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10609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应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B . 闲着无聊时,我喜欢细细欣赏老同学从远方寄来的照片,想想那些年那些事,顿时感慨万千,也许好好惠存这些照片是对过往生活的最好的纪念。C . 齐白石一生勤奋,砚耕不辍,绘画技艺既能博采众长,又能师心自用 , 独出机杼,终在晚年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D . 这则笑话,因为对某些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干部讽刺得很有

2、力量,因此在民间流传颇广。2. (2分) (2016高一上山西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看见张媛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B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 .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D . 人们如果连看四个小时电视,就会感到疲劳。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读书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

3、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A . B . C . D . 4. (2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首届鲁迅文学奖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精选出6篇授奖,镇长之死也忝列其中,作者陈世旭对此感到非常激动。B . 王编辑为他的小说提出了几条修改意见,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C . 今天是我儿子与儿媳的大喜之日,作为家父,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

4、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D .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为了答谢顾客多年的厚爱,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5. (2分) (2016高三上扬州期中) 阅读下边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 城管下跪是人性化执法,摊贩下跪是对城管的理解和尊重。B . 对跪双方实现了平等,权利和权力都保持了对等的姿态。C . 双方应该“站着对话”,从而实现“站着平等”。D . 双方被动无奈地对跪,避免冲突升级,化解了矛盾。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7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世祖,讳劾里钵。景祖卒,世祖继之。世祖,辽重熙八年

5、己卯岁生。辽咸雍十年,袭节度使。景祖异母弟跋黑有异志,世祖虑其为变,加意事之,不使将兵,但为部长。跋黑遂诱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为乱,及间诸部使贰于世祖。部中有流言曰:“欲生则附于跋黑,欲死则附于劾里钵、颇剌淑。”世祖闻之,疑焉。无以察之,乃佯为具装,欲有所往者,阴遣人扬言曰:“寇至!”部众闻者莫知虚实,有保于跋黑之室者,有保于世祖之室者,世祖乃尽得兄弟部属向背彼此之情矣。间数年,乌春来攻,世祖拒之。时十月已半,大雨累昼夜,冰澌覆地,乌春不能进。既而悔曰:“此天也!”乃引兵去。乌春舍于阿里矮村滓不乃家,而以兵围其弟胜昆于胡不村。兵退,胜昆执其兄滓不乃,而请莅杀于世祖,且请免其孥戮。从之。桓赧

6、、散达亦举兵,遣肃宗拒之。当是时,乌春兵在北,桓赧兵在南,其势甚盛。戒之曰:“可和则与之和,否则决战!”肃宗兵败。会乌春以久雨解去,世祖乃以偏师涉舍很水,经贴割水,覆桓赧、散达之家。遣人议和,桓赧、散达曰:“以尔盈歌之大赤马、辞不失之紫骝马与我,我则和。”二马皆女直名马,不许。桓赧、散达大会诸部来攻,时桓赧、散达盛强,世祖军吏未战而惧,皆植立无人色。世祖阳阳如平常,亦无责让之言,但令士卒解甲少憩,以水沃面,调麦水饮之。有顷,训励之,军势复振。乃避众独引穆宗,执其手密与之言曰:“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 , 勿顾恋亲戚,亟驰马奔告汝兄颇剌淑,于辽系籍

7、受印,乞师以报此仇!”语毕,袒袖,不被甲,身为军锋,突入敌阵,众从之。辞不失从后奋击,大败之。桓赧、散达自此不能复聚,未几,各以其属来降,辽大安七年也。寝疾,遂笃。辽大安八年五月十五日卒。袭位十九年,年五十四。(选自金史本纪第一,有删改)(1)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B .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C .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D . 今日之事/若胜则已/万一有

8、不胜/吾必无生/汝今介马遥观/勿预战事/若我死/汝勿收吾骨(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讳”,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B . “袭”,继承,特指继承爵位等。封建时代袭位指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不含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那叫禅让。C . 古代中国有许多部落,其各部有首领,如文中的“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D .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孥”除了指子女外,也可指妻子和儿女。(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金世祖劾里钵有智慧。他继承节度使一职,巧妙地进行考察,解决了景祖异母的弟弟跋黑引诱桓

