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479579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B(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B)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总分分值245026100得分一名词解释(3 8 = 24分)1.threshold potential2. postsynaptic inhibition3.timed vital capacity:4.visual acuity: 5.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6.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 7.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 8.Mean arterial pressure : 二. 单选题(1 50 = 5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号左

2、边的方框中)(一) A型题 1. 下述情况中,属于autoregulation的是: A. 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 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C.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 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 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 Neuroregulation的特点是 A. 调节幅度大 B. 作用广泛而持久 C. 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 D. 反应速度慢 E. 调节的敏感性差 2.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

3、. 膜上ATP的作用 3. 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excitability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action potential的 A. 阈电位 B. 去极相 C. 超射时期 D. 超极化后电位 E.去极化后电位 4. 对肌梭与腱器官特征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肌梭位于梭外肌纤维之间,腱器官位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B. 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并联关系,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C. 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变化,腱器官感受肌肉张力变化D. 肌梭传入冲动增加,引起肌肉收缩,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抑制肌肉收缩 E. 当肌肉受到牵拉时,可引起肌梭兴奋,而不会引起腱器官兴奋 5. 人类新小脑

4、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是: A. 肌张力降低 B. 偏瘫 C. 静止性震颤 D.意向性震颤 E. 位置性眼震颤 6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通过: A. 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 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 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D. 特异投射系统激发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E. 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系统,不易受药物的影响 7. 牵涉痛是指: A. 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 B. 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C. 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 D. 按压体表引起部分内脏疼痛E. 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一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8. 对运动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胞体较运

5、动神经元小 B. 支配骨骼肌内的梭内肌纤维C. 末稍释放乙酰胆碱递质 D. 安静或麻醉时,它放电将停止E. 它放电增加时,可提高肌梭敏感性 9. 胆碱能M型受体存在于: A. 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B. 神经-肌肉接头的接头后膜上C.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上D. 受交感节后纤维支配的虹膜辐射状肌上E. 受交感节前纤维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上 10. 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 逼尿肌收缩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11. 不属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是: A 心跳加快,瞳孔开大 B.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C.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6、 D. 胃肠平滑肌收缩 E.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12 右侧脊髓半离断,离断面以下可出现: A. 仅左侧痛、温觉障碍 B. 仅右侧痛、温觉障碍 C. 仅左侧深压觉障碍 D. 左侧痛、温觉和右侧深压觉障碍E.右侧痛、温觉和左侧深压觉障碍 13. 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错误的论述是: A. 其感受装置位于梭内肌中间部 B. 肌梭的传入神经为和类纤维C. 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 D. 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所受到的牵拉刺激增加 E. 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提高 14. 动物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这可能损伤的脑区是: A. 下丘脑外侧区 B. 下丘脑腹内侧核 C. 下丘脑乳头体核 D

7、. 下丘脑前区 E. 边缘叶 15. 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 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C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 非条件反射 16. 下列不是异相睡眠的特点是: A. 有助于精力恢复 B. 利于皮层新突触联系的建立C.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多 D. 出现快速眼球运动或部分肢体抽动E. 心绞痛、哮喘易在此期发生 17血管加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B促进肾小管对Na+重吸收 C. 降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D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E促进肾的保钠排钾作用 18下列哪组激素由神经垂体分泌 A生长素和催

8、产素 B胰岛素和催乳素 C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D去甲肾上腺素和生长素 E加压素和催乳素 19下列哪种激素可促进1,25(OH)2D3的形成 A甲状旁腺激素 B降钙素 CT3 DT4 ETSH 20看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正确的是: A、晶体变凸,眼球会聚,瞳孔散大 B、晶体变凸,眼球会聚,瞳孔缩小C、晶体变凹,眼球会聚,瞳孔缩小 D、晶体变平,眼球会聚,瞳孔散大E、晶体变凹,眼球会聚,瞳孔散大 21下列那种激素不属于含氮类激素: A、胰岛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性激素 D、肾上腺素 E、垂体激素 22关于dark adaptation的正确叙述是 A. 视觉阈值升高 B. 中央视觉低于外周视觉

