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无情求生有术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957723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震无情求生有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震无情求生有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震无情求生有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地震无情求生有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无情求生有术(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郑州市第二届安全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地震无情求生有术魏海巍巩义市回郭镇第六初级中学目录一、 【内容摘要】:1二、 地震无情求生有术2、地震先兆识别及求生模拟演练21.1 识别地震先兆,早做防范。21.2 地震求生模拟演练。32 地震发生后的避险求生的智慧32.1 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不要惊惶失措。422立即实施求生行动。42.3三角空间。63 地震之后的互救原则及救助要领63.1为了自身以及被救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避免加重伤残,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63.2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地救出被埋压人员,救助时要注意如下几点要领。7结束语8三、 参考文献:9四、 致谢:10地震无情求生有术【内容摘要

2、】:这一刻,公元年月日时分,四川省芦山县再次发生.级超强地震。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人们霎那间生离死别。当我看到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一个个顽强活着的生命时,我内心深处对救援人员充满崇高的敬意和感激,对在瓦砾中坚持的生命充满敬畏和感动。同时,对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充满了真切的悲怆,尤其是那些埋在教室废墟下的学生,让我心悸、哽咽、流泪,生命之花凋零在含苞待放之时,悲莫大于此,哀莫甚于斯。是的,地震无情,可人间有爱,求生有术!在地震面前,我们要学会避难,保护自己。关键词:地震学生求生有术保护自己1地震无情求生有术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地震再到芦山地震,地震留给我们多么惨痛的记忆,每一次都让我们刻骨铭心。

3、在地震中伤亡最为惨烈之一的就是学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我们的学生平时没有获得相当的地震常识和求生技巧、平时没有进行地震时逃生训练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的学生掌握一定的逃生方法以及自救互救知识,我深信,在地震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可以活下来。其实,地震来临时,我们是可以有机会在“地狱”里为自己找到存活的空间,找到一条重返人间的求生之路的。地震中劫后重生的幸存者的经历,也一再向我们诠释,“地震无情,求生有术”。、地震先兆识别及求生模拟演练地震(earthquake),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中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

4、家,尤以西部为烈。我们需要强化忧患意识,需要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需要建立避震逃生的应急预案,需要学习地震时自救互救技巧,需要在平时进行经常性的模拟演练。1.1 识别地震先兆,早做防范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各板块间因碰撞挤压形成的巨大能量在某一点位的某一时刻突然释放引发的地质灾害。我们常见的地震前兆有五种:、地光、地声、地气。、动物异常反应。、植物异常反应。、地下水的异常反应。、以小震报大震。这些都是地震即将来临的先兆,要引起足够警觉和重视,做好应急准备。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教给学生有关地震先兆的知识,比如朗朗上口的“动物前兆”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

5、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让学生知道地震即将来临的先兆,引起足够警觉和重视,做好应急准备来保护自己,从容应对,将能减少很多损失。1.2 地震求生模拟演练 全球地震较为频繁,有报道,全世界级以上地震大约每年次,级以上大约至次,这对人类生命和财富带来极大的威胁。由于地震的突然性,人们对其认识大多基于经验,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对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基于上述原因,尤其是学生,平时的地震求生模拟演习十分必要,一旦地震来临,许许多多的人可以从死亡线上找到一条逃生之路。通过求生模拟演练,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种子。这种训练应从

6、娃娃抓起,覆盖整个社会,要长期坚持,要形成一项常态运动。其内容应包括:地震发生时如何快速藏身躲避,如何伺机逃离危险地带,如何自救互救,如何保全生命和减少伤残等知识。学校、工厂以及公共场所要有可实施的应急预案,并在演习中逐渐完善。只要坚持演习,地震来临,能利用相关知识从容应对,在房屋倒塌之前,会寻找到机会和时间撤离到安全地带。2 地震发生后的避险求生的智慧地震发生时,要迅速预判和决断,要果敢行动,这是真正在与死神抢时间,斗智慧。特别是处于花季的学生面对突发的灾害怎样及时地进行自救?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安全避险?一旦自己置身于各种险情、险境时,应沉着冷静地应急,机智安全地化解,求得生机。当你确认

7、地震来临时,遵循如下原则,可以大大提高逃生的成功率。2.1 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不要惊惶失措。请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镇静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品质。为难关头,镇静可以让你逢凶化吉,起死回生。只有镇静时,你才有合理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 22立即实施求生行动。2.2.1如果你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地带,双手护好头颈部,卷曲身体,蹲下或躺下。要避开高达建筑物、陡峭山坡和河流,以防建筑物倒塌、滚石和洪水。待地震结束后,迅速寻找更为安全之处。 2.2.2 如果你在室内,此时,只有两种选择是合理,要么逃跑, 要么寻找可藏身的“三角空间”。 如果在平房或一楼,你能否在一分钟之内跑出室外?能:迅速跑到空旷地带;不能

8、:寻找安全的生存空间即三角地带,屈膝,蹲下或躺下,保护好头颈部。如果在楼房2楼以上,立即寻找安全的三角空间躲避。 当地震过后,伺机从楼道迅速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2.2.3 逃生路上有要求不要跳楼。如果你没有佐罗的身手,没有身轻如燕的轻功,你最好不要选择跳楼。高层跳楼非死即重伤。如果万不得已,只有跳楼才有一线生机,选择软地面,避免头和背部先着地,存活与否真的需要运气和造化。不要到阳台呼救。阳台是楼房的薄弱之处,容易坍塌,十分危险。不要乘电梯。地震时,因停电或电梯变形,容易困于其中,增加危险和救援难度。不要歇斯底里的尖叫。尖叫,只会增加恐慌,让自己和他人失措。不要驾车逃避。驾车容易出现道路堵塞与

