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2392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春市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5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 . 长年累月随声附和一筹莫展不假思索B . 雷励风行侧隐之心不能自己鬼鬼祟祟C . 没精打采肆无忌惮浮想联篇刚愎自用D . 卑躬曲膝混然一体纨绔子弟惹事生非2.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 , 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B . “两县”期间,就百姓关注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热点问题,记者们辛勤采访,

2、及时报道,心劳日拙 , 受到广泛好评。C . 一位老科学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太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 , 这样很难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D . 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 , 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经典之作。3. (2分) 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名是( )A . 城关中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山区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当地交通发展的局限。B . 馨园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C . 粮食

3、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D . 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高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4. (2分) (2017高一下阜阳月考)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_ , _。_ , _ , _。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就是说,任何

4、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A . B . C . D . 二、 名句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动态地写出大好秋景的语句是:“_,_。” (2) 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 (3) 再别康桥中点明作者寻梦归来后放

5、声高歌,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诗句是_,_。” (4) 雨巷中,戴望舒描写姑娘犹如丁香一般从诗人身边飘过的诗句是:“_,_。” (5) 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一时找不到出路,沮丧、挫败感便会向我们袭来,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会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来形容此时的局面,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怕失败,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往往会迎来新的机遇,这时,我们又会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来表达我们喜悦的心情。 三、 诗词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5高二上南开期中)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

6、,饿损纤腰学不成。柳韩偓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舂来依旧裹长条。【注】唐彦谦:唐代诗人,才高负气,久试不第。楚灵王喜欢细腰,大臣、宫女争相不吃饭,饿成细腰来邀宠。韩僵:晚唐诗人,颇有才干,曾因触怒权臣而被贬。灵和:恬淡的修养;标格:品格。(1) 垂柳第一句中的“绊惹”一词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 唐诗以柳喻人,韩诗以柳自喻,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文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

7、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

8、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并:一齐B . 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丐:索求C . 视清季有加视:看D .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勖:勉励(2)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9、。则斯役之价值始有墓碣之建修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邹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A . 相同,不同B . 不同,相同C . 相同,相同D . 不同,不同(3)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B .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C .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D .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4) 下面划线字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直可惊天地,泣鬼神A .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B .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C . 舞幽壑之潜蛟D . 侣鱼虾而友麋鹿(5) 翻译下列句子。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予为斯序,既痛逝者,

10、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五、 现代文文本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2016高一下阳高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用典,也叫用事,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如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其功能主要是使文辞更为含蓄和典雅。中国古代用典修辞早就有之。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了“互文性”的说法,它大体的意思是:一个文本不可能完全是自己的创造,一定是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或是明写,或是化在自己的文章中。其实这个说法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的意思差不多。用典变成了“互文性”,传统的文学修辞法

11、变为现代的文学修辞法。那么,用典与社会文化有何联系呢?首先,用典这种文学修辞方法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过程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正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生成导致了用典这种文学修辞。社会精神文化的最初的生成可能是从民间到上层的,下层的百姓在劳动的实践中,由于有感受、有需要,形成了最初的歌谣。历史已经证明,下层劳动者创作的歌谣,必然会被上层的士人看中,于是拿过去加工,成为诗歌或其他作品。这种情况一代又一代这样持续下来。而士人从下层劳动者那里“拿过来”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典”了,他们可能增加或减少一些字句,改变一些字句,或者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这过程从广义上说,就是用典。中国士人加工、改造、整理过的最

12、早的诗歌(如诗三百),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就更是“用典”了。因此“用典”是精神文化生成过程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说,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过程使“用典”成为一种文学修辞,“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其次,再从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看,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创造,另一方面是后一代的文化总是从前一代、前几代的文化里面继承一些成分。这继承中,必然要引用前代若干具体的资料,以说明新的文化意义,这就是典型的“用典”了。若用刘勰的话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通变”两个字,“变”是根据现实状况提出新主张、写出新篇章,这是对古之变;“通”就是要学习古典,熟悉古典,吸收古典,使“变”建

13、立在“通”的基础上。那么在这“通变”中,“用典”也就自然成为创造中重要的环节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不同,士人崇尚的风气不同,这又区别出“用典”的多少、好坏等。为什么到了宋代,会出现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的主张呢?这就与宋代士人推崇的风气有关。他们更看重书本,而看轻了生活,或者说从现实逃向书本领域。黄庭坚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堆积如山,如与北方民族矛盾已经十分严重,内部纷争不断,而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解决不了,他们逃向书本是他们与现实矛盾无法协调的产物。这样,黄庭坚看重的是杜甫和韩愈的诗“字字有来处”。以上所述,

14、说明了文学修辞中的用典的种种情况,其最深根源仍然在社会文化中。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文化的状况孤立地来理解文学修辞中的种种问题。 (摘编自童庆炳社会文化对文学修辞的影响)(1) 下列关于“用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 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亦即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B . 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互文性”,指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其意思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相似。C . 用典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直接引用前人言论和事迹,一种是化用,把前人言论和事迹化在自己的诗文里。D . 在中国,用典修辞早

15、已有之,然而在西方,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比中国晚了很多。(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历史已经证明,下层劳动者创作的歌谣,必然会被上层的士人看中,拿过去加工,从而成为诗歌或其他作品,所以,士人的创作就是不断加工、改造、整理的过程。B . 诗经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也说明了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C . “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的主张,这与宋代士人崇尚重书本、轻生活的风气有关。D . 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造,而且二者密切相关,继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继承的变化发展;这当中“用典”

16、是重要环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代士人之所以逃向书本,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很多,而且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B . “用典”这种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渊源很深,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各时代不同的社会风气及士人崇尚的不同风气密切相关。C . 用典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引起了中外文论家的重视,所以文学创作应多用典。D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句诗中的“塞上长城”是化用南朝大将檀道济被宋文帝冤杀时所说的“乃坏汝万里长城”一语,这就是用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17、。9. (12分) (2018高三上普兰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

18、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

19、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楼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

20、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

21、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

22、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点。B . 小说主要

23、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C . 作者在小说第13,14段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是为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D . 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2) 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六、 语文文字运用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6高二上公安期中) 好的广告语让人过目难忘,

24、请就下面两句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1)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某运输公司)(2)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太平洋保险公司)七、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边城中的渡口和摆渡人已经成为文学经典形象。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或将会遇到“渡口”,也曾得到或将得到“摆渡人”的帮助。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名句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5-4、5-5、三、 诗词鉴赏 (共1题;共10分)6-1、6-2、四、 文言文文本阅读。 (共1题;共13分)7-1、7-2、7-3、7-4、7-5、五、 现代文文本阅读。 (共2题;共18分)8-1、8-2、8-3、9-1、9-2、9-3、六、 语文文字运用 (共1题;共10分)10-1、10-2、七、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