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上册第六单元导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727337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四年上册第六单元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四年上册第六单元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四年上册第六单元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语文四年上册第六单元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四年上册第六单元导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长城导案编 号06-01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步:导学、探究】1.轻声自由读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认字组词;我认得最快。(2)学写生字。(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4)指名分段读文,边读边听边思考:“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指名回答问题。(6)图文结合,默读课文,理清观察顺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长城的?你对长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给加点的字注音。执著()跻进()乌鞘()岭戈()壁2.请用下列形似字组词:跻()慨()凝()挤()概()疑()3.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4.同桌合作,你读我听。11 长城导案编 号06-02教学时

3、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 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长城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地观察,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重点1.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达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地观察和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3.背诵课文。难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地观察和在观察中展开联想的写作方法。【第二步:导学、探究】1.认读词语。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3.研读课文,深化理解。(1)你说我说

4、(出示两幅长城图画):远看长城有什么特点?找出和图对应的段落,读一读,说一说。近看长城有什么特点?观察长城近景图,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具体些长城的?(2)你想我想:假如你此刻就站在这高大坚固的长城上你会想到什么?作者在长城上产生了什么联想?齐读第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3)你找我找: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作者为什么这说?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4.熟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

5、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指名分段背诵课文。2.我为什么会用自己的双脚来进行“长城万里行”?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小时候,“我”有什么样的梦想?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我下决心要用我的脚步量完长城,用笔和相机勾画出长城的历史与现状。我的梦还在继续着。5.你从作者的身上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6.你导我游: 小组合作再读课文,推荐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可结合课前收集的传说故事,使导游内容更丰富。12 莫高窟导案编 号06-03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6、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步:导学、探究】1.轻声自由读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用自己的方式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读流利。(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认字组词;我认得最快。(2)学写生字。(3)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4)指名分段读文,边读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指名回答问题。(6)默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介绍莫

7、高窟的?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哪几个方面?【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神态各( ) 精妙绝( ) 惟( )惟( ) 举世( )名 引人( )目 ( )眉善目 断( )绝( ) 宏伟( )丽( )风凛凛 漫天( )游 ( )( )赞叹2.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壁画 一( )明珠 一( )沙丘 一( )洞窟一( )力士 一

8、( )神佛 一( )彩塑 一( )小溪3.按要求改句子我能行。(1)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改为反问句) (2)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无人不晓的艺术宝库。(修改病句) (3)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缩句) (4)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用加点的词造句) 12 莫高窟导案编 号06-04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3.学习课文

9、“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运用数字的说明方法。重点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藏经洞的文化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2. 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难点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第二步:导学、探究】1.认读词语。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部漫漫黄沙之中,有一座艺术宝库,她 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见证着古丝绸之路的辉煌。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3.细读深究,理解感悟。(1)读第一自然段

10、,指导读好第二句话,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2)课件展示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找出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3)你最想了解莫高窟的哪个方面,仔细研读相应的段落。看看这个方面重点介绍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4)当解说员,汇报交流。分别出示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图片,请学生当解说员,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介绍藏经洞时,要结合大量文物被外国入侵者掠走,引导学谈谈自己的感想。4.有感情地朗读,体验感悟。4.熟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

11、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填空。( )的菩萨 ( )的天王 ( )的力士( )的彩塑 ( )的壁画 ( )的殿堂( )的个性 ( )的文物 ( )的奇迹2.形近字组词。 银( ) 摹( ) 辉( ) 跟( ) 幕( ) 挥( ) 根( ) 墓( ) 浑( ) 垠( ) 暮( ) 晖( )3.指名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4.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适当的说明方法。(1)在断崖绝壁之上,492个洞窟蜂窝似的排列着。 ( )( )(2)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挽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

12、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是( )的结构。 A.分总 B.总分总 C.总分(2)“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了( )的作用。6.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一写莫高窟。快乐读书屋六 卢沟桥的狮子导案编 号06-05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了

13、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难点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责任感。【第二步:导学、探究】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独立学会。(2)课文哪些段落具体介绍卢沟桥,哪些段落写卢沟桥的狮子?给课文划分段落。3.阅读感悟,读懂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增加词语积累。小组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感想。4.假如你来到卢沟桥,你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5.迁移练习,积累内化。(1)“

