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00398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昆明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我很抱歉的是,由于篇辐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概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B . 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盅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畏的疱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C . 苏轼赞叹荔枝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D . 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恶恶,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2. (4分) (2017高三上滕州

2、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在绘画(题材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付与)对象某些人格内涵。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 , 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

3、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把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 , 欣赏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治印的真精神。”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领略)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授徒伫(ch)立B . 描摩劲(jng)竹C . 念叨着(zhu)意D . 碑贴拓(t)

4、片(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题材付与领悟B . 体裁付与领略C . 题材赋予领悟D . 体裁赋予领略(3)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近年,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捧的对象,可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与“傲慢底气”让消费者很受伤。B . 解禁不能只算“环保账”,“经济账”更要算,在解决降解技术难题和建立完整回收体系之前,解禁会让“白色污染”更严重。C . 食品安全、国五条等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它们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这从一个侧面凸显了两会的

5、意义在于解决民生问题。D . 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主要有两种办法,即高压静电除尘和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但两种办法都不能完全清除甲醛。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4. (5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与抗氧化系统失衡而使得机体促氧化能力高于抗氧化能力造成的,与衰老、癌症等密切相关。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特点是直接或间接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以及糖类、脂类和蛋白的代谢紊乱。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糖尿病与机体内自由基的增多以及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紊乱有关,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

6、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现象。抗氧化剂可以抑制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减少DNA的氧化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并改善体内抗氧化防御体系,对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有显著作用。因此,利用抗氧化剂治疗糖尿病是可行的。随着对氧化应激引起组织损伤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现有抗氧化剂,并推动研发更有效的抗氧化剂,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三、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9高一上信宜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近些年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_。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_。华为从一个中国制造

7、的默默无闻的品牌,到富有创造价值并具有多项创新意义的世界品牌,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这种由数量向质量的华丽转身背后,_,是工业制造业体系的逐渐完备。离开了经济、科技发展和完备的工业体系,我们仍旧只能制造大国。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同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这阐明了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

8、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随着时间

9、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文明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

10、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比如,在当今世界,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

11、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与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联系起来,推动不同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摘编自欧阳康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是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断发展的根本所在。B . 抓住了交流互鉴这一本

12、质要求,就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惑。C . 人类文明有机体包含不同文明形态,他们存在差异,所以其特征是交流互鉴。D . 历史上,文明之问的交流缓慢,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整体上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 . 文章第段中“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文明也是一样”,这是类比论证。C . 第段运用对比法,令人信服地论证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D . 文章末段论证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观点,含蓄地批评当下某些错误的有害的观点。(3) 根据原文

13、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明,不能自我封闭,要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B .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C . 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连互通,这符合交流互鉴思想。D . 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其他文明,将给其他文明带来灾难。7. (20分) (2017沈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插田叶紫失业,生病,将我第一次从嚣张的都市驱逐到那幽静的农村。我想,总该能安安闲闲地休养几日吧。这时候,是阴历四月的初旬农忙的插田的节气。我披着破大衣踱出我的房门来,田原

14、上早已经充满劳作的歌声了。通红的肿胀的太阳,映出那些弯腰的斜长的阴影,轻轻地移动着。碧绿的秧禾,在粗黑的农人们的手中微微地颤抖。一把一把地连根拔起来,用稻草将中端扎着,堆进那高大的秧箩,挑到田原中分散了。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轻松的、幽雅而闲静的欢愉,贪婪地听取他们悠扬的歌曲。我在他们的那乌黑的脸膛上,隐约的,可以看出一种不可言喻的、高兴的心情来。我想:“是呀!小人望过年,大人望插田!这原是他们一年巨大的希望的开头呢。”我轻轻地走过去。在秧田里第一个看见和我点头招呼的,便是那雪白胡须的四公公,他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还肯那么高兴地跟着儿孙们扎草挑秧,这是多么伟大的农人的劳力啊!“四公公,还能弯腰吗

15、?”我半玩笑半关心地问他。“怎么不能呀!农夫不下力,饿死帝王君呢。先生!”他骄傲地笑着,用一对小眼珠子在我的身上打望了一遍,“好些了?”“是的,好些了。不过腰还是有些”“那总会好的啰!”他又弯腰拔他的秧去了。我站着看了一会,在他们那种高兴的、辛勤的劳动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家几年来生活的卑微和厌倦了。东浮西荡,什么东西毫无长进,而身体,又是那样的受到许多沉重的创伤;不能按照自家的心思做事,又不会立业安家,有时甚至连一个人的衣食都难以温饱,有什么东西能值得向他们夸耀呢?而他们,一天到晚,田中,山上,微漪的、淡绿的湖水,疏云的、辽阔的天际!唱自家爱唱的歌儿,谈自家开心的故事。忧?愁?夜间的,酣甜的呓梦

