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16049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模拟)(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阳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 (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当我站在宣城陵阳山谢公楼的遗址上,面对着晚秋的江城画色,“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谪仙名句,(忽然油然)浮荡在耳际。而当驻足采石矶头,_,“惊波一起三山动”,“涛似连山喷雪来”的隽永 , 又使我同诗人一样跃动着猛撞心扉的惊喜,获得一种甘美无比的艺术享受。碧山,座落在皖南黟县的西北面,它北连盂山,南对霭峰,风景十分幽美。徽州府志记载 , 此地有十里桃花,春时与绿树交映,秀色宜人。(虽然即使)我来时已是黄叶飘飞,秋色照眼,但

2、从李白山中问答诗中仍能(领会领略)它的浓春逸趣。问余何意栖碧山 , 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人眼中的碧山,充满了清幽、纯净之美,_。寥寥数语 , 寓沉重于闲适,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的万千感慨。明代诗人李东阳说它“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其旨趣“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1) 文中划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隽永落彩虹B . 心扉寥寥数语C . 座落栖碧山D . 记载愤世嫉俗(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油然虽然领略B . 油然即使领会C . 忽然虽然领略D . 忽然即使领会(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

3、的一项是( ) A . 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沉浸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无法与之比拟B . 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沉浸是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所无可比拟的C . 沉浸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是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所无可比拟的D . 沉浸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无法与之比拟2. (2分) 下面是歌曲“涛声依旧”的歌词,请判断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A . 比拟、对偶B . 比拟C . 对偶D . 比喻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 (6分)

4、 (2018高二上高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

5、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

6、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

7、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

8、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B . 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C . 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D . 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B . 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C .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

9、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D .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B .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C .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D .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4. (9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10、小题。艺术要真,要善,还要美。那么真、善、美是否可以统一起来呢?孔子在论艺术时,还没有将真善美联系在一起讲,更没有明确提出这三者的统一,但从他要求艺术“尽善”、“尽美”,主张“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来看,他已有了要求将真善美统一起来的思想因素。第一个将真善美并提的是孟子,他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但他讲的是人的善、信(即真)和美,而不是指艺术的真善美及其统一。最早将艺术的真善美并提的大概是荀子,他在乐论中说:“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这里说的“礼”即善,“乐之情”即美的音乐所引起的美感,“诚”也就是真,

11、认为如果三者具备,音乐就可以“管乎人心”,发挥“移风易俗”,使“天下皆宁”的作用。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关系提出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见解的则是陆机、刘勰、钟嵘等人,尤其是刘勰。他说:“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文心雕龙宗经)认为文艺作品情深事信,风清义贞,体约文丽,并将之结合起来,就能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就符合圣人经典所确立的标准。刘勰以后,直接将艺术的真善美联系在一起并要求统一起来的人就多了起来,如白居易主张诗歌要“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李翱主张“义深”、“理辩”、“言信”、“文工”(答

12、朱载言书)等等,都是要求将情真言信,义实理辩,声华文工,也就是艺术的真、善、美统一起来。所以,要求艺术达到真、善、美,并将之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我国古代美学史上的一个传统的见解。在古代许多美学家看来,善是艺术的目的和祈求达到的效果;真是艺术的基础,真而后才能善,也才能美;而美则是手段,美而后才能善,才能发挥艺术实现善的特殊功能。这种见解有个从萌芽到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并和艺术创作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它既是艺术实践的总结,又对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就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成果,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这正是我们的责任。(摘编自邱明正略论艺

13、术的真善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在论艺术时已经有意识地将真善美统一起来,并揭示了三者间的联系。B . 孟子和荀子均将真善美并提,两人对真善美所涉对象的关注点也是相同的。C . 刘勰对于艺术真善美的关系阐述清晰、理解透彻,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D . 真善美三者有机统一的传统见解,对于现代而言,发展的空间与意义不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结构上,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B . 在论证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 . 文章重点分析了古代美学史上

14、的传统见解,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关注。D . 文章所述内容精当,所论精辟有理,这充分体现了论述文论与述的统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音乐如果同时具备真善美三者的特征,那么就能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B . 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具体到艺术创作,就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C . 在艺术创造上,真善美并非是独立存在,而是有机联系的,关系密切。D . 只要达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就能实现繁荣兴盛。5. (12分) (2017高二上枣庄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屋小记史铁生二十三岁时我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我们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

