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29028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6高三上巴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小題金文是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古人习惯于将铜称为金,因此铜器上的铭文就叫金文。又因为这种文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最多,所以又名钟鼎文。青铜器在商周时代有着强大的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它是巫或王(王也是最大的巫)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所以早期金文相对于甲骨文更能自由地表达出象

2、形表意的内在精神。此时期金文文字的大小、长短不一,书写的章法只讲究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字体或长或短,犄角错落,顾盼生辉。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大大发展,在性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方面都与前期有很大变化。刻铸的位置由隐蔽逐渐转向器物显要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宴飨礼仪等多方面,成为宣扬祖先功业、借以传之后世的文告。铭文有了“史书”的性质,开始讲究行列秩序,对字体进行有意的布置与规范。从西周中期开始,这种追求行列整齐、字形工整化的倾向进一步加强。到了周穆王时代,这种方正整饬的铭文就较为常见了,金文的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铭文的笔画也受其影响摆脱象形的束缚走向线条化,汉字的形体结构不

3、再自由随意,长短阔狭趋向统一,布局也显得齐整圆融。西周中晚期,一些长篇铭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铭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此时金文的铭刻已经超出了宣告神谕王命内容的意义,而是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的一种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自行其是,许多美化修饰类字体纷纷出现,这些字一方面纵向拉伸字体,另一方面增加弯曲宛转的线条以填充线条之间的空隙,如鸟虫篆。依据郭沫若先生的看法,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而多数金文依然保持整饬的面貌,一方面与当时日趋便捷的手写体保持同步,一方面力求满足青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还要适应范铸与刀刻的特点,

4、作为“正体”的金文就这样不断地对手写体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与处理,从而逐步发展为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体的字形特征。笔画圆转是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西周早期的文字笔画中肥而首尾略有锋芒,到了西周晚期的籀篆体则首尾如一,线条圆匀宛转,字体圆润典雅,这一方面可能有刻意修饰美化的成分,另一方面与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也不无关系。因为青铜液浇铸时的高温冲击会磨损字模的笔形之口,而脱范清砂、打磨器物又会进一步磨损字口。这就使铭文的笔画变得浑圆,难见锐锋。范铸的字模经过铜水的浸润,加强了线条的厚重感,再加上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了金文端庄肃穆的古朴之美。(选自陈虹汉字在古代器物

5、上的感性显现,有删改)(1) 下列有关金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金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的文字,因刻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得名,由于这种文字在钟鼎之类的青铜器上出现得最多,所以又称钟鼎文。B . 西周后的金文,内容涉及宗教祭祀、政治经济、宴飨礼仪等多方面,具有宣告神谕王命、宣扬祖先功业、体现追求秩序的“礼乐”精神等功用。C . 金文最能自由地表达出象形表意的内在精神,这与铸造青铜器的泥制模型陶范质地松软,比龟甲、兽骨容易雕刻有关。D . 金文具有古朴之美,这种美是由字模线条的厚重感、青铜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坚韧结实的质地和自然展露的色彩共同构筑而成的。(2) 下列有关金文文字的书写说法有误的

6、一项是( )A . 早期金文书写较随意,讲求纵向的顺序而无视横向的严整,虽对字体未作有意的布置与规范,却给人犄角错落、顾盼生辉之感。B . 西周后,金文开始讲究行列秩序,不断加强对行列整齐、字形工整的追求,到周穆王时代书写秩序化初步形成,汉字形体结构不再自由随意。C . 西周中晚期,一些金文的书写开始被规范在阳线方格中,由于这种格子往往长大于宽,因此填写其中的金文字体显得比较细长。D . 金文逐步发展成以端庄秀丽的长圆形为主的字形特征,主要是因为它既要保持与日趋便捷的手写同步,又要力求满足青铜器典雅规整的要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商周时代青铜器不是普

