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提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4674947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与提高(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第一章创新驱动发展呼唤创新能力提升第一节创新与自主创新1.创新的理论内涵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概念中的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一、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五、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在他看来要想在经济生活内部形成一种创造性变动需要在引进“新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由于创新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我们通常将创新Innovation成为技术创

2、新但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称谓容易使人忽视创新的全部内涵。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家。创新是一个过程经济发展存在着“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2. 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复兴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 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人力资本上。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和知识具有或者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

3、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并不妨碍其他人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知识具有外溢效应。技术的“外溢效应”使个人或厂商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非市场交易渠道对其他人和厂商的资本生产率产生贡献进而整个行业出现“边际报酬递增”。知识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投资与资本收益率的差异进而决定了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同。3. 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论述创新理论时不仅重视技术创新也很重视制度创新。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继承并发展了熊彼特的观点研究了制度变革的原因和过程在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一书中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制度创新”是创新者为获得潜在利润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与对策涉及经济的组

4、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如股份公司、工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国有企业建立等。制度创新的过程1. 形成“第一行动集团”。“第一行动集团”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2. 由“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3. 比较和选定制度创新方案。4. 形成“第二行动集团”即帮助“第一行动集团”的利益单位这个集团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和个人。5. 由第一、第二行动集团联合行动共同实现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是制度失衡与制度均衡的交替变化程。4.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其缘起大约与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发表了题为

5、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报告指出在知识经济的社会里知识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在这里知识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知识经济的“知识”包括1.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3.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操作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等4.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

6、w-who)即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也就是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5. 国家创新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技术经济学家认识到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创新的相关环节之间以及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学习的。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国家创新体系(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理论与方法。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在整体论与系统观之上它认识到创新需要不同行为者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大量的交流并在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之间进行反馈。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来看创新取决于知识

7、及知识的流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和科技知识存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创新体系的知识资源配置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决定于区域内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效果即知识的流动速度。一、 自主创新1. 自主创新的定义自主创新的观念源自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创新道路的选择。全麟洙(LinsuKim1997)在分析韩国企业技术学习与创新的机制时引入了四个分析框架全球技术框架组织机构框架、企业层面上的主动掌习和技术转移从这四个框架出发他提出了韩国企业技术追赶与自主创新的几个关键要素吸收能力、技术需求、技术供

8、给和技术学习的动力并提出发展中国的技术发展自主创新的三个阶段复制性模仿创造性模仿和创新。近年来关于自主创新的内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描述但对自主创新的内容已经基本形成的共识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就是牢固确立以我为主的思想以企业为主体以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壮大知识产权储备为宗旨正确处理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结合本土创新资源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 自主创新的主要类型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

9、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新兴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通过向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不仅大大缩短了创新时间而且降低了创新风险。第二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

10、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

11、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创新驱动发展是相对于生产要素驱动发展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投资规模和进出口总额不断上升但却无力推动结构优化、技术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消耗和整合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近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弊端逐渐显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国家提出用创新驱动代替生产要素驱动。首先创新是各个生产要素的整合从而有可能避免单一生产要素的消耗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创新本身是可再生资源创新一旦成为发展

12、的原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创新可以产生高附加值创新所转化的生产力呈现级数效应相对于生产要素的加数效应和乘数效应具有更大的放大功能。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加大创新投入2.推进制度创新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4. 优化创新环境第三节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一、创新能力的概念辨析创新能力又叫创新才能是创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所运用的能力或才能。一般而言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造性的变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总体能力即从产生新思想到产生新事物再到将新事物推向社会使社会受益的系列变革活动中创新主体所具备的本领或技能。从个人的心理品质上讲创新能力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

13、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从创新实践层面来看创新能力就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评估与培养第一节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指针一、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的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当前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50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10%左

14、右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采取一系列重要的举措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加快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进一步实施并完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组织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加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工业设计、知识产权、食品安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力度重视传统服务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引导党政机关、科

15、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分布。统筹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强化激励科学管理。改进专业技术人才收入分配等激励办法。改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生活条件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二、实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1. 人才工作的管理体制创新2.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与创新能力一、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胜任力的概念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以哈佛大学的麦克莱兰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负责为美国信息管理局开发员工甄选方案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麦克莱兰的研究小组发现那些表现优异的员工具

16、备一些别人缺少的东西。这一研究引发了一场革命被称为“胜任力运动”。这也是胜任力模型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麦克莱兰教授于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标志着胜任力研究的缘起。20世纪80年代胜任力开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入力资源管理中广泛使用。至90年代其研究和进展最终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胜任力模型是指组织当中担任特定任务角色所要求的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胜任特征或胜任特征群这些特征是可分级的、可被测评的通常由46类胜任特征构成每一类胜任特征可能是一簇胜任特征这些胜任特征群和它们次一级的分类即具体的胜任特征共同构成完整的胜任力模型。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体系除了包括具体的

