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00988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模拟)(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杭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 (1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反腐无疑是当今世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很多发达国家,当你方唱罢我登场时,如何反腐成为了执政者及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韩国也不例外。每当政府换届的时候,新上台的总统都不遗余力地推进反腐败,承诺杜绝腐败。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反腐大多都无疾而终。A . 炙手可热B . 你方唱罢我登场C . 不遗余力D . 无疾而终2. (1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

2、、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B . 除法律明确规定外,戒毒所不得对外提供戒毒人员档案信息。同时,禁止以戒毒人员为对象进行戒毒药物试验等。C . 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D . 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3. (3分) (2018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民间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它的巨大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

3、语等民间文学到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丽多彩。民间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恰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土壤。尽管厚植文化的土壤肥沃,但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中,仍能看到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的巨大冲击。这并不是个例,由于近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也在改变,许多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遭遇“边缘化”危机,甚至一些珍责的民间文化遗产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去

4、而失传。“文 化土壤”被蚕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将面临严峻挑战,守护民间文化刻不容缓。民间文化活动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群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意味着整理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实施民间典籍搜集、抢救濒危民间文艺、民间历史文化纪录创作等工程须深入民间生活;振兴传统民间技艺,做好现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需行走在民间。在此过程中,还应坚持辩证取舍、扬弃继承,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梳理,汲取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精华。总而言之,生活是民间文化的沃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发展。只有深入民间,扎根生活,去粗取精,才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生不息、 发展壮

5、大提供丰厚滋养。民间文化薪火相传,人才是决定因素。而推动民间文化的现代化转化,首先要做好青少年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创新传统师徒承袭模式,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还需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推动民间文艺资源与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把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风范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传承民间文化就是延续我们的血脉,坚守民间文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振兴民间文化,关系中华文化根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摘编自孙金行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6、( ) A . 民间文化各个门类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对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B . 中华文化尽管土壤丰厚,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它的生存仍面临严峻挑战。C . 整理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扎根生活,是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的一条有效路径。D . 要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就需要废弃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探索建立新模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间文化遭受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面临各种危机,是本文论述的前提之一。B . 文章提出用辩证取舍、扬弃继承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民间文化,并举例进行了论证。C . 文章从扎根民间、人才培养、运用市场机制等方面对

7、如何守护民间文化进行了论述。D . 文章从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等角度指出了传承和守护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能守住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不会再出现问题。B . 保护民间文化,需要根据各种民间文化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手段。C . 社会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民间文化也需要跟随时代变迁实现现代化转化。D . 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需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说明其途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4. (3分) (2017高二下大名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除夕雪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

8、笼的白面馒头,被霭霭的暮色笼罩着。咔嚓”一声,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的炉子,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屋外传来“咯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一般哼唧着,光亮由一根木棍被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原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拨开筐子里的积雪

9、,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水。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亲直接从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

10、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切碎,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着喜色。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大面皮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一小块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老三在

11、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地包着饺子。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锅铲说:“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这里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老大看着母亲,

12、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12期)(1) 下列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热闹和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B . 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

13、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的照片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C . 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时“门像老牛般哼唧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D . 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老二鲁莽性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2) 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请简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5. (3分)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

14、,从不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

15、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译得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

16、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时,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

17、,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

18、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相关链接】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朱生豪幼年热爱读书,勤奋刻苦,教会学校的背景使他具有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这为他翻译

19、莎剧奠定了基础。B . 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C . 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D . 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莎翁的名句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B . 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

20、力影响不大。C . 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和诸多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准确再现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D . 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E . 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3) 朱生豪在翻译莎剧时,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6. (4分) (2019高二下厦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

21、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

22、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

23、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1) 下列对选文的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选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第二段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重在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 . 第一段选文中,作者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C . 第二段选文中,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D . 这两段选文语言

24、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汨汨,毫无滞碍,所有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振笔直遂遂:完成B . 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同意C . 而余为徐州为:到做官D . 发函得诗发:打开(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与可之教予如此B .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乃见其所欲画者C .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 .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4) 下列对选文的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选文记述文与可画竹

25、的情形。第二段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重在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 . 第一段选文中,作者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C . 第二段选文中,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D . 这两段选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汨汨,毫无滞碍,所有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 (2分) (2019昆明模拟)

26、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谒文山祠边贡丞相英灵迥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湖。祠堂亦有西湖树 , 不遣南枝向北朝。【注】文山:文天祥的号。“黄冠”:即道士之冠,指道士生活。据说元统治者曾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山不从,请求出家为道士,保全自己的名节。西湖树:西湖志记,“岳王坟上古木,枝皆南向”。(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绘红色的帷帐在寒风里飘动,旨在暗示文山当年在风雨飘摇中孤军奋战的场面。B . 颔联概括了文山欲“黄冠”度余生而不得后慷慨就义、终未能挽救国家败亡的事实。C . 诗人接连引用神话故事,意在

27、表现文山死后英灵未消,赞扬了他志不可夺的坚强毅力。D . 诗歌运用浪漫手法,回顾了文山生平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精神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2) 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是知也。论语中孔子认为违背道义而得来的富贵毫无价值的句子是_,_。君子以仁存心,_。_,有礼者敬人。孟子富贵不能淫,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9. (1分)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

28、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 .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 .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 .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D .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10. (1分) (2017高二下邹平期中) 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1) 试简要说明构成这幅漫画的主要元素。(2) 请结合社会现实,揭示漫画的寓意。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1. (1分)

29、 (2016高一上阳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林清玄去访问三位画家。第一位画家,一向以“难产”著名。告诉林清玄:“我作画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第二位画家,一向以“快手”著称。告诉林清玄:“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了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第三位画家,则对林清玄说:“我想画就画,不为什么。艺术就像偶然的散步。”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2分)1-1、答案:略2-1、答案:略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4-1、答案:略4-2、答案:略4-3、答案:略5-1、答案:略5-2、答案:略5-3、答案:略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6-1、答案:略6-2、答案:略6-3、答案:略6-4、答案:略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7-1、答案:略7-2、答案:略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8-1、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9-1、答案:略10-1、答案:略10-2、答案:略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