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5257686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一 力学实验(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限时集训(十一)专题十一力学实验(时间:45分钟)1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111甲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甲读数为_mm,图乙读数为_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mm.甲 乙图1112关于高中物理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利用纸带打出的点迹间接测得物体的运动速度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C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3某实验小组设

2、计了如图11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_(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甲乙图1124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113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s如果用x1、x2、x3、x4、x5、x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

3、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F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F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113图1145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如图114所示的装置深入研究平抛运动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A、B小球处于同一高度,M为A球中心初始时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松开B球,B球自由下落A球落到地面N点处,B球落到地面P点处测得mA0.04 kg,mB0.05 kg,B球距地面的高度是1.225 m,M、N点间的距离为1.500 m,则B球落到P点的时间是_s,A球落地时的动能是_J(忽略空气阻力,g取9.8 m/s2)6在“探究弹簧弹力和伸

4、长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11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钩码的重力对弹簧提供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已经把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在坐标系中描出,请作出FL图象;(2)请根据你作的图象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_cm,劲度系数k_N/m;(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情况,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内容及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进行测量,与通常将弹簧悬挂进行比较:优点是:_;缺点是:_.甲乙图1157“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116所示当小车在1条橡皮

5、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6A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木板倾角过大B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C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D应选择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一段计算小车的最大速度8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1)甲同学在物体所受

6、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物体质量m(kg)物体的加速度a(m/s2)物体质量的倒数(kg1)10.200.785.0020.400.382.5030.600.251.6740.800.201.2551.000.161.00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117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图象图117由a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118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小车的质量为_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189

7、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19甲所示的器材,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力传感器,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0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0点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0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v2(v2vv),填入下表:点迹x/cmv2/(m2s2)0/11.600.0423.600.0936.000.1547.000.1859.200.23甲乙图119请以v2为纵坐标,

8、以x为横坐标在图乙中作出v2x图象(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 kg,结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_N.(3)若该同学通过计算发现小车所受合外力小于力传感器读数,明显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专题限时集训(十一)10.0106.8606.850解析 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精确度为0.01 mm,故读数应以mm为单位时,小数点后面应有三位,即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读数固定刻度可动刻度0.01 mm,图甲读数为0.010 mm,图乙读数为6.860 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6.86

9、0 mm 0.010 mm 6.850 mm.2B解析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且拉伸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30.50.2解析 本题图象不过原点是因为实验过程没有平衡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则加速度ag,所以图象斜率k,纵轴截距bg,结合图象得总质量m0.5 kg,动摩擦因数0.2.40.11.60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由(x4x5x6)(x1x2x3)a(3T)2,得a;打D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D m/s1.176 m/s,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10、为vEm/s1.390 m/s,由vE,得vF1.60 m/s.50.5 0.66解析 B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BPgt2,代入数据可知时间t0.5 s;A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有xMNv0t,竖直方向有hgt2,由动能定理有mAghBPEkmAv,联立解得Ek0.66 J.6(1)如图所示(2)5 20 (3)如表所示(4)避免弹簧自身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产生误差 次数123456弹力F/N长度L/102m解析 (1)如图所示;(2)FL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弹簧原长,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象知L05 cm,k20 N/m;(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11、如表所示;(4)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一般是将弹簧竖直悬挂,改进后可避免弹簧自身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但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可产生实验误差. 7C解析 木板倾角过大时,相邻两点之间的间隔会越来越大,选项A错误;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橡皮筋处于原长或处于松弛状态,小车不一定在两铁钉的连线处,选项B错误;本实验平衡阻力后,橡皮筋做功结束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8(1)如图所示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0.16 N(2)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过度)2.0解析 (1)a图象如图所示;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aF,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2)由图象可得拉力等于零时,加速度不等于零,故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太过);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aF,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小车质量的倒数,小车质量大小为m kg2.0 kg.9(1)如图所示(2)0.25(3)小车滑行时所受摩擦阻力较大解析 (1)如图所示;(2)根据动能定理,有Fxm(vv)mv2,解得v2,所以图象斜率k,由图象知k2.5 m/s2,合外力的大小F0.25 N;(3)小车滑行时所受摩擦阻力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