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5310318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绿地中央广场-领海AB座安装项目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 为了使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强化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安装事业部安全制度的有关要求,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工作例会及安全日活动制度。一、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有专、兼职安全员、技术人员、施工队长和劳务分包负责人参加的安全工作例会。会议内容为:1、学习上级安全文件、通报、会议精神和本级安全工作要求。2、检查上次安全例会布置的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及安全施工方案落实情况。3、了解各部门、材料站、施工队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4、听取和采纳来自第一线的安全文明施工合理建议或意见。5、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

2、措施,并安排进行整改。6、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工作,提出安全注意事项。二、施工班组每周召开一次安全活动会,其内容为:1、总结前一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经验表扬好人好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批评违章违纪。2、查找和预测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及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解决不了的向上级报告。3、传达上级各种安全文件、通报和会议精神。4、安排下一周安全工作任务。三、安全日活动要求本施工队全体人员参加,因故没参加者事后由队长或安全员补讲。四、安全活动会中参加人员要积极发言,禁止一言堂。五、各级召开的安全工作例行会议,应由各级行政正职组织和主持,并邀请同级工会负责人参加。六、安全工作会议应有规范、真实、

3、完整的记录,并妥善保管,施工队的活动记录,参加人员要签字,要接受项目部的检查。安全施工检查制度1、为全面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除项目部和施工班组的日常性检查外,每月由项目部组织对施工班组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定期专业性检查。2、每次安全大检查前应制订并下发检查方案,检查结束后由专职安全员攥写检查总结报项目部有关领导,留下记录,并有相关人员签字。3、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由专职安全员填写“安全环保隐患整改通知书”或“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送达受检单位限期处理,“安全环保隐患整改通知书”应由受检单位的领导负责接收和组织整改,按时上报

4、“安全环保隐患整改通知书(回执)”请求复查,并达到复查验收合格。对因故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应采取临时措施并制订整改计划报项目部备案。4、每次安全检查应及时记录和总结安全检查情况,项目部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安全技术措施一、一切施工活动必须有安全施工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无措施或未交底严禁施工。二、一般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措施,必须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审查,由项目经理批准,交底后执行。三、工程技术人员在编制安全施工措施时,必须明确指出该项施工的主要危险点,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针对工程的设计特点,在施工上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的危害处,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防范。2、针对施工所选用的机械工器

5、具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加以控制。3、针对所采用的有害人体健康或有爆炸易燃危险的特殊材料的使用特点,从工业卫生和技术措施上加以防护。4、针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有可能给施工人员或他人以及材料设备运输带来的危险,从基础措施上加以控制消除危害,符合国家环保要求。5、安全基础措施必须符合工程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四、经项目经理审批后的安全施工措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未经措施审批人同意,任何人无权更改。五、对无措施或未经交底即施工和不认真执行措施或擅自更改措施的行为,经检查发现应对责任人严肃查处,对造成严重后果应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安全施

6、工教育培训制度1、经常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每道工序施工前,应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技术交底2、每个工程开工前组织一次有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职安全人员等参加的安全教育活动,并考试,考试合格后放可上岗。3、新入厂的人员(包括分包队伍人员)必须经过二级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工作。安全教育率达100%,并填写安全教育卡。4、对施工现场临时录用的当地民工,在施工前必须由施工负责人讲解工作范围,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宣讲安全施工作业票和监护制度,并作好安全监护工作。5、对从事电气、焊接、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手及接触易燃易爆等物品作业人员必须经

7、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规程学习,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并对上述人员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收回证件,停止作业,待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劳务用工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对外包单位进安全资质行审查,对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单位不录用。2、开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对老、弱、残者,童工决不录用,遵守公司劳务分包单位管理标准中对人员年龄的规定,在项目部已注册的人员不得随意更换,不得冒名顶替。3、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4、外包单位必须和项目部签定安全协议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5、开工前必须参加项目部组织的安全技术交底,全体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工

8、程特点及施工安全措施。6、现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实施管理手册和项目部制定的作业指导书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7、开工前应对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符合安全规定并不超过检验周期。8、单位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发生人身事故或危及生产运行的不安全情况,必须立即报告项目部安全监察部门。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安全管理1、选购的机械和工器具必须是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2、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所有工器具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安全规程规定需要实验的工器具、设备要进行试验,并认真做好记录。3、对抱杆、双钩紧线器、链条葫芦、手搬葫芦、大绳(棕绳、麻绳)、小绳、

9、刚绳套,在每天使用前均要进行外观检查,每天填写检查记录,要在安全规程规定的范围和有效期限内使用,在检查中不合格品要做标识。4、个人使用的安全带安全帽、扳手的要自行妥善保管,因故毁坏不能使用时要及时更换,安全带、安全帽要有“三证”。5、施工生产过程中,要有专人对机械及工器具进行维修和管理。6、应该报废的一定要及时报废不留隐患,工具设备短缺时,要按工程需要及时补齐。安全防火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坚决反对忽视安全,麻痹大意,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2、项目部成立防火领导小组,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项目部防火安全工作。3、各种用火设备要制定专项防火制度,做到“三定”

10、即定地点、定专人负责、定防火措施。4、电气设备不准超负荷运行,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和材料,未经项目部安全防火小组批准,不准使用电炉子和电热器具。5、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挪用消防器材。6、凡五级以上大风天,要挂防火旗或防火牌等标志,禁止一切室外用火,六级以上大风天,禁止一切室内外动火。林区施工要遵守当地森防部门规定,防火戒严期间严禁一切野外用火。7、项目部驻地、材料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防火制度,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安全用电管理制度1、使用电气设备的结构形式与环境相适应,用电设备及电动工具不得超铭牌使用,同时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2、设备上外部裸露的

11、带电部分要有防护装置,加装防护罩。3、开关箱负荷侧的首端处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4、设备上安装的开关设施、保险装置、保护装置、控制装置及信号装置 ,必须随时检查,保持其灵敏可靠性。5、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6、电源线严禁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7、移动式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橡胶电缆,电缆不得破损、漏电。户外非电缆线必须架空2.5米以上,且导线绝缘良好。8、禁止带负荷接电和断电,在无带电作业工具或无带电作业安全措施情况下,禁止带电作业。9、严禁在驻地乱接电源,人走后切断电源。10、使用动力配电箱时,应安门加锁,并定期检查保护,熔丝的规格应按设备的容量使用,不得用其它金属丝代替。11、安装临时电源、电气设备要由专职电工进行安装,严禁私自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