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平衡实验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3474200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力平衡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力平衡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力平衡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二力平衡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力平衡实验(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卷II评卷人分卷II注释注释(实验题)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力有关.点评:此题是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考查了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器材.同时考查 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物重和动滑轮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2. 【题文】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图 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1 钩码上J卜的测加1的次数G/N的廿h - cm卅數Pi N1 L326 3515$38122$1. J 10t2301. 【题文】.(7分)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小红有如下两 个猜想: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提升的物体重力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能跟动

2、 滑轮重力有关.她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 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次 数钩码重G/N动滑轮 重G /N钩码上升高 度h /m有用W / 有J测力计拉力F /N测力计移动距 离s /m总功W /总J机械效率 h120.70.10.20.90.30.2774.1%240.70.10.41.60.30.4883.3%341.50.10.41.1(1) 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2) 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 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3、答案:【答案】(1) 3(2) 0.3 0.3683.3%(3)钩码上升的高度【解析】(1)前三次实验中,第3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2) 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Gh=3X0.1=0.3J,总功是Fs=1.2X0.3=0.36J,滑轮= = S 3.3组的机械效率为(3) 根据以上信息,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钩码上升的高度是否有关3. 【题文】某同学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记录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滑轮组组成钩码重钩码升咼的绳子自由端受到绳子的自由端G/N高度h/m的拉力F/N移动的距离s/m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20.11.250.2(1)根据上表的

4、数据可以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可知该滑轮组所使用的动滑轮重为N。当动滑轮重为N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起2N 重的钩码刚好不省力(3)请帮助该同学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答案:【答案】(2)0.32绕阳f式如右團(第三问作團2分.其它毎空I分J分)理_ G衍【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n二=厂可计算出机械效率;(2)由S=nh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表示时,绳子末端 的拉力为F= - (G +G );物动当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的时候,不再省力,根据此关系式列出等式,计算可得动滑轮重. 陷创_ 2x0.1解答:解:(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n=X1OO%=8O%; _ 0.2(2)TS二nh,:n二二1 =2,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动滑轮重为:G =nF-G =2X动物1.25N-2N=0.5N,若滑轮组不省力时,则有F=G ,即G = - (G +G ) ; G =G =2N;物物物动物动(3)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如图:故答案为:(1) 80%;(2) 0.5; 2;(3)如上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拉力的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拉力和物体重、动滑轮重的关 系,关键是会分析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4. 【题文】(6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红用如图所 示的滑轮组按图中顺序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 2实验次

6、数物重G/N物体上升 的距离h /cm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F /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 /cm机械效率n13101.63062.5%231023050%33102.530(1)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请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3)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答案:【答案】(1)匀速(2分) (2)40% (2分) (3)低(2分【解析】(1)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变, 弹簧测力计示数温度,方便读数.(2)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是:W =Gh=3NX0.1m=0.3J.有拉力做的总功是:

7、W 二Fs=2.5NX0.3m=0.75J.总0.3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R,一 Gh G(3) ,同一物体,重力不变,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故答案为:(1)匀速;(2) 40%;(3)低.物重物体上升测力计的酬力计移动机械敷序号G/N的髙度皿示数V率即I250.9J574. 1%2100.93074 1410L73078,4%斗6102.5305. 【题文】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 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中所用的每个轮子都一样重)记的实验数据补上.(2) 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甲滑轮组的机械

8、效率为。(3) 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答案:【答案】(1) 20(2)等于 83.3%(3)做相同的有用功,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解析】实验中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等于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83.3%。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做相同的有用功,不同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7. 【题文】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做 出了如下猜想: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有关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的物重有关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重有关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有关针对上述猜想,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三组实验数据如

9、下表 所示,其中第1、2、3次实验的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所以机械效率更(均选填“大”或“小”)(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均选填“有关”或“无关”)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帀二,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3) 如果换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答案:【答案】(1)无关 有关 (2) =W有W总X100%80%/N的高的示航曲齐箕斟力计移5|乙5$E乙(3) 大小【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与所提物体 的重力大小有关;计算机械效