14、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cu min cn sn ( ) ( ) zhun sh shui ln ( ) ( )2.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既使付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岛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 )( )( )3.我会填。 (1)男孩子( )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 )

15、跟头,( )蜻蜓,还有摔跤比赛。(2)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 )一瓜架,让那些瓜藤( )上棚架,( )上屋檐。3.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 )前屋后 ( )肥体壮 默默无( ) 成群( )队 辽阔无( )此起( )落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独特的( ) ( )地欣赏 微弱的( )迷人的( ) ( )地歌唱 ( )的原野5.按要求写句子。 (1)麦田变成了浅黄色。(写一句拟人句) (2)人们进入梦乡。(扩写句子) (3)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写成比喻句) 快乐读书屋六 古诗三首导案编 号06-06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 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

16、【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3.大致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其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背诵三首古诗,体会其意境和感情。难点背诵三首古诗,体会其意境和感情。【第二步:导学、探究】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独立学会。(2)分首读诗,要读通顺,读流利。3.对照注释,初步理解。(1)对照注释,自说诗意。(2)同桌交流,互说诗句的意思(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4.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出示每首诗朗读节奏提示。(2)学生自主品读,

17、同桌合作读读听听,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3)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迁移练习,积累内化。(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2)每首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指导背诵三首古诗。2.用“”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寒山寺(s sh) 愁眠(chu min) 啼不住(t d) 一日还

18、(hun hi)3.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p( ) xing( ) cho( ) zhng( ) 泊 巷 朝 重 b( ) hng( ) zho( ) chng(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写到了诗人停泊在枫桥的( )、( )、( ),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2)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行途中( )和( ),抒发了诗人被赦免后畅快心情。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能说会写 当一次小导游导案编 号06-07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会向游人介绍家乡

19、的名胜古迹或值得一看的景观。2.介绍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文明大方。3.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名胜,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生动形象地做好介绍。难点选择自己熟悉的家乡名胜,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生动形象地做好介绍。【第二步:导学、探究】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去旅游过吗?有没有请导游做过介绍?你觉得导游怎么样?自己的家乡有没有名胜古迹或值得一游的地方?你们愿不愿意当一名小导游向游人介绍一下你认为家乡最值得一看的地方?2.怎样才能当好导游?读课文要求,说说自己的看法。3.播放导游实地讲解介绍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悟,说说如何做好导游。(

20、1)自我介绍及欢迎词。(2)景点介绍。(3)结束语及欢送词。4.创设情境,操作训练。(1)小组交流自己介绍的地方,可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力争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进去。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2)小组合作,共同表演。推出本组最佳导游员作介绍,其他成员做游客配合表演。(3)评选优胜小组和班级最佳导游员,说说你应当向他学习什么,有没有其他建议。【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

21、步:导练、达标】以游东林寺为题写一篇导游词。语文七色光六导案编 号06-08教学时间 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 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形近字的读音、用法和字形。能够恰当地选用合适的词填空。2.进一步了解名胜古迹,积累与名胜古迹有关的精彩对联或名句。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 辨析形近字,区别近义词并正确运用。背诵积累有关名胜古迹内容的对联。难点辨析形近字,区别近义词并正确运用。背诵积累有关名胜古迹内容的对联。【第二步:导学、探究】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2.练。(1)比一比,组词语。 你读我听。同桌互相认一认,说说每组

22、字有什么异同。 你写我写。在括号里组词。同桌互相检查一下。(2)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出示“宏伟、雄伟、雄壮”三个词语,体会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读句子,试着填一填。全班评议正误。 再读读,注意读出感情。3.日积月累。(1)熟读对联,扫清生字障碍。(2)说说自己对这些对联的理解。(3)指导学生逐句背诵对联。(4)把这些对联抄写在好词佳句本上。【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