17、胜任特征外还应包括胜任特征的定义、核心问题、水平分级、行为描述、行为样例子。胜任力模型为某一特定组织、工作或角色提供了一个成功模型反映了某一既定工作岗位中影响个体成功的所有重要的行为、技能、知识及人格特征等。运用胜任力模型能够帮助员工个人分辨工作需求的胜任力、工作中的优势、需要提升改进的领域、继续学习和职业成长与发展等。因此在人才评估与测评中引入胜任力模型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胜任力的可测量性可以使评估过程更加标准化。成功的胜任力模型作为一个统一的框架在多种人力资源领域得以应用并发挥着作用可用作选拔、评估、开发、职业发展、绩效管理以及其他人力资源项目有用的分析工具。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测

18、评一、职系与序列划分二、能力素质要素提炼三、能力素质要素评级2.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道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着力培养一个人具备上述的六方面特质。这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完备的培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需要家庭、学校、职场等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在一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提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特质培育的环境氛围从而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和挖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环境。2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创业环境。3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二、专业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1.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人才观2.营造激励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文化环境3. 在创新实践中培育能力4. 创造有利的政策环

19、境第三章创造力开发的基本指标第一节创造力的基本意涵一、创造力的界定1. 从认知的角度界定创造力在1950 年的美国心理学会演讲中J.P. Guilford 以人的角度探讨创造力认为创造力就是指创造性人物最特殊的能力因此人格成为创造力研究的焦点。但是Guilford 在“智力结构模式”中提出创造力的想法就是扩散性思考的主张并在后来提出的“智力结构问题解决模式”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 Problem Solving model, SIPS model中更是将创造力过程放入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因此他也强调创造力的认知层面主张在问题解决的前提下用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与精

20、密力等标准来评断创造力。此外Mayer(1983)也认为创造力与问题解决息息相关因此创造力是能够产生新奇解决方法的认知活动。2. 从互动的角度来界定创造力近年来创造力研究者更注重互动的观点强调多重要素的聚合与交互作用。Amabile1983认为创造力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人格特质或者是一般能力而更应该被视为是导因于个人特性、认知能力、与社会环境之结合体的一种行为。因此她相当强调内在动机的重要性认为创造力是包含内在动机、领域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与创造力相关的技巧的等三种成分的聚合体。另外Woodman & Schoenfeldt(1989)主张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个人与情境之交互作用而影响这个交互作用的为

21、人格、认知风格、与社会环境等三个因素。Csikszentmihalyi1996也认为创造力是个人思维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其要素为含有符号规则的文化、将新事物带进符号领域的人与确认创造的学者专家因此创造力是一种系统性的现象。3.对创造力的综合性界定1创造力是多种要素的整合包括人格、思考方式、环境的冲击等等都会影响创造的激发与表现。2具有创造力的个人具有内在动机此动机使其面对问题时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链接可得的知识与技能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呈现其思考并谋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3激发创造力需要互动不论是个人与内在自我、与其他个人或团体、或者与其他事物。透过互动的过程个人获得的新知识或能力以及新的观点这些皆

22、有助于使其知识库中的知识相互链接透过链接与转化的过程才会产生崭新的想法。4创造力是将内隐的思考外显化的过程新的想法必须透过可付诸实践的程序才是创造力的表现。二、创造力的内涵1.创造性过程创造性过程包含了与人们产生原创性与有意义的结果之思考、感觉、经验、驱动与指引自己的行为(Richards, 1999)。此外也有学者从解决问题的观点切入认为创造性的过程包含了定义与重新定义问题、选择适当的解决策略、并从而解决问题的智性过程Lubart & Sternberg, 1998。从这些定义中可以发现“如何思考”是创造力产生过程的关键。在此视角下发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得到了广泛的研

23、究。自Guilford 提出以发散性思考来测量创造力之后许多工具被设计与发展出来其中最普及的就是托伦斯创造性思考测验the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TTCT。发散性思考测验主要包含个人思考之流畅力、独创力、变通力与精密力等四项主要从这四项的表现了解个人创造力或者创造力潜能的高低。2、创造性人格对于心理计量学派将创造力主要聚焦在认知能力尤其是发散性思考方面一些学者并不认同。Williams1980指出创造力可分为认知与情意两大领域这两大领域是创造力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Milgram & Hong1993认为创造力不只是一种能力还包括情的层面与意的

24、层面前者为人格特质后者为人格倾向。研究表明具有极高创造力的人的确拥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包括具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喜欢复杂的事物、独立、具有灵活性、不拘常规、自我导向、积极主动、独立、愿意冒险、心胸开阔等等。3、创造性产品MacKinnon(1978)认为分析创造性产品是所有创造力研究的基础与起点Runco(1989)也认为以创造性产品来评断创造力高低较之以发散性思考测验或者人格量表还要准确因此以产品来评断创造力是较具客观性与一致性的Plucker & Renzulli, 1999。虽然不同学者所提出的评价产品是否具创造性的标准不完全一致但是却都同意以下两点。首先是新颖novelty即创造力的