10、率的表达式=W有W总X100%=80%o如果换用图乙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大,所以机械效率 更小。6. 【题文】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进行的一个探究活 动.(1) 负责记录的小强同学由于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将漏次 数钩码重G/N钩码上 高度h/m有用功W /J 有测力计 拉力F/N测力计移动总功机械效率n距离s/mW总J120.10.20.90.30.2774.1%240.10.41.60.30.4883.3%340.11.10.50.55(1) 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J,机械效率是。(2) 在实验操作中

11、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3) 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以证明猜想(填字母)是正确的。(4) 比较第次实验可以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 所做的额外功(填“增大”或“减小”)。(5) 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提出两点合理建议:建议一:建议二:答案:【答案】(1) 0.4; 72.7% (2)匀速(3) B (4) 2、3;增大(5)选用 较轻的动滑轮组装滑轮组;对于给定的滑轮组,增大提起物体的重力(或保持良好的润滑,以减少摩擦力)【解析】(1)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W=Gh=4NX0.1m=0.4N,总功W总=0.55N,机械效率:(2)在实验

12、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3)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 次实验,绳子的段数相同,使用同一个滑轮组,物重不同,所以是探究的B; (4)比 较第2、3次实验,物体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可以证明猜想A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5):选用较轻的动滑轮 组装滑轮组;对于给定的滑轮组,增大提起物体的重力(或保持良好的润滑,以减少 摩擦力),都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8. 【题文】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是他实验 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钩码总重 G (N)钩码上升 高度h (m)测力计 拉力F (N)测力计移动

13、 距离s (m)20.050.40.15钩码总重0【11)夠码上升髙度就胡测力计拉力FC1I3测力计移动距离机m)20. 050. 40. 15(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 _J,人做的总功为J。(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 强的错误是。(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答案:【答案】(1)0.10.06(2)有用功大于总功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0.8N (3) 83.3%【解析】(1) W =Gh=2NX0.05m=0.1JW 二Fs=0.4NX0.15m=0.06J,(2) W VW.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华在

14、读数时,没有看清分度值出现了错误,应该为总).8N.有 用(3)W =Fs=0.8NX0.15m=0.12J,n=W /W =0.1J /0.12J =83.3%总有用总9. 【题文】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 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IP甲乙实验 次数物重 G /N物体上升的高度h /cm测力计的示数F /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cm1632.592652.5173682.524(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

15、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 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答案:【答案】17, 80%,物体上升的高度,改变力的方向,相同,有用功和额外, 功都相同【解析】(1)因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的高度的3倍,所以实验2中的测 力计移动的距离应为3X5=15cm,所以17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7;机械效率6N28cin2.5NX24XL00?Sz80故答案为:80%; 同理,在实验1和实验2中的机械效率均为80%,所以其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 度无关,故答案为:物体上升

16、的高度.(2)在图a和图b中,用的滑轮个数不同,且用力方向也是不同的,故答案为: 用力方向;因机械效率与滑轮个数及用力方向是无关的,所以当提升相同重物时,机械效率是 相同的,总功为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所以额外功与有用功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相 同,额外功相同,有用功相同.10. 【题文】某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将测 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并将计算出的 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n数据一并记入下表:3次 序17H瞬7rwr12110L10L10120L2195210L10L20L20LX411LJO0L10L30L20L

17、3O*(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2) 表格中数据二;(3) 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4) 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滑轮组的优 点是。答案:【答案】(1)匀速 (2)66.7%(3)动滑轮有重力(4)摩擦,可以省力或改变用力方向【解析】(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 由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得:机械效率 =n = W /W 二0.2J/0.27J= 74.1%;(3) 读图可知,第2次实验中滑轮为动滑轮,因此,由于动滑轮重力的存在,使额 外功增加,机械效率降低;(4) 读图可知,第2、3两次实验相

18、比较,滑轮组的绕绳方法不同,使得其摩擦力的 大小不同,这是造成其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11. 【题文】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T L实验次数 物理量钩码重G/N 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 0.1 0.1 绳端拉力F/N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 0.5 0.3机械效率n74%57%83%(1) 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_图做的实验。(2)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 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

