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06080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 开辟(p) 鄂州()侈谈(ch)陇西(lng)B . 尸骸(hi) 蟾蜍(chn) 阉党(yn)动辄(zh)C . 阴骘(zh) 逾越(y)小篆(zhun)讽谏(fng)D . 猝然(z)玄机(xun) 伺机(s)谗言(chn)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害怕独自在异乡闯荡。B . 我们在技术革新时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大家提

2、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 , 多亏陈总指点,才渡过了难关。C . 对于任何地区来说,打假活动都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那些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D . 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 不但烫手,且玩火者必自焚。3. (2分) 选出没有语病,表意明白的一项 ( )A . 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是正确的方法,二是坚定的信念。B . 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C . 作为开国领导人,周总理大公无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周总理一生的真实写

3、照。D . 庄子逍遥游中的“有所待”,指的就是有所凭借、有所约束、不自由之谓。4. (2分) 下面诗歌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琵琶行以叙送别事起笔,中间交叉着描述与抒情,最后以叙事结尾。这实际上是一种首尾照应的圆型结构,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B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明明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作者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C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化用了东晋祖逖北伐抚摸当年亲手种植的柳树落泪的典故,辛弃疾感叹时光飞

4、逝,韶华易逝。D .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南侵后,姜夔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3分)5. (11分) (2017高一下辽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俄兼勾当群牧司。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 , 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

5、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五年,以疾求致仕。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七月卒,年六十四。废朝 , 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较簿领,孜孜无倦。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又制定权衡法,语在律历志。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

6、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B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

7、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C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D .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B . “月禀”即“月廪”,古代每月发给官

8、吏的禄米;“廪”之本义是米仓,引申为俸禄。C . “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名臣功臣死后,朝廷会停止上朝,以此表示哀悼。D . “配飨”即陪祭,指古代帝王为了嘉奖功臣,特允许功臣进入太庙参与祭祀大典。(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承规兼具多种才能,能文能武。他曾平定匪寇祸乱,又善掌管宫内事务,还喜好儒学,热衷藏书,礼遇各方名士,或暗中荐人入朝为官。B . 刘承规管理卓有成效,升迁不断。他掌管宫内库房,精细严密,所用方法都成了条例程式;他在建隆年间被补授高位,太宗时曾越级升官。C . 刘承规深悉皇帝喜好,倍受荣庞。他顺应皇帝的迷信心理,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精

9、致华丽;他生前得皇帝赠计赐宅,死后皇帝还为他写祭文。D . 刘承规工作勤勉努力,为官清正。他先后侍奉三朝,精力充沛,孜孜不倦;他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奏,要求朝廷免赠助葬财物,不下诏治丧。(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名承珪,以久疾赢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6. (2分) (2016高一上河北月考) 下列用“/”给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

10、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A .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B .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C .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D .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三、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共2题;共13分)7. (7分) (2019高三上贵港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11、的 一项是( ) A . 首联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样,写环境艰苦,表达对友人的同情。B . “岂能愁见轮台月“一句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C . 颈联用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劝其脱鞍少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D .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其口语化的语言亲切洒脱,令人耳目一新。(2)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8. (6分) (2016高二下石林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阿房宫赋一文中作者以质问的语气谴责了秦统治者奢靡而不知怜惜的行为的句子是:_,_?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作者对亡国者忘记

12、了国仇家恨的愤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由江上观日出起兴,抒发无限感慨且富含哲理的诗句是“_,_。”四、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7高一下新化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红楼梦的开篇神话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

13、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

14、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

15、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

16、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1)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作者认为大荒山就是长白山。B .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C .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D .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

17、。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情结。(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 . 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C .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D . 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

18、用到了红楼梦中。(3) 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B . 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C .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头的神话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D . 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五、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 (2017高三上贵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个故乡都在消逝王开岭“故乡”

19、,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鬓厮磨、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地址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比如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东西。再比

20、如传说 的“香格里拉”,即是个被精神命名的地点,而非地址即使你永远无法抵达、只能诗意消费,也不影响其存在和意义,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安东尼奥罗姆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有个重大发现:现代城市太偏爱“空间”却漠视地在他看来,地点是个正在消失的概念,但它担负着“定义我们生存状态”的使命地点是人类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发生地。没有地点,人类就不存在。”其实,“故乡”的全部含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简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若抛开此

21、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记空词、一朵谎花。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小肠陈卤煮、王致和臭豆腐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生壤,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北京”这一地点里,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空间”的本能是膨胀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无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二者的遭遇折现

22、在城市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正承受垃圾的命运,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像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作“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一方面,大城欲望制造的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一部分,没人能再从整体上把握和介入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叙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变幻,布局任意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暂时、偶然,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依赖和深厚情怀。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

23、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面对无限放大和变奏、一刻也不消停的城市,谁还敢自称其主?所有人皆为过客,皆为陌生人,你的印象跟不上它的整容。而它的“旧了”易迷路的“新人”,如此无常的城市里,人和地点间已失去了最基本的约定,同一位置,每年、每月、每周看到的事物都闪烁不定,偶尔,你甚至不如一个刚进入它的人了解某一部位的现状。吹灯拔蜡的扫荡芟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更弦易帜。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我回到故乡即胜利。”自然之子叶赛宁如是说。沈从文也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他们算是幸运,那个时代,故乡是不死的。至少尚无征兆和迹象,

24、让游子担心故乡会死。是的,丧钟响了。是告别的时候了。每个人都应赶紧回故乡看看,赶在它整容、毁容 或下葬之前,当然还有个选择:永远不回故乡,不去目睹它的死。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故乡不是地址和空间,而是地点。地址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空间的本能是膨胀和扩张,而地点是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的信息体。B . 作者认为“故乡”肩负着探究

25、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追溯其重要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等文化任务,若不能实现这样的任务,故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C . 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让“故乡”有失去本位的危险,更新快就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 人体味,丧失边界则意味着没人能再从整体上把握和介入它,只能消费其极小一部分。D .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地址和地点的对比,空间和地点的对比,老人和年轻人关于“故乡”理解的对比,叶賽宁、沈从文时代的故乡不死与现在故乡消失的丧钟已响的对比。(2)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整容”“毁容”“下葬”三个词的含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文章以“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为题有何用意?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6、。 六、 综合题 (共2题;共18分)11. (8分) 阅读师说选段,完成小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

27、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B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C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迷惑。D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 今之众人C . 句读之不知D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3)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 和相同,和不同。B . 和不同,和相同。C .

28、 和不同,和也不同。D . 和相同,和也相同。(4) 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 夫晋,何厌之有D . 沛公今欲何至12. (10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1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 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

29、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七、 写作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9高二上宜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年4月正式命名,1946年停办。8年之中,共有3000多名学生毕业,其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成为两弹一星元勋,100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性格。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之际,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做新时代中学生”为主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选择上面联大精神中的

30、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3分)5-1、5-2、5-3、5-4、6-1、三、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共2题;共13分)7-1、7-2、8-1、四、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共1题;共6分)9-1、9-2、9-3、五、 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六、 综合题 (共2题;共18分)11-1、11-2、11-3、11-4、12-1、12-2、七、 写作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