25、产出具体的产品或者想法点子必须新奇不凡。其次是创造新的价值value它强调创造力的产品必须对于解决特定的问题或面对特定情境时是有效的、有用的与适当的。4、创造性环境创造力发生的情境是在近十多年来才引起注意的如Sternberg & Lubart (1991, 1992, 1995)的创造力投资理论等。创造性环境涉及的内涵相当广泛动机、家庭教养、工作环境、社会文化、重要的他人等都是研究的主题。第二节、创造力的环境、成分与系统一、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1. 出生顺序依据分析家中排行第一的小孩通常较有创造力但是这样的结论也会因为创造领域不同而异需要创建之领域例如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创造者通常是家中第一个小孩

26、但是进行改革的领域例如创造性作家通常是出生顺序较后的小孩。2. 智力的早熟如果人生早期时能够接触诗文、数学或者绘画等能够引发智力刺激的事物则成年期之后会较具有创造力。3. 儿童期的创伤艺术性的创造者似乎较科学性的创造者在儿童期受过较多且较大的创伤因此这些创伤对于创作的潜能以及创伤的强度与多少与创作的领域之间是否相关是相当值得研究的。4. 家庭背景研究发现许多创造者来自社会与经济地位较低、居于社会边缘的家庭。5. 教育与特殊训练杰出的创造者多未受较高的教育也较未受过专业的训练是研究发现的趋势。6. 角色模范与人生导师生命中的特殊人物通常对于创造者有重大影响不过正反面的影响都有。三、创造力演化系统

27、观个体的人生经历与遭遇是创造力表现与否的关键必须以整体的系统观点仔细检验被研究对象的许多面向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才能正确的了解其创造力之运作方法与原因。五、创造力投资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R. J.Sternberg 将经济学中买低卖高buy low and sell high以获利的概念应用到创造力理论上提出了创造力投资理论the investment theory of creativity。根据这一理论有创造力的人能够追求那些其他人尚未知道或者不喜好但却有潜力的想法不论遭遇困难或者周遭人们的反对都能够坚持去实现此想法这个就是买低。当创作者实现此想法并说服他人这个想法或产品的价值而为社会大众

28、所追求时创作者就必须要放手卖掉这个就是卖高。接着有创造力的人会再去追求另外不被知道或喜好但却具潜力的点子并重新开始这一循环。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创造力涉及六项独特却彼此相关的资源的整合。第一项是智性能力intellectual ability包括能以新观点看问题并不落入传统的窠臼之中的能力、分辨出哪些想法是值得深入探讨追求的分析能力、与知道如何说服他人这个想法的价值的能力。虽然仍未有定论但是智性能力可说是创造力最重要的成分。第二项是知识对于某方面的知识必须相当丰富才有助于激发此方面的创造力但是要注意的是过度深入的知识却又会造成狭隘且封闭的观点而抑制创造力的产生。第三项是思考风格Sternberg

29、(1994)曾经提出“心智自我管理”Mental Self-Government, MSG理论将人的思考风格分为十三种其中立法型的思考风格对于创造力最具正面影响而立法型的思考风格就是指一个人偏好选择以新奇的方式去思考。除此之外偏好全面性的思考而非只专注于某一狭隘部分也有助于创造力的产生。第四项是人格人格特征对于创造力的影响在创造力的研究中是相当大且重要的一部分某些人格特征例如具冒险精神、喜好复杂事物、能够忍受模拟两可的模糊状况、或者具有坚持且克服困难的毅力等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格特征。但是需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这些。所以Sternberg与Lubar指出能够对抗众人反对的力量更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

30、人格特质。第五项是动机人们唯有从内心喜爱所从事的事情而并且不是为了潜在的报酬才能真正发挥创造力。第六项是环境能支持并报酬创造性想法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个人具有创造力需要的其他资源但却缺乏支持与肯定的环境创造力有可能根本无法展现出来。4. 更新性(elaboration)更新性即是附加(add on)是一种补充概念和组成相关概念群的能力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再加上新观念增加一些具有创造力的细节。二、创造力的人格表现1950年Guilford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发表了一场演说演说中他呼吁心理学家应重视创造力、尤其是创造的人格的研究。所谓人格就是使个体与别人不一样的个人属性、特质及特性的总合二

31、、创造力的人格表现人格的来源与形成及其所受先天或后天的影响等问题一直为学者们所争论其主要观点有三种1特质观点此观点认为人格式与生俱来的强调遗传对人格的影响甚大此派学者并且认为个体早期婴儿、儿童期的经验会决定日后的性格型态2情境观点此观点认为个体会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下而表现出许多不同的人格类型而生活经验是形成人格特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3复合观点人格既非决定于特质与先天遗传、也非全然决定于情境、后天环境而是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3. 灵活性(flexibility)灵活性即是变通、调整。是指一种改变思考方式、扩大思考类别突破思考限制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能否以不同的观点来做不同的分类或不同的思考从某种思维转换到另外一种思维。灵活性的思考意味着发现方法来改变观念、产品、与习惯。具有创造力的人其思维变化多端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灵活性的要素有二1自发性的变通力(spontaneous flexibility)针对一个问题作出不同层次或类别的反应能力。当一个人在自发性的变通能力上获得的分数较低表示他的创造只限于在一小范围内无法突破固有思维的范畴。2适应性的变通力(adaptive flexibility)这是在解释和分析策略或答案上的改变表示一个人如何针对情境与问题来产生新的思考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