19、(3) 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答案:【答案】甲乙 越低 增加物重【解析】试题分析:由表格可知,实验1中,钩码上升的高度是0.1m,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 是0.3m,所以绳子的股数是3,同理实验二中绳子的股数是5,图甲绳子的股数是3, 乙图绳子的股数是5,所以实验1是使用的是甲图;实验2是乙图;甲中使用的是一 个动滑轮,乙图使用的是两个动滑轮,甲图的机械效率高,所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 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比较实验1和实验3, 都是使用的是甲实验装置,钩码的重力不同,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 以使用同

20、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考点:探究机械效率的实验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12. 【题文】小刚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表中第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出其机械效率为 。(2) 根据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为;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自由端上升距离s/mn120.11.10.2240.12.00.3(3) 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4) 小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示数有忽大忽小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造 成的。为改变这种现象,小刚让弹簧测力计静止

21、下来读数,这样他测得的机械效率 将 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分)答案:【答案】(1) 60.6% (2) 66.7%, 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它的机 械效率就越大,(3)匀速竖直向上拉,且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4)拉动不匀速, 变大,(5)不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力平衡,要保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同时因为动滑轮的实质是省 力杠杆,所以拉力的方向应与滑轮直径的方向垂直,才不会改变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通过读图确定s与h的关系,可判断出s的大小记录错误,改正后可

22、利用公式计算机 械效率的大小;同样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可计算第2次实验的结果;根据两次提升重 物的区别,结合机械效率的大小,可得出相应的结论;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变小, 根据公式W=Fs可知,总功会变小,在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机械效率就会变大;只 要有用功、额外功都不变,机械效率就不会改变。(1)根据二力平衡的要求和动滑轮的实质,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竖直匀速拉动,才 能保证测量准确;(2)图中滑轮组用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应为0.3m,机械效率为:l.lNxO.Sm=60.6% 4NxO.iniJ12 = 66.7%(3)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两次实验条件唯一的不同是提升的重物不同,因此,

23、可总结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 率越高;(4)因为静止读数时,拉力F变小,所以总功变小,机械效率就会相应地变大;(5)如果仅改变绕绳的方法,额外功不变、有用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也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1)竖直匀速向上(或匀速向上);(2)60.6%;(3)66.7%、使用同 一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4)变大;(5)不变。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点评:(1)匀速拉动是二力平衡的需要,竖直拉动则是动滑轮的实质决定的,这一 点我们要重点理解;(2)只有细心读图,才能判断出错误所在,计算出的机械效率才不会出错;(3)两次实验中的物重不同,机械效率就不同,

24、而其他条件均相同,这也是控制变 量法的运用;(4)静止读数直接影响了拉力,进而影响了总功,最后影响了机械效率,合理推理 才能做出正确判断;(5)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是不会对机械效率造成影响的,这一点 要从对功的分析上去理解。13. 【题文】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其中选择小卡片 的目的是(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为了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当小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卡片(选填“

25、挤压”、“翻转”或“旋转”)。松手后若卡(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贝U证明平衡力得在同一直线上。(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的情况下,小华 下一步的操作是:(4)、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 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申7,答案:【答案】不考虑相反钩码的多少旋转不能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忽 略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解析】(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其中选 择小卡片的目的是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 两个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多少,来改变

26、拉力的大小。(2)、为了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当小卡片平衡后,小华 将卡片旋转。松手后若卡片不能平衡,则证明平衡力得在同一直线上。(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的情况下,小华 下一步的操作是: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4)、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 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忽略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14. 【题文】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小卡片两 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

27、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的个数。(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答案:【答案】(1)不考虑 (2)旋转【解析】试题分析:(1)小卡片由于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所以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 是不考虑重的影响。(2)旋转小卡片后,两个力作用不在一条直线,所以可以探究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 上时能否平衡。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点评: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15. 【题文】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

28、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 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为什么? 答案:【答案】(1)小车;(2)大小,方向;(3)同一直线(4) a方案对实验结 论的影响小一些,因

