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34898579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题组1】力学史 1(单选)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描述是不对的,A符合题意答案A2(单选)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下面关于伽利略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伽利略运用“控制变量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C伽利略最早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观察现象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解析伽利略运用“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故选B.答案B【题组2】电磁学史 3(多选)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

3、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解析由物理学史可知,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A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C正确;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错误答案AC4(单选)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B法拉第根据

4、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解析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A错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错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错库仑利用扭秤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正确答案D【题组3】力电综合史5(单选)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C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则

5、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答案B6(单选)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并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解析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选项B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

6、从蒸汽机时代步入电气化时代,选项D错误答案C7(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成功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数值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力学单位制中,规定质量、长度、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解析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而不是法拉第,卡文迪许测定的是万有引力恒量,所以A、B均错,应选C、D.答案CD8(单选)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出引力常量G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

7、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解析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D错误答案B9(多选)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最早指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解析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

8、许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选项C正确;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选项D正确答案CD【题组4】物理思想方法10(单选)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做点电荷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在探究

9、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解析选项A涉及“理想模型”,选项B涉及“微元法”,选项C涉及“控制变量法”,选项D涉及“等效思想”,则选项B符合要求答案B11(单选)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解析自由落

10、体实验采用了合理外推的方法,牛顿第二定律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采用了归纳与总结的方法,只有A对答案A12(单选)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 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C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 D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解析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体积和形状,选项A错误;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选项B错误;理想电压表的内阻可视为无限大,其分流电流很小,可以忽略分流电流,选项D错误答案C13(2012新

11、课标全国卷,14)(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

12、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正确答案AD14(单选)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 ()A质点,电场强度 B平均速度,点电荷C弹力,电势D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解析等效替代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即两概念对比, 产生的某种效果相同,才是等效替代法,故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D15(单选)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 D建立“光子说”的理论解析该同学在研究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时所使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对比各选项可知只有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也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选项A正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