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3529188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破解城市交通两难调研对策 行车难、停车难是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我区也一样,伴随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集聚、车辆的增加,交通问题也日渐显现,已影响到城市功效的发挥和大家日常的工作、生活。所以,高度关注城市交通,破解两难、改进交通已成当务之急。形成城市交通两难的原因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有以下几点:功效定位。城市道路功效通常有两种功效,即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交通性道路关键负担城市区域间的交通;生活性道路关键负担城市区域内居民的购物、休闲。如道路功效定位不正确或功效混杂,势必造成交通的拥堵。象我区老城区的市心路即是两种功效混杂的道路,既是交通性道路,又是生活功效性道路。而西河

2、路又是功效不清楚,既非交通性道路,也非生活性道路。道路布局。城市道路布局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在横向平面上有格网式、放射加环形式和混合式。同时,在纵向等级上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之分。现在世界各城市通常采取格网式布局。这种布局形式轻易分割城市功效区块和组织交通,是一个开放式布局。道路布局的科学合理则有利于城市交通的通畅;布局混乱,则影响城市交通。不一样的城市依据当地不一样的地形地貌,采取适合自己城市的布局形式,则使城市交通有序。象纽约的曼哈顿,依据其南北长、东西窄的地形条件,设置了16条南北向大道和275条东西向的街,是标准的格网式布局。同时,道路等级分明,南北向的16条大道负担区域间交通的联络和

3、过境功效,东西向的街关键负担交通抵达功效。而我区的道路布局,尤其是老城区,因为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向北、向西遇山则止,向东遇铁路则止,道路网向外织不出去,难以形成内外有机联络的开放式道路网。同时,道路等级不明,象萧绍路既是过境性交通道路,又是抵达性交通道路。断面形式。一至四幅路是道路通常采取的断面形式。一幅路无隔离设施,通常适合用于生活性道路,方便于行人往返两侧的购物和休闲;多幅路设置隔离带,机非分流、人车分流,通常适合用于交通性道路。城市中的主干道为交通性道路,通常采取多幅路;次干道、支路则为生活性道路,通常采取单幅路。而我区的城市道路,尤其是老城区,道路功效和道路断面形式往往是不对应的。如市

4、心南路、人民路是单幅路,作为生活性道路,这种断面形式是相适应的,而人车混流的单幅路作为交通性道路则是不适应的。实际上这两条道路又负担着交通功效。如此这般,交通拥堵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交通结构。城市的交通有两种结构模式,即小汽车模式和公交模式。发达国家的城市通常采取公交模式。大家出行的方法以公共交通为主,小汽车为辅。公交出行方法占全部出行方法的50以上。如中国的台北市拥有公交专用线8条、3500辆公交车和67公里长的地铁,天天运载旅客275万人次,大家采取公交出行方法已达40以上。这些城市街道上鲜有行人,更不要说有三轮车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我国的其它城市,我区也一样,因为公交发展缓慢,小汽车增加较

5、快,而大多数人出行方法依然是传统的,道路上充满着行人和非机动车,这么也势必造成交通拥堵。如我区现在拥有公交线路25条,公交车224辆,天天运载旅客9万人次。同时,汽车 每十二个月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交通管理。交通管理科学是否,也是造成城市交通好坏的主要原因。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较为成熟的做法关键有单行线管理、绿波带管理、识别系统管理等方法。单行线管理,即城市内的道路70采取单行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升道路30的通行能力。绿波带管理,即依据城市道路的长短,整条路或分若干段,同时开启绿灯或红灯,以提升通行量。识别系统管理,即道路的名称统一采取阿拉伯数字命名。同时,要求南北向称大道,东西

6、向称街,从而建立道路坐标系统,使每个行驶者能快速确定目前行驶的位置和所要抵达的位置。这种数字道路识别系统,好处于于各数字间是有联络的,很轻易识别和确定你所要抵达的目标位置。而现在我国的城市道路名称,路名和路名之间是没有联络的,行驶者极难依据目前的位置判定出所要抵达的位置。小汽车管理,发达国家的城市对小汽车的管理通常采取“激励购置,限制使用”政策。象纽约有700万辆车,只许可100万辆上街。而我国城市有多少辆车,就有多少辆在街上跑。象北京有200万辆车,这些车辆的行驶是不受限制的。同时,发达国家城市对小汽车的行驶、停车采取高收费管理。象伦敦、新加坡除停车采取高收费外,在城区关键地段行驶不要收取道

7、路使用费,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现在我国的广州市也在酝酿推出这一做法。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城市交通不可忽略的原因。步行者、驾车者交通意识的淡漠,不良行为习惯的放纵,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原因。改进城市交通的对策总而言之,影响城市交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根本上改进城市交通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必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缓解和处理问题。所以,要破解城市交通“两难”问题,必需坚持“远期有所设想,近期有所作为”的标准,对城市交通进行总体考虑,关键突破。就远期而言,对城市交通的改进,关键是作好三篇文章,即编制城市道路交通计划、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计划和城市交通管理计划。区城市道路交通计划已于2

