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487967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宁市高考物理一轮复习:5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将其中一缝挡住,则屏上条纹不变,只是亮度减半B . 若将其中一缝挡住,则屏上无条纹出现C . 若将下方的缝挡住,则中央亮度的位置将下移D . 分别用红蓝滤光片挡住,屏上观察不到条纹二、 多选题 (共1题;共3分)2. (3分) (2019宿迁模拟) 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实验装置中的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B . 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

2、变宽C .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 . 测量过程中误将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波长测量值偏大三、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7高二下故城期中)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放上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子流的强度,尽可能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在曝光时间不长和曝光时间足够长两种情况下,实验结果是 若曝光时间不长,_若曝光时间足够长,_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光既有_,又具有_四、 实验探究题 (共13题;共46分)4. (7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中)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8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

3、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所示,则:(1) 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xA=11.1mm,xB=_mm,相邻两条纹间距x=_mm;(2) 波长的表达式=_(用x、L、d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_m;(3) 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 (2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 为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现准备了下列仪器: A 白炽灯B 双窄缝片C 单窄缝片D 滤光片E 白色光屏把以上仪器装在光具座上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_(填写字母代号)(2) 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

4、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 A . 改用波长较长的光(如红光)作为入射光B .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C . 减少双缝间距D . 增大双缝间距(3) 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mm和_mm 6. (3分)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红色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甲中所示的光具座上组

5、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 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为_; (2)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1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2中手轮上的示数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mm (3) 已知双缝间距d为2.2104 m,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m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 (1分) 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把

6、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 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E、_、_、A (2) 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用测量头测量亮条纹间的距离时,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x1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x2,求得相邻亮条纹的间距x=_测得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可求得红光波长=_(只能用直接测量量表示) (3) 实验中,若把滤光片E移走,在毛玻璃屏上看到的现象为 A

7、 . 没有任何光亮B . 一片白光C . 彩色条纹D . 明暗相间的白色条纹8. (4分) (2019高二下成都月考) 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1) 图中是小灯泡光源,是光屏,它们之间的依次是_。 (2) 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_ A . 增大和之间的距离B . 增大和之间的距离C . 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 .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3) 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 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 ,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 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 记作第1条 的中心,这时

8、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mm和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 (5分) (2019高二下元坝期中)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

9、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 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2.190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mm (2) 根据以上条件,可算出这种光的=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下列操作中可以使条纹变稀疏的是(_) A . 改用波长较短的光(如紫光)做入射光B .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C . 减少双缝间距D . 增大双缝间距10. (4分)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 (1) 若干涉图样模糊,中部较亮,上下都很暗,则应如何调整_ (2)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

10、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14乙中手轮上的示数为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mm (3) 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公式=_,求得所测光波长为_nm 11. (3分) (2017高二下武汉期中)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甲):(1)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填选项前的字母)A . 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应放上单缝和双缝B . 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

11、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C .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a,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2)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定为第1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甲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图乙读数为_mm,求得这种色光的波长=_nm(已知双缝间距d=0.2mm,双缝到屏间的距离L=700mm)12. (2分)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完成实验后,总结出以下几点,正确的是 A . 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

12、B . 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C . 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有关D .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2) 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已知双缝间距离的大小恰好是图乙中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1所示)d=_mm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L=75cm,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把分化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一条明条纹(记为第1条明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_mm(如图2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7条明条纹并记下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_mm(如图3所示),由以上测量数据求得该单色光的波长为_m 13. (7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个实验: (1)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

13、的波长”的实验中 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为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为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从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乙的示数为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nm(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列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的是_A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B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2) 利用插针法可以测量半

14、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在白纸上作一直线MN,并作出它的一条垂线AB,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底面的圆心为O)放在白纸上,它的直径与直线MN重合,在垂线AB上插两个大头针P1和P2,如图丙所示,然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插上适量的大头针,可以确定光线P1P2通过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求出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室中提供的器材除了半圆柱形玻璃砖、木板和大头针外,还有量角器等 某学生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垂线AB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半圆柱形玻璃砖右侧的区域内,无论从何处观察,都无法透过玻璃砖同时看到P1、P2的像,原因是_,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为了确定光线P1P2通过玻璃

15、砖后的光路,在玻璃砖的右侧,最少应插_枚大头针请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估计所插大头针的可能位置(用“”表示),并作出光路图_为了计算折射率,应该测量的量有:_(作图并在光路图上标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_(用测量的量表示)14. (3分) 现有:A毛玻璃屏、B双缝、C白光光源、D单缝和E透红光的滤光片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 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E、_、A(选填字母) (2) 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

16、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为x1=0.300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如图3)手轮上的示数为 x2=_mm即可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y,进而求出红光的波长 15. (3分) (2019杭州模拟) (1)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

17、为_mm和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nm。 (2) 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 A . 增大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B . 增大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C . 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 .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16. (2分) (2018浙江选考) 【加试题】 (1) 细丝和单缝有相似的衍射图样。在相同条件下,小明用激光束分别垂直照射两种不同直径的细丝和细丝,在光屏上形成的衍射图样如图1中a和b所示。已知细丝的直径为0.605mm,现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细丝的直径,如图2所示,细丝的直径为_mm。图1中的_(填“a”或“b”)是细丝的衍射图样。(

18、2) 小明在做“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时,尝试用单缝和平面镜做类似实验。单缝和平面镜的放置如图3所示,白炽灯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成为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单缝,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小明测得单缝与镜面延长线的距离为h,与光屏的距离为D,则条纹间距x=_。随后小明撤去平面镜,在单缝下方A处放置同样的另一单缝,形成双缝结构,则在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干涉条纹。五、 综合题 (共1题;共9分)17. (9分)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和S2距离之差为2.1106 m,现分别用A、B两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

19、点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1) 已知A光在折射率为n11.5的介质中波长为4107 m;(2) 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波长为3.15107 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为37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多选题 (共1题;共3分)2-1、三、 填空题 (共1题;共1分)3-1、四、 实验探究题 (共13题;共46分)4-1、4-2、4-3、5-1、5-2、5-3、6-1、6-2、6-3、7-1、7-2、7-3、8-1、8-2、8-3、9-1、9-2、9-3、10-1、10-2、10-3、11-1、11-2、12-1、12-2、13-1、13-2、14-1、14-2、15-1、15-2、16-1、16-2、五、 综合题 (共1题;共9分)17-1、1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