16、!我开始羡慕起他们来。我觉得,我连年都市的漂流,完全错了;我不应该在那样的骷髅群中去寻求生路的,我应该回到这恬静的农村中来。我应该同他们一样,用自家的辛勤劳动,争取自家的应得的生存;我应该不闻世事,我应该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兴趣,使我突然忘记了腰肢的痛楚,脱下了鞋袜和大衣,想同他们插起田来。我的白嫩的脚掌踏着那坚牢的田塍,感到针刺般的酸痛。然而,我却竭力地忍耐着,艰难地跟着他们下到了那水浑的田中。四公公几乎笑出眼泪来了。他拿给我一把秧,教会我一个插田的脚步和姿势,就把我送到那最外边的一层。顺着他们里边的行列,倒退着,插起秧来。四公公越到我的前头来了他已经比我快过了一个长行。他抬头站了一站,我便趁这

17、个机会像夸张自家的能干般地和他攀谈起来。“我插的行吗?四公公!”“行!”四公公笑了一笑,但即刻又皱着眉头说,“读书人,干这些事情总不大合适呀!对吗?”“不,四公公,我是想试试看呢,我看我能不能插秧!我想唔,四公公,我想回到乡下来种田呀!”“种田?王先生,你别开玩笑呢!”“真的呀!还是种田的好些,我想。”四公公的脸上阴郁起来了,他呆呆地站在田中,用小眼珠子惊异地朝我侦察着我的话是否真实。我艰难地移近到他的身边,就开始说起我那高兴农人生活的理由来,我大声地骂了一通都市人们的罪恶,又说了许多读书人的卑鄙,下流,然后,正当欲颂赞他们生活的清高的时候,四公公便突然地打断了我的话头:“得啦!先生,你为什么

18、竟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他朝儿孙们打望了一下,摸着胡子,凄然地撒掉手中的残秧。“在我们,原没有办法的,明知种田是死路,但也只得种!有什么旁的生涯给我们做的呢?命中注定八合米,走尽天下不满升。而先生,你读书人,高升的门路几多啊!你还真的说这种话,你以为,唉!先生,这田中的收成都能归我们自家?”他咽住了一口气,用手揉揉那湿润的小眼睛,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了。他的胡子悲哀地随风飘动着,有一颗晶莹的泪珠子顺着他那眼角的深深的皱纹爬将下来。我没有再听出他底下说的是什么话来,痴呆地,羞惭地站在那里,看着他祖孙们手中的秧禾和那矫捷的插田动作。“死路”。“高升的门路!”我觉得有一道冰凉的电流,从水里通过我的脚干,曲

19、曲折折地传到我的全身!我的腰肢,开始痛得更加厉害了。(有删改)(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对田野的精心描写,既营造了宁静祥和的乡村环境,也烘托了摆脱都市喧嚣后内心的轻松和愉悦。B . 文章多处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出了一个待人友善、勤劳本分、易于满足而又乐观刚强的四公公形象。C . 结尾处“我羞惭地站在那里”的原因是四公公的话触动了我强烈的自尊心,让我这个读书人觉得自己不辨事理、一无是处。D . “我的腰肢,开始痛得更加厉害了。”这一细节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将我身体与心灵的疼痛汇集在一起,引人深思。(2) 在作品中,“我”向往“插田”的农村生活

20、,而四公公却说“种田是死路”应该追求城市生活。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认识。(3) 作品以“插田”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 在作品中,“我”向往“插田”的农村生活,而四公公却说“种田是死路”应该追求城市生活。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认识。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 (16分) (2020高二上湖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训俭示康司马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

21、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莱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

22、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李文子相三君,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缕簋朱纮 , 山粢藻棁 , 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蝤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

23、,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注:饘:zhn稠粥:簋u古代盛事物的器具;纮:hn古代帽子上的带子;棁zhu梁上的短柱。(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干:求取B . 吾不以为病病:生病C . 走卒类士服类:像D . 子孙习其家风习:习染(2)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世以清白相承臣以供养无主B .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均之二策C . 会数而礼勤到则披草

24、而坐D . 孟德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吾其还也(3) 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B .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C .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D . 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先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表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一贯的作风。又列举事例说明自己不喜欢奢靡的性格与作风,对儿孙们进行现身说

25、法,显得亲切动人。B . 第二段慨叹近年风俗侈靡,列举了衣着和饮食两点以赅其余,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后以一个反诘句,对居高位者随波逐流的做法提出了批评。C . 第三段引用御孙的话从道理上阐明俭和侈的不同结果,指出节俭是位高者共同具有的品德。生活奢侈了,私心杂念也就多了,做官时就必然受贿。D . 全文平实自然,明白如话,广征博引,说理透彻。虽是告诫,却不一味板着严肃面孔,而是以回首往事、今昔对比的亲切语调。(5)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廉者,盖鲜矣。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9. (1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26、成小题。 与余生书戴名世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略。而吾乡方学士有滇黔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其同异。盖两人之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士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