9、意外伤害,反而延误逃生时机。逃生时一定要徒步,不要携带无关生死的东西。保护头颈部。任何时候,保护好头颈部是第一要务。2.2.4 废墟下的求生之道镇静些,再镇静些,当你不幸被掩埋后,不要惊慌,不要怨恨,不要尖叫,不要恸哭。地震与死神不相信眼泪,但尊重镇静和坚强。加固生存空间,迅速冷静下来,理清思路,解放双手,移开头颈部周围的碎物,使你能正常地自由呼吸,尽量移出双脚,并快速对环境的安全性和自身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检查所处空间是否坚固。是:如能脱险,迅速脱身,跑到安全地方。否:利用能随手得到的材料如砖块、木棍支撑周围大块物体,防止其塌陷,扩大空间,然后寻找时机,迅速脱身。检查自己有无严重伤。无:设法

10、脱险,要在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为自己打通一条求生之路。有:可行简单处理,如有骨折,可以用小木板或小木棍固定;如有活动性出血,可以用绳索或布条在受伤的近心端结扎止血,12小时要松开几分钟,以免远端肢体缺血坏死,等待救援。当环境复杂,凭一己之力无法脱身,或者受伤无法自行脱险,如下原则,有助你逃过劫难。尽力保存体力,减少无谓消耗 没有救援人员到来时,不要大声呼救,不要哭泣,要尽力保存体力,减少无谓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和水,记住,要珍惜和保存好任何能吃的和喝的东西,他们能使你创造生命的奇迹,让你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不要忘记,自己的尿液能救你一命,尿液中99

11、%以上是水,要珍惜。发出求救信号。当救援队伍到来时,你要发出求救信号,呼喊,敲击物体,使用你能用的办法,让外面的人知道你还活着。相互依偎。当同一位置有多位幸存者时,需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互相简单处理伤口,相互配合,协同逃生。如果不能脱险,等待他人救援。 2.3三角空间。指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楼板和大的瓦砾容易形成的三角形的空间,这是我们能得以活命的空间,也可称为生命空间或生存空间。室内容易形成的三角空间之处有:承重墙墙角处,坚固的家具(大衣柜、书架、沙发、床)旁,书桌下,小空间房屋(卫生间)等。在平时,要确认家中、办公室、教室内的三角空间,地震来临时要迅速躲进三角空间处。在家中,卫生间

12、时不错的藏身之处。其一,空间小,有较多管道支撑,不易倒塌,即便倒塌也易形成三角空间。其二,当困于其中,容易获得水源。其三,敲击管道,容易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在家中,设法关火,关电,关气,避免次生灾害。3 地震之后的互救原则及救助要领。 地震发生之后,从社会反应开始到大规模的救援队伍到达至少需要几小时,在此期间许多病人会因救援不及时死去。所以,震区存活者即刻组织的互救十分重要,绝大多数人是立即互救中存活的。3.1为了自身以及被救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避免加重伤残,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镇静,时刻需要镇静。观测周围环境,对其安全性进行估计,先从相对安全的地方实施救援。保护好自己。要躲避即将倒塌的房屋,

13、避免无谓受伤,记住,只有自己没有受伤安全,你才有机会和能力救助更多的人。先多后少。即先救被压人员多的地方。就近原则。从离你最近的人救起,优先救埋藏较浅,容易救出的人。优先原则。优先救青壮年,救出的青壮年,可扩大互救人群;优先救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如学校,医院,集市,工厂等;优先救出医务人员,如有医务人员参与救助,可以减少被救者的伤残。先救命,后救伤。一切以生命为重,力争在单位时间内救活更多的生命。3.2科学合理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地救出被埋压人员,救助时要注意如下几点要领:搬运中注意事项。搬运,在地震救援中十分重要,搬运不当,可加重伤残,或致终身残废。地震中外伤为主,四肢、脊柱骨折为主。对肢体

14、骨折可行简单固定,有明确腰背伤或不明伤者,要用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适当分工,当自发的救援人数较多室,需要有人组织,有分工、有秩序进行救援。与外界沟通,要设法向外界发出灾情和求救信息。结束语地震对于我们,既是自然现象,又是深重灾难。“地震无情,求生有术”。平时,我们学会一些地震常识和求生技巧,这对于我们是很必要的。地震过后,我们需要在苦难中学会坚强,泪水过后,生活还将继续,阳光依旧灿烂。我真的希望,我们能在灾难中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真的希望,在减灾防灾方面,我们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让灾难离我们而去。地震无情,人间有爱!让我们祖国的花朵开的更加鲜艳,让我们一起走向幸福的明天!参考文

15、献:【1】、地震对策【2】、董泰灾害学杂志创刊 【3】、李宏男, 肖诗云, 霍林生,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与启示J. 建筑结构学报, 2008,29(4):10-19【4】、温家洪.Jianping Yan.尹占娥.孟庆洁.叶欣梁 中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期刊论文 -地理科学进展2010(7)【5】、刘宁.陈棋福.韦生吉.陈颙 地震震源运动学参数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中国地震2011(1)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邵应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邵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邵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次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