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16132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 , 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B . 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 , 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C . 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 ,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D . 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A .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这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B . 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C . 鉴于三成中小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专家建议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以上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D . 又是一年秋意浓,九寨沟的枫叶正当红,许多旅行社纷纷推出了到九寨沟赏红叶的旅游项目,受到了游客的追捧。3. (2分) (2017高二下沭阳期中)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仿佛是被草原上的飓风吹刮抛掷到了这里

3、似的河水在篱墙下静静地流淌这汩汩的水声,就是最初吸引我们注意力的那种奇特声音的来源有时一大段树根仰面朝天,怒发冲冠发出小动物一样汩汩的声音河床中央倒卧着几棵粗大的胡杨和干枯了的柳树树的根须形成自然的栅栏或篱墙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 (6分) (2017高三上葫芦岛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

4、、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在此

5、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生;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

6、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认知自

7、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B . 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C . 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D . 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B . 首段提出观点,中间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生态伦理思想”,尾段论证“生态伦理实践”。C .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

8、体现为体验式思维。D . 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B . 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C . 有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D . 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5. (12分) (2019高二上南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垃圾人谢初勤老余的老家在贵州山区,因

9、为看着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老余才会举家来到沿海讨生计。说是举家,也就他夫妇俩,加上一个年刚五岁的小儿子。其实,老余只不过就四十出头,只是长年在地里干活,身上的“水气”早叫干渴的土地给吸完了,人,也就显得黑瘦。老余到了这个地方,连续找了几家厂,可是,人家刚跟他打个照面,就皱起眉头朝他直挥手。后来,老余就带着老婆、儿子,踏着他那辆只剩下三个轮胎和一只后架的车子,到处捡拾破烂。有一次,一家人捡了满满一车东西,老余在高兴之余,还唱起了小曲。当然,老余一高兴,老婆和儿子也跟着乐呵呵。这时,他们一家听到了头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儿子最先抬头一看,哦,好大的一个东西,银白银白的,两只翅膀大得像那些工厂的大门!

10、那时,一家人都给眼前这种景象震住了,呆呆地盯着那个大东西远远地歇在一大片空阔的水泥地上。那是一只大鸟。儿子惊骇之余,半天才说出话来。不。那是飞机。老余纠正着儿子的说法。那是一种只在天上飞翔的机器,所以叫作飞机。那,飞机是用什么做的?儿子又问。铁。用铁做的。老余肯定地说。儿子听了,点点头,大声说,是不是用我们这种铁做的?说着,他把三轮车壁的铁皮打得咣咣响。望着儿子这种天真执着的样子,老余开心地笑着。这小子,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经过了这一次,以后,每回路过这里,儿子总是会叫他停一停,后来,不用儿子提醒,老余到这儿都会让车子停一会儿。当然,每一回,儿子看了飞机,都会问出一些问题,比如说飞机为什么能飞

11、,比如说飞机是吃什么长这么大的等等。对于儿子的问题,老余能答则答,有一些自己实在不懂的,他也能编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老余就是喜欢儿子这副样子,儿子能够这样问他,说明这小家伙聪明嘛,爱动脑筋嘛。因此,儿子在问他话的时候,老余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老余对儿子是满怀信心的,他的下一代,一定能活出个人样,而不是像他这样低三下四地去看人眼色,捡破烂收垃圾。过了年,他就把儿子送进了当地一家幼儿园。可是,没几天,儿子就吵着说他不去幼儿园了,一打听,老余才知道带孩子的老师都是讲本地话。儿子在那里边,听不懂,玩不成,简直就是在受罪。不读就不读吧。老余心里想,再过一两年吧!再过一两年就把他

12、送回家乡念小学。一定有一次,老余一家路过飞机场时,正赶上飞机起飞,儿子高兴得欢蹦乱跳,一双小脚把三轮车板踏得咣咣响。飞机过后,儿子还呆呆地盯着那个方向。老余唤了儿子一声。儿子这时转过头来,大声地对老余说,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开飞机!说着,儿子就张开双臂,做出了一个飞机的样子。老余一愣,随即兴奋了,他呵呵地笑着:行啊,小子!有志气!开飞机呢。那老爸就等着享福。儿子又说,等我开上了飞机,我就带着你和阿妈两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一个没有人捡破烂的地方,我们可以用飞机拉很多很多的破烂回来,就不用爸爸再和那些人争了。儿子得意扬扬地说完,以为老爸总是要像平时一样夸奖他两句。谁知,老余一听,脸色就阴得可以挤