9、C. 一般在l min左右可完成 D. 主要是视紫红质分解增加所致 E. 视觉功能主要由视锥细胞完成 23某患者的尿中肌酐浓度为196 mg/ml,血浆肌酐浓度为1.4 mg/ml,尿量为1 ml/min,其肌酐清除率为 A.75 ml/min B. 98 ml/min C. 125 m/min D. 140 ml/min E. 196 ml/min 24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 A. 高频听力 B. 低频听力 C. 中频听力 D. 中、低频听力 E. 高、中频听力 25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是 A. 身体旋转运动 B. 直线匀速运动 C. 角匀速运动 D. 头部和躯干直线正负加速

10、度运动 E. 正负角加速度运动 26下列可使肾小球滤过增加的因素是 A.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降低 B. 囊内压升高C.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 肾血浆流量减少E. 滤过膜面积减小 27抑制Na+和Cl-主动重吸收的药物主要作用于 A近球小管 B. 远球小管 C. 集合管 D. 髓袢升支粗段E. 髓袢升支细段 28有甲乙两患者,甲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40ml,收缩末期容积为56ml;乙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为160ml,收缩末期容积为64ml,两患者的ejection fraction A相等 B甲患者高于乙患者C乙患者高于甲患者 D无法判断E均低于正常 29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11、A. 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 心肌肌质网不发达,Ca2+贮存少C. 心肌的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特别长D心肌有autorhythmicity,会自动节律收缩E.心肌呈“all or none”收缩 30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对浦肯野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影响是 A0期除极幅度降低B0期除极速度减慢C1期复极时程缩短D2期复极时程缩短E3期复极时程缩短 31血流阻力 A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l8 C在血管半径减半时,降至原先阻力的l16 D在血管长度增加时减小 E在血液黏滞度升高时增大 32在动脉血

12、压调节实验中,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的机制是 A降压反射活动加强 B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性升高C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 D心迷走神经活动加强E颈动脉窦受到缺氧刺激 33当循环血量减少时 A心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B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减弱D 醛固酮释放减少E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 34. 关于唾液分泌的调节,错误的叙述是 A.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B. 参与唾液分泌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C. 唾液分泌的初级中枢在延髓 D.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分泌增加 E. 交感神经对唾液分泌起抑制作用 35. 引起bile排出最多食物是 A.

13、蔬菜 B. 糖类 C. 瘦肉 D. 水果 E. 动物油 36. 胸膜腔内压等于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弹性阻力 C大气压肺泡表面张力 D大气压肺回缩力 E大气压肺弹性纤维回拉力 37.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长期出现低O2血症和CO2潴留,这时刺激呼吸的因素主要是 A动脉血PO2降低 B动脉血PCO2升高 C动脉血H+升高 D动脉血H+降低 E动脉血HCO3-降低 38使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是 ACO2分压降低 BpH值降低 CpH值增大 D温度降低 E2,3-DPG降低 39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混合食物 E高脂食物 40与皮肤散热关系最密切的是: A循环血量

14、 B血流速度 C.皮肤血流量 D肌肉紧张度 E微循环迂回通路 X型题 1.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A可引起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萎缩 B不可以突然停药C应间断给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D面部、躯干和背部脂肪明显减少E面部、躯干和背部脂肪明显增多 2利用某种物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该物质应A. 具有生物学的稳定性 B. 既不被肾小管分泌,也不被重吸收C. 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D. 能与血浆蛋白结合E. 对机体无毒害作用 3心室肌细胞action potential的离子基础是A. 0期主要是Na+内流B. 1期主要是Cl-内流C. 2期主要是Ca2+内流与K+外流D. 3期主要是K+外流E. 1期主要

15、是K+外流 4下列能使脉压增大的情况有 A. 大动脉弹性减弱 B. 心率减慢C. 外周阻力降低 D.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E每搏输出量减少 5Depressor reflex A. 也称为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B. 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更加敏感C. 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 D. 在平时安静状态下不起作用E. 当arterial pressure突然升高时,反射活动加强,导致血压回降 6. 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有关 A. 气体分压差大,扩散快 B. 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 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反比 D. 与扩散距离成正比 E. 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7.主要在回肠吸收的物质是

