与智者交朋友、业余爱好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4-1、4-2、4-3、5-1、5-2、5-3、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7-1、7-2、7-3、7-4、7-5、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8-4、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9-1、10-1、10-2、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