9、赧、散达、乌春等作乱,并离间诸部落让他们对他有二心之事。B . 金世祖亲自作战,并能获取和议。乌春、桓赧、散达联合进攻,因天下大雨,乌春认为这是天意就撤军,世祖带军队捣毁了桓赧、散达的家,迫使他们和议。C . 金世祖在军中从容自如,善于鼓舞士气。在军吏还没有作战就恐惧时不仅没有责备,还不失时机地训话激励,以此来振作军队的士气。D . 金世祖打仗勇敢,亲自冲锋陷阵,多次打败敌人,众人都跟从他。后来世祖卧病不起,且越来越严重,死之时继承尊位共有十九年。(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保于世祖之室者,世祖乃尽得兄弟部属向背彼此之情矣。亦无责让之言,但令士卒解甲少憩,以水沃面,调麦水饮之。

10、三、 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高二下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 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B . 诗的前四句虽然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却并未按一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

11、写琴、写声,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之妙。C . “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蚊,突出本己赢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D . 整首诗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2) 请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摹写声音之妙 四、 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高三下市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苏轼在赤壁赋感叹人生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 , _。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

12、秋日图的句子是_ , _。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不要自我轻视的句子是:_。五、 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13分)9. (13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菊城曹洪蔚汴梁城的市花是菊花,所以又称菊城。每到深秋时节,由菊匠们精心培植的数百万盆菊花争相开放,汴梁城一街两市摆放的全是各色菊花,真真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把这座千年古城装扮得既庄严肃穆,又生机勃勃。满庭芳就是这样一个菊匠,每年要栽培数万盆菊花供市民观赏,好的则被选去参加市里的菊展。满庭芳原来在日化厂上班,在厂后勤搞花卉培植,美化厂区,给会议室和领导的办公室培育摆放的花卉,工作清闲,工资不低,好多

13、人羡慕。后来,日化厂转产改制,第一批公布的下岗人员名单里就有满庭芳。干了一辈子花卉工,下岗后干啥呢,要技术没技术,做生意没本钱,只有干老本行。满庭芳到南郊租了五十亩地,带着老婆孩子住进去,办了个“汴梁菊花园艺场”。正赶上汴梁城每年办菊会,满庭芳栽培的菊花不愁销路,他培育的一株开了四千多头的大立菊还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呢。这一日,天很高很蓝,风很清很爽。满庭芳正在自己的园艺场侍弄菊花,走来一位老者。这人头发花白,面目清癯,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来人推开篱笆柴门,径直走到满庭芳跟前,一把攥住满庭芳沾满泥土的手,说:“我猜你就是满师傅吧,汴梁菊王?”满庭芳说:“菊王不敢当,我是满庭芳。”话在无意间说得挺

14、押韵,把老者逗笑了。两人找凳子坐下,聊开了。老者说:“我叫田耕夫,画画的,特别喜欢画菊。听说您培植的菊花品种全,造型多,一直想拜访您,今天算是了了心愿。”满庭芳看见老者的手,细细的,白白的,一看就是耍笔杆的,却偏偏起名叫“田耕夫”。再看自己,起名“满庭芳”,多高贵,多豪华,多文雅的一个名儿,却是个栽花种草的。这真是造化弄人。聊了一阵子菊花,画家田耕夫被一盆盆景菊吸引住了,那眼神儿如铁块遇到了磁石。这是菊匠满庭芳今年的得意之作,主干游走如龙,花开五颜六色,状如孔雀开屏,真乃菊中精品。田耕夫说:“庭芳老弟,画菊多年使我爱菊如命,这盆菊花我有意收藏观赏,您开个价吧。”满庭芳憨然一笑,说:“老话说,名

