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35043329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 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4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数。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

2、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1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难点:负数的引入3疑点

3、:负数概念的建立二、知识结构1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正数负数零像1、2.5、1/3 、48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像-1、-2.5,-1/3 ,-48等小于零的数叫负数0叫做零,0就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教法建议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为了使学生

4、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四、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若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0时,-a 就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这些下节将进一步研究。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

5、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1.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 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这样有理数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为:2) 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

6、的分数。因此,有理数按正数、负数、0的关系还可分类3) 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如圆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数。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外)都是有理数。重点难点: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

7、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2)具体运算时

8、,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1.3.2有理数

9、的减法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建议(一) 重点、难点分析本节重点是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解有理数减法的计算题需严格掌握两个步骤:首先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然后依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确定所求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转化,变减为加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小学遇到的小数减大数不会减的问题解决了,小数减大数的差是负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

10、以实施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

11、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本节的难点是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12、二)教法建议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

13、数的除法运算;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教学难点是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2 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二)教法建议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

14、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3理解倒数的概念(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ab=1,则a,b互为倒数。(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其次互

15、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3)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一)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难点: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3疑点:乘方和幂的区别4.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计算(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1.5.2近似数和

16、有效数字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4.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培养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2难点:正确把握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的个数3疑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个数三、以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例,揭示近似数的有关概念 1精确度2有效数字: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

17、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整式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4.通过区别单项式与多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以训练为主,注重尝试指导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多项式有关概念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多项式的概念及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2难点: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以及多项式与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3疑点:多项式中各项的符号问题2.2整式的加减一、 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

18、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4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5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以旧引新,通过自己操作发现解题规律2学生学法:练习总结步骤练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整式加减运算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一、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3.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4.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

19、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3.1.2等式的性质一、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的意义,并能举出有关等式的例子2掌握:关于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并能语言叙述3应用: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等式变形,并能对变形说明理由4.通过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等式走向新等式的解题思想,即为以后方程的同解变形打下基础5.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等式概念的认识理解,等式性质的归纳2难点: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变形等式3疑点:(1

20、)等式性质2中,关于除数不为零的理解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3.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4.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3 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3.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清楚了解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以及解方程的含义2 让学生学会根据条件列出方程3 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二、重点、难点、疑点

21、及解决办法1重点:使学生了解方程的有关概念,会检验方程的解,并能根据求某数的简单条件,列出某数为未知数的一元方程(仅限于一次,二次)2难点:列关于某数的简单方程3疑点:关于方程解的理解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4.1多姿多彩的图形4.2直线、射线、线段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直线、射线、线段的公理和相交直线的概念3使学生熟悉简单的几何语句,并能画出正确的图形表示几何语句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线段、射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二)难点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三)疑点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4.3角一、 教学目标1理解角、周角、平角及角的顶点、角的边等概念2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方法(二)难点周角、平角概念的理解(三)疑点平角与直线、周角与射线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