8、021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编制完成,并已同意实施。应该说这个计划较为科学合理地勾画了我区未来的道路交通的发展蓝图,计划了功效清楚、等级分明、布局合理的格网式路网系统。计划提出城市快速路为“三纵三横”,即“三纵”为四季大道、风情大道、通惠路,“三横”为杭甬高速公路城区段、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城市主干路有“四纵三横”,即“四纵”为蜀山路、市心路、新城路、03省道东复线,“三横”为滨江二路、建设一路、闻堰南路;城市通常主干路为“一环四纵五横”,即“一环”为钱江世纪城内环路,“四纵”为金鸡路、青年路、萧然西路和新街大道,“五横”为鸿达路桥南路、建设四路、金城路、南一路和南三路。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计划正

9、在编制中。区城市交通管理计划还未编制,这项工作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配套计划,应该列入区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就近期而言,对城市交通的改进,应该抓住影响城市交通的关键矛盾,关键加以突破。从我区现在的城市交通现实状况看,因为有前面已分析的很多深层次原因,直接展现三大表象问题,即南北不畅、机非不分、容量不大。而以机非不分最为突出。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城市交通的拥堵,必需关键加以处理。建设南北第三大通道。我区老城控规提出的南北向通道共有七条,即杭萧路、西河路、市心路、江寺路、育才路、通惠路、虎山路。从现在的交通情况看,车流量最大、最拥堵的还是老城区西侧的几条道路,而以市心路最为甚。假如把市心路列为南北向第一大

10、通道,萧然西路、杭萧路列为第二通道,那么我们能够把西河路、工人路列为第三大通道。即使萧然西路、杭萧路的改造已列入计划,但该道路北侧不直接连新区,故作为南北向并不是最理想。要分流市心路的车流,最理想的方案是改造西河路、工人路。因为西河路紧挨市心路,能够直接分流市心路的车流;联络南北向又最便捷;北侧有现成的工人路可沟通。同时,现在的西河路,既非生活性道路,又非交通性道路,其道路功效定位不明,不能发挥作为城市道路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强化西河路的交通功效,增辟机动车道,北伸下穿杭甬铁路和工人路沟通,建立老城区西侧南北向第三通道。城市主干道设置机非隔离带。如前所述,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直接

11、的表象原因是机非不分、人车不分。尤其是老城区道路断面形式为一幅路的主干道和两条主干道的十字平交处,因人车不分、机非不分而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尤为突出。在人、车、路三者关系中,人、车是活的,而路是死的。只有些人、车各行其道、有规有矩,才能使交通有序。而一味增加道路宽度和里程,是行不通的。不要说无充分的资金建道路,就算资金充分也因土地、拆迁等原因此难以开展建设。所以,在现在公交不发达、大家的出行方法依然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的情况下,对老城区的部分主干道和十字平交处实施机非分流、人车分流改造是切实可行的。这项改造投资少、易操作、效果好。象人民路、西河路、育才路、道源路可设置机动车隔离带;萧绍路和育才路

12、、人民路和市心路、拱秀路和市心路等十字平交处可建简易地下人行道;西山道口、人民路道口是交通枢纽,有多条路在此交汇,交通情况很恶劣,在现在大型立交无法建设的情况下,也可建地下人行通道,把人、非机动车先分离出去,以改进这些道口的交通情况。这些主干道人车各行其道,十字平交、铁路道口处消除阻梗,老城区的交通必将有所改进。加强停车场和支路网的建设。加紧城区停车场和支路网的建设,增大城区静态交通的容量,也是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停车场的建设上,关键是计划建设的老城区关键地段上的几处大型停车场。现在老城区关键地段关键停车场共有大约700个停车位。根据老城区关键地段现有公共建筑总面积10的要求配置停车

13、位,需要6500个,而现有的这700个停车位远远不能满足老城区关键地段停车的需要。所以,除按老城控规提出的逐步建设47处,合计12200个机动车公共停车位外,现在能够关键只考虑以人民路为分界线,在老城区关键地段的南北各建一个大型停车场。象现在的祈园寺地块可建地下停车场,另外在人民路以南合适地段建设大型停车场。这两个停车场面积大约在2万平方米左右,每一层可设停车位180个,可增加老城区关键地块的停车位1440个。同时,严格实施新建的居住小区按总户数的100标准配置停车位,新建公共设施按总面积的10标准配置停车位。另外,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的经验,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充足发展低等级的城市支路,不失为一个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方法。支路作为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日常的交通流量并不大,不过支路在起到疏散主、次干道的车、人的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停车库的作用。发达完善的支路系统,能够滞留大量的人、车,能够有效的缓解主、次干道上的交通压力。经过支路来增加道路线密度,从而达成增加静态交通容量的作用,进而改进城市的交通情况,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做法。对我区来说也值得借鉴。同时,支路的建设,相对和城市主、次干道的建设来说比较轻易,投入少,拆迁量小,也比较灵活。所以,要缓解城市两难矛盾,老城区停车场和支路网的建设就势在必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