15、花有主,这花如被懂花识花的人所有,也算一件幸事。初次见面,不谈价钱,送给您了。”田耕夫见满师傅说得诚恳,不再提钱,打手提包里掏出一幅叠好的字画,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我回赠您一幅画。”展开,是一幅闹菊图,左旁题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庭芳没有拒绝,收了字画,帮耕夫装好菊花,送他离开园艺场。离开时,俩人还在菊架前照了相。隔几日,工友老包来找满庭芳,他是只卖菊花不种菊花。老包问满庭芳:“你那盆孔雀菊呢?我找了半天没见到。”满庭芳说:“那盆菊我送人了,一个画家,画菊的。”老包一听,急了,说:“你脑袋让驴踢了,还是进水了?今年市里要办斗菊大赛,一等奖奖金三万,获奖后再拍卖,还能卖到两万。你这可好

16、,钱打水漂了。”老包还说:“这人肯定是骗子,拿张破画换了盆精品菊花,你上当了。”老包走后,满庭芳有些后悔,那人用一张纸换了他的心血之作。是不是他提前知道了办大赛的消息?那晚,满庭芳失眠了。这天,公园管理局的马处长来视察菊花长势,马上又要菊展了。问起那盆“孔雀菊”,满庭芳说:“别提了,让一个画家用一幅破画给换走了。”马处长惊得睁大了眼:“换走了?谁给换走的?”满庭芳说:“那人叫田耕夫。”“田耕夫?是田耕夫?”马处长的眼睁得更大了。马处长又问:“那画画的是啥?”满庭芳说:“好像是闹菊图”。马处长听了,又惊又喜,嘟囔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看着满庭芳与画家的合影照,马处长告诉满

17、庭芳,这田耕夫是汴梁城的大画家,专画梅兰竹菊,但鲜有出手,搞到全套四幅梅兰竹菊图,市值在五十万以上。马处长用心多年,眼下才搞到三幅,就差一幅菊图。马处长最后对满庭芳说:“快把那幅图拿来,价钱好商量。”满庭芳打开柜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问老伴儿,老伴想了想,说:“那张画菊花的纸呀?我给孙子擦屁股用了。”马处长听了,心疼得直摆手,郁闷而去。这一晚,满庭芳又失眠了。(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各有其妙。如深秋时节汴梁菊花争相开放的胜景为下文作了铺垫,“天很高很蓝,风很清很爽”渲染了两位行业翘楚会面的愉快。B . 小说主要表现了一段高山流

18、水知音相惜的佳话。田耕夫相中了“孔雀菊”,满庭芳诚心将菊送给“懂花识花”的田耕夫,田耕夫则回赠一副闹菊图。C . 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汴梁菊匠满庭芳的形象,主要是在他诚心送菊与两次失眠的对比、他与田耕夫的对比之中,逐渐凸显出来。D . 工友老包告诉满庭芳,如果在那盆“孔雀菊”获奖之后再将其拍卖共计可得五万块钱,还说田耕夫肯定是骗子。这说明老包是个搬弄是非的小人。E . 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姓名颇有意味,均寄寓了作者的讽刺之情:菊匠满庭芳乍听上去像个高雅的文人墨客,画家田耕夫乍听上去像个村夫野老。(2) 小说以“孔雀菊”为线索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

19、 小说两次写满庭芳失眠,每次失眠的原因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作用)。六、 现代文阅读(二)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7山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

20、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

21、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1) 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符

22、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B . 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C . “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D . 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B . 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C . 早期的歌

23、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D . “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B . 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C . 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D . 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七、

24、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高二下临沭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月8日,“知识分子”徽信公众号发文转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解技术,引发媒体广泛关注。据报道,韩春雨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该成果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共断,研究水平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同领域,光环背后,林春雨本人却只是一个10年未发表重要论文的副教授,他觉得“科学家做科研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发论文”,也不想为评职称和中报基金花费时间。而他任职的学校一河北科技大学也并非“985”或“211”。没

25、有博士授予点,甚至穷得“叮当响”,就是这样一所大学让纬春雨不吝衰奖:“它给了我潜下心来想自己事儿的机会。”取得如此科学成就让韩春雨赢得一片掌声,也引发网友犀利的探讨。对此,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语言文字应用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1、6-2、6-3、6-4、三、 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7分)7-1、7-2、四、 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8-1、五、 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13分)9-1、9-2、9-3、六、 现代文阅读(二) (共1题;共6分)10-1、10-2、10-3、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