13、出水来。一会儿,突然高高地扬起手掌,“啪”地给那小子的屁股来上重重的一下!儿子没提防挨了这么一下子,他眼巴巴地望着车上的爸爸,就像看着一个陌生人一样,委屈地哭了起来。他的哭声在空旷无人的大路上传得很远,很亮老余的老婆坐在车上,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她还搞不懂他们爷儿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选自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标题“垃圾人”,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该题目一语双关,寓意深刻。B . 对老余面试的人,仅仅是刚打个照面就拒绝他,可以认为是以貌取人的垃圾人。C . “飞机”象征着希望和理想,本文主要

14、是围绕着飞机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D . “儿子”单纯天真,憧憬着用飞机拉破烂。作者详写他的哭声,表现了对他的否定。(2) 小说中老余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写老余的老婆搞不懂爷儿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6. (12分) (2017清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凯恩斯的手董桥一九一四年八月二日,哲学家罗素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子里碰到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急着赶到伦敦英国财政部去,不能跟他多谈。凯恩斯希望借到一部摩托车赶到伦敦去。罗素说,剑桥不是有火车开到伦敦去吗?“赶不及了!”凯恩斯掉头跑去找住在附近的一位亲戚

15、。那位亲戚不但有一部摩托车,还答应马上载他到伦敦去。摩托车开得很快,这位在剑桥教经济学的教授、主编经济杂志的经济学家不久就到了财政部了。过不了几天,战火就蔓延开来。财政部长看到凯恩斯呈上去的那份备忘录之后说:“凯恩斯是什么人?”旁边的人告诉他,凯恩斯在剑桥教书,懂得不少经济学。部长说:“为什么要找外人来出主意?”可是财政部长还是细读了那份备忘录,并且吸收了其中不少养分。“大部分的钱应该拔出去支付工资,不然工人要失业。”凯恩斯当时给母亲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套影响深远的经济理论已经在慢慢建立起来了。英国参战的两三天后,凯恩斯和罗素等几位反战的朋友见面聊天,凯恩斯说:“银行太胆小了,毫无主张,毫无

16、领导魄力。”凯恩斯后来终于正式给延揽到财政部去。财政部的工作比教书、编杂志繁重,凯恩斯只好趁周末到娃妮莎的庄园去调剂一下身心。他通常是星期五晚上到,手上提着一大包财政部文件上楼,一直关在房间里到隔天大家吃中饭才下楼。这个时候,他房里的字纸篓早就堆满一大堆他处理过的文件。伦敦郊区午后的阳光分外明媚,凯恩斯最喜欢跑出去清除门前小路上的杂草。他不像别人那样铲草不除根:他总是跪在一小块草席上,用一把小折刀根除草坪中每一叶莠草。这种做法当然很费时间;可是,凯恩斯每一次来都在做,不久,砂砾小路果然变得又干净又悦目了。他是一个最会把理论化为实践的人。砂砾小路应该长满杂草是他的理论;用小折刀根除每一叶莠草是实

17、践。没有杂草的小路的确比长满杂草的小路像样。当时有一位政府高官说:“凯恩斯是艺术家,加几分天才。”艺术家的心要细,天才的眼睛要敏锐。凯恩斯还有一双“柔滑的手,手指修长灵巧”,而且一辈子最喜欢注意人家的手。因此,一九一九年年初,凯恩斯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到巴黎出席和平会议,给了他一个机会在谈判桌上仔细观察那些政要的手指。法国总理克莱门梭好像早就知道这一点,故意戴上黑色皮手套,凯恩斯只得转而观察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手。总统的手“相当干练,相当有力”。几年后,凯恩斯到白宫晋见罗斯福总统,认为罗斯福的手“也相当稳健,但不聪明,没有手段”;他还注意到总统的指甲“又短又圆,十足生意人的手指”。出去当谈判

18、代表的人最好都有一双生意人的手;凯恩斯的手跟罗素、跟史特拉齐的手一样“修长灵巧”是剑桥的手。他又很喜欢把手藏到另一只手的衣袖里去,教人想到剑桥人潜意识里出世而不是入世的精神。剑桥那些反战朋友当然不赞成他到财政部做事;这些人的政治观点大体上是对的,只是他们看不见当时的政治暗流,不知道政府的用意。凯恩斯既看见也知道:可是朋友们谈得很激烈的时候,他根本不能大声阻止他们说:“事情并不是这样。事实是”因为事实是保密的。他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自己生存的社会负责。社会处在紧急关头之际,每个人都有义务做点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只是他的做法永远是温和的、讲理的。到了后来他看到和平会议拟出来的条约违反他的脾性、凌辱