7、通器物,是巫或王在祭祀仪式上用来沟通上天、通达祖神旨意、实现合理统治的手段与工具,有强大的宗教和政治力量。B . 西周以前的铭文刻铸位置相对隐蔽,西周以后,青铜器铭文在性质、内容、形式、字数、书体方面均得到较大发展,刻铸位置也转向显要之处。C . 金文字体的突出特点是笔画圆转,无论是西周晚期圆匀宛转、圆润典雅的籀篆体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线条弯曲宛转的鸟虫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D .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礼崩乐坏”,诸侯国出现许多美化修饰类字体,郭沫若先生认为,从西周中晚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以文字为艺术品之风尚。2. (12分) (2016高三上赣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唐朝的政府官员

8、,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有所不同。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所谓“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比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唐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等。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后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以制度应对多数,这是基本方略。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

9、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成知进退的楷模,赏赐绢帛千段、御马两匹,所有待遇不变,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了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另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开元十五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由于朝廷需要,致仕官员更有起复的现象。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

10、尚书身份致仕。至德二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身份再次致仕。第二年,皇帝又重新任命他为侍中。代宗时,他最终以太保身份致仕。苗晋卿一生竟然三次致仕,是个特例。唐朝官员的物质待遇主要是俸禄。俸是俸钱,禄是禄米。根据中央、地方和官品发放这些钱米。禄米,按年计算,每年春、秋各发一次。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即一半禄米,同时给一定数量的赐物。致仕官员如果住在地方,禄米等由中央出牒,所在地支付。唐德宗时期,致仕官员待遇提高,增加了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的半额。如果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皇帝往往给官员普遍增加待遇,致仕官也在其列。唐玄宗、

11、肃宗包括以后的皇帝,给予现任官提高待遇的一种途径是给现任官父祖授官,让他们享受致仕官员待遇。到唐后期,代宗、德宗、宪宗等时代的大赦文,常常有这样的内容。致仕官也会出席朝廷的一些仪式性活动,唐朝明文规定,致仕官要回到原曹司,位在现任官之前。也许,这是致仕官们更重视的规制。致仕官就是现任官的未来,这是官场生态重要的一环。老有所养是人们的合理期待,维护社会的稳定,相应的养老体系更是必备的。唐朝官员致仕之后的待遇,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致仕官享受俸禄全额不是制度,仅仅是皇帝特许的个别政策。(摘编自孟宪实唐朝的退休制度)【注】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牒:中国古代官

12、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朝的政府官员的致仕,通常都有退休保障,但等级不同,规定也会不同。致仕官员,享受半禄,后来增加了半料。B . 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的年龄,即“悬车”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致仕。C . 在唐朝,致仕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朝廷大臣之间矛盾不休、朋党斗争就会有官员致仕,而致仕官员还可能受到追究。D . 以制度应对多数,是唐朝退休政策的基本方略。对于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通常照章办事即可。(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13、唐朝对退休官员的优待,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或退休前提职,让官员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使相应的待遇得到提高。B . 由于朝廷需要,唐朝官员致仕之后也会有起复的现象。譬如苗晋卿就先后以刑部尚书身份、太子太傅、太保身份三次致仕。C . 唐太宗时期,“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获得皇帝的支持,因为他是知进退的楷模,所以获得额外赏赐,所有待遇不变。D . 致仕官在遇到举国同庆的时候往往普遍增加待遇,现任官的父祖也可能因为要提高现任官的待遇而被授官。(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唐朝官吏的物质待遇以俸禄为主,致仕官员享受半禄。有时朝廷也会提高致仕官员的待遇,另给食料,或

14、折钱发给。B . 唐朝的致仕制度,因等级不同而待遇不同,尤其对于高级别的官员,全凭皇帝好恶,或给予恩赏,或草草处理,或再次起复。C . 相对于物质待遇,更受致仕官重视的应该是朝廷的某些能体现其身份地位的仪式性活动,他们可以回到原曹司,位列现任官之前。D . 唐代致仕制度,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仅最大限度地免除致仕官吏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激励了现任官吏为统治者尽忠效力。3. (15分) (2017高二上潮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

