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34809296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广元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合 同 段:LM1施工单位: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二九年九月二十日一、工程概述1、路面中面层结构形式:厚50m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试验路段施工位置及日期试验路段设置在K41+200K41+500右幅,长300m。计划于2009年9月22日下午进行中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施工完毕后按规范要求对试验路段进行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检测,进行施工小结,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试验路段的工程数量:结构名称面积(m2)压实方数量(m3)重量(t)下面层3186159.3401二、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1.

2、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确定机械数量及其组合方式。2.通过试拌:(1)确定拌和机的操作参数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确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3.通过试铺确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找平方式等。(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3)施工缝处理方法。(4)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松铺系数。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

3、、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指挥方式。三、材料及要求 (一)集料(1)级配范围:根据本项目设计文件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其级配范围见下表:级配类型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2)粗集料 全部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石灰岩碎石,生产线安装有“废料带”和吸尘器装置。石料选材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开采源经过监理部和中心试验室检测验证合格,审核批准。对进场的粗集料按

4、要求检验。其技术要求见下表:检 验 项 目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2.5吸水率 (%)3.0软石含量 (%)5坚固性 (%)12*压碎值 (%)28*洛杉矶磨耗损失(LA) (%)30与沥青的粘附性(掺抗剥落剂后) (级)5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其中粒径大于9.5含量12其中粒径小于9.5含量18水洗法小于0.075颗粒含量 (%)1注:“*”要求检测试验室经200加热处理或经高温拌和机烘干后的样品,同样满足该指标要求。(3)细集料 采用石质坚硬、洁净的石灰岩碎石轧制的机制砂。其规格及级配要求见下表: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4.752.361.180.60.30.

5、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225010沥青下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 标技术要求表观视密度 (g/cm3) 2.5坚固性(大于0.3mm部分)(硫酸钠) (%) 12含泥量(水洗法0.075mm的含量) (%) 3砂当量 () 60亚甲蓝试验 (g/Kg) 不大于25棱角性(流动时间) (s) 30(4)填料 选用粘附性等级较好的石灰岩磨细加工的矿粉,拌和楼回收的粉尘不得使用。矿粉必须干燥、清洁。其质量要求见下表:指 标质量技术要求表观密度 不小于(t/m3)2.50含水量 不大于(%)1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

6、100901008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 4(二)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中石油克拉玛依牌AH70道路石油沥青。要求如下:检 验 项 目70#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延度(5cm/mim,15)(cm) 不小于100延度(5cm/mim,10)(cm) 不小于15软化点(环球法)() 不小于47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9.5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变化(%) 不大于0.8针入度比(%) 不小于61延度(10)(cm) 不小于6闪点(COC)() 不小于260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2.2密度(15)(g/

7、cm3) 实测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 不小于180(三)配合比的确定1、目标配合比:经试验并与广巴高速公路中心试验室验证,结果如下:类型矿料比例()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实测理论相对密度12345矿粉AC-20C133414122434.22.4303.722.5242、验证配合比:在中心试验室、监理部的指导下,经拌合楼试拌,对目标配合比进行了调整,调整的生产配合比如下:类型矿料比例()油石比(%)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最大理论相对密度12345矿粉AC-20C73319142434.22.4483.362.533经试拌检测,生产配合比的级配控制如下:级配类型

8、油石比(%)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生产配合比4.210095.883.17059.940.529.620.815.59.67.44.8要求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热料仓的筛分情况对料仓比例进行微调,使级配与生产配合比更接近。四、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出厂时间数量状态备注1沥青混合料拌和楼吉姆-400020071台套良好调试完毕2沥青砼摊铺机ABG42320062台良好调试完毕3轮胎式压路机XP261、

9、XP3012007、2009各1台良好调试完毕4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宝马20220083台良好调试完毕5洒水车东风10吨20071台良好调试完毕6自卸车东风35吨200712辆良好调试完毕7变压器1000KW20081台良好调试完毕8发电机200KW20061台良好调试完毕9切割机3台良好调试完毕10装载机ZL5020084台良好调试完毕11小型压路机20081台良好调试完毕五、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本试验路段施工设置以项目经理金泉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共68人,主要成员如下:组长:金 泉 副组长:胡小荣(技术) 徐志春(施工、安全)路面工程师:邱正峰 拌和站负责人:赵军亮 运输队负责人:杨劲松

10、前场负责人:李伟 试验负责人:邓万军 测量负责人:滕 军 六、质量控制(一)施工前的准备1.准备下承层(下面层)及喷洒粘层油(1)下面层已按规范要求进行中期交工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清理下层面上的杂物,确保表面清洁,必要时用鼓风机进行清理, 彻底清除表面的浮尘和松散的封层颗粒。(3)对于路面检测钻芯孔在喷洒粘层油前封堵完成。(4)为了增加层间结合,在摊铺中面层前,在清理完毕的下面层上喷洒粘层油。采用沥青撒布车喷洒粘层油时应选择适宜的喷嘴、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呈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

11、洒,过量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它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份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2、试验仪器的自校和标定(1)我项目部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设备均经过计量部门计量标定,并向四川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申报了工地试验室的临时资质;(2)对部分不需进行标定的试验仪器设备进行自校,保证良好的使用状况和精度。3、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施工交底召开交底会议,按照规范要求和安全生产要求向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辅助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施工和安全技术交底,并以书面形式发到各部门、施工班