29、为小纸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因为b方案的小车要受到摩擦力 的影响)(每空2分)【解析】试题分析:(1)图b的探究方案中小车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研究对象是小车.(2)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 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平衡力是否 在一条直线上.(4)a实验小卡片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而b方案中小车受摩擦力影响,所以a 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考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点评: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和二力平衡力的概念,关键是实验 方法的掌握,知道

30、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16. 【题文】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 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 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如果,方向相反,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了。答案:【答案】(1)光滑,相等(2)大小相等,同一个物体上【解析】试题分析:(1)为了使两个拉力不受影响,所以要尽量减小木块与水平面的摩擦, 选用光滑的水平桌面;要

31、让木块达到平衡状态,要让两边的拉力相等,即放的砝码质 量相等;(2)经过对实验现象及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点评:在实验中,不少同学容易忽略桌面的光滑程度,在分析时往往容易忽略两个力 是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些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17. 【题文】如图甲是小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每空2分,共12分)(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 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 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

32、考虑”)小卡片的重力。(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 “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3)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 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9乙所示的实验, 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答案:【答案】(1)相反;钩码个数;不考虑;(2)旋转;(3)弹簧测力计自身 重力

33、的影响(细线与定滑轮间存在着摩擦);(4) A.【解析】试题分析:(1)在小卡片的两端系上线后分别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这样小卡片在 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 拉力的大小,实验中之所以选择小卡片是为了不考虑小卡片重力的影响;(2)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以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 度,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处于静止状态;(3)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进行探究后,发现两个力的大小仍有差距,原因可能 有以下几点:弹簧测力计自身有重力;细线和定滑轮间存在着摩擦等;(4)甲实验方案优于乙实验方案,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甲方案中减小了摩擦对实验结

34、 果的影响,因此本小题答案选A.考点: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8. 【题文】(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两组同学在实验桌上,安 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 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F的关系,在实验中,小车应处于状态。12b. 实验中通过调整改变F 、F 2的大小。c. 实验中,保持F与F的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松手后,小车 将,由此可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d. 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尽选择 的桌面。(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 验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比

35、较乙、丙两图可得: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答案:【答案】(1)静止 砝码的质量 转动 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光滑 (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解析】试题分析:(1)a当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 、F是1 2二力平衡,才能研究二力平衡条件;b.实验中通过调整砝码的质量,就可以改变F、 F的大小;c.实验中,在保持F与F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当用手将2 1 2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时,F与F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车将转动,由此可以 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d.实验中,因为小车处于静止 状态时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所以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得出

36、正确的结论,应尽选 择光滑的桌面。(2)由甲、乙两图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显;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 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探究19. 【题文】如图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东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选填“相同”或“相 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所用滑轮起的作用是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东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

37、手后小卡片 _(选填“能” 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东 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同学们认为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答案:【答案】(1)相反,钩码重,改变用力方向;(2)不能; 不在同一 直线上的两个相等的力能否使物体平衡;(3)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开;(4) A【解析】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

38、条件是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的是 控制变量法,拉力的大小通过砝码重力的大小来控制。由图知:(1)作用在小卡片 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重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所用滑轮起是定滑轮, 它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东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拉 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 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相等的力能否使物体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用剪刀将纸片从中间剪开;(4)由乙图知,物 体在桌面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拉力大小不等,所以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 的实验,故选A。

39、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20. 【题文】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是否需要(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

40、是。()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 小卡片容易扭转答案:【答案】(1)相反 钩码个数(2)不能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剪断卡 片A【解析】试题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于同一直线上。在甲图的实验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小卡片的重力相对于钩码对 卡片的拉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钩码对卡片的拉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钩码的数量来 改变。当卡片静止时,绳子对卡片的拉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如果把卡片旋转 一个角度,使绳子对卡片的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卡片会发生旋转,不能保 持平衡,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在乙图的实验中也可以用于研究 水平方向二力平衡,要求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相对于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很小,可 以忽略不计。乙图中可以给木块增加轮子尽量减小与桌面间的摩擦。甲图中卡片的重 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拉力是水平方向的,所以影响比较小。考点: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