16、A. 脂肪酸B. 维生素B12C. 内因子D. 胆盐E. 氨基酸 8. 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正确的是 A. 糖以单糖的形式吸收B. 蛋白质主要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C. 脂肪吸收的主要途径是进入淋巴D. 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均与Na+的主动转运有关E.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9. 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的因素是 A. 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B.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C. 肾血浆流量增加 D.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 肾小囊囊内压降低 10. 关于感受器生理特性的正确论述是 A. 是感觉分析的主要部位 B. 能把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 C. 有的适应过程快,有的适应过程慢 D. 每种感受器都有自

17、己的适宜刺激E. 感受器能将信息进行编码三问答题(共26分)1.大量出汗或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对尿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机制。(6分)2. CO2在血液中是如何运输的?(6分)3试述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和生理意义。(7分)4. 试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有机磷中毒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其急救的原则?(7分)本科生理学考试试卷(B卷)标准答案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合分人校对人分值245026总分 100得分总得分一、名词解释1.threshold potential: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通常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 mV。2. postsynaptic inhib

18、ition:是指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与其发生突触联系的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发生的抑制。3.timed vital capacity:即时间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并分别测定第1秒、第2秒、第3秒末呼出气体量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成年人各为83%、96%和99%。4.visual acuity: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以能识别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标准,是判断视网膜中央凹视锥细胞功能的指标。5.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6.hyp

19、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并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7.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即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由0期开始到3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8.Mean arterial pressure :即平均动脉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二、选择题A型题12345678910CDEEDBEDAC11121314151617181920DDDBDCDCAB212223242526272

20、82930CBDBDCDACD31323334353637383940ECAECDABCCX型题12345678910ABCEABCEACDEABCABEAEBDABCEBCEBCDE三、问答题1. 简述神经肌肉接头Excitatory transmission的机制(6分)答: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可分突触前过程和突触后过程1。突触前过程包括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后,使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入突触前膜1,引起ACh小泡胞裂外排,ACh通过接头间隙弥散至突触后膜1。突触后过程包括ACh与终板膜上的N-ACh受体结合1,引起化学门控离子通道打开,出现Na+内流(和K+外流)产生终板电位

21、1,终板膜与邻近肌膜产生局部电流,使肌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后肌膜上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大量开放,肌膜上出现动作电位,完成了兴奋的传递1。2试述影响激素分泌的反馈性调节的过程。(6分)答:激素分泌的反馈性调节又称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反馈调节1。即前一级内分泌细胞(腺)与后一级内分泌细胞(腺)之间形成一个闭合环路,后一级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可对前一级细胞产生抑制或增强作用。在反馈调控中,以负反馈较为常见2。(1).长反馈 靶腺激素对腺垂体和(或)下丘脑的反馈抑制,因经外周循环长距离传送,故称长反馈1。(2).短反馈 腺垂体的促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逆向流至下丘脑,对下丘脑产生反馈抑制,因传送路径短,故

22、称为短反馈1。(3).超短反馈 激素对其自身合成细胞的局部抑制调控,不需经血管运送,故称为超短反馈。例如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HRP)对下丘脑细胞、腺垂体的促激素对腺垂体细胞以及靶腺激素对靶腺细胞的负反馈1。3. 何谓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7分)答:突触后抑制也称为超极化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所引导的。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增加(Cl-、K+,尤其是Cl-),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出现超极化现象,表现为抑制2。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1。侧支

23、性抑制:是指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神经元的活动,来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通过这种抑制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这种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2。回返性抑制:是指当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神经元回返作用于原来的神经元,抑制原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这是一种负反馈抑制形式,能使神经元的兴奋及时终止,并使同一中枢的神经元的活动得以协调2。4心脏是如何控制心输出量的?(7分)答:心输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1。搏出量的调节:搏出量的调节包括心

24、肌初长度改变引起的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引起的等长自身调节和动脉压改变引起的后负荷的调节1。 异长自身调节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在心室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凡是影响心室充盈量的因素,都能通过前负荷的改变引起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从而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发生改变。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1。 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相应改变,而与初长度无关的调节过程。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仅改变

25、其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又称心肌的变力状态。被活化的横桥的数目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1。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搏出量减少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1。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每分钟60-170次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超过每分钟180次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会增加心室充盈量,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可见,心率过快或过慢时,心输出量都会减少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