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4739895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 (来源教师用书) 共13页目录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学习下一节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四、习题参考4.(1)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数681113元素符号CONaAl周期二二三三族AAAA(2)甲与乙:C+O2CO2乙与丙: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5.不可以,113种元素并不等

2、于只有113种原子,原子的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三、问题交流【学与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习中,应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要点: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反过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熟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4.指出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元素的位置。5.推测未知元素的位置及性质。四、习题参考1.B2.(1) NaK (2)AlB (3)ClP (4)ClS (5)OS3.(1)HNO3H2PO4 (2)Mg(OH)2Ca(OH)2 (3) Mg(OH)2Al(OH)34.银白色,

3、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5.(1)BaBe (2) Ba也要密封保存6.(1)7,4 (2)七周期、A (3)金属第三节 化学键 三、问题交流电子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关于电子式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1.电子式中的电子数是指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指电子总数;2.阳离子、阴离子电子式的区别;3.离子电子式中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4.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电子式的区别;5.“用电子式表示结构”和“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不要混淆。四、习题参考2.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已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4.(1)非极性键 (2)非极性键 (3)极性键 (4)极性键

4、(5)极性键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三、问题交流【学与问】 这里所列举的两类反应说明了化学反应与热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一方面,用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放热来说明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人们利用这些化学反应获取能量;另一方面,用CaCO3经过高温煅烧分解生成CaO来阐述热能对化学反应的支持作用,人们利用热能来完成常温下很难发生的化学反应。总之,通过列举实例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仅思考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和相互转化问题,还要探讨背后的本质问题。【思考与交流】 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和感受中和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教材又提出了“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

5、”的问题,将定性实验探究引向定量实验探究上。这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更高,因为学生在设计定量实验时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注重“量”的问题,如 反应物的浓度和体积取定值; 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值; 做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二是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如 用经过标定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量液器最好使用移液管; 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及时散热,使混合液温度均衡; 温度计的精确度高,最好使用精度为0.1 或更高的温度计; 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液面上方的空间尽可能小; 使用绝缘装置,避免热量散发到反应体系之外; 温度计要读准确。四、习题参考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总

6、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热量,放出。3. C、H元素,CO2、H2O。4. ,。5.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则要放出能量,当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时,反应最终放出能量,这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放出就是热能。吸热反应所吸收的热量被用于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6.同意乙同学的说法。因为放热反应是成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键吸收的能量,但化学反应首先需要能量来断键。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三、问题交流【学与问1】在电学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输出电流的一极是电源的正极,而流入电流的一极是电源的负极。在原电池中,电子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出,经过导线流入原电池的正极

7、。关于原电池的两极的名称和判断,在课堂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结合电学知识学习。经过对几种原电池的研究后,总结出原电池两极的判断方法: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向外线路提供电子原电池的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发生还原反应接受外线路提供的电子原电池的正极。【学与问2】锌锰干电池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几乎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使用过锌锰干电池。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或听说过由于锌锰干电池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关于锌锰干电池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汇集一些实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锌锰干电池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思考与交流】对于原电池的组成条件,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在尝试

8、了几种组合实验后自己总结出来。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极一液一连线。具体是: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作电极。 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四、习题参考1.化学电池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2.一次性干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放完电之后就不能再使用。而蓄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它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可以逆向进行,使生成物恢复原状。3.从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金属(或石墨)作正极。从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4.家用电器的普及

9、和种类的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废电池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据报道,全国的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因疏于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另外,普通干电池里含有镉和汞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若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就会发生“水俣病”(汞中毒)和“痛痛病”(镉中毒),这两种工业公害病,都在日本发生过,造成很多人死亡。为防止悲剧重演,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他垃圾分开,集中回收。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旧电池的回收,如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商店;日本的分类垃圾箱里有一种专门放废旧电池的黄色垃圾箱,垃圾箱的投入口有三个,

10、分别标有普通电池、纽扣电池和其他电池。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有快有慢。有的反应瞬间完成,如爆炸;有的化学反应要经历几万年以上,如化石燃料的形成和溶洞的形成;有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变化快,在低温的条件下变化慢,如食品的变质;还有的反应在干燥的环境中变化慢,在潮湿的环境下变化快,如钢铁的锈蚀。人们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采用粉碎反应物以增大其接触面积,或将固体反应物溶于水中以提高其接触机会,或加入催化剂等措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将这些学生熟知的化学现象和事例引入课堂学习之中,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1、,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十分有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常会遇到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按照人们的期望去完成,如对提高对人类有用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或转化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面对一个具体化学反应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还能对人们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能量的转化率,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有更深刻的理解。四、习题参考1.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因为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夏季食品更易变质。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多,使有效碰撞次数增