15、歌,如今回想,能够符合它的只应当是一句平白的歌词,惟颤动的一条直线,可一旦去找它却又飘散。当时V带我头一回看见那两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一群老太太正在屋前的太阳地里劳作,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直起腰,从老花镜的上缘挑起眼睛看我。V仰头叫了一声“B大爷”,房顶上蹲着一个老头,正在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老太太们盼望这个小生产组能够发达,发展成正式工厂,有公费医疗,一旦干不动了也能算退休,儿孙成群终不如自己有一份退休金可靠。我们干的活儿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家具上描绘出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出它

16、们的轮廓、衣纹、发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金碧辉煌地送去出口,换外汇。很多年以后,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看见了那样几件大漆的仿古陈设:一张条案、几只绣墩、一堂四扇屏风。它们摆布在幽静的厅廊里,我一阵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走近细看,不错,正是那朴拙的彩绘和雕刻,一刀一笔都似认得。我左顾右盼,很想对谁讲讲他们的来历,但马上明白,这儿不会有人懂得它们,不会有人关心它们的来历,不会再有谁能听见那一刀一笔中的希望与岑寂。冬天的末尾,老屋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因为B大爷带来“基建队”中的一个傻子。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而且满脸印纹。“多少年了呀,你还记得我

17、?”“那我还能不记得?你是咱班功课最棒的。”众人插嘴说:“那最孬的是谁呢?”“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是谁呢?”“俩腿穿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是谁?”B大爷领着三子走了,甩下老屋里的一片笑骂。B大爷对旁人说:“三子呀,人可是一点儿不傻,只不过脑子不好使。”B大爷领着三子和V去挖地基,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承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V听了眦瞪三子:“你他妈完了就完了吧,人家怎么完了?再胡说留神我抽你!”三子便半不吭声,拄着锹把抵头站着。B大爷去拽他,他慌抹了一把泪,脸上还是歉意的笑。这些都是后来B大爷告诉我的。三子

18、的话,又在我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一个傻子的话最可能是真的。摇着轮椅,耳边和心里都空荒的岑寂。我常常觉得,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这一天,我沿着一条大道不停地走,暮色苍茫中,碰上了一个年轻的长跑者。一个天才的长跑家K,K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着我,便推起我,默默地跑也许那个年代,恰可以这孤独的长跑为象征、为记忆、为诉说吧。K因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未及成年就被送去劳改,三

19、年后改造好了回来,却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份正式工作。K从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他,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年年的“春节环城赛”我都摇着轮椅去看他跑,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己,多少年后我和K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梦想就是梦想,不是别的。有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K学长跑,K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的姐姐认识了K,爱上了K,并且成了K的妻子那时K仍然在拉板车,在跑,

20、在盼望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从老屋往北就是护城河了。河很窄,水流弱小、混浊,我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雨过后,河水涨大几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1) 下文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回忆了一群平凡小人物的幸与不幸、绝望与盼望的生存状态,他们或以死亡激烈地反抗,或以坚守冷静地抵制,来表现对人生困境的抗争。B . “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激动本应是敞开心扉的畅聊,却因无法分享将“我

21、”的情感无情地推向无人能知的寂寞与寥落,可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C . 本文语言不放任感情的泛滥抒发,不纵容回忆的恣意招摇。这种语言风格很好演绎了史铁生回忆散文的特点寓深远于相素,寄激情于从容。D . 本文的叙述方式,并不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来描写,而是在简朴直白之中随意讲述着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等重大命题的深刻故事。(2) 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 (3) 米克巴尔说:“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可称为叙述自我;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可称为经验自我。”结合这句话,请对这篇散文的叙事视角

22、进行分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徙知徐州。河决曹

23、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

24、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B . 比冠/博通

25、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 .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D .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 .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

26、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C . 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D . 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B . 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C . 苏轼敢于直言。苏

27、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D . 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4)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以及课本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7高三上武清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作答。双调水仙子【元】无

28、名氏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1) 第三句借用了哪位文学家的哪句名诗?有何用意? (2) 第四,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特别传神,请找出并赏析。 (3) 末句说“没来由惹起闲愁”,诗人的“闲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8. (3分) (2016高二上横峰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 , 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滕王阁序中“_ , 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

29、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_ , _”,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才是达到了真正的逍遥游。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话。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对联拟写下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下联: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17南通模拟) 简答题(1) 三国演义中,诗句“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恋妻不纳陈官谏,枉骂无恩大耳儿”共同涉及的人物除了刘备外,还有谁?请根

30、据诗句内容概括其形象特征。(2) 哈姆莱特第五幕中,雷欧提斯说:“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请简述“这奸恶的诡计”的内容。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高三下贵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有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

31、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1、1-2、1-3、2-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1、3-2、3-3、4-1、4-2、4-3、5-1、5-2、5-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1、6-2、6-3、6-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1、7-2、7-3、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8-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1、七、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1、10-2、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