27、渐以灭没。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民父老,相继澌尽,而文献无征,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叹也哉!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毁誉失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广购,又困于饥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则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见其成,而又何况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书

28、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潜德幽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无有以此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来与余面论其事,则不胜幸甚。【注】余生:余湛,字石民,安徽舒城人,戴名世的学生。南山集案起,余湛牵连下狱,不久病死狱中。潜德幽光:指山林隐逸之士所记述的明代史事。(1)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近 日 方 宽 文 字 之 禁 而 天 下 所 以 避 忌 讳

29、者 万 端 其 或 菰 芦 泽 之 间 有 廑 廑 志 其 梗 概 所 谓 存 什 一 于 千 百 而 其 书 未 出 又 无 好 事 者 为 之 掇 拾 流 传 不 久 而 已 荡 为 清 风(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揆以春秋之义揆:衡量B . 有廑廑志其梗概廑廑:只,才C . 相继澌尽澌:老去D . 而世所流布诸书布:散布(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4)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0、) A . 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 . 昔者宋之亡也凌万顷之茫然C . 窃有志焉则将焉用彼相D . 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醉则更相枕以卧(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篇先交代作书目的,第二段阐明编写南明史的意义,第三段写搜集南明史料的种种艰难及自己的抱负,最后一段重申自己的志愿与决心。B . 作者认为南明政权的历史意义不低于蜀汉和崖州的南宋政权,但因为清政府的文字禁忌严厉,所以南明政权的史实已经湮没无闻,令人悲叹。C . 作者有感于世无司马迁、班固那样的史学家,于是慨然以修明史为己任,但又感慨于自己一生穷困潦倒,根本无力搜集史料。D .

31、 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又首尾照应,显得极有法度。且善用曲笔,貌似恭敬,其实是极深刻地揭露了清王朝文字狱的酷烈。(6)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近 日 方 宽 文 字 之 禁 而 天 下 所 以 避 忌 讳 者 万 端 其 或 菰 芦 泽 之 间 有 廑 廑 志 其 梗 概 所 谓 存 什 一 于 千 百 而 其 书 未 出 又 无 好 事 者 为 之 掇 拾 流 传 不 久 而 已 荡 为 清 风(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则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六、 诗歌

32、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8高一下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游西湖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首句说从梦中醒来到西湖之上再游览一次,结尾说古时的贤人在梦中纷纷向“我”走来,前后照应,强调“梦”带来的快乐。B . 颔联运用拟人、对偶手法,通过描述乡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

33、诗人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C . 颈联采用反问方式,说自己举目无亲,相处没有同道之人,没有亲人、同道之士能与自己开怀畅饮。D . 尾联“归去”一句,是说回到家后什么话也不说,挡住屏风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结局。E . 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闭门”终,表达宦情淡薄。文章也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2) 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9柳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自己虽然睡眠很少,屋漏床湿。但是想

34、到天下的读书人,不禁喊出了“_,_!”的千古名言。 (2)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自己虽然睡眠很少,屋漏床湿。但是想到天下的读书人,不禁喊出了“_,_!”的千古名言。 (3) 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是“_”,面对世人的责难是“_”,在世间,他可谓没有什么追求。 (4) 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是“_”,面对世人的责难是“_”,在世间,他可谓没有什么追求。 (5)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写出了乐声由上个乐段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的变化过程。 (6)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写出了乐声由上个乐段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的变化过程。 八、 材料作文 (

35、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7高二下佳木斯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假期收看的电视节目。小张说,“感动中国”真人真事,触动人心。既有“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又有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的租户王锋;也有“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耶鲁大学毕业现为村官的秦玥飞。小杜说,“中国诗词大会”展现出的大美是诗词里千百年来积淀的人世情怀,更是百人团选手们对诗词的那份赤诚之爱,最为可贵的是放大了一种毫无功利的深情。小程说“朗读者”可以传播文字,展示人的生命。朗

36、读内容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来生豪情书诗词,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讲话的个人感受。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能够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你认为以上哪个电视节目更能丰盈精神世界?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1、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3-1、答案:略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4-1、三、 小作文 (共1题

37、;共5分)5-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1、答案:略6-2、答案:略6-3、答案:略7-1、答案:略7-2、答案:略7-3、答案:略7-4、答案:略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1、8-2、8-3、8-4、8-5、9-1、答案:略9-2、答案:略9-3、答案:略9-4、答案:略9-5、答案:略9-6、答案:略9-7、答案:略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答案:略10-2、答案:略七、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11-5、答案:略11-6、答案:略八、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