12、组、施工操作人员。(二)施工控制1.开工前的检查(1)检查用于工程的材料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密切关注天气,选择晴好天气施工,并检测当时的施工温度符合规范要求;(3)检查施工设备是否良好,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运输车辆是否清洁无污物;(4)检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有关要求。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集料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1020,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控制范围见下表: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温度170-185混合料出

13、厂温度正常范围150-165 超过190者废弃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5低温施工不低于150开始碾压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30低温施工不低于145碾压终了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2)拌和楼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3)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4)随时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5)每台拌和机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用抽提筛分试

14、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其误差控制在以下范围内:油石比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0.1%+0.1。矿料级配与生产配合比设计标准级配的允许差值 0.075mm 2% 2.36mm 4% 4.75mm 5%(6)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仓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7)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沥青下面层所选定的沥青混凝土类型,均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根据JTG F402004的规定:试验项目技术标准击实次数(次)两面各75稳定度(KN)8.0流值(0.1mm)15-40空隙率(%)3.0-6.0沥青饱和度(%)55-70残留稳定度

15、(%)80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75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ml/min)120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碎石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2)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应前后移动,分数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离析现象。(3)沥青碎石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应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4)运料车应有蓬布覆盖设施,避免温度损失或污染环境。(5)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依靠

16、摊铺机推动前进。4.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摊铺(1)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两台摊铺机梯队进行摊铺,距离不应超过10m,纵向接缝采用斜接缝,避免出现缝痕。(2)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摊铺宽度,宜按24m/min速度调整,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地连续摊铺。(3)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断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局部离析,需在现场管理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平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及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4)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

17、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内材料应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档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5)检测松铺厚度是否符合规定,以便随时进行调整。摊铺前熨平板应预热至规定温度。摊铺机熨平板必须拼接紧密,不许存有缝隙,防止卡入粒料将铺面拉出条痕。(6)摊铺时遇雨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1)沥青碎石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基层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初压在混合料不产生推移、开裂等情况下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2)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

18、压,根据我项目部机械设备的特性,选用以下的压实设备组合、碾压速度(km/h)及步骤,根据试验确定最佳碾压组合:初压:钢筒式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速度1.52复压:采用以下两种组合,以检查压实效果。振动压路机,振压1遍,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检测压实度;振动压路机,振压1遍,轮胎压路机碾压3遍,检测压实度。终压:压实度检测符合要求时,无振动静压1遍。(3)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面上。(4)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碎石面层上,不得停放压路机或其他车辆,并防止矿料、

19、油料和杂物散落在其上。(5)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辨认。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压路机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应设专岗管理和检查,避免压实不够或发生“漏压”。(6)压实完成24小时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6.施工接缝的处理(1)纵向施工缝。两台摊铺机相隔距离最多不超过10米,进行一次碾压。如遇特殊情况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的距离较长时,应采用斜接缝,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高程基准面,并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作跨接缝碾压以消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2)横向施工缝。全部采用平接缝。用三米直尺沿

20、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碾压时用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7.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1)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2)混合料的质量检查: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残留稳定度;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3)面层质量检查: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横向偏位;摊铺的均匀性。压实度采用双控指标,

21、要求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98%,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控制在93%97%,下面层实测空隙率应在3%7%范围内。8、开放交通及其他(1)待结构层自然冷却,表面温度低于50方可开放交通,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在15KM/k以内,严禁紧急刹车和掉头。(2)铺筑好的结构层严格控制交通,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或用作他用。(三)质量检验1.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或允许差试验方法施工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按规范要求应符合规定温度计测定运输到现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矿料级配:与生产设计标准级配的差(%)0.075mm按规范要求2拌和厂取样,用抽提后的矿料筛分2.3

22、6mm44.75mm5沥青含量(油石比)按规范要求-0.1%,+0.2%拌和厂取样抽提马歇尔试验:稳定度(KN)按规范要求8.0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试验流值(0.1mm)20-40空隙率(%)按设计要求压实度(%)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现场钻孔试验厚度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钻孔检查,铺筑时随时插入量取,每日用混合料数量校核平整度(标准差)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检测宽度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用尺量纵断面高程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横坡度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用水准仪检测中线平面偏位按规范要求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检测渗水系数按

23、规范要求120ml/min改进型渗水仪2.外观检测(1)表面平整密实,无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现象;(2)搭接处应密实、平顺、烫风不应枯焦。 (四)施工工艺流程图集料、矿粉、沥青检验下承层清理,提交施工方案驻地办审批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配合比验证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监理审批测量放样取样检测,不符合废弃监理工程师抽检混合料拌制混合料摊铺检测温度、观测是否离析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合料压实(初压、复压、终压)检查压实度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抽检进行全面检测综合评定集料经检测合格备用按有关附录计算评定,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路段结果报告检测不符合要求,废弃重新进行试验路段施工试验路段工程交验七、

24、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1、由安全小组负责人负责安全日常工作,检查施工中的安全设施配备情况,督促施工人员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2、进行岗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符合要求者才能上岗;3、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4、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村庄附近、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施工指示牌、警示牌,配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3人;5、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统一着装,戴安全帽,挂牌上岗;6、运输车辆限速行驶,车速不超过15km/h;7、为减少施工杨尘,沿线道路洒水。八、结语1、我项目部将按照合同文件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配备足够的资源进行工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及时地做好质量检测和试验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及其它有关部门反馈各项信息;2、加强施工后的成品的养护,与监理工程师一道,及时进行试验成果整理,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在获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后,及时进行下一步工程的施工。附件:相关试验资料二九年九月二十日20 / 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