19、他坚信的恕道、伤害他的专业知识的时候,他客客气气呈上辞职信,回到宁静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带着同样真诚的心愿用他的手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一点没有后悔1914年在剑桥找摩托车赶到财政部去的那一段旅程。(有删改)相关链接:凯恩斯是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百度百科)(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凯恩斯是什么人?”英国财政部长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表明了他对凯恩斯的不屑,也说明凯恩斯当时还未成名,还不为人所知。B . 在剑桥大学,凯恩斯有许多像罗素

20、一样从事反战宣传的朋友,他由于自身已不是单纯的学者,所以并没有告诉朋友们事情的真相。C . 凯恩斯跪在草地上,用小折刀细心根除每一叶莠草,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却能穿越漫漫的历史长廊,寻觅到了人物的鲜活神采。D . 作品叙述的语言雅致中有温情,诙谐中含睿智,写的人物高高在上,读起来却很亲切,如老友倾谈,随和、蕴藉,别有一番境界。(2)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 凯恩斯具有哪些超越经济、超越时代的精神价值和人格力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7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

21、文,完成小题。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 , 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诏即罢祥职。四年七月,上章,上览书不悦,诏付尚书省诘之。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待罪。诏谕曰:“朕始以规有放归山林之语,故令诘之,乃辞以不职忌讳,意谓朕恶其言而怒也。朕初无意加罪,其令御史台谕之。”寻出为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章,劾同判大睦亲事撒合辇谄佞,招权纳贿及不公事,由是撒合辇竟出为中京留守,朝廷快之。初,宣宗尝召文绣署令王寿孙作大红半身绣衣,且戒以勿令

22、陈规知。及成,进,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上因叹曰:“陈规若知,必以华饰谏我,我实畏其言。”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一时近巨切议,惟畏陈正叔耳,挺然一时直士也。后出为中京副留守,未赴,卒,士论惜之。规博学能文,诗亦有律度。为人刚毅质实有古人风,笃于学问,至老不废。浑源刘从益见其所上八事,叹曰:“宰相材也。”每与人论及时事辄愤惋,盖伤其言之不行也。南渡后,谏官称许古、陈规,而规不以讦直自名,尤见重云。死之日,家无一金,知友为葬之。(节选自金史陈规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 A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B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翠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C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D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省”,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的最高权

24、力机构之一。B . “刀笔”,即刀笔吏,即掌管文案的官更,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C . “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D . “右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时置,分属门下、中书两省,其职掌和左、右补阙相同。北宋时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规为人正直,敢于动真碰硬。曾经多次向朝廷检具别的官员,使冯样、撒合辇等人分别受到相应的惩处。B . 陈规学识广博,才气过人,节俭平实,死去的时候竟然无钱安葬,最后还是知己和友人出面料理丧事,安葬了他。C . 陈规一向坚持原则,个人清正,让人

25、信服,在朝廷内外具有很高的声望,对于他的去世,很多人感到悲伤惋借。D . 陈规作风正派,从不徇私惜,很多人都因此记恨他,皇上也对他极为不满,曾经降罪于他,后来干脆把他流放。(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待罪。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6厦门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驰骋疆场、气势磅礴的两句是“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在艰

26、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怡然自乐的原因的两句是“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 (8分) (2017高三上宝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咏怀古迹(其五)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诸葛”句将时间、空间共说,给人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宗臣”句则扣题,写进入祠堂,瞻望遗像。B . 前诗“伯仲”两句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

27、下,但可惜在指挥若定方面不及萧何、曹参。C . 八阵图前两句对仗,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精巧工整,自然妥帖。D . 前诗将诸葛亮的失败归结于汉朝气数己尽,后诗则惋惜诸葛亮吞吴失计。E . 两首诗均将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2) 咏怀古迹(其五)的颔联用词精微、议论高妙,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4分)10. (4分) (2017珠海模拟)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_、出水的芙蓉;年轻是_、远征的船帆、离弦的利箭:年轻是轰然出山的瀑布、_、大

28、漠风沙中的战旗;年轻是金,_,年轻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11. (10分) (2016高三下拉萨月考)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 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2) 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高二下大名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5岁的张富清,是解放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4个碉堡,有着赫赫战功的西北野战军突击队员;是转业时前往鄂西山区,为一方贫穷百姓,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是在艰苦岁月里藏起战功,甘守清苦,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的退伍老兵。张富清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人们感动于英雄无言,更感动于一位耄

29、耋老人历经岁月磨炼而始终坚守的初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1、4-2、4-3、5-1、5-2、5-3、6-1、6-2、6-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1、7-2、7-3、7-4、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8-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9-1、9-2、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4分)10-1、11-1、11-2、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