23、步:导练、达标】1. 课下搜集有关名胜古迹的对联,摘抄下来。2. 比一比,再组词。瑰( ) 植( ) 构( ) 晖( ) 旅( ) 愧( ) 值( ) 沟( ) 辉( ) 旋( )3.我会读下面的句子,并能选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平稳平衡(1)走搭石时,走得快才容易保持( )。(2)如果搭石不( )走过的人就会跌落到水中。希望期望(1)那位青年正满情怀( )地等待着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2)儿子在家庭会上立下军令状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 )。观赏 欣赏 观看 观察(1)我正在房间里( )贝多芬的交响曲。(2)下午我们全校师生到电影院( )了一场电影。(3)我们要细心地( )生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

24、材。(4)当天傍晚,我一人前往( )荷塘月色。 鲜明 鲜艳(1)( )的五星红旗高高的飘扬着。(2)这些彩塑个性( ),神态各异。4.请把下列诗句、对联、歇后语补充完整。(1)姑苏城外寒山寺,( )。(2)( ),飞入寻常百姓家。(3)朝辞白帝彩云间,( )。(4)上联:吹笛闻梅落 下联:( )。(5)上联:客中客入画中画 下联:( )。5.扩句。(1)白云飘拂。 (2)花开了。 语文七色光六导案编 号06-09教学时间年 班学 科语文学生姓名备 课 人审 核 人马旭红授 课 人【第一步:导向、激趣】学习目标1.阅读学习“知识窗”,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能够有

25、目的地搜集资料并整理剪贴,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重点1.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能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整理剪贴,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精难点能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并整理剪贴,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第二步:导学、探究】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复习提问:谁来讲一讲你知道的或你去过的风景名胜。你还知道哪些名胜古迹。(2)激趣导入: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许许多多名胜古迹,如“苏州园林、万里长城、蜀祠、孔庙、圆明园、故宫”数不胜数,你曾经去过哪里啊?2.知识窗(1)出示名胜古迹图片。说一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6、你去过哪些地方?(2)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名胜古迹的材料,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3.大家一起来(1)学生自愿组合,分成小组。(2)筛选材料,精心组合。根据本组专题筛选材料,整理粘贴,组成图文并茂的版面。说说自己的资料是从哪里搜集的,相互拓宽学习渠道。(3)评评比比,看哪一个小组版面做得好。在这个版面中,哪个成员贡献最大、搜集的图片多、文字整理得好,可获得优秀小编辑的称号。(4)全班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5)表扬鼓励优胜者和已经尽力但没有成功的小组。【第三步:导查、辩难】1.检查自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2.看课件(或展示所学内容),讨论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

27、题?【第四步:导论、释疑】1.展示疑难问题,分组讨论。2.教师精讲释疑。3.归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步:导练、达标】1.拼拼写写我最棒zh hu jin g nng ji( ) ( ) ( )xi zh q p lio wng( ) ( ) ( ) pn xun xing wi b d lng( ) ( ) ( )2.选词填空宽阔 辽阔 宽广 宽敞(1)我们的教室很( )。(2)开往上海的客车在( )的公路上奔驰。(3)在( )的海面上,一群海鸥在飞翔。(4)我国现在拥有越来越多( )的市场。凝聚 凝结(5)农民的汗水( )成一粒粒粮食。(6)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 )成

28、的。3.按要求写句子。(1)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把它改写成反问句) (2)远看长城,向一条巨龙。(扩句) (3)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缩句) (4)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写一个比喻句) (5)柳条在轻风中起舞。(写一个拟人句) (6)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源地。(修改病句) (7)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缩句) (8)大狮子用爪子将小狮子按在地上。(改为“被”字句) (9)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写一个比喻句) 4.我会选。(用“/”划去不正确的词)(1)莫高窟(保留 保存)着三千多尊彩塑。(2)

29、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 摆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3)看着这些(精致 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4)他侧身卧着,右手托着头,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安静)。5.填空。(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 ),才( )成这( )的万里长城。(2)莫高窟不仅有( )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的壁画。(3)白云黄鹤传千古,( )。(4)远看长城,像一条( ),在( )之间( )。6.阅读天地。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就会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出长城的劳动人民。单看着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一吨多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1)站在长城上,作者想了 。(2)选文从条石的( )、( )和( )、( )等几方面说明当年修筑长城的艰难。(3)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面对雄伟的长城,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