15、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

16、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

17、太短。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

18、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

19、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

20、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 . 本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C .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D . 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文章,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愧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2) 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 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 (19.0分) (

21、2018高三上武邑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乖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以柙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蛮寇

22、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翕然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恭愿 , 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

23、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注】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文史:借指儒家。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B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C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D . 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

24、规画(2)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转馈(运输)艰急B . 卢之翰乖(依从)旨并往C . 释氏(佛教)之无为D . 太初性恭愿(恭谨)(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B . 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C . 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

25、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D . 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翕然韪之5. (9.0分) (2019高二上襄汾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其二)杜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

26、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注释】: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伏枕:指生病。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的结句,写出诗人在面对孤城落日景象时的豪壮之感。B . 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遥望凝想已是常态。C . 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27、D . 诗人此时身居夔州,心念长安,听猿下泪,自伤羁旅,表达其内心凄清哀怨之叹。(2) 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任选两联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6. (6分) (2017高三上清远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高洁自守,不同流俗赞美的句子是:“_,_。” (2) 赤壁赋一文首段写到苏轼和客人在舟中饮酒吟诗活动的句子有:“_,_,_。”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7. (9分) (2019高三上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

28、开文学评论的引领作用,文学评论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评论家是文学作品的质检员。当前文学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 , 及时、公正的文学评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文学评论要发挥激浊扬清的作用,必须确保自身的艺术质量。首先,评论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底、浓厚的历史感和敏锐的时代感,才能与新时代新文学共同成长,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发现杰作、去除糟粕。文学评论用大白话能够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体式多样,序跋、书信、笔记、批语等形态各异,( )。评论者不能 , 一味地模仿的翻译腔,应该接续

29、传统文脉,向传统文论学习,形成独特的批评个性与文体风格。而且,评论不妨写得短一些,少一些 的客套,少一些无关痛痒的敷衍,多一些不吐不快的直言,多一些精准点穴的真话。(1)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参差不齐故作高深佶屈聱牙虚与委蛇B . 良莠不齐故作高深深文奥义虚与委蛇C . 参差不齐故弄玄虚深文奥义敷衍了事D . 良莠不齐故弄玄虚佶屈聱牙敷衍了事(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B . 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文

30、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改进文风,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C .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而且有利于促成文学健康持续发展,改进文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D . 文学评论能够用大白话讲出大道理,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有利于改进文风,扩大文学评论的社会影响,促进文学健康持续发展。(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精妙的评论寥寥数语,尽得风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B . 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有声有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C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寥寥数语尽得风流,精妙的评论言简

31、意赅,有声有色D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声有色,精妙的评论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尽得风流8. (5分) (2019高三下安达模拟) 下面这封推荐信存在语言不得体、用词不准确、表述不合逻辑等若干问题,请找出五处有问题的词语或句子,并加以修改。 推荐信大学招生办:兹有我校高三(二)班李雷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不仅综合素质优良,而且学习成绩优秀。他在担任我校山海文学社社长期间,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荣膺文学社顾问之职。在莫先生的支持下,该生变本加厉,将文学社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他酷爱文学,多篇大作发表在小说月报收获等文学刊物上。若贵校能给他一次机会,必是他和贵校的幸

32、运。特此推荐!此致敬礼中学2018年11月9日9. (6分) (2020高二上广州期末)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 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四、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10. (60分) (2019高三上毕节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传统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新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决于三方面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

33、,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也只能是空想。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3-1、3-2、3-3、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1、答案:略4-2、答案:略4-3、答案:略4-4、答案:略4-5、答案:略4-6、答案:略4-7、答案:略4-8、答案:略5-1、答案:略5-2、答案:略6-1、答案:略6-2、答案: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7-1、7-2、7-3、8-1、9-1、四、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