12、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会使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能够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是由于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这样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2.面粉属于表面积非常大的有机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非常容易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3.(1)提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促进KClO3的分解。(2)2KClO32KCl+3O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三、问题交流【学与问】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3个和4个C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13、是否为直线结构?键是否可以旋转?C原子有没有其他连接方式?由于不必涉及烷烃命名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部分教学可以在学生制作活动中一起完成。【思考与交流】有机物中碳原子成键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己猜想,到黑板上写出可能的连接方式,为第二节学习乙烯打下伏笔。同时,从C原子的四价原则、同分异构体等角度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四、习题参考1.C 2.A C 3.D 4.A 5.C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乙烯和苯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呈现实物样品,也可以放多媒体资料,最好要求学生自己参与活动,按小组寻找乙烯和苯的化学制品,体会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四、习题

14、参考3.B 4.B D 5.C 6.A D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三、问题交流1.乙醇的氧化反应从乙醇的结构分析C、H、O原子形成的CH、CO、OH键的多种断裂组合,讨论乙醇可能的性质;这些内容可以指导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学习。2.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醇与乙酸反应的断键方式,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要注意从取代反应和188O同位素的示踪反应,说明酯化反应的本质。四、习题参考1.B 2.C D 3.A 4.C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三、习题参考1.C 2.A 3.B 4.D 5.(1)C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1.目前

15、海底矿藏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还不够成熟, 要投入实用更面临许多课题。除了成本比陆地高以外,还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有资料表明,开采海底矿藏作为一个产业将在2010年至2030年才能形成。 2.废旧金属资源的再生利用肩负着提供新资源、改善环境和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等任务,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社会性公益事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四、习题参考2. 22CuCO3Cu(OH)2+3C=6Cu+7CO2+2H2O;氧化还原反应3. (1)NaOH , 过量 (2)过滤(3)盐酸 (4)MgCl2Mg+Cl24. 55.0%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

16、保护 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1】1.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熔融再生重新做成多种有用的材料;二是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三是将废旧合成材料作为燃料使用。2.合成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一个社会问题,很多具体问题就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例如,是限制使用聚苯乙烯快餐盒,还是回收利用?请根据所学的内容,并搜集必要的资料,就支持和反对大量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展开讨论或辩论。可以参考下列正方和反方的一些观点:正方观点举例:(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2)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使利用太阳能变得方便、经济和实用

17、。(3)用合成材料替代木材、棉花、天然橡胶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反方观点举例:(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等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超出环境的自然消化能力,这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异化和倒退。(2)废旧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并不容易,甚至有些材料的回收再生成本大大高于制造成本,经济上考虑根本不合算。(3)天然的东西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提倡“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方式,拒绝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思考与交流2】1.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降水,其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区域性或随风漂移形成对土壤肥力、森林、水生动植物和建筑物等的大范围危害。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烧、金属矿物的冶炼、

18、生产和使用硫酸、硝酸的工厂等排放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所造成的。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控制硫和氮氧化物,进而控制酸雨等危害。例如,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酸雨类型属于硫酸型的特点,主要采取燃料预脱硫、炉内脱硫和烟囱排气除硫等措施,用CaCO3、CaO、Ca(OH)2、NH3水等吸收脱硫。CaO(s)+SO2(g)CaSO3(s)2CaSO3(s)+O2(g)2CaSO4(s)SO2 + 2NH3+H2O=(NH4)2SO3再如,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同样需要控制,其中的氮氧化物还是光化学污染主要成因,它比硫氧化物的消除难度大,一般采用CH4、H2、NH3等在Pt、Pd等催化作用下使氮氧化

19、物还原,转化为N2、CO2、H2O等无害气体。CH4 + 4NO24NO+CO2+2H2OCH4+4NO2N2+CO2+2H2O2.工业生产废水和污水的不适当排放、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严重水体和水源污染。例如,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水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出现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水华等严重污染问题。我们日常使用的合成洗涤剂常用多聚磷酸盐作为助洗剂,在水体中经藻类的微生物催化后,容易水解为磷酸盐,成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3.组织学生讨论化学实验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鼓励学生对化学实验绿色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实验及其装置进行改进。【思考与交流3】以乙烯为原料通过氯代乙醇法生产环氧乙烷,其原子利用率为:采用银催化一步合成环氧乙烷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四、习题参考1.B 2.CH48H2O 4. C3H8+5O23CO2+4H2O,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液化石油气进入量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